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耳聋基因突变一例解读

病例来源:

2017-10-11

遗传诊断大师群(一)

特别鸣谢病例提供者及参与讨论答疑的各位专家。

李莉 天爱儿科:

各位老师,可以帮我看一下这个报告吗?谢谢大家。

陈洪亮 万基生物:

药物性耳聋基因杂合突变。

魏魏 长治妇幼:

用“均质、异质”更贴切些。

高勇 北京希望组:

“杂合”的描述确实不合适。

宋莉莉 沧州市中心医院产科:

药物性耳聋,线粒体遗传(母系),查一下妈妈等母系家属是否携带,如果均携带,要避免使用氨基糖甙类药物。

袁永 301医院耳科聋病分子诊断:

线粒体遗传用“均质、异质”更合适,一般1555均质性突变者对氨基糖苷类药敏感,需要终生禁用。

李莉 天爱儿科:

@袁永 301医院耳科聋病分子诊断,那对其他药物呢?需要建议孩子妈妈的亲属都查吗?

袁永 301医院耳科聋病分子诊断:

母系成员如果确定携带该突变,需要禁用氨基糖甙类药物。另外,最好看看异质性的具体比例。其他药物与此突变无关。母系成员要查。

李莉 天爱儿科:

@袁永 301医院耳科聋病分子诊断,那异质性比例如何检查呢?低于多少比例会对药物比较安全?

袁永 301医院耳科聋病分子诊断:

二代测序能查。

沈珺 哈佛医学院:

@天爱儿科李莉,可查一下母系亲属该位点的情况并了解其耳聋家族史。异质的影响难预料,血液细胞异质的比例有一些指导意义,但不完全代表内耳细胞的情况。即使是均质的,个体对药物敏感的差异也很大。即使没有这个变异的人也有药物致聋的风险。所以无论比例如何,用药都要慎重。

李莉 天爱儿科:

@沈珺-哈佛医学院,谢谢沈老师。那即使没有变异的人也有药物致聋的风险,那建议查线粒体基因的意义要怎么突出呢?

沈珺 哈佛医学院:

有这个变异的耳聋风险比常人高,均质的比异质的风险高,异质变异比例高的比那些比例低的风险高,母系亲属都含变异的比个人新发突变的风险高,母系亲属有药物致聋家族史的比没有的风险高。基因检测是风险评估,信息越充分,风险估算越准确,但都不是绝对的。

李莉 天爱儿科:

@沈珺-哈佛医学院,哦,这样就很明白了,谢谢您不厌其烦地讲解。我想再问一个问题,线粒体基因突变是否也像核基因那样有分类?

沈珺 哈佛医学院:

@天爱儿科李莉,是的,也有分类。

魏魏 长治妇幼:

如这种均质突变的人内耳细胞线粒体也是这种突变(异质的突变细胞如在内耳),在使用该类药物时毒性成分易在局部蓄积导致听力受损。对于无突变的是相对于该类药的毒副作用而言。把目前通识充分告知即可。

黄尚志 医学遗传,北京协和医学院:

线粒体DNA变异为母性遗传,女性血亲都会携带,杂质性的(heteriplasmic,不同于heterogeinity,此词已经占了“异质性”的位置)同胞其突变线粒体的占比可能有飘动(即使是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比例也是有差异的),所以检测的意义不大,都应该具有氨基甙类药物致聋的易感性。

线粒体DNA编码蛋白的,变异命名类似核基因,只是RNA编码基因的变异是特别的。编号比较简单(m.)。

沈珺 哈佛医学院:

谢谢@黄尚志 医学遗传,北京协和医学院 黄老师指正。中文术语的统一规范确实很重要!

魏魏 长治妇幼:

@黄尚志 医学遗传,北京协和医学院,受教,黄老师😄。

李莉 天爱儿科:

@黄尚志 医学遗传,北京协和医学院 ,谢谢黄老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