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解读——钱起之《省试湘灵鼓瑟》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注:
云和:山名,古时人们常取此山中木材制作琴瑟。
帝子:湘水之神娥皇、女英。
冯夷:黄河水神,即河伯。
楚客:漂泊流浪在楚湘之地的迁客骚人。
杳冥:高远的天空。
解读:
这是一首省试诗。所谓省试诗就是唐朝官方举行进士科考试时应试诗的专名。“省”指尚书省,名为“省试”是因为当时报考进士科的举子们都要到主管科举考试工作的礼部去应试,而礼部又是隶属于尚书省。进士和明经是“常举”中并列的的两科。但因考试内容有难有易,报考人数有多有少,故及第机会大相悬殊。进士、明经两科的考试,前者以诗文为主,后者以帖经为主。“经”就是指儒家的经典,“帖”是蒙上书中的前后行,再用纸帖去中间一行里的三字,叫举子读出来。前者需要一定的才学,而帖经则就全靠死记硬背。报考进士科的人十倍于明经科,而及第却只有其十分之一,而朝廷的大员大多从进士科中提拔,可以位至公卿、官居一品,故进士及第很受人尊重,而明经科及第却没有这样的希望,故当时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
唐朝这种“以诗取士”和进士及第的作法,在当时知识分子中产生了吸引力,吸引着读书人将自己创作精力投入到诗歌创作中,一种以写诗为荣的时代风气由此形成,这无疑对唐诗的繁荣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由于这种诗作多为举子在考场上的试卷,即所谓“省试诗”,内容无非是咏史、写景、赋物,范围不出四时、日、月、风、云、雪、花、草、鸟等,这些诗大都有一个大框框,不能骂题和做反面文章,要有一些陈旧的典故,再加上考试的相关规定、主考官的个人喜好、考生的情绪影响,所以作品大多是为文造情的东西,好作品实在凤毛麟角。保存在宋初《文苑英华》中十卷“省试诗”,有些是唐代著名诗人写的——王昌龄、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刘禹锡、温庭筠、李商隐。
钱起的这首《省试湘灵鼓瑟》被王世贞称为“亿不得一”,实则说明“省试诗”中好作品实在少得可怜。这首诗是钱起天宝十载进士及第时的试题。
诗的前两句紧扣试题,表明自己曾听闻过湘水女神擅长鼓瑟的传说,“帝子”指湘灵,传说舜的妃子是尧的女儿,既点明了湘灵的身份,同时避免用词重复,接下来就是多角度描绘瑟音的美妙与忧伤。
三、四句从听曲人的感受来说,水神冯夷首先被吸引,但他领悟不了曲中的哀怨之情,只会“空空”随音起舞,人世间那些“楚客们”如屈原、贾谊这些失意文人,他们对朝廷的忠贞听了之后,不禁与舜帝产共鸣,悲从中来。
五、六句从音乐的穿透力来说,凄苦的音乐胜过金石之声,清越的音响传到了高远辽阔的空间。
七、八句从瑟音的感染力来说,诗人由苍梧山引来湘灵对舜帝的怀念,瑟声传到了苍梧之野,感动了寄身于此的舜帝之灵,山上的白芷吐出芬芳与瑟声交相互映,弥漫在广袤的空间,天地为之悲苦,草木为之动情。
九、十句是从瑟音波及的范围来说,柔情随流水传遍湘江两岸,劲风飞过八百里洞庭湖,使人生起无限别绪离怀。
最后两句实为全诗点睛之笔,作者笔峰陡转,他不再写湘灵的哀怨,却写湘灵鼓瑟终曲时随风而逝的情景,余音虽在,但湘灵却已不知何方,眼前只剩下湘江上的几个山峰头。乐曲是动,青峰是静,情感灵动,景致幽静,以静收尾,以景结情,“此时无声胜有声”。联系到作者这首诗是在考场所作,尤为难能可贵。但我又极怀疑这是诗人入考场前夹带的私货,因为这种行为在当时举子极为盛行。
受考场诗的影响,这首诗的评价虽高,但终究受其局限性,挖掘其内在深义,实在有限,且整首诗有句无篇。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在《说“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一文中对结尾两句大加赞赏,认为“启示了一种哲学的意蕴”,上句表现的是消逝,后句表现的是永恒。而鲁迅先生则认为朱先生推崇过度,主张“摘句”应“顾及全篇”,即顾及作者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认为这两句诗的好处只在于切诗题,若不是“因为题目,又因为省试,钱起是不会写得如此圆转活脱”。是为至论,这也让后世读者明白,所谓“亿不得一”的作品,不过如此。
钱起(710?—782?)字仲文,排行大,浙江湖州人。玄宗天宝十年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郞。安史乱起,逃难在外,757年在长安迎肃宗还京。次年任蓝田县尉,与隐居终南山之王维酬唱,得王维称许。763年后入朝司勋员外郞、司封郞中,终考功郞中、太清宫使。传附《旧唐书·钱徽传》。为“大历十才子”之冠,诗多应景献酬之作,长于饯送,与郞士元齐名,时称“前有沈宋、后有钱郞”,其诗有粉饰太平之嫌,然艺术水准较高。《全唐诗》存诗4卷,混入其孙钱珝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