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孩子的主动语言表达1(曹老师呕心寻找和修改的)
自闭症儿童语言训练顺序目标
一、训练顺序:
1、模仿动作(提高注意力、协调能力和配合能力)
2、听口令做动作(提高注意力、语言理解能力、协调能力和配合能力)
3、叫名反应(自我意识外化的起始点)
4、强化发音(把孩子无意识的发音转化为有意识的,或纠正发音)
5、发单音
6、仿说词
7、仿说句子
8、自动说
9、简答
10、代名词的使用(孤独症孩子语言能力发展的瓶颈,与其自我意识发展中的欠缺有关)
11、对话与叙述
其中1-4阶段适用于几乎所有年龄的孤独症孩子的语言训练,因为这些训练能提高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二、语言训练要有生活基础:
较为宽松的生活空间、良好的生活气氛、孩子充足的社会性接触(在家长主动的引导下),还有孩子运动能力发展,才是孩子语言发展的真正桥梁。
语言训练的目标:
过去我们对语言发展迟缓的儿童所实施的语言训练目标大多是要求他们能够说话,但是现在已经偏重能够使儿童理解语言中的意义以及能够表达,因此对于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训练首重在加强其语言的理解能力。
语言训练的原则:
1.不断的对儿童说话:提供模仿及学习的对象。
2.对着儿童的视线说话
3.选择配合情境的话题
4.不必重复练习太多次
5.不必特意矫正其发音
6.有耐心的听他说话
不同程度自闭症的语训要点(一)
、问题的提出: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 是一种脑功能障碍引起的严重的长期发展障碍的综合症,通常在三岁前可以察觉,障碍或异常主要表现在言语发展与沟通、社会交往以及情绪与行为模式等方面。[1] 语言能力是人类智能结构中最重要的基础能力之一,是未来许多能力得以发展、成熟的先决条件。语言是人类开展思维活动,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是一个人顺利进入社会,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工具,同时语言也是人类接受知识的工具。[2]自闭症儿童在语言方面有严重的障碍,因此对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训练是特殊教育工作者面对的重要问题。
二、自闭症儿童的口语障碍的类型:
1.无语言:通常会被认为听力有问题或是失语症
2.立即仿说(immediateecholalia):有变化的仿说被视为自闭症儿童表达沟通的意图,而没有弹性的仿说多半不具有沟通意图。
3.延宕仿说(delayedecholalia):在一段时间之后喋喋不休的重复某些字、成语、句子、整首诗或是歌曲,同样也会有沟通性或是非沟通性之分,而这种行为通常和情境、压力有所联系。
4.说话不带感情:只是在告诉你,而不是和你谈话,也没有一般人说话时一问一答、一来一往的特性。
5.无法掌握音调、音量:说话时有如木偶一般,十分机械化,无法通过语音的音调、节奏、抑扬顿挫来表现情绪或是感受。也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音量。
6.字义无法变化:如学校和校正,不能分辨其读音。
7.代名词反转:“你”、“我”、“他”等代名词有混淆的现象。
8.不清楚肯定与否定的概念:常使用“不”,而较少使用甚至不会使用“是”或“好”。
9.文法结构不成熟:会使用自己的语言,通常只有常跟他接触的人才了解其语言所隐藏的涵义。
10.很少发问:除了强迫性的行为表现外,他们很少会提出问题来发问。
11.固着性:不管情境的变化,重复的念着某句话。
12.不会使用因果性的语言:如因为、所以、因此、如果等词汇。[3]
三、训练的步骤:
(一)了解起点行为:
先简单测试儿童语言发展的程度,如使用《自闭症儿童基本沟通行为评量表》[4]。简易的听指令能力和大肌肉动作的模仿能力,几乎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因为透过这些模仿学习可以促进儿童对外界的认知发展,有助于日后的语言训练。如果孩子已有说单字的能力时,训练的重点则可放在说短句、表达需求上。
(二)拟定学习目标:
了解儿童的起点行为与分析现有能力后,要具体地列出他该增进的行为和该减少的行为,并让家长了解,配合共同教导。
(三)实用的原则:
自闭症儿童的抽象思考能力有缺陷,不懂的举一反三,要尽量通过实物帮着他们理解与获得有用的沟通技巧。所以在教导自闭儿语言训练时要以生活用语为优先。
(四)循序渐进的原则:
儿童各方面的能力是依循一定的顺序而发展,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也不例外。例如一个孩子还不会说话,妈妈却拿着果汁要他说出“喝”才给他,结果弄得孩子大发脾气,妈妈沮丧不已。如果这个妈妈能了解孩子的学习重点在于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仿说,她就不会缘木求鱼地要孩子去做那些根本做不到的事。所以在教学前必须先做能力分析,依儿童的个别差异,循序渐进的教。
(五)避免一成不变的学习过程:
自闭症儿童本来就有固定行为的特性,故在教导时应尽量多变化,不分时地给予机会教育。否则会造成他只在特定地方才知道某个东西,离开该处就不知道了。例如在教孩子认识水时,要让他了解在瓶子中的是水,水龙头流出来的也是水,水沟中的水也是水。
(六)运用行为改变技术的原理:
找出孩子的增强物(零食、饮料等),只要他达到该阶段的目标即予以增强。[5]
四、不同程度自闭症的教育要点[6]:
程度一
无语言(模仿、理解、表达)
无沟通意图引起沟通动机、模仿能力
用哭闹沟通加强理解能力、模仿能力寻求口语外的沟通方式
用手势沟通加强理解能力、模仿能力、加上眼神、表情
不会说话检查发声器官,加强发声、发语前的准备工作
其它 布置沟通情境、儿歌教唱、动作训练、感觉统合治疗音乐艺术治疗
程度二
单字、短句、仿说(加长句子、字义、构辞)
立即仿说1全句仿说2半句或句尾仿说示范正确的说法
延宕仿说了解代表意义、示范正确说法
单字、短句字词的增加、词性的变化(名词、动词、形容词)、词组、句子,多说话,制造说话的情境
构音、音调、音量不正确同语障儿童的指导要点
其它玩装扮游戏、玩两人以上的游戏、不要事事替他安排
程度三
句法、文法问题(文法、章法及语用)
代名词反转玩扮演游戏或布偶戏
语意怪异破除僵化、固执化,加强语意理解能力
文法不当随时纠正语法、简单介绍文法规则
不会谈话多听多说多演练
说话不带感情随机指导、眼看说话者时才和他说话
不懂隐喻式语言随机指导
其它安排会谈情境、练习作文
五、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训练方法
(一)对于完全无语言的自闭症儿童可以用:
1、压声法:让儿童平躺在床上,用双手交叉压在腹腔上,微用力下压,迫使其发声。
2、搔痒法:用手或轻软物体搔儿童的手心、脚心、颈部、掖下等部位,使其发出“咯咯”的笑声,并同时说“好痒”。[7]
3、训练言语机转(Speech mechanismdisorders):上下唇内敛动作,抿嘴的动作,亲吻的动作。另外,借助吸管训练儿童的嘴唇动作能力。用嘴唇抿吸管,用嘴唇包住吸管喝水等。同时,还利用吸管、纸、乒乓球等物体联系儿童的呼吸功能。用吸管吸水,吸乒乓球;用力吹纸,用吸管吹乒乓球等。姚xx是一个无语言的自闭症儿童,年龄:6岁。有说的愿望,发音器官正常,无任何器质性问题。对他进行言语机转测试,发现其言语机转方面存在较大问题。于是,针对他的具体情况,用上述的3种方法对其进行语言训练。经过3个月的训练,该生能说简单的字、词,现在能说一些电报句,偶尔会有一些简单句子。
4、语言训练操:是我校为语言障碍儿童编制的语言康复训练操。此操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构音器官运动操
(1)口部活动:共4节。使学生的口部肌肉、关节共同协调来完成动作。
A.噘起嘴
B.咧开嘴
C.鼓起腮
D.咂咂唇
(2)舌部运动:共6节。充分调动学生舌部肌肉活动,使舌活动更灵活,能够在发音时找到正确位置。
A.伸收舌
B.舔嘴唇
C.舔嘴角
D.弹响舌
E.舔绕唇
F.顶两腮
(3)下颌运动:共4节。提高学生在发音时下颌的控制能力。
A.张口闭口
B.左右移动
C.前后移动
D.上下扣齿
第二部分:按摩操,共6节。通过按、揉、搓、弹、捏等手法,刺激穴位,从而使参与发音的各部分肌肉的运动功能得到提高。
A.抹口轮
B.捏下颜
C.擦下巴
D.弹颧腮
E.揉面颊
F.轻拍面部
第三部分:
(一)发音儿歌,据发音时舌的位置编成儿歌,儿歌中涉及了舌尖音、舌面音、舌根音及卷舌音,并配上动作,让学生边说儿歌边做动作来辅助发音,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对于立即仿说或延宕仿说的自闭症儿童可以利用强化物刺激儿童,激发语言模仿的兴趣[9]。例如:陆X,只会访说简单的音,如:妈、门、白、吃等。陆X喜欢吃饼干,教师就用饼干做强化物,让他练习说吃、饼干等字词。经过三个多月的训练,8岁多的他终于能说出简单的句子了。
(三)对于其它类型的自闭症儿童,可以采用情境法[10]进行语言训练。因为语言沟通不能离开情境,要发展语言,必须要有情境。例如:许XX,8岁多会仿说,对于他进行情境训练,在他要进教室时挡在面前不让他进,教他说“让我进去”。几周后,看到这种情境,他不用提示,完全可以自发性地使用语言表达表达自己的这个要求。又如每天吃饭前洗手,教室举着洗手液的瓶子,教他说:“老师,我要洗手液”。现在他也能在这个情境下自发地应用了。
六、自闭症儿童语言训练的原则:
(一)不断地对儿童说话:
对自闭症儿童说话,其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必须假以时日才会慢慢开花结果。
(二)对着儿童的视线说话:
跟自闭症儿童一起游戏、拿任何东西给他、请他做任何事、帮他做任何事时,要常常对他说简单的话。首先叫他的名字“×××”,等他注意您在叫他时再对他说话。自闭症儿童常常视线不看人,有时不是不看,而是看的时间非常短暂。不注意您的时候对他说话是没有效果的。但也不用着对较大的孩子,特地把脸靠过去,把他的头转过来向着他说话。只要在不太远的地方,很自然的喊他的名字,配合当时的情境对他说话即可。
(三)选择切合情境的话题:
眼前看得见、容易了解的自然话题为佳。尤其是以儿童感到关心或喜欢的事物做为话题,效果更好。不仅大人对儿童说话,希望儿童说的话,大人也可以先以儿童的口气说给他听,让他知道这时候他应该怎幺说或回答才好。
(四)不必重复练习太多次:
父母为使儿童学会说话,同样的话语叫儿童说五次、十次,有时反而使自闭症儿童拒绝说话。比对一般的儿童多说一、二次左右即可,同样的事在同一个地方不要重复两次以上。但碰到同样的事情或同样的情况发生时,要再重复的提醒。不必刻意教学,只要在适当的环境下,不断地、自然地对他说话,让儿童了解语言的意义,便可期待他逐渐会说出话来。
(五)不必矫正发音:
即使说不好,有表达意思的姿态即可,若刻意矫正发音,说不定反而会抹杀好不容易培养的说话动机。只要他肯说话,发音不正确的缺陷久而久之会改善过来。家长或大人只要自己提供正确的说话模板即可,但千万不要学儿童说娃娃语。
(六)只发语头或语尾音时怎么办:
这种时候也不必特地加以矫正,下次碰到这种场合时,大人实时发出二次左右的正确语音即可。即使只发语首或语尾音,也表示他有表达意思的动机,便要赶快给予鼓励。
(七)模仿电视广告:这时家长或周围的人会以为自闭症儿童语言能力不坏,若禁止他看电视,唱广告歌,就可以学习说有用的话。事实上禁止他说广告的话也没有用,不如让他继续说伺机配合情境说些别的话题,提高其理解能力,以其慢慢说出有意义的话语。
(八)鹦鹉式语言如何处理:
这时,像广告一样,想矫正他也矫正不了,不如不刻意矫正,在日常生活中配合当时的情境,多制造对他说话的机会。
(九)有耐心的听他说话:
自闭症儿童虽然表达能力差,但想说话时大人要有耐心地听他说话。反复地问同样的问题时,大人也要认真的回答。如此,对自闭症儿童说话时,他也比较愿意以语言或非语言的姿势、表情、手势等方式来回答大人。
对孤独症儿童如何做一对一个别语言训练
(一)儿童与教师(训练者)的配合是做个别语言训练的前提,
因此有必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大运动精细运动训练
2 对孩子进行分析(孩子的表现不同,需求就不同)
3 制定训练目标,是训练成为有顺序的,有目的的系统训练
4 建立亲情关系:在平常的生活中,训练中要时常抱抱亲亲孩子,和他做游戏,有需要是做一对一的运动和认知训练,让儿童和教师逐渐产生感情。
(二)训练内容:
1 按摩腹肌:孤独症儿童的肌肉很紧张,肚子很硬。而按摩能给与刺激,使腹部变得柔软,对气息的运用有作用。
2 逗孩子笑,和他玩,让他发出声音。
3大动作模仿,如:拍手举手伸手跺脚踏步等。
4 小动作模仿,如:钩手指搭手指手指对捏指五官指身体部位等。如孩子不模仿,训练者可握着孩子的手完成这些动作。
5对视练习追视练习:对视是语言训练的前提,孤独症儿童的注意力是很短暂的,不会主动对视,当他不注意训练者的目光时,训练者可以主动追视他的目光,重新吸引他的注意力,把他的目光找回来。
6 口型模仿,如:抿嘴噘嘴吹气吸气打“哇哇” 发“啊” 的音叫名字答“哎”。
7 有节奏的拍手唱歌,说儿歌做游戏。
8 在语言训练中,如果儿童有一点点的模仿一事都要及时强化
孤独症儿童表达需求的训练
我们在教他们时应该注对自闭症儿童进行语言训练必须从对表达要求的训练开始,这是因为表达要求的语言能够直接满足孩子的需要,从而可以提高他们学习语言的动力。自闭症孩子与正常孩子虽有不同,但他们一样会感觉饥渴,同样需要爱,这就有了训练的先决条件。我们在教他们时应该注意几个必要的训练手法:第一、选择合适的语言开始训练;为了确定恰当的语言加以训练,家长要考虑以下这些因素:
1.所选择的语言必须是有关孩子想得到而我们可以控制给予的东西;
2.这些语言最好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熟悉了的;
3.对于一些还没有语言能力,却可以用手势来表达的孩子,就应该注意最好是选择训练一些形象化的表达要求语言,例如把东西放进嘴里的动作来表达“吃”这个含义;
4.对那些可以用语言表达要求的孩子,就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选择容易的语言来教;
5.为了保持孩子学习的动力,最好是所选择的语言代表不同的范畴,如玩具、食品、活动、动物等等。
第二、确立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良好关系;确立与孩子之间的良好关系是任何有效的教育训练的关键,尤其是对那些初学的孩子由为重要。在教学中,让孩子走向教者是首要任务,否则孩子哪来的学习动力。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要了解孩子喜欢什么,越全面越好;其次,最好不要对孩子喜欢的活动进行打断或“夺其所爱”;再者,要让孩子逐渐明白只有通过我们,他才能得到他想要的东西,而且还必须达到我们所要求的,才可以得到;最后,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必须是由易而难、由少到多的,必要时还要给孩子大量的辅助,以帮助孩子完成动作而得到奖励。
第三、恰当地使用前件和后果来帮助孩子学习;我们在训练孩子的同时还必须系统地使用前件和后果,所谓前件就是指教者对孩子训练所使用的种种辅助手法,具体包括六个方面:
1.激发性操作;
2.语言提示;
3.实物提示;
4.口头指令;
5.直接示范;
6.形体辅助。
对于一些程度较低的孩子进行训练时,如果同时采用这六种手段,那孩子的进步的可能性会是很大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的少给孩子辅助,这样可以给孩子自己有更大的发挥余地,而且在孩子学会了某些东西以后,逐渐、系统地撤消这些辅助条件。与前件相同,用以调控训练的后果也有不同方面:
1.实物性奖励;
2.语言奖励;
3.形体接触奖励。
第四、设计和利用激发性操作的条件;在训练星儿的表达要求时,训练的时机把握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既要把握自然的激发性操作的时机,也要了解如何创造这种机会;我们必须有意识的去创造这种机会,其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要改变或加强事或物的重要性:比如说,在一件有意思的活动中缺少一件重要的道具,而当孩子希望要完成这件活动时,这件道具就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条件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孩子进行语言表达,从而也达到了我们创造激发性操作的意义了。
第五、系统的撤消以前给予的辅助;只有在完全撤消了辅助以后,孩子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了,才可以说孩子已经学会了表达自己的要求了,否则,只能代表孩子还是停留在模仿大人的话的阶段;而真正的表达要求,其前提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星儿的语言是出于当时所有的要求的;当然要注意的是,撤消辅助是要循序渐进的和系统的,这样才可以不让孩子丢失已经学会的表达技能。
第六、创造一个有利语言学习的环境。为了训练自闭症孩子的表达要求以及发展其他语言能力,我们必须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以语言为主导的环境。因为语言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最直接的手段;具体的说以语言为主导的环境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者每天都应该在各种条件下,对孩子进行大量单元的语言训练;
2.所有的教者都应该知道如何进行语言训练;
3.对训练的目标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知道怎么样引导孩子循序渐进地达到目标;
4.教者还要知道什么时候需要或撤消辅助,什么时候进行或撤消奖励,并将人为奖励向自然奖励进行过渡;
5.教者还要恰当的利用时机或创造时机来激发孩子发出要求和进行沟通,并不只是培养孩子在训练中进行沟通,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运用这些学到的东西,让孩子不段加以巩固学到的知识;
6.语言训练必须符合儿童的发展规律由浅入深地进行。
孤独症的主要疗法及经典书目
基础必读:
《解密孤独症》
《孤独症儿童情绪调整与人际交往训练指南》
《孤独症儿童社会性教育指南》
《孤独症儿童行为管理策略及行为治疗课程》
《自闭症学生辅导手册》
《特殊学校自闭症儿童辅导教学计划指引》
一、应用行为分析ABA : 1、回合式教学法DTT 2、早期密集行为干预EIBI 3、随机教学法IT 4、关键反应训练PRT
经典书目:《孤独症儿童行为管理策略及行为治疗课程》《行为改变技术》(王辉)
二、地板时光DIR:
经典书目:《乐在地板时光实用手册》《特殊儿教养宝典》《自闭儿教养宝典》
三、人际关系发展干预RDI:
经典书目:《儿童人际发展活动手册》《解开人际关系之谜》《如何教导自闭症儿童解读别人的想法》
四、结构化教学法TEAACH:
经典书目:《自闭症儿童训练指南》
五、图片沟通交流系统PECS
六、游戏与文化介入PCI:
经典书目:杨宗仁系列
七、康复治疗技术RT: 1、物理治疗PT 2、语言治疗ST (语言发育迟缓S-S) 3、作业治疗OT 4、心理治疗
经典书目:
《孤独症儿童语言训练》(张俊芝)
《智障儿童学写字》《手能生巧--让孩子快快乐乐写字》
《儿童运动发育迟缓康复训练(图谱)》
八、听觉统合AIT
经典书目:《雨中起舞--一个女人的成长故事》
九、感觉统合SIT
经典书目:刘氏系列、奇德儿系列
十、生物疗法: 1、饮食疗法 2、药物疗法
经典书目:《自闭症生物疗法》《大脑饥饿的孩子们》
十一、音乐治疗:MT
经典书目:爱和乐系列、奥尔夫系列
十二、社交故事SS
经典书目:《我的社交故事书》
十三、STNR运动操
经典书目:《如何帮助注意力缺陷的孩子--学习困难儿童的家庭治疗与矫正》
十四、杜曼模式操
训练孩子正确使用人称代词
1.人称代词具有概括性。人称代词并不是专门指某个固定的人,它的指代具有不确定性,所以教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有意识地变换人物和交际场所,才能使孩子理解代词的抽象性特点,固定的交往对象和交际场合,不利于孩子学习代词。
2.代词要在人物关系的情景中教,并且需要动作和语言的配合。最好先教会一个代词,巩固了以后再教下一个代词。
3.教代词的时候,句子要简练,代词要在句子中强调出来,放慢速度,提高声音。因此:
1.家长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不要说“爸爸如何”“妈妈如何”,不要用名词称呼自己,要主动使用“我”这个人称代词的示范。
2.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做练习代词的情景训练:妈妈指着自己的眼睛说:“这是我的眼睛。”爸爸指着自己的眼睛说:“这是我的眼睛。”然后启发孩子一边指自己的眼睛,一边说出“我”这个代词。
3.孩子表达自己需求的时候,成人要用提示的方法启发引导孩子使用“我”,例如说:“我要喝水。”“我要气球。”
4.父母和孩子三人,一人发问:“谁吃苹果?”爸爸示范说:“我吃苹果。”妈妈问孩子:“你吃什么?”启发孩子说出:“我吃苹果。”
5.父母和孩子三人一起练习“他”这个代词的使用。妈妈和孩子目光对视,进行互动,妈妈对孩子说:“给你一个苹果。”让孩子看着自己指向爸爸的手势:“给他一个鸭梨。”让孩子把梨递给爸爸。
6.妈妈和爸爸互换角色,让妈妈作为“他”。
7.妈妈领着孩子在街上散步,随机让孩子顺着自己的手势看某一个人,同时告诉孩子:“他在骑车。”“他是**。”“他的衣服是红色的。”用不同的指代对象,反复让孩子理解“他”这个代词的指代性。
训练目标:
训练孩子正确使用人称代词。
训练过程:
第一,成人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不要说“爸爸如何”“妈妈如何”,不要用名词称呼自己,要主动给孩子做出使用“我”这个人称代词的示范。
第二,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做练习代词的情景训练:妈妈指着自己的眼睛说:“这是我的眼睛。”爸爸指着自己的眼睛说:“这是我的眼睛。”然后启发孩子一边指自己的眼睛,一边说出“我”这个代词。
第三,孩子表达自己需求的时候,成人要用提示的方法启发引导孩子使用“我”,例如说:“我要喝水。”“我要气球。”
第四,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做练习代词的情景训练:妈妈从果盘里拿出一个鸭梨,同时向孩子示范说:“我要一个鸭梨。”爸爸从果盘里拿出一个苹果,同时向孩子示范说:“我要一个苹果。”让孩子也从果盘中拿出一个水果,辅助孩子模仿父母说出“我要×××”的句子。让孩子理解“我”这个代词既不固定指爸爸,也不固定指妈妈,也不是固定指孩子,而是发出动作和语言的人的自称,理解“我”这个代词的概括性。
第五,教说“这是我的××”。三人以上自取物品,分别说“这是我的××”,同步有相应的动作。
第六,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进行伴随语言交流的互动活动,要把“你”这个词的概括性和相对性,通过互动的实际情景让孩子明白。例如,妈妈拿出一个鸭梨,把鸭梨递给孩子,同时对孩子说:“给你一个鸭梨。”再拿出一个香蕉给爸爸,同时对爸爸说:“给你一个香蕉。”然后爸爸和妈妈换过来,爸爸作为“我”,重复妈妈刚才的动作和语言。
第七,爸爸辅助孩子将苹果递给妈妈,同时说:“给你一个苹果。”然后,妈妈辅助孩子将鸭梨递给爸爸,同时说:“给你一个鸭梨。”
第八,妈妈问孩子:“你有什么?”让孩子回答:“我有××。”再问爸爸:“你有什么?”爸爸回答:“我有××。”然后爸爸问妈妈:“你有什么?”妈妈回答:“我有××。”
第九,妈妈有一个苹果,孩子有一个香蕉,妈妈问孩子:“谁有一个香蕉?”让孩子回答:“我有一个香蕉。”妈妈问孩子:“谁有一个苹果?”爸爸辅助孩子回答:“你有一个苹果。”引导孩子使用“你”这个代词。
第十,父母和孩子三人,一人发问:“谁吃苹果?”爸爸示范说:“我吃苹果。”妈妈问孩子:“你吃什么?”启发孩子说出:“我吃苹果。”
第十一,父母和孩子三人一起练习“他”这个代词的使用。妈妈和孩子目光对视,进行互动,妈妈对孩子说:“给你一个苹果。”让孩子看着自己指向爸爸的手势:“给他一个鸭梨。”让孩子把梨递给爸爸。
第十二,妈妈和爸爸互换角色,让妈妈作为“他”。
第十三,妈妈领着孩子在街上散步,随机让孩子顺着自己的手势看某一个人,同时告诉孩子:“他在骑车。”“他是警察。”“他的衣服是红色的。”用不同的指代对象,反复让孩子理解“他”这个代词的指代性。
提示与解析:
1.人称代词具有概括性。人称代词并不是专门指某个固定的人,它的指代具有不确定性,所以教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有意识地变换人物和交际场所,才能使孩子理解代词的抽象性特点,固定的交往对象和交际场合,不利于孩子学习代词。
2.代词要在人物关系的情景中教,并且需要动作和语言的配合。最好先教会一个代词,巩固了以后再教下一个代词。
3.教代词的时候,句子要简练,代词要在句子中强调出来,放慢速度,提高声音。
家长如何纠正孩子注意力分散
核心提示: 发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症候。注意力不集中有如下症候:经常无缘无故就烦躁不安,好像对什么都不太感兴趣。对任何一种东西都无法保持较长时间的专注。在课堂上,眼神游弋,自发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症候。注意力不集中有如下症候:经常无缘无故就烦躁不安,好像对什么都不太感兴趣。对任何一种东西都无法保持较长时间的专注。在课堂上,眼神游弋,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
此外,有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因为患有“多动症”,这需要去看心理医生。
如何纠正孩子注意力易分散的坏习惯呢?
·建议一:家长陪孩子读书不可提倡。
有的孩子学习拖拉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多的则是由于父母过分关注他们做作业,甚至包办代笔。
大多数儿童教育专家都不赞成家长陪孩子读书,因为家长总会情不自禁地督促孩子不要这样做,而要那样做。这些时断时续的语言刺激,更易于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同时,也会让孩子对家长产生强烈的依赖性。
·建议二: 给孩子一个明确的完成作业的期限。
比如可以对孩子说:你可以不用心,但你必须再八点之前完成作业,否则,周末就不能做什么等。培养孩子的时间紧迫感,慢慢地让孩子形成学习规律。有了明确的任务,孩子学习时就有了动力,才能保持紧张状态。当然,要求孩子学习时,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要求孩子长时间做同一件事。这些都时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因素。
·建议三:给孩子适当的鼓励。
比如,当孩子按时完成了作业,家长不但要从言语上加以表扬,还可以辅助一些别的奖励。同时,还可以为孩子设定一个假想的竞争对手,提醒他“谁每天晚上只需花一个小时就能完成作业,谁就还有时间看动画片”什么的。
·建议四:训练孩子善于“听”的能力。
“听”是人们获得信息、丰富知识的重要来源。会听讲对学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因为老师多半是以讲解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父母可以通过听来训练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父母可以让孩子听音乐、听小说,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听到的内容,从而培养专心听讲的习惯,改掉注意力不集中的习惯。
提高注意力用拍球、跳绳来锻炼孩子的协调性和集中注意力等等。在训练结束后,一般要进行一些特殊的训练,内容包括语言、数学、记忆、图形识别和空间知觉等脑力活动,目的是使孩子的左右体能脑协调起来三、让小孩平躺在垫子上,胳膊伸直,在垫子上滚,每天每次滚5分钟为宜。这个方法可以提高搭积木、拼图、剪纸都可以增加孩子的注意力 趴地推球 主要训练协调性拍球、推球:适应症身体协调不良,多动症。1训练首先从运动的肌力入手,锻炼他身体各部位的肌肉力量。这是一项长期的基础训练,同时也需要家长在家庭中的配合。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之后,2进入视觉—运动能力的训练,即手——眼协调性。如上抛接球,要求两脚站稳,双手上抛球过头,并用双手在胸前接球。3最后一个阶段训练他的运动协调能力,在运动中发展他的节奏感、空间感、和协调性。此阶段可进行拍跨球练习,要求一拍一跨,脚不能挪动,上身要保持垂直,节奏要均匀。跳绳也是训练协调性的一种好方法,要求速度均匀,不能忽快忽慢,手和腿的动作要协调一致。包括各种跳法4可在家做的训练。一准备一个宽10公分,长2米左右的木板。让小孩在上面走平衡木,锻炼小孩的胆量和平衡能力。也可在室外,让孩子走马路沿、花池沿。
二、给小孩买一个羊角球让他在家中蹦。如果他蹦烦了,没有新鲜感,可以和他玩捉迷藏的游戏,让他蹦着去找你、去捉你。
三、让小孩平躺在垫子上,胳膊伸直,在垫子上滚,每天每次滚5分钟为宜。
四、让小孩扒在地上,头抬起来,双手抱一个球,向墙上推球,再双手接球。我每天让孩子做100个。小孩的注意力。距离墙的距离自己掌握。
1. 滑板游戏 姿势为飞机式、蜻蜓式两种,其主要作用是调节前庭和触觉功能。
2. 平衡台游戏 平衡台:多动症,自闭症,身体协调不良,前庭失调,手、眼足、身体主要协调训练平衡摇摆、匍匐摇摆、相互支持摇摆、被动站立摇摆、平衡台上蹲起、平衡台上抛接球等,主要作用是训练前庭功能。
3. 滑 梯 持划板俯卧式由高处划下推球,划下取球投球、划下投保龄球,主要作用是全身感统训练,以前庭功能为主。
4. 趴地推球 主要训练协调性。
5. 独脚桥 单足站立,双手外展平身,两足轮换进行,主要训练平衡能力。 跳床:多动症,身体协调不良
6. 网 揽 网缆:多动症。身体协调不良,手眼协调不良。将患儿置于吊带中,以腹部为支撑点,前后摇摆,双手同时操作,将棋子放回棋盘中,其作用是训练上肢协调能力,手眼协调能力,精细动作发展能力等。
7. 袋鼠跳 将小儿放在跳袋中,双脚并拢,手提跳袋向前跳。其作用是训练下肢协调性,锻炼肌力等。
8. 跳 绳 连续跳200跳,主要训练协调性、方向感、方位感等。
9. 平衡木 平衡木:前庭失调。多动症。身体协调不良 徒手走、正直走、侧身走、头顶物走,主要是锻炼平衡感。
10.拍 球 单手排球、双手排球、跨腿排球,主要锻炼协调性。
11.羊角球 小儿跨坐在羊角球上,目视前方,向前跳,主要训练全身协调,视觉,前庭觉。
12.圆桶 圆筒:触觉敏感,多动症,自闭症,身体协调不良等,前庭功能失调训练前庭觉,适用于多动症,身体协调不良。在摇动中进行手眼协调游戏,促进姿势运动协调、平衡能力及高度运动企划。
要想让孩子注意力集中
⑴提供安静的环境
孩子生活中虽需要团体生活的机会,但也有个人活动的时候。在安静的环境中,使心灵逐渐沉静,发掘学习的兴趣,以增进专心度。此外,在孩子专注于学习时,大人不宜随便打搅,应在告一段落时,再提出要求。
⑵陪伴孩子需有技巧
若是孩子无法独立完成学习,大人可在旁陪伴、协助,但切忌给予过多指导。
⑶用静态的游戏延续注意力
像玩拼图、穿珠子等静态游戏可以从简单的开始,享受完成的成就感,以训练短时间的注意力,再慢慢加深游戏的难度和延长游戏的时间,以延长孩子的耐力,增进专心度。
⑷从1分钟开始
孩子只要保持1 分钟的专注力,就予以称赞,再逐渐延长到一次5分钟、10分钟。赞赏、鼓励是学习的重要因素。
⑸从孩子有兴趣的事着手
如拿本相片簿,为孩子讲述他出生、成长的故事;欣赏孩子的劳作,听听他小脑袋里在想什么;观察渔港里的小鱼,池塘里的蝌蚪……
对视训练
1、点鼻子
2、手指寻找五官(对方)
3、看眼睛指方向
4、手指移动训练
训练的四个要点:
1.目标的设置。
辅导者在训练的开始阶段要客观地评估孩子具备的能力,孩子对什么事物感兴趣,对什么事物不感兴趣,感兴趣的事物一般能持续注意多长时间。辅导者在了解了孩子的基础能力后,再根据孩子的能力设置合适的目标。训练中要明确期望行为标准,这样在训练中才会清楚地知道孩子的反应要不要给予强化,应该给予多少的强化。辅导者在训练时应该先通过以上的方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并通过强化的手段使其对该事物产生兴趣,待孩子对该事物产生兴趣以后,再逐渐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延长孩子持续注意的时间。
2.强化的使用
行为训练(ABA)的核心是强化,强化的正确使用是训练有效的关键。任何能力的习得都是通过强化而习得的,当您使用以上的方法成功地让孩子注视某物/某人后,应该及时给予有效的强化,帮助孩子习得/提高注意力。结合目标设置,辅导者在训练中应该熟练使用区别强化的技巧,孩子的行为反应达到了期望行为标准就给予最多的、最强的强化,接近期望行为标准就给予较多的、较强的强化,远离期望行为标准就不给予强化。
3.辅助的消失
以上的四种方法都是辅助孩子按要求注视某物/某人的方法,当您使用这些方法成功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通过强化的手段使其对该事物产生兴趣后,您就应该及时地减弱辅助的强度,直至辅助的消失。我们最终的目标是孩子不需要任何的辅助/提示都能主动关注身边的事物,并能持续关注,进而培养和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
4.关注对象的扩展
辅导者在训练中可以从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开始吸引和提高孩子的注意力,逐渐扩展到更多的事物。
咱们孩子是对物的兴趣大于对人的兴趣。最终还是得让他对人 人的活动感兴趣。和孩子建立很好的感情基础很重要,然后是多做他喜欢的游戏,他能感受到成功 快乐的游戏。在生活中多用轻松夸张的表情和语气。孩子快乐时你很容易得到你希望的结果
建议:多和孩子一起做孩子喜欢的游戏,说孩子说的(哪怕不是语言,是任何声音),做孩子做的,模仿孩子,使孩子愿意看你。
用孩子喜欢的玩具活食物在孩子眼前移动,给食物时吸引孩子看,以及前面帖子谈的训练方法在游戏中结合运用。
游戏是最好的方式,对小孩子很多感官刺激的游戏很有效果。
也可以找出孩子最喜欢的东西,如:吃的或是玩的,放在您眼睛的部位,发出指令:宝宝,看,好吃的(或“好玩的”),如果孩子看了,就立刻把这种吃的或是玩的东西当成一种强化(奖励),给孩子吃或玩。不过在这里要注意的是:随着孩子注意的目标时间越来越长,可以加入适合孩子能力的课题给予教授,因为所有的注意力训练都是需要一点一点泛化的,从而溶入不同的内容和课题中,不能只局限在一个点上,由点到线,由线到面,这是一个我们要奋斗的过程。
有关自闭症的视频资源合集
CCTV-2.-.生活.-.星星的孩子.
CCTV-4.-.中华医药.-.孤独的记录1.
CCTV-4.-.中华医药.-.孤独的记录2.
CCTV-10.-.人物.-.自闭症
CCTV-10.-.走近科学.-.家有神童.
CCTV-10.-.走近科学.-.为了孤独的孩子
CCTV-10.-.讲述.-.生命之痛.
CCTV-12.-.心理访谈.-.直面孤独
CCTV.新闻.-.共同关注.-.我的孩子与众不同
CCTV.新闻.-.共同关注.-.星星的孩子
QHD-2.-.法制民生.-.挑战孤独.
鞍山电视台圆梦节目组.-.《我是天使之翼》上集.
鞍山电视台圆梦节目组.-.《我是天使之翼》下集.
东莞-1.-.焦点关注.-.我的儿子自闭症.
翡翠台.-.星期二档案.-.我固执但我善良.
河南电视台.-.名医堂.-.小儿孤独症的治疗.
深圳都市.-.鞠说好看.-.苏醒吧.星星的孩子
上海生活时尚.-.心灵花园.-.我的孩子是星星.
幸孕快车.-.儿童孤独症
纪录片
我患了自闭症.I.Autistic.
刺·爱.
孤独的花朵
天边的星星.
天空忘记了
星星的孩子
纪录台湾.-.一闪一闪亮晶晶.
美国五项目系列 The Five Project
面对孤独症:处理问题行为的方法和例子(1).
面对孤独症:处理问题行为的方法和例子(2).
面对孤独症:处理问题行为的方法和例子(3).
了解孤独症:提高交流和语言的方法
真情部落格
一、写在前边的话
一提到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训练,往往使人想到的就是教孩子发音说话,学会用言语交流。而对于那些长期没有口语能力的孤独症儿童,则很少想到利用代偿手段来积极地帮助他学会与人交流。其实,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训练应以改善交流障碍的实用能力为目的,而不仅仅是学发音说话。在人类交际中,有声语言和书面文字固然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但是我们也知道,表达思想还有其他手段,这就是非言语交流。根据研究,人们谈话时只有35%的信息是由言语传递的,其他65%的信息则是由非言语交流方式传递的。非言语交流作为一种社会交往技能,可以通过训练而得到加强,从而来补偿由于口语的缺损带来的交流障碍,如聋人利用手势语这种替代手段来表达、沟通。除了利用手势语这种手段,言语障碍患者还可以通过画图来交流,这是一种很古老的流通方式,但至今仍然很有用。沟通板和沟通册也常被用于沟通训练中。沟通板由常用的文字加图或标志等组成,患者通过指的动作表明自己的意图,甚至可以进行交“谈”。沟通册是言语障碍患者随身携带的一种沟通工具,沟通册中有患者本人及家属和周围相关人员的照片,还有能表明活动、地点等的照片或图画。如有文字能力,则只需在沟通册上用文字表达即可。沟通册不仅对言语障碍患者有帮助,就是正常的人在与不同语种的人交流时也常用此法。八十年代末,在北美提出了一种“辅助交流法”的教育方法,此法也是一种“言语替代法”,90年代已风靡北美。所谓“辅助交流法”就是利用计算机或字母板来帮助那些口语及书写表达很困难的患者与人沟通。患者通过训练,就可以在计算机上打出字母或用手指在字母板上指出一个字母,来表达他的意思。帮助言语交流障碍患者掌握其他的“言语替代”手段来进行沟通的方法是很多的。在孤独症儿童的沟通训练中,我们可以选择那些适合儿童需要的方法来帮助他们。对于没有口语,或经长期训练仍未发展出口语的孤独症儿童,就应考虑用非言语的手段和人沟通。当然要使孤独症儿童通过学习并获得一种替代言语的“代偿交流”手段也并非易事,需要训练者刻意去教。本文就具体介绍一下“图像交换沟通系统”。
二、什么是图像交换沟通系统
图像交换沟通系统(The Picture Exchange CommunicationSystem)简写为PECS,它是在美国德纳瓦州自闭症学习计划(Delaware Autistic Program)中提出来的。此方法最初的应适对象是孤独症和那些不能以言语作社交沟通的学龄前儿童。以后,PECS经过修改,更进一步应用到不同年龄而有言语沟通障碍人士身上。图像交换沟通系统由训练者+可视性媒介(图卡、文字、沟通板)+设置的情境+被训练者构成。最初训练者在专门设置的情境中,教导孤独症儿童选取一物品的图像卡,交给沟通对象,来换取该物品。以后逐步地通过图卡辨别训练,使儿童掌握更多的物品的名称,进而进到句子结构训练阶段。儿童经过最初由训练者协助完成沟通到最后主动地表达意见的过程,逐步地掌握沟通的技巧。
三、使用图像交换沟通系统的方法
(一)、准备阶段
1、在PECS对儿童进行训练之前,应使儿童具有用图卡与实物配对的能力,还应有一定的识别图卡的能力。
2、基本的学习技能是保证训练能顺利进行的基础。这些技能是指:①能注意说话的人,②能安静地坐一段时间,③能跟人模仿。如果这些基本能力不具备,那么在运用PECS对儿童作沟通训练之前要首先去训练儿童获得这些基本的学习能力。
3、选择合适的交换物品。老师通过观察,选择出儿童最喜爱的食品、玩具和其他物品若干样。把这些物品绘成图卡(若有现成的也可以)或照成像片,以便在最初的实物交换训练中使用。
4、设计好放置图卡的系统,这包括①放图卡的活页夹、沟通板,②图卡类别及顺序编排,③设定放置图卡的形式及位置。
(二)、图像交换沟通系统学习的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实物交换
1、协助儿童与老师沟通。此阶段需要两位老师来操作。一个担任指导者,另一个则担任儿童模仿者。一开始就构成一种你来我往的模式。具体做法如下:①老师甲坐在儿童的背后,老师乙坐在儿童的对面,②桌面上放上儿童最喜爱的食品(如饼干)及该物品的图卡,③老师乙伸手拿着饼干的手说:“我有饼干”,老师甲则把儿童的手掌,协助他拿起桌子上的饼干图卡,放在教师乙的手中,④老师乙拿饼干给儿童吃。
2、逐渐减少协助。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要儿童发展出自主的表达意向,因此对儿童的协助要根据情况逐渐减少。减少协助的程序为:①把着儿童的手掌→②轻托儿童的手肘→③拍他的手臂提示→④手指图卡提示→⑤听到老师乙说:“我有××”,就自动去拿图卡交换。
3、注意事项
1)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老师甲和老师乙都不要指令儿童:“拿图卡给老师(我)或提问:‘你想要什么’。”只训练他一听见说:“我有××”就作出反应,拿图卡去换他喜欢的东西,以此构成最初的应答关系。其他的提示会干扰他学习如何应答。
2)每次儿童成功地拿图片给老师,老师要立刻把桌子上他最喜爱的东西给他,并给予口头的奖励(好棒,好孩子)。其他的动作则不奖励。
3)儿童喜爱的东西不能选择太多,1-2样即可,但可不断变换。
4)每天至少有两个时间段的训练,每个时段的时间不宜过长。
5)当儿童能在5次训练中,有4次都能主动地拿图卡交换老师手中的物品,这一阶段的目标就基本达到,可转入下一阶段的训练。
第二阶段:扩大主动性
这一阶段与上一阶段相同的地方是:仍进行实物交换练习;所不同的是:图卡的放置有变化,不在儿童伸手就能拿到的桌面上,而放在了和儿童有一定距离的沟通板或活页夹上,需要儿童运动身体去取图卡。这样就和真实的交往沟通更接近。生活中也都不是什么都替孤独症儿童准备好,他一伸手就能得到,而是要运用各种能力去达到目的(比如借助凳子去取高处的东西)。另外老师和儿童的位置也有变化。
操作步骤如下:
1、把图卡贴在沟通板或活页夹上。
2、仍由老师甲和老师乙来协助完成沟通(方法如第一阶段)。
3、逐渐增加老师和儿童的距离,但沟通板仍在儿童附近。
4、最后沟通板逐渐远离儿童。
注意事项:
1、这一阶段,老师仍不作言语提示。
2、教师和儿童的距离,沟通板和儿童距离的增加应看儿童完成的情况来逐步实施。达到了80%的成功率,就表示基本达到目标。
第三阶段:图卡辨别
前两阶段的训练都是以一张图卡去换物品,没有其他的干扰因素,儿童学习起来比较容易。这一阶段虽然仍是用图卡去换物品,但逐渐增加了辨别的难度,增加了干扰因素,即要求儿童从多张图卡中选出正确的那张,同时物品已不在桌面上,而是放进一个遮蔽了物品的地方。具体的操作如下:
建立一情境,让儿童作出要求。例如:让儿童坐在电冰箱附近,电冰箱里有儿童喜爱吃的冰淇淋。
1、在沟通板上贴上一张空白图卡和一张冰淇淋图卡,儿童须拿取正确的图卡给老师。才可以吃冰淇淋。
2、在沟通板上贴上一张与冰淇淋无关的图卡(如帽子图卡)和一张冰淇淋的图卡,儿童须从两张图卡中作选择。
3、在沟通板上贴上多张图卡,儿童须从多张图卡中选取冰淇淋的图卡。
4、当儿童已能辨认8-10张图卡,便可以把两张或三张儿童都认识的图卡放在一起,让他辨别,并且图卡的尺寸也要逐渐缩小。
注意事项
1、注意变更沟通板上的图卡的位置,不要形成儿童选取的图卡总是在离他最近的地方的定式。
2、不作“给我图卡”的提示,让儿童根据设置的情境,自行作出要求。
3、需要反复练,放物品的地方也可作变化。
第四阶段:句子结构训练
前三个阶段的训练都是以一物的图卡来交换该物,构成的交流模式是:①老师说:“我有饼干“,②儿童应答——拿图卡去换饼干。儿童这一动作表达的意思实际上是:“我要饼干”。儿童在专门设计的交流情境中,用一个单词(图卡)表达了一个比该单词意义更丰富的意思。这是儿童用不完整句表达阶段,是发展到用完整句表达必须经过的重要阶段。第四阶段正是在前三个阶段充分练习的基础上,进入到真正意义上的句子结构训练。这一阶段的可视性媒介,除了图卡,还有字卡“我要”。
训练步骤如下:
1、沟通板的左面固定地贴上“我要”字卡。沟通板右边离“我要”字卡稍远的地方贴上一物品的图卡(苹果或其他的东西)。
2、老师甲协助儿童把要求的图卡(苹果)贴在“我要”的后面。
3、儿童把组成的句子“我要苹果”两个图卡一起取下,拿给老师乙,才可以得到苹果。
4、变动字卡“我要”在沟通板上的位置,儿童须找到它并角贴在沟通板的左面,随后贴上苹果的图卡。
注意事项
1、对“我要”的理解及文字的记忆应在进入第四阶段之前通过手势来练习。
2、老师仍不作“给我图卡”的提示。
3、当儿童成功地把“我要”“苹果”两张图卡贴在一起时,老师甲由应指着两张图卡高声念出:“我要苹果”,(还可伴有手势)教儿童以完整的句子表达要求。
4、“我要××”的句型练习要通过用不同的物品反复练,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句子。
5、当儿童已准确地把握了“我”的概念后,就要逐步地引入对代词“你”的理解。老师在儿童把“我要××”的两张卡片给老师时,老师一面把物品给儿童,一面对着他说:“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