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乃大-容庚捐赠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
【中国美术馆“有容乃大——容庚捐赠展”展览中】
微信搜索:中国美术馆,预约,周一闭关,
展览时间:至12月5日,在中国美术馆三楼13-17号展厅。
【司徒乔《容庚像》 46×31.4cm 纸本素描 1935年 莞城美术馆藏】
容庚(1894-1983),原名容肇庚,字希白,号颂斋,广东东莞人,是著名古文字学家、收藏家,擅书画篆刻,精于金石考古与书画鉴藏。其一生专精学问,著作等身,收藏宏富,晚年将毕生收藏捐献给国家。容庚辞世后,其子女后人遵循遗训“学术乃天下之公器”,陆续将其生前未及捐赠的文物捐献给国家。
【栾书缶 青铜 通高40.8cm 口径16.5cm 足径17cm 战国 国家博物馆藏】
本次展览展出作品近300件,包括容庚捐赠的个人书画、篆刻作品,容庚及其家属捐赠的青铜器、历代书画、丛帖、金石拓片、手稿、信札、印章以及各类文献资料等,涉及门类广泛,涵盖了容庚最为精华的收藏。
【展览厅大厅,容庚像和金文编内页】
为全面展现容庚一生收藏,多家文博机构特借出馆藏作品,其中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一级文物青铜器《栾书缶》,故宫博物院藏《兰亭八十刻》,中山大学藏《金文编》手稿,广州博物馆藏一级文物青铜器《仲惠父簋》《刺鼎》,广州艺术博物院藏一级文物南宋《云山图》小品、林良《秋树聚禽图轴》、沈周《吴门十二景》册页、文征明《醉翁亭记书画合卷》、董其昌行草《王维诗二首》卷、董其昌《江南山水图轴》、恽南田《花卉册页》、边寿民《杂画册选》、广东省博物馆藏《郭沫若致容庚信札》等。
【美术馆馆长吴为山的开篇寄语】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说:“容庚先生当国家遭受不幸之时,毅然担起了保存、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在国家承平之际,他又以天下为公的宽博胸怀将私藏捐赠国家,与国人共享、同乐。他在跨世纪的风雨人生中,在沧桑历经的学术生涯里,抒写着一位中华民族赤子的文化篇章。”
【容庚生平,少年及青年时期】
容庚出生那年是1894年,正好是中日甲午海战那年,
随后的几年,都是我们熟悉的年号,
1898年,戊戌,著名的晚清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比如,1899年,己亥,发现甲骨文。
1900年,庚子,八国联军攻入北京。
1911年,辛亥,那年推翻帝制,建立国民政府。
可见,容庚的童年,少年和青年,
伴随着清王朝的没落,革命的兴起,以及军阀的混战。
而在这样的社会变革中,容庚能够继承家学,
不断求学进取,一门深入,岂是常人之所为?
这样的人,做学问肯定是一流的。
就算是今天,如果想做学问,
虽然没有社会的动荡,但是面临的诱惑更甚,
社会和环境在变化,
但是,做学问的心和态度,是不变的。
【容庚生平,青年时期】
通过容庚的生平,容庚之所以成为容庚,
还是有一定原因的。
第一,名门之后。从他爷爷那辈就是进士,父亲也是进士。他妈妈那边也是一方名门。真是门当户对。
第二,贵人指点。少年时期跟着四舅邓尔雅,为经学和文字学打下了基础,后来又得到了罗振玉的赞赏,从此人生开挂,不断提升,一直到确立自己的古文字学大师地位。
第三,家国情怀。如果说少年时期和国家一样经历了一定的磨难,那么成年的容庚,家国情怀已经融进了血液,做学问不仅是为自己,还是为了民族,为了教育,为了后人。容庚的收藏,完全是为了文物,为了学问,为了国家。也才有了今天的中国美术馆的容庚捐赠展。
【展品,容斋藏印册页】
2019年,容庚子嗣向中国美术馆捐赠了自刻、他人刻和收藏的177枚容庚藏印。2020年,家属再次向中国美术馆捐赠容庚书画作品5件,摄影图片文献78件以及容庚《颂斋藏印》原钤印谱一函四册。
【容庚《金文编手稿》四册 纸本墨笔 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所藏】
【容庚藏品,贞松罗振玉书写甲骨文楹联】
【告往知来为学日益,乐天安命于人无求】
容庚1922年进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读研究生,应该跟罗振玉的赏识和马衡的举荐分不开。大家可以看看容庚的小学和初中,都是肄业。充其量,容庚也就是初中水平,可是能够在古文字学领域有如此成绩,并且得到当时甲骨学的奠基人的赏识,跟他的家教和自己的努力分不开的。我们再来看看容庚小时候的学习之路,开始学习经典(礼记,左传),后来跟着四舅学习书法,篆刻,古文字。这为容庚的学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啊,书法和古文字学对于容庚来说至关重要,如果今天的人能够在这条路上,坚持学习,肯定也差不了。
【容庚书法,牧师父簋铭文,竖轴,四尺】
牧师父簋为西周晚期盛食器,共有铭文26字,无年月。《三代吉金文存》、《金文编》等皆有著录。
【商承祚隶书,为容庚去世而做】
和容庚一样,商承祚也是广东人,也是王国维的学生,也得到了罗振玉的赏识。商承祚比容庚小几岁,和容庚一起成立了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室,成为了南方古文字学研究重地。1923年王国维为商承祚《殷虚文字类编》作序,称:“今世弱冠治古文字学者,余所见得四人焉:曰嘉兴唐立庵友兰,曰东莞容希白庚,曰胶州柯纯卿昌济,曰番禺商锡永承祚。”那时,四人皆20多岁,商承祚、柯昌济两人最小,仅21岁。
【梁启超书法,魏碑功底深厚】
这件作品穷款,也没有上款,容庚不一定是第一拥有人。
可能就是单纯的收藏,不过从容庚的收藏中,
可以看出容庚对书法和学问的追求,
还有更多书法大家的书法作品,比如下面的。
【这是康有为的】
康有为(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
尤其是晚清历史当中的重要人物。
他是晚清的积极的改革派,维新派,戊戌变法的主要发起人。
又是共和制的反对者,不知道他看透了袁世凯的心思,
还是真的是愚忠末代皇帝溥仪,
康有为的书法水平比较深厚。
【徐三庚隶书书法】
徐三庚(1826-1890),清末著名篆刻家。字辛谷,又字诜郭,号金罍、井罍,又号袖海、褎海,自号金罍道人、似鱼室主、余粮生、山民,别号翯然散人等,上虞章镇大勤人。工篆隶,与吴让之、赵之谦齐名,能摹刻金石文字,所刻吴皇象书天发神谶尤佳。刻印力追秦、汉,能于邓石如、吴熙载诸家而后,别树一帜。
我们学习书法的经常会看到徐三庚的书法字帖。书法,篆刻晚清的一大高峰。
【吴大澂,大篆楹联】
吴大澂[chéng](1835年—1902年),初名大淳,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晚号愙斋,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清代官员、学者、金石学家、书画家,民族英雄 。清同治七年(1868年)进士。善画山水、花卉,精于篆书。皆得力于金石鉴赏修养。
为什么说吴大澂是民族英雄啊,因为吴大澂是一个带兵打仗的将军,还曾出兵北方边疆,与沙俄对战。吴大澂能文能武,据说带兵打仗的时候,随身还带着很多法帖和青铜器,可见对古玩和古文字的那种激情和学识。
大家注意到吴大澂的字号了吗?清卿,大家能想起来近代金石学家,书法家一个重要人物也叫什么卿的吗?吴昌硕,俊卿。可能在吴昌硕心中,吴大澂是一个高度。
给大家发几张展览的书法真迹,
真的看着让人神往。
【何绍基书法,行书楹联】
【吴熙载书法】
【于省吾书法】
【吴昌硕书法】
【齐白石书法】
【林散之书法】
【启功书法】
如果容庚有微信,无法设想他的朋友圈得多么的壮观。
要是天天看到这么多人的书法,
就算自己不练书法,也胜似书法家了。
看看容庚的书画收藏,几乎囊括了所有的古文字学大咖,
还有近代著名书法家。
如果要说能够把古文字研究得如此透彻的,
书法又写的如此精湛的,
容庚肯定是其中的佼佼者。
容庚的存在简直如同神话一般。
这次容庚捐赠展还有很多拓片,青铜器,
一起容庚收藏的册页,
现场观看,真的叹为观止,激动万分。
【赵朴初书法】
【章炳麟书法】
【董作宾书法】
【顾颉刚书法】
【于右任书法】
【饶宗颐书法】
精品太多了,
大饱眼福。
已经去看了三次了,
还没看够。
都是真迹 ,难得一见啊。
和印刷品就是不一样。
喜欢书法,古文字,篆刻,拓印,青铜器的人都应该去看看。
饕餮盛宴,一点不假。
感慨颇多。
最后,发一个和容庚的学术和人生关系密切的一个人吧。
【王国维像】
王国维不仅是容庚的贵人,还是容庚的老师,
容庚的学问可以说在王国维这里得到了夯实。
而且和王国维的关系也非常亲密,
据说,王国维跳湖之后,就是容庚保存了王国维的遗书。
最后,给大家看一下容庚的藏品中王国维的手迹。
【王国维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