草书这些章法,知道就成功了一半

怀素《自叙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局部)
1.谈草书的章法,说白了就是增强视觉冲击力。
2.草书的所谓章法,就是一种秩序,是为了达到一种艺术效果而营造的一种氛围和形式。
3.草书章法中最吸引人的是作品的“眼”,通常以长线条来表现。
4.作品的“眼”不能多,但可以有“大眼”和“小眼”,要分清主次,长线条不能拉得一样长,不能雷同。
5.玩草书,创作者要有这两种意识,一种是“画面”意识,一种是“经营”意识。
6.作品的“眼”安排在第几排?是靠上还是靠下?其它的字如何配合“眼”才显得协调?这些都是学问。
怀素《自叙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局部)
7.玩草书作品的画面感,想象力要丰富,而且要大胆,但大胆不代表要忽略细节。
8.草书的创新,不能毫无根据地胡搞,在注重设计的同时,也要注意作品表现的自然生发。
9.自然生发的作品和书写内容有关,更和自己的艺术修为和功底有关。
10.章法上设计完字眼之后,就要考虑矛盾的运用,这是必须的,但矛盾也有主次之分。
11.所谓矛盾就是指墨的浓淡枯湿、字的大小、笔画的粗细、线条的连断的关系、字的倚正关系、轴线摆动等等。
怀素《自叙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局部)
12.所有的矛盾关系中,有三个核心的矛盾要用好,即字的大小、线条的粗细和墨的枯湿。
13.其它的矛盾关系都是加分项,不是必选项,但以上的三个矛盾必须要有。
14.切记,章法容易雷同,真正体现个性的是结字能力,考验作者最关键的东西还是笔法。
国务院会议大厅主景墙上悬挂着当代青绿山水画大师华拓创作的巨幅青绿山水画《山高水长》 。
《山高水长》这幅画已经成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出镜频率最高的一幅青绿山水画。
华拓,1940年生,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国画院国画大师、艺术顾问,“新金陵画派”第一代中唯一健在的当代中国青绿山水画大师。华拓的作品悬挂在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中南海、钓鱼台国宾馆、北京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城楼、毛主席纪念堂、中国驻外大使馆等场所,被中国美术馆等国内外权威机构收藏,受到中外各界人士和藏家的追捧。
在以江苏省国画院傅抱石、钱松喦、亚明、宋文治、魏紫熙、华拓为首的“新金陵画派”第一代画家群体中,载入史册的开篇巨作是悬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傅抱石和关山月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娇》,收篇巨作是悬挂在国务院会议大厅华拓的《山高水长》。
当代青绿山水画大师华拓作品

当代青绿山水画大师华拓作品

  

   

丹青飞狐,本名方向东,女,大学毕业,当代著名艺术评论家。祖籍安徽桐城,生于南京,现居南京。

丹青飞狐是中国历史上遐迩闻名的桐城派鼻祖、清代著名文学家方苞的后代。

方苞,祖籍安徽桐城,生于江宁府(今南京市),清代三朝元老。康熙时期,他考中进士,任武英殿修书总裁。雍正时期,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乾隆时期,任礼部右侍郎、经史馆总裁等职。桐城派崛起于清初,以其领军人物方苞等人的籍贯安徽桐城得名。桐城派统领清代文坛200余年。著名史学家、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认为桐城派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传承最久、作者最多、影响最广的文学派别。

丹青飞狐撰写的近百万字的一系列的艺术评论文章,被各地读者通过多种方式,自发地在各类媒体上进行转载、转发与传播,阅读总数达上亿人次,享誉国内外。被读者誉为是一个与祖上方苞一样敢讲真话的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