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一部我可能永远没有勇气读的书

我曾经有一种雄心壮志,要把所有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都读一遍。尽管一直在努力,但至今离实现这一目标相差还很远。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我恐怕永远也不可能实现这一目标。原因在于:我对历史有一种敬畏感,对冠以历史小说的作品常常感到有一种无所适从之感。而首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的作品就有一部大块头的历史小说《李自成》。

对历史的敬畏,常常让我产生这样的疑问:历史到底是什么?

说起历史,有些人口若悬河,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地刻画人物;有些人满腹经纶,博引旁证,雄辩地论说兴亡。可是,历史的本来面目到底是什么?人类特定历史阶段的人和事到底有多少被原汁原味地展现给了我们?我们能够真实地复原那曾经有过的惊心动魄吗?我们能够走进那逝去的心灵吗?有时候,面对浩瀚的星空,面对历史的长河,人会感到瞬间与永恒的沧桑,永恒的是历史的原汁原味,瞬间的是我们对历史的演绎。

幸亏有文字,记录着史官的一家之言,幸亏有一些出土文物,考古学家据此可以对历史做出一定的推断。然而,不可忽略的事实是,无论是文字也好,还是出土文物也好,都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鳞半爪,大多是帝王将相的年谱承载物,都无法完全据此编织成历史的全貌和细节。

面对有些历史学家对历史事件和当事人物的记述,我们常常产生一种怀疑:他们写的历史到底是什么?是历史的原貌还是真实历史的演绎?后来的历史学家们到底是在复原史实,还是利用人们对自己的崇拜在逐步修改着历史?洋洋的历史信息中,有多少经过了加工而脱离了历史的真实甚至变了味?众多的历史人物形象,有多少经过了人为的斧凿而扭曲?而对于一些历史小说家写细致入微的历史小说,情况可能更让人产生困惑。

我上大学时,姚雪垠先生的《李自成》就已经出版了,可以在校图书馆借阅,但是,大多数同学和我一样,面对文字量巨大的作品,都有些望洋兴叹。我们并非对姚老有偏见,而是,面对功课的压力,实在拿不出那么多的时间去看那么一部浩瀚巨著的详尽描写。

当时,我还没有对历史产生有如现在的疑问。参加工作后,工作之余便想学学历史,以弥补知识的贫乏。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对历史感兴趣。看了一些书,发现对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说,要么是争论颇大,要么是因时而变。及至铺天盖地的所谓的历史小说袭来时,我不禁愕然。

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还有熊召政先生的一部历史小说《张居正》,一共四卷本,分别是《木兰歌》、《水龙吟》、《金缕曲》、《火凤凰》。这部书我认真读过。总的感受是,单纯从文学角度来看,小说很吸引人,讴歌了一个王朝时代的改革者。但是,如果从全面把握历史人物的角度来看,张居正的形象未免太高大上了。

如果没有时间看原著,看看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万历首辅张居正》(唐国强、冯远征、梅婷等人主演,熊召政先生编剧),你就会感觉到你看到的张居正似乎不是人,而是神一样的存在。

记得还看过一部描写汉武大帝的历史小说,小说对汉武帝的丰功伟绩没有做更多地描写和分析,作者把相当数量的文字都用来描写武帝的后宫生活,而且,大多是细节描写。看完后不禁让我大倒胃口。让我大惑不解的是,为什么这样的书会冠以“历史小说”的招牌,这样的书,充其量也只能够算作路边社的“野史演义”。可是,该书的序言,却明明告诉你,作者是某某著名历史学家。

大多数历史小说书中的细节描写特别细,洋洋洒洒的长篇,仿佛是拿一部高效的摄像机记录下来的,以至于让人感到那不一定是史实,更多的是一个作家在自己领域里的驰骋想象。这样的历史小说,与真实的历史应该相差甚远。

诚然,姚老绝对是研究李自成的专家,具有权威性。单看第一卷中出现的历史人物,就可见一斑了。然而,在一个特定的年代,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形象被拔高,被神话,是毋庸置疑的。作为时代的歌者,姚老无论多么公正,也不可能没有先入为主的价值取向,就像我现在先入为主地感觉没有勇气拜读《李自成》一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