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上公章句述成·道经·为政第三十七

道经·为政第三十七

原成:“道”无形,则为政当以民为先。“道”无名,则为政当以民为贵。“道”无为,则为政当以民为上。以“道”为政,则民自宾、自化、自定矣。

道常无为。

河上:道以无为为常也。

原成:“道”衍生万物,故无形。“道”卑贱为身,故无名。无形、无名,故无为。常者,持续不断之谓也。

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

河上:言侯王若能守道万物将自化效于己也。

原成:河上未解释“而无不为”,故疑“而无不为”为衍文。“道”无为,故约束而不干预,故万物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河上:吾,身也。无名之朴道也。万物以化效于己也。复欲作巧伪者侯王当身镇抚以道德。

原成:化,成形之谓也。欲,将然之辞也。作,生也。镇,贞也。在万物将要呈现自身外观形制时,“道”对万物进行约束,约束万物只能呈现应该有的外观形制。

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

河上:言侯王镇抚以道德民亦将不欲改当以清静导化之也。

原成:静,情也。情,实也。欲,物也。不欲者,物之外观。万物在“无名之朴”的约束下将呈现外观。不欲以静,此言万物会把其应具有的外观如实地呈现出来。

天下将自定。

河上:能如是者天下将自正定也。

原成:万物只有遵循“道”的约束,呈现其应有的外观形制,才能称其为天下万物将自定。否则,天下万物乱而无绪,天下崩矣。

除特别注明外,所有文章为作者原创文章,作者保留原创文章的一切权利。

如果此文对你有点滴帮助,请点赞关注作者,给作者以鼓励!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无为就是不乱作为,是自然而为,按规律而为

    [原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①.候王若能守之②,万物将自化③.化而欲作④,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⑤,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⑥.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⑦. <道德经>分道经和德经两部分,前三十七章 ...

  • 河上公章句述成·道经·安民第三

    安民第三 原成:安,定也,不见异物而迁心也.约束而不干预则物宁民定.然则,民非可安也,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则民自宾.自化.自正而已. 不尚贤. 河上:贤谓世俗之贤,辩口明文,离道行权,去质为文也.不 ...

  • 河上公章句述成·道经·仁德第三十五

    道经·仁德第三十五 原成:不见.不闻.不既谓之仁.无形.无名.无为谓之德.以长养万物为仁,以卑贱为德."道"于万物约束而不干预,故谓之仁德. 执大象,天下往. 河上:执,守也.象, ...

  • 河上公章句述成·道经·微明第三十六

    道经·微明第三十六 原成:微者无形,明者辩是非.凡物是有差别的矛盾对立物普遍联系,故能以事物不可见的运动规律推知其发展结果,谓之微明.凡物皆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掌握事物的运动变化,就能做到"柔 ...

  • 河上公章句述成·道经·淳风第十七

    淳风第十七 原成:风,俗也.上有所施教,下有所学效.淳在上,不在下也. 太上下知有之. 河上:太上谓太古无名之君也.下知有之者下知上有君而不臣事质朴也. 原成:质朴者,非谓不事君之谓也,君臣皆循道谓国 ...

  • 河上公章句述成·道经·俭武第三十

    道经·俭武第三十 原成:櫽栝谓之检.即有所约束谓之检."道"对万物"约束而不干预",兵事亦循此理.约束武力,并不是不兴武事之意,而是不以好恶兴武事.检武者,不以 ...

  • 河上公章句述成·道经·偃武第三十一

    道经·偃武第三十一 原成:偃,僵也.偃,古同"堰",堤坝.此言不能僵于刑法,亦视兵革之事若治水患也.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楚庄王曰,夫文止戈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财 ...

  • 河上公章句述成·道经·辩德第三十三

    道经·辩德第三十三 原成:辩,别也.德,行有所得也.行未必就有所得,有所得亦未必就为德行."道"衍生万物而换自身不灭,行有所得也.天地不干预万物而为不仁,换自身天长地久,行有所得也 ...

  • 河上公章句述成·道经·任成第三十四

    道经·任成第三十四 原成:任,克也.成,就也.能担当衍生万物之责."道"以成就万物之无私,换自身成其大之私.所谓衍生万物,才能约束万物.衍生万物而不名有,故小.约束万物而不为主,故 ...

  • 河上公章句述成·道经·体道第一

    体道第一 原成:体道有三意:1.体犹履也,言躬行正道.2.体犹身也,言道是根本.3.猶接納也,言融身于道.然则,"道"非体而能得之,寄寓已身于"道",乃得. 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