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信却成千古颂,留城以首巴将军 兼评杜晓明先生《巴蔓子》
背信却成千古颂,留城以首巴将军
兼评杜晓明先生《巴蔓子》
江雁
巴渝七星岗,盈盈见古陵。
将军巴蔓子,断头谢三城。
巴人感恩分,楚王葬上卿。
忠义动巴楚,千古慕英灵。
——《巴蔓子》 杜晓明
倘若没有亲赴巴渝,谁可曾听说过巴蔓子这个人?我承认,我孤陋寡闻。我从来也不知道我们中国历史上,还曾经有过这么一位将军,分明是违背了承诺,却赢得了敌我双方共同的尊敬和赞誉。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得感谢这首诗的作者,诗人晓明先生。因为他的这一首诗,我之于历史的某一处空白,得以填补。
在我看来,古典诗歌给予人的认知功能无非就是如下两种:一、我们可以用诗启蒙,并且教育人们从诗中学习处世为人之理。也就是古人所谓“诗教”。二、我们可以用后来人的眼光,去解读诗歌中所反映的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等等。
晓明先生是今人,但是他却能以古体诗的形式去解读古人,我料想他应该是跟我持同样看法的。但是他比我更高明处在于,以诗来解读历史人物。
因为读了晓明先生的这首诗,我特意百度了一下巴蔓子将军的事迹。具体可来读一读晋朝常璩的《华阳国志》:
“周之季世,巴国有乱。将军蔓子请师于楚,许以三城。楚王救巴,巴国既宁,楚使请城。蔓子曰:“籍楚之灵,克弭祸难,诚许楚王城,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乃自刎,以头授楚使。楚王叹曰:“使吾得臣若蔓子,用城何为!”乃以上卿之礼葬其头。巴国葬其身亦以上卿礼。”
从这段文字来看,这位巴蔓子将军,不仅仅亲手割下了自己的头颅,而且割后亦并没有倒下,反而是“以头授楚使。”
豪壮不豪壮?热血不热血?当然了,这样的文字,不能不让人怀疑有其夸张的成分。然而即便是证实了它有夸张的成分在,我们是不是还该考虑一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才会让后人将他塑造成如同神一般的存在?
古人重信诺,对于背信弃义者,向来不吝鞭挞。然而巴蔓子却偏偏缔造了一个奇迹:他严重背信了,可是被骗的人视他为良将,他自己国家的君臣百姓更视他为英雄。
之所以会如此,其实道理很简单。
巴蔓子将军的背信,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是为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整片国土沦亡和只损失三城,孰轻孰重,我们清楚,巴蔓子将军更清楚。所以,他“许以三城”给楚国,为的就是能救完卵于覆巢之下。当不能自救的时候,善于假手他人,这本来就是一种智慧。
而当战事平息,面对楚国让他兑现承诺的要求,作为一国之将,巴蔓子将军自然也不可能将自己的国土拱手让出。所以,他选择了这样一种壮烈的方式,既是给楚国一个交代,同样也是对自己的一个惩罚。
所以,他的“背信”,其实是另一种取义成仁。所以,他当得起楚王“使吾得臣若蔓子,用城何为”的感慨,当得起楚国对他“以上卿之礼葬其头”、“巴国葬其身亦以上卿礼”的隆重。
也所以,晓明先生说:“忠义动巴楚,千古慕英灵。”我觉得,这可以看作是一位后世豪杰对一位古代英雄的一种由衷的赞美。毕竟,诗歌从写作者本人的角度出发,也有一种功能,叫做“诗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