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基因检测来提高效率?
1
从源头去探索你的身体
如何才能有效提高效率?
一直以来我们常说如何使用各种工具提高效率,工具的使用确实在人类进化史上是重要一环,工具可以延伸我们自身的能力;除了工具之余,到了今天我们开始更注重自己身体,当你状态好的时候效率自然提升;如果从身体再往上抽象一个层级就是基因,就像源代码一样。
如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国家基因库执行主任徐讯曾说,我们和我们周围生命的差异仅仅只是程序编码上的不同,一个字符的错误导致疾病,一小段字符的缺失导致癌症。
所以呢,平时除了每年做好体检之外,还可以做一个「基因检测」从源头去探索你的身体。
基因检测(Genetic Test)是从染色体结构,DNA序列,DNA变异位点或基因表现程度,提供受检者与医疗研究人员评估一些与基因遗传有关的疾病、体质或个人特质的依据。 每一个人的DNA基因都是独特的个人化资讯,造成每一个人的先天体质,健康状况,特征都不相同。 2008年,美国时代杂志曾经把这个革命性技术评选为2008年度最佳创新之首(Best Inovation of 2008)。
人类基因计划从 1999 年至 2006 年完成全部 24 条染色体的测序工作,相比之下所有基因的功能依然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幸好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在基因检测费用大幅度下降,开始走到我们的身边。(一般的检测在国外普遍价格在 99-199 美元之间,国内也接近这一水平)
刚好有机会被邀请体验一次@水母基因 的基因检测服务,在填好联系方式之后就直接收到一个盒子,直接按照里面的提示把唾液吐进去样本采集器即可。接着下载好 APP 注册,把样本交给顺丰快递即可。接着就等于慢慢等结果了,官方是说需要 5-6 周才有结果,不过最后大概是花费 2-3 周的时间就收到短信提醒。
(图:收到快递)
(图:打开快递)
(图:打开盒子)
(图:步骤流程)
2
基因检测对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
这个基因检测分成 6 大类,分别是:
- 个人特质
- 膳食营养
- 运动健身
- 疾病风险
- 用药指导
- 遗传病
(图:阿雷使用手册基因版)
之前看过有些基因检测会告诉你,你的基因来源于哪个古代氏族的,个人认为这个没有什么意义,关键是这些检测对于你未来有什么指导意义。
当时收到的第一个感受就是:
1. 对过去一些现象有了一些更好的解释,如没怎么喝酒一旦喝起来发现不易醉
2. 其次就是对未来某些状况有一些指导作用,如有氧耐力提升慢,在实际跑步里面可能就需要跑更多量才可能达到某一个水平(不过得实际测试一下才行);
3. 某些患病率比一般人高的话会刻意规避风险;
4. 感觉更像一个医嘱,给到一些建议。
那么究竟基因检测对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1. 评估潜在患病风险。当你发现某些部分患病风险更高的话,可以在生活里面刻意规避,譬如你肺癌风险较高,虽然你也有可能抽烟到 90 岁都不会出现癌症,不过这个概率较少,不如戒烟、远离二手烟,或者选择一个空气质量好的城市定居。
2. 帮助判断疾病和预后发展。这个是针对某些基因相关的疾病和遗传病,如果携带某些疾病隐形基因的话,那么就一定需要做好产检。
3. 科学指导用药和治疗方案。对于不同药物的敏感度,以及避免某些药物的副作用。
4. 指导饮食。以后可以针对性摄入更多一些矿物质或者维生素,对于减肥也有一些指导意义。
还有一个偏门取巧的用法就是在基因检测之后购买商业保险,特别要关注那些自己患病率高的疾病。不过在澳大利亚早就发现有人钻这个漏洞,所以在当地已要求如果做过基因检测的人必须提供检测结果,否则追究结果。当然这项做法,也引起了不少的争议。
这次检测项目 286 项,我选择有趣或者应用价值较高的来分享。
3
你是早起鸟还是夜猫子
个人检测:
- 夜猫子可能性高,在人群中基因分布是 2.28%
- 昼夜节律:倾向于晚起型
这是直接从先天遗传学的角度来评估夜猫子的可能性,知道这一项之后可以更好安排自己的工作、学习以及休息。
当然,可能性高不等于就是一定夜猫子,这个后天环境和表达有关。认知科学家大牛史提芬·平克在今年新出一本书叫做《When》,在里面的第一部分就提及针对不同的人应该有自己不同的作息模式。
第一,找出自己的类型
除了通过基因提示之外,可以根据 Roenneberg 好好去回答以下 3 个问题:
- 平时一般你几点睡觉?
- 平时一般你几点起床?
- 这两个时间的中间点是?(譬如你一般晚上 11:30 睡觉和早上 7:30 起床,那么你的中间点就是 3:30)
通过以上表格去推断自己属于哪一种类型。
如果用更为客观的方式,这一份问卷可以帮助到你更好地了解。根据里面的题目回答问题,最后可以给你一个报告。
http://www.cet-surveys.com/index.php?sid=61524
通过这样你就知道自己究竟是属于夜猫子、早起鸟还是第三种类型。
第二,分析好你需要做的事情。
你可以直接把所要做的事情分成两大类:
- 需要专心分析、逻辑性强的事务;
- 需要灵感、顿悟型的创造型工作。
第三,参考一下表格找出做某事的最佳时机。
举例子:
- 如果你是一个早起型律师,需要起草一份合同,那么你最好在早上的时候去研究和书写;
- 如果你是一个夜猫子型程序员,那么就尽量不要把重要的任务安排在早上处理,而是安排在下午的晚一些时间或者是晚上去完成。
- 如果你的团队大部分都是第三种类型的话,需要做头脑风暴型的会议讨论,最好安排在下午的晚一些时间。
留下一个好印象又是什么意思?
- 如果你要面试的话,一般面试官早上的心情会更好;
- 如果你要上庭的话,一般法官在早上和刚刚午休之后的判决会比较宽松(根据统计:在早上早些的时候,有 65% 的时间对犯人做出的有利的判决)。
4
酒量可以通过什么锻炼提高吗?
在酒精耐受这一测试环节总共有 6 个等级,每一个等级的人群比例并不一样,这一项测试我竟然排在第 2 :畅饮。这一项解释了,之前一直没有喝酒习惯的话,一旦喝起来发现所能够承受的酒量还是比一般人要高。
曾有一段时间自学调酒,由于每次调出来一款自己都会喝下去品尝味道(但是不喝醉),开始两三杯就有微醺的感觉,后来有一段时间发现酒量猛增。也就是要喝越多才能达到之前的微醺状态。
记得之前有人问过「酒量可以通过什么锻炼提高吗?」这个答案应该是,在你「有」这个基础上是可以提高的,如果你并「没有」这个基础就不能提高。
什么意思?
因为酒精(乙醇)进入体内会在肝脏进行代谢分解:
1. 乙醇会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乙醛
2. 乙醛会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乙酸
这些消化酶产生的基础是基因表达的结果,有些人的酶活性极低甚至没有是由于体内并没有相对应的基因,一喝酒就会马上脸红觉得醉的人就要特别小心,因为你并没有锻炼好酒量的基础。通常的判断标准是在你喝酒的前几年或者喝一杯 200 毫升左右的酒很快就脸红耳赤,那么你就不具备锻炼酒力的身体基础。如果没有的话,则可以往下看。
如果你并没有这个基础(也就是这些分解酶缺失或者分泌不足),如果你喝得越来越多,自认为酒量越来越好,只不过是你身体由于长期摄入酒精,提高了耐受度,但是你身体的酒精依然不能迅速分解,一旦达到一定浓度,那么你就会酒精中毒。
不知道这个算不算喝酒效率的提升?不过一直以来我并不喜欢劝酒文化,这种结果反而对喝酒产生一个负面印象。即使再能喝酒,只要喝到微醺就好,这是自认为喝酒的最好状态。
5
你更适合什么样的运动?
在这次检测里面发现:
- 耐力强
- 爆发力弱
那么在选择自己合适运动的时候我就会更偏向于耐力运动,那么自己在这方面的运动表现就会相比来说表现得更好,当自己比一般人要表现得更好的时候,这种正向反馈就让自己继续持续精进下去。
所以怪不得长跑这项看似这么无聊的运动,竟然也算是在发挥我身体本来的本能。从大学毕业之后持续到现在,也超过了 6 年的时间,不过多少来说也有些运气成本。
倒是在学习生涯喜欢的打篮球运动,会要求瞬间的突破,对于爆发力要求高,倒是从初中到大学精进程度不高,或许多少有一些关系。
在健身指导这个栏目还有一项是:有氧运动对提升耐力的收效:慢。在人群中仅有 4.58%。
在跑步里面的训练计划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当然在这其中也有一些原则。但最终是为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找到最合适自己的训练计划。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在于确认自己最适合的活动量。
什么是最适合的活动量?也就是找到自己效果最大化的活动量。特别对于训练马拉松而言,对于我个人而言,或许只有更大的活动量才能让自己进步更多。而有些人可能跟我同样大的活动量则成绩退步,只能适合小的活动量,才能把他的成绩发挥最佳。
看来我就是在运动方面还真是需要「吃苦耐劳」。
6
如何去看待用药指导?
哈佛大学在 2017 年曾发表一篇报道,里面讲述基因检测对于预防药物副作用的作用。这篇报道的作者医学博士 Robert H. Shmerling 在推特上说过,药物副作用一直以来是一个大问题,估计有一半的处方都没有按照指示使用,主要原因就是在于药物副作用。如果在你服用一种新药之后出现腹泻、感到困乏、甚至出现皮疹,你就会知道药物副作用有多么不好。更糟糕的是有些药物副作用会造成永久性损伤,甚至致命。
所以,当医生能够预测那些药物可能对你更有效,那些药物更可能对你产生副作用的话,那么就可以规避这种临床风险。(遗传药理学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在研究里面还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就是药物副作用可能有一部分来自于反安慰剂效应(nocebo effect)。反安慰剂效应就是说如果病人不相信治疗有效,可能就会令病情恶化。
在临床上,基于过去情况显示有些人可能对某种药物有副作用,但如果他们知道自己的基因检测显示是低风险,那么他们最终发生副作用的可能性就会下降。
所以呢,基因检测可以不仅可以通过指导用药来减少药物带来的副作用,而且也可以是由于降低反安慰剂效应。
当然,基因检测对于药物治疗也有局限性,很多时候预测并不完美。如高风险基因的人有可能服用某种药物效果很高,低风险基因的人让然会对药物产生不良影响。
7
疾病风险对你有什么用?
对于患病风险特别高于平均值的话可能要注意一下,譬如:
- 肺癌这个貌似是建议常开空气净化器,和离开北京,远离二手烟;
- 黑色素瘤的话,那么我就得避免经常被晒,况且被晒得越多的话皮肤老化程度也越快,特别这条建议针对跑步的人。
还有最高的患病倍数 8.96 倍的乳糜泻,平时得注意含麸质的食物,这些含有麸质蛋白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使小肠黏膜受损而导致腹泻,并导致营养素吸收障碍。
最后的项目检测:是否携带遗传病基因,N 项常规遗传病基因检测都没有,这个意思是不是说可以放心结婚生猴子啦!
8
3 个注意
1. 检测结果跟现实状况并不一样?
作为一个高中选修生物以及大学五年的临床经验提醒一下,有很多人可能会发现自己最终的检测结果跟现实状况并不一样,也就是说基因检测高概率的不一定有,低概率的不一定没有。所以在这里要关注「概率」两字。
一个人的健康水平或者是否发生某些疾病不仅仅跟基因有关,还跟你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如有很多家族性肥胖的人之所以肥胖可能并不是由于基因问题,而是长期以来的家庭习惯。
以及目前还有基因相互之间的作用还没有搞清楚。
2. 互联网的基因检测与三甲医院做的基因检测有什么区别?
目的不同。
- 互联网的基因检测:提示风险,给个人提供积极预防的建议。
- 三甲医院做的基因检测:确诊疾病,提供针对性治疗和干预方案。
3. 避免不靠谱的检测:
避免被收智商税,特别遇到这两种情况的时候要注意:
第一类:测试天赋、智商、颜值、未来成就。
第二类:给癌症、糖尿病患者检测后推荐包治好的各种保健品。
9
最后
2014 年基因检测曾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叫停,主要在于中国市场鱼龙混杂技术参差不齐,相关政策仍然空白,并且有可能导致一系列的伦理道德问题。如面对有北京户口的高富帅,但是你发现对方有多个隐形遗传病基因,你怎么办?又或者做产检的基因测试发现胎儿智力可能会低于平均值、甚至有 68% 的机会可能会有精神病,这时候你应该怎么办?
电影《千钧一发》里面描述的未来世界,基因决定命运。不幸的文森特是一个基因不良的人,一直被歧视受到各种不公平的待遇,这时候人类一直所倡导的自由与平等何存?

目前来说,对于基因功能和机理还有很多没有搞清楚,究竟基因检测的结果意味的是什么?这里引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给出的中立解释:(偏医院的基因检测)
基因检测的结果并不是简单明了,而且往往都是很难解释清楚。当事人根据测试前后的潜在意义提出的疑问很重要。解释结果的时候,专业医疗人士需要结合一个人的病史、家族史和基因测试类型。一个积极的结果或许是可以确定一些结果,一个消极的结果则可能是遗漏或者无法完全确定的特定疾病。也有可能不会提供任何有用的信息。
不过我始终认为,当你多一份信息可以参考的话,至少可以对自己的基因和身体有更多的了解。并且某些方面确实可以成为切实可行的治疗或者行动方案。
最后感谢一下水母基因。
详情请自己关注「水母基因」
Reference:
目前有两个网站推荐,让你可以更好地了解基因测试:
- 国际人类基因组研究协会 https://www.genome.gov/19516567/faq-about-genetic-testing/
- 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 https://ghr.nlm.nih.gov/primer/testing/genetictesting
- 基因检测-维基百科
- 安慰剂-维基百科
- 人类基因组计划-维基百科
- 徐讯:如何改写人类的源代码
- 科普:基因检测如何测出你的未来
- When,史提芬·平克
- Genetic testing to predict medication side effects(https://www.health.harvard.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