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才是最深情的陪伴
看见,才是最深情的陪伴
——绘本《这不是一只鹦鹉》导读
文/蔡朝阳
《这不是一只鹦鹉》讲了一个很神奇的故事。鹦鹉在真正被理解之前,绝口不言,就像个哑巴。但一旦被看见了,就成了一只神奇的鹦鹉,神通广大。但在这个神奇的故事里,却蕴含着一个朴素的道理。
这是一个三口之家,看起来很幸福,然而,女儿琳娜,却显得有几分孤单。在正文的第一页,画面便隐含着这样的处境。一个夜晚,显然是晚餐后、睡觉前的闲暇时光。妈妈在织毛衣,爸爸在看报纸,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女儿琳娜在沙发脚下,在玩毛绒玩具。也就是说,琳娜虽然跟爸爸妈妈在一起,但是她却一个人在玩,跟爸爸妈妈没有互动。当然,她的耳朵支棱着,也想要参与父母的话题,可惜,父母并没有听见她说的话。
事实上,在爸爸妈妈关于家庭的重要议题——是否养一只宠物的讨论中,琳娜一直试图想要发表自己的意见。但很可惜,琳娜的话,每一次都被无视了。关于养一个宠物这件事,其实跟琳娜也很有关系,因为,也许孩子比大人更需要宠物,没有宠物,琳娜看上去很孤单,只能一个人玩毛绒玩具。但可惜,即便跟琳娜有关,琳娜的意见,仍是一次又一次被无视。
这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在家庭教育中,在日常的亲子相处中,孩子们跟我们在一起,但是,我们却没有看见他们。孩子真正的需求,被大人们无视了。在这一点上,琳娜的遭遇,跟鹦鹉的遭遇,是一样的。
鹦鹉带回家了。琳娜很高兴,爸爸妈妈也很高兴。鹦鹉不是会学人类说话吗?于是爸爸妈妈开始教鹦鹉说话。先是妈妈教:早上好,我是一只漂亮的鹦鹉!谢谢,亲爱的,不客气,不客气!可是,鹦鹉只是一声不吭地看着她。
接着是爸爸教。好,我最亲爱的鹦鹉,你要乖乖的呀!我们要开始学说话啦。来,跟我说:我是一只快乐的鹦鹉!然而,鹦鹉睡着了。
为什么鹦鹉不说话?因为,这些话,都不是鹦鹉自己要说的,而是爸爸妈妈想要鹦鹉说的。可是,爸爸妈妈怎么能代替鹦鹉为自己下一个定义,这究竟是一只“漂亮”的鹦鹉,还是一只“快乐”的鹦鹉呢?当大人们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鹦鹉身上的时候,鹦鹉来了一个不闻不问。但至少,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只有个性的鹦鹉,才不想鹦鹉学舌呢。
事情的转机,在于他们去宠物商店,跟店主交涉的过程中。琳娜最先说了那句话:这不是一只鹦鹉,这是鹦鹉小姐。这下子,鹦鹉居然开口了,虽然只说了一个词:对。但一旦被称为鹦鹉小姐,从此,鹦鹉小姐就一发而不可收拾。
它可以流利地讲13种语言,而且还自称能听懂其他20种语言。
它还会唱《小夜曲》。
深夜,爸爸和妈妈被一阵嘹亮的歌声吵醒。那是一首阿拉伯歌曲,其中还伴着击鼓声、笛声和铃鼓声——据推测,这也是鹦鹉小姐干的。
那么,为什么起先金口难开,而一旦琳娜叫它鹦鹉小姐,它就承认,并从此妙语如珠了呢?关键的原因,就在于,鹦鹉被看见了,它真正的需求,被看见了。这个需求就是,得到应有的关注和尊重。最起码的,名字你不要叫错,因为,命名,是赋予这个生命以独特性的最具有仪式感的一件事。
这个绘本最巧妙的地方,就在于这里,鹦鹉小姐的遭遇,其实就是琳娜的遭遇。鹦鹉小姐和琳娜互为镜像。虽然,他们都在同一个家庭,但却都没有被看见。琳娜说的话,没有被听到;琳娜的意见,被无视;琳娜的需求,不被重视……
这种对孩子的真实需求的看见,在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有效陪伴。什么叫有效陪伴呢?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意思,大概就是专注了。我们这些家长,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如果能专注地看到孩子,了解他们真正的需求,那么,像鹦鹉那样绝口不言的情况,就会少很多。
我们经常会发现,随着年纪慢慢长大,我们的孩子变得不爱跟我们说话了。当然,其中会有一些叛逆期的心理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有没有在陪伴孩子的那段时间中,将专注力全部地给与我们的孩子,让孩子体会到,她被尊重了,她被看见了。像绘本一开头,第一页的画面,父亲、母亲和孩子,三个人虽然在同一个物理空间里,但在心理上,却隔得很远。琳娜跟爸爸妈妈,分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这就不是有效陪伴,而是心不在焉的陪伴。既然你心不在焉,不肯听孩子讲话,那么孩子自然也就懒得跟你讲话了。
有一本家庭教育书,叫做《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个书名,非常好地诠释了有效陪伴这个道理。在这个绘本中,就变成了:如何说,鹦鹉才会听;怎么听,鹦鹉才肯说。只有我们给予鹦鹉以该有的尊重,不再把家长的意志强加到它身上,让它自由地言说,这只鹦鹉,才表现出它奇迹般的技能。
有意思的是,这不是一只鹦鹉,而是鹦鹉小姐。这至关重要的一点,不是爸爸妈妈发现的,也不是宠物店主发现的,而是琳娜发现的。因为,琳娜和这只鹦鹉一样,渴望着,得到足够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