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唐诗解读——李白之《拟古十二首》(其七)
世路今太行,回车竟何托。
万族皆凋枯,遂无少可乐。
旷野多白骨,幽魂共销铄。
荣贵当及时,春华宜照灼。
人非昆山玉,安得长璀错?
身没期不朽,荣名在麟阁。
注:
“世路”句:谓当今世道艰险如太行山。
“万族”句:谓万物凋残。
销铄:熔化。
春华:青春年华。
璀错:光盛的样子。
解读:
这首诗作于诗人第一次入京以后,即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这年春天,李白自安陆经南阳赴长安,但不得入君之门,此时李白方知世路艰难,有如太行之险阻。萧士赟在《分类补注李太白诗》中认为,“此篇乃熟识世谛同归于尽,惟当及时立功名以传不朽耳。”
全诗前六句写世路艰难,回车难托,万物凋枯,战争使白骨旷野,幽魂销灭,这完全是一幅恐怖的荒凉的画面,后六句诗人认为青春时期光芒照射,应当及时追求荣华富贵,因为人非昆山玉,不可能长期发光。希望自己将来声名不朽,在麒麟阁上题荣句,就必须早期自勉。
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美学家科林伍德说,“一个有意识的人虽然不是自由地决定他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但是他却是自由地决定他要把什么的感觉置于他意识的焦点上”。纵观李白诸多作品,他是一个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追求,这种追求体现在诗歌当中便是注重自我心灵世界的呈现,注重自我感情的抒发,而不仅仅只是对外在现实作客观的描绘。仅此一点,李白便是诗人中的诗人。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次年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遗召,然李白已经去世。旧《唐书》有本传。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