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人生七苦“,你参悟了多少
佛说人生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但这七苦,你了解多少,又参悟了多少
第一苦:生
生苦有五种:一者,受胎。谓识托母胎之时,在母腹中,窄隘不净。二者,种子。谓识托父母遗体,其识种子,随母气息出入,不得自在。三者,增长。谓在母腹中,经十月日,内热煎煮,身形渐成,住在生脏之下,熟脏之上,间夹如狱。四者,出胎。谓初生下,有冷风、热风吹身,及衣服等物触体,肌肤柔嫩,如被物刺。五者,种类。谓人品有贵富贫贱,相貌有残缺妍丑,是名生苦。
佛说,人生下来就是苦难,生下来活下去。现实世界是痛苦的,我们生活在这世界上,本身就是痛苦的。痛苦源于本身,痛苦源于活着。所以人生下来的第一声就是大声的哭泣。
第二苦:老
老苦有二种:一者,增长。谓从少至壮,从壮至衰,气力羸少,动止不宁。二者,灭坏。谓盛去衰来,精神耗减,其命日促,渐至朽坏,是名老苦。
作为七苦之首的“生”,就是活着。“生”乃是所有后续苦难的基础,活着就是受苦。正如几何学中的公理一般无需证明。
第三苦:病
病苦有二种:一者,身病。谓四大不调,众病交攻。若地大不调,举身沉重。水大不调,举身胖肿。火大不调,举身蒸热。风大不调,举身倔强。二者,心病。谓心怀苦恼,忧切悲哀,是名病苦。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颠沛于残酷的现实之中,有谁能保证不受到病魔的折磨?
俗话说:“英雄最怕病来磨。”之所以会生病,佛教归为先世作孽和现世失调两种原因。第一种称作先世行业病。即先世嗜好打人,或以各种恶法,恼害众生,从而得到报应,今世多病。第二种称作现世失调病。即现世饮食失调,或冷暖未防、纵欲过度等,从而身体虚弱,病魔侵身。
第四苦:死
死苦有二种:一者,病死。谓因疾病,寿尽而死。二者,外缘。谓或遇恶缘,或遭水火等难而死,是名死苦。
这或者是七苦中人们最不愿意接受的,也是最忌讳的话题。在很多场合,都不能随便说起这个话题。即使那些表面上很讲科学的无神论者,也不喜欢谈论这个话题,因为大家会觉得不吉利。这就可以看出人们对死亡的畏惧。
第五苦:怨憎会
谓常所亲爱之人,乖违离散,不得共处,是名爱别离苦。
爱而不得,爱情本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最令人向往的事情,是一切词汇都无法准确描述表达的味道,一份真挚又无比契合的感情是多么难得,若有幸遇见却无力相守余生,无法陪伴以后该是何种苦楚呢?
第六苦:爱别离
谓常所怨仇憎恶之人,本求远离,而反集聚,是名怨憎会苦。
爱别离是一种执着的苦。人生本来聚少离多,若能看透这点,爱别离的苦也便不存在了;但真要做到如此“空”,非有大智慧者不能为。所以佛还说,七苦之上的苦,便是不知佛法苦,谓之“苦苦”。佛主张超脱苦乐,凡人偏偏不想如此无味,明知最终是苦,也要先乐了再说;家人爱之温暖,恋人爱之炽烈,朋友爱之淳厚,在在令人不舍,就算最终一个别离,又有几人能抵御沉浸其中的欢愉?待到花落云散,冬雷震震夏雨雪之时,才惊觉昨天的生活已是今天的美梦
第七苦:求不得
谓世间一切事物,心所爱乐者,求之而不能得,是名求不得苦。
不得已的求而不得才是最让人肝肠寸断的苦吧。这世上求不得的事情太多,功名利禄也好,子嗣长寿也罢,每个人总会有那么一个人一件事甚至一个物件让你甚是欢喜却如何都难得的。
这一苦,应该是折磨着差不多所有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但都不那么容易得到。为了得到,想尽一切办法,或者什么都不做只是动心动念想得到,这种状态都不好受的。纵使得到了,又会有新的追求和欲望,陷入新的痛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