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唯一让李世民惧怕的,若他称帝,大唐将不复存在,幸亏早死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乱世当中涌现出了众多英雄豪杰,有志者都想建功立业,李世民鼓动父亲起兵,随后亲自上阵,一路征战几乎无人能敌,有人说唐朝一半的江山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可见李世民的战功有多大。

李世民不是太子却战功赫赫,尤其是打了胜仗返程之后,几乎整个长安城的人夹道欢迎,见到此举李渊不得不封其为天策上将,准许在府邸设置衙门,这给了李世民收敛四方名士的机会,俨然成了一个小朝廷。

太原起兵可以说是李世民一手造成,据说李渊曾答应成功以后让李世民做太子,结果唐朝建立以后,李渊还是让大儿子做了太子,却没有平衡好两人之间的关系,优柔寡断的性格最终酿成惨剧。

艾诗香奢美白系列,全新的浪漫体验

广告

当然李世民文治武功,备受推崇,是古代极具谋略的政治家、军事家,但是另一面来看,李世民心狠手辣,杀伐果断,为了争夺皇位不惜手足相残,杀弟抢妻,虽有人品瑕疵,但这样的人才能成为帝王,因为足够狠心,单看军事成就来说,战场上他用白马长枪开疆拓土,很多决定性战役都有身影,更是首推的帝王人选。

展开剩余78%

李世民的军事天分举世瞩目,不只体现在对内兼并战争上,对少数民族战争也是一把好手,唐朝统一之后,开始将目光转向塞北,最终平定突厥,成为“天可汗”,唐朝平定边疆战乱之后,并没有放松警惕,先后多次出兵西域,致使各国朝拜。

之后李世民再次发动对高句丽的进攻,一雪隋王朝留下的耻辱,此战李世民亲自领兵,最远打到安市城,取得了少有的对高句丽胜利,可见在隋唐众多军事家中,李世民的地位无法撼动,但是却有这样一个人,曾被一个人逼入绝境,差点连长安城都丢了。

此人就是薛举,薛举身形魁梧,性情豪放,曾在北方称王,大业晚年薛举起兵反叛,当时战乱影响下饥民遍地,盗贼四起,为了打击贼寇朝廷招募兵马,薛举由此建立了自己的第一支部队,趁机发动叛乱,薛举率先控制县城官员,打开粮草分发粮食,引来众人一致赞美。

身处乱世男儿当建功立业,薛举自称霸王起兵,无论是盗贼还是平民百姓,通通前来投奔,有了这些人的支持,薛举抢劫官家兵器马匹,开始攻城略地,当时隋朝大将皇甫绾在枹罕驻守,恰好薛举也看上了这块地盘,双方大打出手,正处于激战时突降大雨,更不幸的是薛举一方处于逆风方向,天色昏暗,许多人都走散了,薛举认为拖下去必定失败,于是集结优势兵力直接攻击皇甫绾大营,偷袭成功后,士气大振,薛举命人立刻出击,双方在岷山相遇,一举拿下鄯、廓二州,不足半月,部队就壮大到15万人。

充足的兵力让薛举有了称帝的想法,于是乎大业十三年,薛举在兰州称帝,并在当地建造皇陵,之后向剑口进军,但是几次攻击都没有成功,后来转头向秦州出兵,打下秦州之后,将都城迁往秦州,安定了下来。

身处乱世不进则退,薛举派人进攻陕西凤翔,没想到这次遇到了激烈的抵抗,见到强攻没有效果,薛举转头贿赂守将唐弼,许给唐弼高官厚禄,不费吹灰之力拿下了凤翔,但是薛举却从未将唐弼当做自己人,趁着唐弼放下戒心的时候,收编了原本属于唐弼的大部分兵马,此时麾下有足足二十万大军。

此时隋炀帝早已被杀,李渊拥护杨侑为新皇,此时双方有了直接矛盾,李渊派李世民前去迎战薛举,双方展开激烈厮杀,结果薛举大败,只好收拢兵力回撤,薛举一度杀入长安,但是李世民用兵神速,给薛举带来了不少压力。

迫于李世民的威压,薛举只好先行撤退再做打算,此时薛举知道自己不是大唐的对手,内心动摇,询问部下历史上有没有皇帝投降呢?身边人都说投降的皇帝数不胜数,并且很多人都留下了好下场,保全了自己的性命,不过也有人发对,认为胜败是兵家常事,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内心惧怕,不敢向前。

薛举内心动摇,知道如果自己放弃了,部下必定会四分五裂,因此辩解说自己只是来试探一下大家的内心想法,此时无路可退了,突然想到如果能与突厥联手,是不是就有可能取胜了呢?有了决定之后,薛举开始联络突厥人准备联手,但是唐军早就想到了这一步,率先与突厥取得联系,这个计划只能搁浅了。

公元618年,薛举带兵支援罗睺,半路上遇到李世民的兵马,李世民早就预想到薛举回来,因此兵源充足准备打一场消耗战,即便薛举如何在阵前叫嚣,唐军坚守不出,薛举直到唐军内心所想,不想这样等下去,抄小路发动袭击。

此战唐军没有防范,损失惨重,不得已只能放弃原本的作战计划,返回长安,形势一片大好,就在薛举准备向长安进军的时候,却突然病重,不久便病死了,死后儿子继承了帝位,结果还没坐稳就被唐军剿灭了,薛举政权就此覆灭。

也是天助李世民,替他灭了一个最大的隐患,如果不是他死的早,后果或许不堪设想。虽然此人也未必如历史上吹嘘得那样厉害,但历史是这样,一步错步步错,江山易主时有发生,没到最后一刻,谁也不敢说自己是赢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