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说前三国至隋统一路(五)——气吞万里如虎
本系列文是写天下大势变换和内因外果,但是在这个时间段,我始终觉得应该给刘裕一个单独的篇幅来介绍刘裕,因为刘裕的时代,是接下来近两个世纪中,江南王朝最后一次真正志在驱除鞑虏复我河山的时期,而这个高光时刻的缔造者便是刘裕,南朝第一能打的皇帝,也是南朝第一名将。
刘裕
刘裕,刘宋开国皇帝,谥号宋武帝,一生战功赫赫,自399年起,他对内平定孙恩起义,消灭桓楚、西蜀及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势力,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对外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以却月阵大破北魏铁骑,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凭借着巨大的军功,得以总揽东晋军政大权,官拜相国、扬州牧,封宋王,最终在公元420年灭了东晋建立宋朝。
刘宋前期南北疆界
他生于这样一个时代,是他的不幸,更是汉人的不幸,他真正大权在握是在他平定桓玄之后,那年是公元405年,他已经42岁。东晋在此之后他的带领下,历时八年,终于将几十年游离在朝廷之外的荆楚和巴蜀真正划入了东晋的版图,东晋终于有了一条完全属于自己的长江防线,而这一年他已经50岁了。
南北对峙最终形成的疆界
就是这位已到知天命之年的老人,带领着刚刚完成统一的东晋,数度北伐,用了五年的时间,生生将战线推到了黄河边,将丢失了近百年的中原和三辅之地,再次抢回到了汉人的手中时,为他坐镇大本营的刘穆之却又病死,无奈之下只得放弃北伐,回到江南,谁想到他前脚刚走,留守长安的东晋军队就发生了内讧,简直无可救药。而刘裕也想不到,这一次的撤退是他最后一次江山北望,也是近300年的南北朝中,南朝北伐最后的高光。两年后刘宋建立,再过两年刘裕逝世。
刘裕伐后秦的进军图
笔者认为,南北朝真正意义上的开端是以刘裕建立刘宋为开始,之前的东晋虽然存在了大半个世纪,但是实际控制的地区仅限于江东地区,无论是荆州的西府与益州在东晋时期都是听调不听宣的存在,军政大权都掌握在权臣手中,所以东晋存在的大半个世纪北伐始终呈现着无力的感觉,因为政治大于理想。而刘裕在将东晋版图彻底纳入朝廷掌控之后,北伐战争一下子变得有声有色,显然他是有别于祖逖、桓温的,前者一心北伐光复失地,偏偏后面的朝廷不给力,而后者的北伐则是纯粹为了增加自己的威望,以便谋朝篡位。内部未真正统一,是东晋明明处在北伐的大好时期,却无法建功的主要原因。
刘裕去世后,北方很快被北魏统一,一个统一的北魏,自游牧文化的窠臼中开始蜕变逐渐形成了半游牧半汉化的中央集权制国家,虽是鲜卑族建立的,但是却不再像五胡乱华时期那样把人当羊吃,民族大融合的洪流开始袭来,自此南朝彻底将北伐的人和丢失,再无北伐成功的可能。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那句“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完美地诠释了刘裕的悲情,而下阙的“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便是刘裕的儿子刘义隆的北伐写照,更是自此之后整个南朝的写照,即便是借着北魏六镇大起义的东风,陈庆之率兵七千纵横中原无敌手,梁国也依旧没有在趁机北伐取得实质性的成果,那时的江南在正如曹孟德所言一般,十足的文华锦绣之乡,悲呼刘寄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