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读这篇 | 杨建英:村上椿树

村上椿树

杨建英

这倒好,写故乡愣是写出个日本人来。

请注意,那个听上去与此同名的“东洋人”,是位大作家。人家名字里边的春,是春天的春。他有一本很出名的书叫《挪威的森林》,我没看过。但是里边有许多话,倒是听说过,老深刻了!比如这句: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很明了,属于这位“老日本”的那片森林在挪威,而属于我的这片森林却在故乡大马村。只是这片森林只由两棵树组成——一棵是香椿树;另外一棵是臭椿树。

香椿与臭椿同属为落叶乔木,但“毕业”的科系却不同。香椿为楝科,发芽又嫩又香,人见人爱;臭椿为苦木科,长叶又苦又臭,不受人待见。由此令人生发,“出身、专业很重要”的感叹。

我们村的椿树倒是有一些,但远达不到森林的程度。真正成材的也很少。最大的一棵香椿树在村东头的地主婆许二奶奶家;最大的一棵臭椿树在村西头反革命分子米魁元家,其余的都半大不小。椿树这东西喜欢“串门子”。根系延展到全村,几乎家家发枝,户户出苗。从村落中间分,靠近许二奶奶家一边的出香椿苗;靠近米魁元家一边的长臭椿树。

是不是自发生长的这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这些树大都生长的不是地方。窗根儿、墙角儿、门前、屋后,我们家的香椿树在猪圈与厕所连接处。

每至初春,网上就有许多关于香椿的文章。许多人怀念小时候吃油炸“香椿鱼”的美好回忆。其实呢,香椿这东西在农村只是个时鲜物,但算不上稀罕物。炸香椿鱼一是要用油,二是要用鸡蛋。这两样食材在缺油少盐的当年显得十分珍贵。尽管人们都知道,那样制作会把几片寻常的树叶烘托得辉煌无比。可是,现实是:谁又会为了几枝院中的树叶随意搭上这些好东西呢?

想当年,鸡蛋是随意吃的吗?贫困的岁月里,一家人的油盐酱醋,外加孩子的学费、书费、铅笔作业本等都要靠着鸡蛋换取。似乎也只有老人、病人、婴儿、“月婆子”能吃几个。那年月,“鸡的屁股”就是农村家庭的“GDP”!

我记忆中香椿的吃法,只是,掰几枝香椿叶清洗切碎、放盐、浇开水;之后,点几滴小磨香油就算齐了!用它来拌用玉米面制作的“摇嘎嘎”和玉米面掺了榆树皮制作而成的“轧擦格儿”(两样农家饭)便能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

香椿是味觉化的春天,植物性的肥肉,能咀嚼的香水,随手可摘的温柔。

我当然知道“炸香椿鱼”和香椿炒鸡蛋的美妙。它堪称春天野味里的至尊。初春的香椿芽最为鲜嫩,采下之后在热盐水中浸泡舒展,之后,用鸡蛋加面粉调制成面糊,将油锅烧热,再将叶片儿裹上面糊放到油里炸至发黄,捞出即可。型如黄鱼,外焦里嫩,香气醉人。这是一种让人不知如何是好的香,一种不可名状的香,一种香死人不偿命的香。当然,和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东西一样,这也是一种时常“招惹是非”的香,往往是一家炸香椿鱼满村都能闻到。那年头老家人吃饭没个正形儿,端着碗满街乱逛。无意中“逮”住一鼻子,碗中的饭食顿时索然无味,当下就不干了:“这是谁家炸香椿鱼呢?还让不让人吃饭呐!”于是就有人应答:“嚎丧什么!这是老×家的“姑奶奶”回来了!”

“姑奶奶”者,出嫁的女儿也——这是贵客,不可慢待!

说说臭椿树吧。

人有好坏之分,树也有香臭之别。臭椿树之所以臭是因为它的叶基部腺点发散臭味。其实呢,这也是它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精明之极。

在村子里,臭椿树的形象难说好坏。乡村人判断事物多以是否有用为标准。村里有桃林杏林,每到收获季节,“一线红”(仙桃)、“北京白”(杏儿)均要以荆条筐盛之,送往京城。只是,入筐之前先要用臭椿枝叶垫底,装满之后还要用它覆盖其上。据说,这样处理的水果不腐不烂,鲜香斐然。似乎也只有在那个时节,臭椿树的身份等同仙桃。而更多的时候,人们便拿它开涮。

村里有许多“懈松鬼”——就是那些满嘴俏皮话,没正型儿、少规矩的家伙,最初大家形容这些人,自编了个歇后语:“老驴圣——翘皮(俏皮)不少”。“驴圣”者,驴之阳具也!那东西平时黑乎乎,皱巴巴,皮翻毛玼死难看。后来村人觉得,此言不雅,就干脆改为“老臭椿树——翘皮不少”。因为,成年臭椿树的表皮也开裂翻卷。为此,好端端的一棵树居然混的和驴的那玩意儿一样——这事儿闹得!

村里的那棵大臭椿树在“反革命分子”米魁元的院子里。这个位于村西头的小院儿原是一个废弃的小场院。两间土坯房,一棵大臭椿树与米魁元相依为命。

米魁元是城里下放到我们村的。听说他是反革命;听说他曾在重庆渣泽洞干过;听说他见过江姐……似乎除了老村长,村子里没人清楚他的具体身世。即便这样,大马村没有为难他。相反,还很照顾。

米魁元成份臭,院子里的树臭,他在村中从事的劳动更臭——掏大粪!

掏粪这活听着臭,其实还是蛮“香”的。

首先它不用按时上下工。每天早上要等人家上完厕所,上工之后才能开始干活;其次,没人监督。是呀,谁会跟在一个掏大粪的屁股后头当监工呀?第三,活很轻,没定量。一个村子有多少人家,就有多少茅房。谁家人口多,谁家人口少,按照“投入产出”比率,米魁元心里明镜似的。用不着提前跟他打招呼,常常是他的粪车刚到一户人家门口,那家人就会说:正要去找您呢!第四,权利不小。

在农村,农家肥可是好东西——很值“公分”。掏粪都是按“挑儿”论。“一挑儿“——两桶,能抵三个壮劳力的工分。这些粪运到粪场摊开、晾干、发酵,之后,拿到村后菜园里用于种菜,这是极品肥料。没人会将它浪费到大田里种庄稼的。

米魁元干这活极为细致。

到谁家掏粪都是先将粪车停到院门口,只提两只粪桶进院。将茅坑的粪掏到桶里,再用一根小扁担挑出来,挂到粪车的横梁上。挑粪时极为小心,绝不会滴滴答答,沥沥拉拉,弄得满世界都是,臭气熏天。之后,将茅房和挑粪时走过的路径都打扫干净。此外,如果见到谁家蹲坑的砖头碎掉了就补两块新的;踏板松动的就用钉子钉好。之后,还要用石灰将茅坑里里外外扑撒一遍,干净爽利。最后,才敲主人家的房门。

他从不进人家的屋里,也不坐人家院中丝瓜架下的饭桌旁。而只坐在台阶上,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个小黑包——这是米魁元的最最心爱之物,里边一只粗大的钢笔是他的命根子。识货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这是1936年版的派克金笔。他将纸放到腿上开“粪条”。主人家凭此条即可到生产队会计处兑现工分。一笔周正的颜体,使得生产队会计刘春启爱不释手。单凭米魁元的这些粪条,刘春启居然也练得一手好字。

米魁元不喝人家的水、抽人家的烟,顶多看到人家的香椿树茂盛无比,才客客气气地说:“摘您家几枝香椿?”

“摘吧、摘吧,多摘点!一个这东西!”

哎,就是这么一件臭气熏天的活计,愣是让米魁元干得风生水起、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村人都很尊敬他,米魁元胖了!

武斗来了,噩梦开始了!

三伏的一天中午,一群红卫兵从良乡城里杀进村中。经人带领冲进地主婆许

二奶奶的家中。

这是一个非常精致的小院。两间磨砖对缝的小房,院里,青砖曼地(这在农村极为罕见),院中一棵大香椿树遮阳蔽日。

这曾是村里老地主许金山四合院的东跨院。

许二奶奶是许金山的第二个老婆,续弦,过门那年才十六岁。

她和老地主只生活了三、四年,许金山就死了。接着就是解放、土改。老地主房产被分,前房儿女与她脱离关系。这个小跨院因为太狭小,没人看得上,她便栖身于此。

红小将们冲到院中,四处张望。抬头看看香椿树蓬勃茂盛;一回头,又看到院中做饭的小棚子里的灶台上堆满了鸡蛋壳。不由得哈哈一笑:“果然是地主婆,看她吃了多少香椿炒鸡蛋!”

其实他们哪里知道,这些鸡蛋壳都是许二奶奶从良乡的饭铺里用香椿芽换来的。这是小马村老中医“拐先生”给她开的治疗糖尿病的偏方——鸡蛋壳灶台烤焦、研碎、冲水,做药引子用的。

红卫兵冲进房子,从炕上拖起了病恹恹的许二奶奶。这个被病痛与命运折磨得奄奄一息的女人,并没有喊叫。而是逆来顺受地一声不吭。

正当这群小将气势汹汹要拉许二奶奶出街游行之时,一个声音从院子西南角的茅房里幽幽飘出:“她一个快死的人啦,你们斗她干嘛?”

随着话声一个矮胖的老头从茅房里走出,头发花白,上身穿两根筋背心,腰系黑围裙,一根掏粪勺拄在地上。神态安然地与红卫兵对视。

“这谁呀?”

不怕硬的,不怕愣的,就怕这挡横不要命的!红小将们一时被这个老头给镇住了。

可也只是一刹那,旋即就有人认出:反革命分子米魁元!他是国民党!我们正要找你呢,这倒好,你自己送上门来了!把这个“臭”反革命拿下!

这群小将扔下半死的许二奶奶,直扑米魁元。没用绳索只将他反剪胳膊押到当街,立时召开现场批斗会,历数米魁元种种罪状,这是“文攻”。接着就是“武卫”。他们抽出系在腰中的皮带,劈头盖脸抽向米魁元。老米抱头弯腰,只露后背。三伏天,汗津津的后背着了皮带猛抽,立时,隆然而起一条条“大驴唇”。没一会儿,老米就扑倒在地。

正此时,老支书黄祥及时赶到。他央求红卫兵手下留情:“革命的小将们,公社革委会特别嘱咐我们留住这个坏典型,有用处,可不敢打坏了呀!”

那群人又闹腾了一会儿,纷纷离去。黄祥立即让人把米魁元背回家中,放到炕上。待来人关门离开,米魁元艰难地下了炕,朝里屋爬去。

空荡荡的里间屋,只墙角处一个小水缸——里面淹着大半缸咸菜。老米拼着最后的气力,爬到缸边,一把拉倒了咸菜缸。浓稠的腌菜汤喷涌而出,他一咬牙滚了上去……

米魁元到底是军人出身,不愧为“军统”熏陶。他知道:如此炎热的夏季,伤口一旦感染会有性命之忧。之后几天,他静卧家中,背后覆盖着几枝臭椿叶,蚊蝇不至,慢待伤口化脓结痂。

1976年9月9日下午4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万分悲痛的心情对外宣布,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伟大导师毛泽东主席在北京逝世。

大马村的人全都吓傻了。

村委们匆忙赶到大队部,参加公社召开的紧急电话会。可还没等村委们缓过神来,大约五点多钟的时候,一位村民急匆匆跑进会议室,大声对村支书黄祥说:“不好了,米魁元死了!”接着放声大哭。

一位村支委立时大声斥责他说:“你在为反革命伤心流泪吗?”

那位村民赶忙解释说:“不是,不是,我是在哭毛主席!”

老支书黄祥浑身雷击电打般地一颤,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事得立即解决,刻不容缓。决不能把这个反革命的死和主席逝世搅到一起,否则要出大事情。

他们立即赶到米魁元家里。老米是下午在村民家掏粪时,脑淤血倒下,后被上茅房的村民发现的。

“埋掉,立即埋掉!”村委会随即作出决定。

可是,没有棺材咋埋?

“他是反革命,不是五保户,又不能为他砍伐村中的树做棺材!”

“干脆,炕席头子一卷埋掉完事!”

一时议论纷纷,举棋不定,大家把目光投向老支书黄祥。

黄支书卷了一根“黄花烟”(一种土烟),背靠臭椿树蹲下身慢慢说道:“米魁元是反革命不假,但他毕竟是人,是咱大马村的老人。他有罪人民惩罚了他。毛主席也说过,凡是人都有错误,除了刚出生的小孩和死了的人。现在老米死了,我们就应按照一个老人的样子发送他。”接着,他点着嘴上的烟猛吸一口,不知是这烟太呛还是刚才提到了毛主席,等他抬起头来时,人们惊讶地发现黄支书老泪纵横。

好半天,老支书才一抹眼泪站起身,随手撕下一块臭椿树翘起的树皮说:“‘赶热活’——给老米做口棺材!”

所谓“赶热活”,就是当即伐树、破板、做棺材。

老木匠方斌来了。他围着树转了一圈,又用手指卡了卡树干说:“还是小了点,别说‘三五’的了,就是‘二四’的也够呛!”(“三五”,“二四”都是指棺材尺寸)

这可咋办?

“把我家那棵香椿树放了吧!”

随着话声,人群中走出一位身材瘦小的老妇人。她满眼噙着泪花,耳畔一缕花白的头发在秋风中抖动。坚毅、昂然的形象惊得大家倒吸一口凉气。天呀!这不是平日里病恹恹的地主婆许二奶奶吗!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一个清明前,从京城来了几个男女,他们找到老支书黄祥,说是米魁元的儿女。

米魁元平反昭雪了。他当年是被抓壮丁当的兵,后在中美合作所后勤部门当勤务兵。

老支书向他们详细地说明了老米生前的一些情况,接着,从箱底掏出一个小布包交给年长的。

小心翼翼地打开,几个人登时泪流满面——一只黑色派克金笔。这是老支书在清理米魁元遗物时,在炕角的炕席底下发现的。

接着,老黄祥带一行人去了坟地。

米魁元的坟地在村子公墓边上,因为年久无人打理,原本不大的坟包几乎变成平地。若不是当年亲自参与埋葬,其他人根本找不到。

就在几个人跪下的当口,天空飘起了蒙蒙细雨。一群儿女撕心裂肺地哭喊声令天地动容。

好一会儿,大家才止住悲声。当他们抬起头仔细打量这座坟莹时,惊奇地发现,或许是细雨侵润的缘故,低矮的坟尖处一丛红彤彤的小树苗破土而出。

几个人不约而同地问:“这是什么呀?”

老支书上前、俯身、略一端详,随口说出:“哦,香椿树!”

作者简介

杨建英,男、48岁、北京房山人。现为新疆阿勒泰地区社科联专职副主席。作品散见于《文艺报》、《散文百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曾出版散文集《老山城》、随笔集《山城密码》、报告文学集《新疆脊梁》。湖南毛泽东文学院第三期新疆作家班学员。

名家专辑快捷阅读,回复作家名字即可


毕飞宇|陈忠实|池莉|曹文轩|迟子建|格非|韩少功|贾平凹|老舍|李佩甫|刘庆邦|沈从文|苏童|三毛|铁凝|莫言

汪曾祺|王朔|王小波|王安忆|余华|严歌苓|阎连科|史铁生|张爱玲|张承志|


博尔赫斯|村上春树|川端康成|马尔克斯|卡佛|福克纳|卡夫卡︱卡尔维诺


国外名家作品合集,回复“合集”,便可快捷阅读


原鄉書院回顾,点击可直接阅读


2016年原乡书院月度优秀作品

原创优秀作品(2015年度)

2016年散文目录

2016年小说目录

2016年诗歌目录

2016年文学课目录

2016年视野目录

2016年原鄉道目录

快捷阅读,点击标题即可


本月《就读这篇》《品读》回顾

张亚凌:花肉的记忆

海凌:如山的父亲

罗张琴:阳光正好

穆建国:聆听中秋的脚步

邢文龙:这就是北京

王朱杰:我不复回归原野,根须又将扎向哪里

褚福海:良知无价

章勇:初吻射雕

龚秀枝:我的孙子

高宏民:头发

清秋:又见丹河

程白弟:坟茔里的女人

落拓书生:何人不念故园情

赵梅:宝贝,生日快乐

夏沫:我是老师,亦是烟火俗女子

张亚凌:我的中学伙食

海凌:我那早婚的表妹

沈静:花香淡淡,弥满秋天

阚韶辉:林坑的人气

崔瑞刚:生命的旋律

褚福海:阿灰

杨建平:打仗

张兵乡:舅舅的八字胡

章勇:关于秋的歌

(0)

相关推荐

  • 椿树的物语

    椿树植物物语:因为其易长而长寿,被视为健康.长寿的象征.因叶基部腺点发散臭味而得名,古称樗,又名椿树或木砻树. 椿树被奉树王 相传汉王刘邦有一次被霸王项羽追杀,慌不择路跑入一荒山之中.此时,他又饥又渴 ...

  • 臭椿树为什么被称为“树王”?椿树有哪些用途?

    臭椿树为什么被称为“树王”?椿树有哪些用途?

  • 池家岗年鉴︱草木记:椿树,楝树,槐树

    池家岗年鉴︱草木记:椿树,楝树,槐树 椿树 池家岗的椿树,有两样.一是臭椿,一是香椿. 臭椿为土著,杂树:香椿,则是异乡香椿移栽而来. 且说臭椿.它多长在房前屋后的空地处.多为自生.生长快,树干高耸. ...

  • 「写作坊·诗歌」姚海鹏|南方的土地,北方的树

    作 家 新 线 干 HAPPY NEW YEAR 南方的土地,北方的树 南方有一片郁郁葱葱的土地 花团锦簇,绿树成荫,植物高大 我妈妈的舅舅,我叫姥舅 抗美援朝回来后就来到这里 记得他穿军装的照片,信 ...

  • 紫椿树4000元/立方,比臭椿树价格贵两倍还多,究竟为啥?

    臭椿是一种苦木科臭椿属的落叶乔木,由于其叶基部腺点能够发散出臭味而得名. 臭椿树原产于我国的东北部.中部和台湾地区,喜欢较为温暖的气候环境.一般来说,臭椿树对土壤并没有太高的要求,即便是在贫瘠的土壤环 ...

  • 就读这篇 | 杨建英:桑湖纪事

    桑湖纪事 杨建英 一 一阵清脆而嘹亮的灰雁鸣叫,惊醒了桑湖湿地初春寂静的黎明.同时也惊醒了桑湖村青年牧民巴合提以及年轻漂亮的牧民古丽努尔的夜梦. 蒙胧中的巴合提觉得这是马的嘶鸣,古丽努尔以为这是羊的咩 ...

  • 就读这篇 | 杨建英:棒糁儿粥 老咸菜

    棒糁儿粥 老咸菜 杨建英 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了一句话: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此话一出,一家伙就火便全中国.煌居媒体头条,雄霸网络首页,泛滥于大小文 ...

  • 就读这篇 | 杨建英:别拿白薯不当干粮

    别拿白薯不当干粮 杨建英 一 潘长江主演过一个电视剧叫<别拿豆包儿不当干粮>,戏还说的过去,但是很反感这个名字. 豆包儿--皮儿是面,馅儿是豆儿,从里到外都是正儿八经的粮食,怎么就不能当干 ...

  • 就读这篇 | 杨建英:东边的碾子 西边的磨

    东边的碾子 西边的磨 杨建英 一 小时候在大马村,最让我兴奋的事,除了过年,就是村里的红白喜事了. 红事就是喜事,莫过于结婚娶媳妇.只是这喜事太短.太快.而且我所关心的只是扔喜糖一个环节.呼啦一下子, ...

  • 就读这篇 | 杨建英:你若安好 那还了得

    你若安好 那还了得 杨建英 许多人把童年的记忆称作--灵魂的细软.而我的细软里,总有一些"粗硬"的东西,枝枝楞楞的.拔又拔不掉,捡又捡不出,抚又抚不平.有时在睡梦中被它硌醒:有时在 ...

  • 就读这篇 | 杨建英:我妈叫我回家吃饭去

    我妈叫我回家吃饭去 杨建英 我妈叫我回家吃饭去! 这句话,不敢说全天下的孩子耳熟能详,起码中国的孩子都很熟悉.只不过因南北方方言差异,或许被称为:俺娘.俺爹.俺大.俺爷等等叫法不同罢了.其实,意思都是 ...

  • 就读这篇 | 杨建英:姓甚名谁

    姓甚名谁 杨建英 一 这几年我一直咬牙切齿地想改名,因为,我认为我这些年诸事不顺,一个劲儿地头朝下"走背字儿"是完全与我这名字没起好有关. 我极为羡慕那些把自己的姓名与人们耳熟能祥 ...

  • 就读这篇 | 杨建英:此心安处是吾乡

    此心安处是吾乡 杨建英 下班啦,大家纷纷离去.坐在对面的小路一脸忧郁地样子引起了我的注意. 这家伙前些日子忙着装修房子,净早退.今天这是咋啦? 见我一脸的疑惑,他伤感地说:"昨天收到山东老家 ...

  • 就读这篇 | 杨建英:炸酱面 麻酱面 打卤面

    炸酱面 麻酱面 打卤面 杨建英 多年前,我的一位刚从北京学习回来的朋友,一到家就找到我,大诉在北京的种种不适.首当其冲地就是北京的饭太难吃:"那叫啥东西呀,根本就没法吃!一碗馄饨半碗酱油,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