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用「娘炮」,侮辱他

原创独立鱼2021-02-04 10:55:53

一纸提案,引起轩然大波。

微博讨论度高达14个亿,足以说明它的关注度。

引起争议的,主要是新闻中「男性青少年女性化」「培养阳刚之气」的说法。

尤其是对于「小鲜肉」的指控,让人联想到《小兵张嘎》演员的那首《哥不是娘炮》。

相比之下,央视大大的回答明显更加深得人心:

「教育不只是培养男人女人,更应注重培养人的但当和责任感。」

这两天,又有一则新闻与之对应。

一男子在电梯尾随并试图猥亵一位年轻妈妈,结果被年轻妈妈当场反打。

网友评论说,原来这就是所提倡的「阳刚之气」?

其实话说回来,阳刚不阳刚的,从来都和性别没关系。

就像新闻中暴揍坏蛋的妈妈。

她展现的并不是专属于男性的气质,而是全人类都应当具有的勇敢。

今天要讲的一部新片,男主就是一位在传统意义上不那么「阳刚」的父亲。

他变性了。

但这依然不妨碍他成为一位好父亲。

《完美普通家庭》

A Perfectly Normal Family

丹麦这个国家似乎和变性有着某种渊源。

世界上第一起男变女手术便发生在丹麦。

其故事也被搬上银幕,改编成了电影《丹麦女孩》。

今天说的这部讲述变性父亲的新片,也来自丹麦。

导演玛露·雷曼,88年生的新生代导演。

她原本是一名演员。

32岁时,推出了自己的导演处女,也就是这部《完美普通家庭》。

本片并没有启用大牌明星。

最值得注意的是男主——丹麦男演员米克尔·福尔斯加德。

长相兼具英气和柔美,演技也很出色,将这个变性父亲演绎得细腻动人。

故事主线很简单。

女孩艾玛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家庭。

爸爸,妈妈,再加上姐姐,一家四口过得平凡而温馨。

艾玛和爸爸的关系尤为亲密。

小的时候,爸爸就喜欢抱着她一起看足球比赛。

这无形中培养了女儿对于足球的兴趣。

长大后,艾玛成为了女子校队的足球队员。

而爸爸则成为了她的良师益友,父女俩经常一起讨论足球。

本以为生活会一直如此平淡而幸福地继续下去。

然而谁也没想到,这个小家庭即将迎来一场巨大的波澜。

一天,一家四口正在餐厅准备开饭,妈妈突然抛下了一枚重磅炸弹。‍

妈妈说,她和爸爸要离婚了。‍‍

两个女儿一下惊得说不出话来。

紧接着,还有第二枚炸弹。

妈妈说,他们离婚的原因是爸爸想要变成女人

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爸爸变性」恐怕比爸妈离婚还要可怕。

震惊了一下后,小女儿想也没想,便甩出一句质疑:

‍「那不是你自己就决定得了的。」

这个想法,恐怕会得到无数人的赞同。

在大多数人心里,性别本由天生。

一出生是什么性别一辈子就是什么性别,怎么可能想改就改?

但是爸爸心意已决,不可能改变。

女儿们这才知道,爸爸已经在医院做过多次检查。

甚至,已经注射了变性所需的激素。

当着妈妈和姐姐的面,艾玛没有继续质疑。

但是只剩下她和爸爸两个人的时候,她还是忍不住愤怒地质疑:

既然决定了变性,当初为什么要生孩子?

爸爸没有办法回应艾玛,他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成为女人,也许是他一生的梦想,也可能是近几年才确定的秘密。

但是无论如何,这确实对两个孩子和老婆都不公平。

不过事已至此,一家人只能向前走。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件事,一家人一起预约了家庭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会上,爸爸首次以女装形象出现在女儿们面前。

这引起了艾玛的强烈抵触。

她用围巾包住了整张脸,宁可闷在围巾里也拒绝爸爸即将成为女人的事实。

而妈妈和姐姐也分成了两派。

姐姐很快就接受了爸爸变性的事实,还斥责妹妹艾玛让爸爸伤心。

妈妈则表示很难接受,坚决要离婚。

而且还提出要办个告别仪式,让作为男性身份的爸爸与家里的关系就此结束。

说的像是举办葬礼一样,让姐姐听了火冒三丈,摔门离去。

这场咨询不欢而散。

或许是爸爸诚恳的言语让艾玛有所触动。

离开时,艾玛叫住了他,问他:

「你还会做我的爸爸吗?」

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艾玛终于摘下了围巾,头一回看到了穿女装的爸爸。

爸爸看起来十分不安,像一个做错事被叫到老师办公室的学生。

艾玛开始试着接纳眼前的事实。

看着爸爸有点怪异的打扮,露出了一丝淡淡的微笑。

两个月后,「爸爸」变性归来。

名字也从托马斯,改成了「艾格妮特」。

这一回,艾玛的内心变得更加微妙。

她已经不再坚决地反对「爸爸」,但也没能完全适应。

艾格妮特到学校来看她的时候,她仍然感到非常尴尬,生怕被同学嘲笑。

「爸爸」还带着女儿们一起去做美甲,被美甲师称呼为姐妹俩的妈妈。

她不想跟外人多做解释,但艾玛却希望她能澄清。

在心灵深处,艾玛始终觉得,妈妈就是妈妈,爸爸就是爸爸。

就算「爸爸」不再是男性,这一点也不能改变。

艾玛的彻底爆发,是在一次小聚会上。

「爸爸」认识了新的女性朋友。

为了谈话愉快,当新朋友表示看不懂足球的时候,「爸爸」也随声应和。

宣称,自己从来看不懂那些规则,也不懂怎么得分。

‍这一下就触犯了艾玛的最大禁忌。

因为她的足球兴趣就是「爸爸」引导的。

对于她来说,那永远是最宝贵的回忆。

如今,「爸爸」却矢口否认自己了解足球,这一下深深伤了艾玛的心。

艾玛悻然离席,留下一脸尴尬的家人。

其实,这个时候艾玛的心态十分复杂。

一方面,她爱「爸爸」。

另一方面,她的内心深处始终无法完全接受这样的「爸爸」形象。

这与她的童年密切相关。

还记得鱼叔在开头时说,艾玛受爸爸影响才成为足球队员。

这一点对她太重要了。

足球是她和爸爸之间重要的情感链接。

她害怕的不光是失去爸爸,更是害怕这份珍贵的记忆被彻底的否定。

除此之外,外界的质疑也给艾玛造成了更多压力。

在一次同学活动上,几个同学当着艾玛的面嘲笑她爸爸割掉了生殖器。

这个时候艾玛没有愤怒,也没有辩解,只是默默地接过了同学手中的伏特加。

在某个潜意识里,她认同同学的嘲弄,无法反驳。

几大口伏特加下肚,艾玛一下撑不住了。

她昏倒在学校地板上,随后,被紧急赶来的家人送往医院。

在被「爸爸」扶起的时候,她终于说出了真心话:

「我希望没有你这个爸爸。」

看到女儿如此痛苦,「爸爸」意识到自己给女儿造成了伤害。

为了不让女儿继续难过,她决定独自前往英国。

姐姐得知这件事,非常生气。

她和艾玛吵了一架,指责艾玛逼迫「爸爸」离开。

「爸爸」走后,艾玛被评为年度最佳攻球手。

这本来是她梦寐以求的荣誉, 但是现在艾玛却一点也开心不起来。

颁奖会后,艾玛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发呆。

过了一会,姐姐过来安慰她。

靠着姐姐的肩膀,艾玛忍不住释放出了全部情绪。

‍她终于明白,不管「爸爸」变成什么样,「爸爸」都永远是爸爸。

电影最后,艾玛和姐姐一起来到伦敦探望「爸爸」。

穿着切尔西的球服,开心又得意。

现在,她们依旧是那个「完美而普通的家庭」。

这部电影用了大量家庭录影式的镜头,穿插其中。

温馨的回忆和尴尬的现实交织在一起,解释了为什么艾玛如此抵触爸爸变性。

相比于同类题材来说,影片并不是聚焦于变性者本身的煎熬与痛苦。

而是以旁人视角,讲述了一个从抗拒到接纳的过程。

所以,这部电影并不是那么苦大仇深。

相反,倒是带着一点轻快与活泼。

明亮而温暖的影像,好似一幅水彩,与影片的基调相辅相成。

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内,故事节奏稳步前进。

以真实而可信的叙事,呈现了一场家庭风波。

而这其实与导演的生活经历离不开干系。

导演的父亲其实也进行了变性,这令她深有感触。

也许正因如此,片中的「小女儿」这一角色才能被塑造得如此生动鲜活。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不需要面对变性这样沉重话题。

但,仍有很多人受到性别气质的困扰。

那份《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就是一个示例。

它所引起争议的重要原因在于,到底何为「女性化」,何为「阳刚」。

这很难界定。

男生温柔细腻就是女性化吗?

喜欢研究穿衣打扮、可能还会敷个面膜化个简妆,这是女性化吗?

那如果一个学舞蹈会化妆的男生做事踏实诚恳,有担当负责任,这是男性化还是女性化呢?

从电影中可以看到,生理性别为男的爸爸反而更加温柔细腻。

还反复教导女儿,不要以貌取人

相比之下,直接在餐桌上甩出离婚消息的妈妈,却略显粗暴直接。

而小女儿艾玛也不符合传统性别的定义。

比起化妆打扮,她更喜欢踢球和看球赛,性格也比较「男孩子气」。

仅仅因为这样,她就不是女生了吗?

按鱼叔的想法,评价一个人应该与性别无关,只与做人有关。

人可以通过生理特征来区分性别,但是灵魂和品格却不能。

遗憾的是,关于这点认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以貌取人」的道理学校从小就教过,却不是每一个人都铭记在心。

不过鱼叔始终相信,社会在进步,世界在变好。

总有一天大家会明白:

应该羞愧的从来都不是那个爱绣花的男孩。

而是因为别人绣花就嘲笑他娘炮的,浅薄之人。

(0)

相关推荐

  • 严厉却宠我的爸爸

    Introduction 前  言 有一种爱,无言中略带严肃: 有一种爱,白酒般辛辣热烈: 有一种爱,似咖啡苦涩醇香: 有一种爱,平淡却淳朴亲切. 这种爱,往往很难用言语细诉, 可是,它会在日子里慢慢 ...

  • 浙江首位变性人雷晓晨:05年结婚,06年当“妈妈”,如今过得怎样

    1969年,那时候的中国是什么样子?无论是什么样,应该是无人可以理解,一个男子汉想要变成女娇娥的心情. 而出生于浙江农村一个普通家庭的雷晓晨,就是这样一个从小苦恼自己性别的男孩.那时候的雷晓晨还是一位 ...

  • 中国第一变性人金星

    娱乐八卦广播站 <乘风破浪的姐姐>风头刚刚过去,一款对标姐姐们的综艺<追光吧,哥哥>就开始了. 但是这档节目似乎没有迎来预计之中的好评,整场中最大的看点不是哥哥们在舞台上的表演 ...

  • 多次维护老公,并非毫无缘由

    范晓萱曾说徐熙娣私底下是个很没有自信的人,总是怕这个怕那个. <小姐姐的花店>中小S徐熙娣自己也说自己真的很不自信,一点都不会主持,什么都不会. 是的,徐熙娣是个没自信的人,这种不自信渗透 ...

  • 散文||一张百元大钞

    一张百元大钞 那年春节过后,姐姐坐上车准备回家.她照例翻开所有随身包包.衣袋,检查妈妈在里面藏钱了没有. 每年春节,姐姐都要回家.吃的.穿的都要给爸妈带 上几大包,然后再给他们塞几张红票子,叫爸爸买自 ...

  • 重男轻女的家庭=被虐待的女孩+被宠废的男孩

    重男轻女的家庭=被虐待的女孩+被宠废的男孩

  • 特别的爱

    特别的爱 □豆果 今年年初,我们夫妻俩加入陪读大军,我和孩子的爸爸轮流去陪女儿.坐在小火车上,我心里计算着,应该有三天的衣服在等着我.果然"不负我望",一样一样摆在卫生间里.&qu ...

  • 别再被「剧场效应」和「内卷」欺骗

    文丨张是之 「内卷」这个词在我看来,已经被滥用了,而滥用之后的陈词滥调,往往还是呼吁监管.整治. 殊不知,往往造成所谓的「内卷」的源头,恰恰是垄断和管制. 1.什么是剧场效应 有朋友发来一篇刘润的文章 ...

  • 别再用「Dear, Honey」啦,520必备的浪漫英文爱称

    520必须会说的英语爱称 今天是2020年5月20日,央妈也来催婚啦! 这一天,央行发行一套2020吉祥文化金银纪念币,其中,还有两枚心形纪念币! 520这一天,不少人会给自己的男/女朋友或是老公/老 ...

  • 文穴书评|我不想再读「名家名著」了(2657字/7分钟读完)

    作者:Jay 校对:LIT.CAVE 编辑部 配图:Online <九个人>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7月 作者:张新颖 本书简介 这本小书讲述了沈从文.黄永玉.贾植芳. ...

  • 学会这些,出门再无「电量焦虑」

    原创 徽小电 国网安徽电力 2021-03-05 1 电动汽车开到半路没电了?  春暖花开的季节 最适合带着家人来一次自驾游 眼看着快到目的地了 却遇上了电动汽车电量不足的窘境 如何快速给电动汽车充电 ...

  • 米兰 | 在「时尚四边形」买买买,再到「宁静四边形」探索小众景点

    如果你们打算到米兰买买买,尤其如果要买奢侈品,肯定知道蒙特拿破仑 (Via Monte Napoleone) 这条名品街,这个街区被称为时尚四边形 (Quadrilatero della Moda), ...

  • 袁隆平的浪漫往事:57年伉俪情深,如今她再无「袁先生」

    本文首发于故事飞船   全文约2968字,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今天是29号,距离袁隆平离世过去了整整一周.弥漫在这片土地上的悲伤在逐渐退潮,人们照常按部就班过着自己的生活,未来或许只会在偶然的某个时刻 ...

  • 别再纠结「选爱情」还是「选面包」,有件事情更重要

    图/文源网,侵删 未经生活洗练,或初尝爱情滋味的人,往往相信「面包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然而世间却有沈重的警醒之言,一巴掌打向陶醉爱情中的人--没有面包,爱情终久会消失. 我们都可能成为这样的人:为爱 ...

  • 日本跨省移动自肃解禁 官房長官再提「观光立国」 2030年6000万外国游客

    据日本政府观光局6月17日发表的5月访日外国人数(推算值),与前年同月相比减少99.9%,为1700人,是1964年开始统计以来的历史最低记录.99.9%的减少幅度继4月后,已经连续2个月出现. ▲5 ...

  • 别再吐槽「亚逼」圈层了,你根本不知道他们有多潮!

    亚文化&亚逼? 亚文化一般指次文化,又称集体文化或副文化,指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 而有人说当下的亚逼像极了当年的非主流,想想确实也有几分相似,同属于亚文化爱好者. 可是在这个追求个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