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名校

正月初二,阳光明媚。出中山公园2号门,过万航渡路,对面是华东政法大学南门。华东政法大学,简称华政,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华政校门很简朴,东侧的门柱上挂着“华东政法大学”校牌,西侧则挂着两块小牌牌。

一块是文物保护单位牌子。原来这里就是圣约翰大学,如今听过这名字的国人应该是凤毛麟角了,更别说知道这所大学。

另一块牌子是“优秀历史建筑”牌。

走进校门,一条笔直的大道,大道尽头是一座不大的石牌坊。

1929年,曹家渡士绅为纪念圣约翰大学成立50周年,在怀施堂前建立起一座形制古朴的牌坊,后被称作纪念坊。纪念坊的四根石柱上均雕刻有对联。

1955年初,该纪念坊遭拆毁,拆下的石料被随意堆放。1992年在圣约翰大学校友会的努力下,在原地重新建立纪念坊,所用四根石柱仍为当年旧物。

圣约翰大学,简称圣约翰、约大,诞生于1879年,初名圣约翰书院。1881年成为中国首座全英语授课的学校。1892年起开设大学课程,1905年升格为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现代高等教会学府,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大学之一。

1879年,美国圣公会主教施约瑟在上海创建圣约翰学院,设西学、国学和神学三门,用国语和上海方言授课。在当时,进入洋人的学校学洋人的知识,是件不被看好的事。因此,为了吸引中国人入学,学校免收学杂费,而且免费提供住宿和其它生活用品。1886年,学校聘请卜舫济牧师(F. L. Hawks Pott)任英文教师。

1888年6月,年仅24岁的卜舫济被委任为圣约翰书院监院(校长)。

卜舫济,从此成为圣约翰大学的贵人。

1896年,卜舫济规定学校的医学部、神学部所有课程均使用英文教材、用英语教授。1905年12月,“圣约翰大学”正式在美国纽约注册,毕业生还可以进入美国的大学深造。这时的中国,刚废除了科举制。声名远扬的圣约翰大学,已经不再是那所用免费来吸引学生的三流学校了。卜舫济提高了入学标准,宁缺毋滥,严格筛选入学新生。

圣约翰大学的入学考试长达6天,每天上午9点到12点,下午1点到4点,6天之中只有一天使用中文,其余都使用英文,录取之后每学期学费昂贵,要两百多银元。每年录取人数不定,超过及格线都录取,不及格则都不录取,没有既定名额。

但申请入学的学子依然成群结队,原因很简单,圣约翰大学的毕业生非常好就业。由于卜舫济的缘故,学校尤其重视英文学习。英文不仅是学生的必修课,而且除了国文课之外的课堂都用英文授课。圣约翰大学毕业的周有光回忆说:“一进学校,犹如到了外国,布告都用英文。”

卜舫济明确表示:“ 我们必须不让我们的学校和大学发展过大,以致牺牲对学生的个人影响这个重要因素。我们的目标是办较小的学校或大学,但要保证质量。这将会像发酵一样,可对整个中国社会施加更大的影响,这要比学生人数多、拥挤的学校好得多 。”

美国的密西根大学、哈佛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均同意接收圣约翰的学生入学,耶鲁大学甚至同意免试招收。可以说,中国大学始于教会大学,教会大学始于圣约翰大学,而圣约翰大学,则始于卜舫济。“圣约翰模式”,成为当时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样板。

卜舫济在圣约翰大学担任了52年的校长,1941年,卜舫济因年老辞去圣约翰大学校长职务,改任名誉校长。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哪位名校校长任期能超过半个世纪?

73年的办学历程中,圣约翰大学享有“东方哈佛”、“外交人才的养成所”等盛名,圣约翰大学的校友更是灿若星河,包括顾维钧、宋子文、颜福庆、严家淦、刘鸿生、林语堂、潘序伦、邹韬奋、荣毅仁、经叔平、贝聿铭、张爱玲、孟宪承、周有光等一大批声名显赫的英才,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传奇。该校的校友影响甚至改变了中国乃至世界近现代的政治、外交、金融、商业、法学、建筑、医学、文学、电影、新闻、物理、化学等无数领域的历史。

至1949年春,学校设有文、理、医、工、神5个学院和附属中学,在校学生1200余人。该校最后占地面积达348亩,建有校舍楼馆、住宅约50所。1950年12月,圣约翰大学正式宣布与美国圣公会脱离关系。1952年,中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圣约翰大学被解散并入上海多所高校,校址划归华东政法学院。

就此,一代名校消弭于历史长河,圣约翰的荣誉也随之云散烟消……

漫步于今日的华政校园,好在眼前处处是百年老校舍,让你可以触摸到约大那所远去的名校。

圣约翰大学行政楼(校政厅),1898年竣工。

行政楼东西两侧。

东风楼,原名西门堂,1924年竣工。因美国公谊会教友西门遗孀捐赠5万美金建筑经费而命名西门堂,作圣约翰附中校舍。1967年改名东风楼。

韬奋楼与格致楼相邻。

科学馆(格致楼),通和洋行设计,1899年竣工。

圣约翰大学不是仅靠英文打天下的,卜舫济大力提倡自然科学,筹集了美金1.5万元和白银4000两兴建"格致楼",楼里设有物理、化学实验室。别看如今中国中学都设有这些实验室,但在当时,类似的大学绝无仅有。

于是,“东方哈佛”和“外交人才养成所”这些雅号无法避免地落到了圣约翰大学头上。

怀施堂,圣约翰大学早期著名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中国教会大学中最早的中西合璧式校园建筑。1895年2月19日落成,为纪念圣约翰的创始人施约瑟而将其命名为怀施堂。1951年3月怀施堂改名为韬奋楼,以纪念该校1921年毕业生邹韬奋。

四方形的校舍中央,是邹韬奋先生塑像。

塑像基座北面,刻有邹韬奋先生生平。

韬奋楼门洞的墙壁上,刻有邹家华在1995年纪念韬奋诞辰100周年时手书的毛泽东题词。

小白楼,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圣约翰建造的外籍教员家庭宿舍之一,后为同仁医院职工宿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置换后为华政校舍。因楼外墙面为白色,故称小白楼。

小白楼前叠层石,产自天津蓟州中上元古界断带面,由海洋澡类沉积而成的古生物化石。天津校友捐赠。

六三楼,原名斐蔚堂。1939年,圣约翰师生和校友为纪念上海教区主教、圣约翰神科主任郭斐蔚,捐款建造两层教学楼一幢。1951年3月改名为“六三楼”,以纪念1925年6月3日圣约翰中国师生反帝爱国壮举。将这栋纪念郭斐蔚的“斐蔚堂”改名为“六三楼”,是有故事的。

1925年五卅惨案爆发后,上海各界纷纷走上街头。圣约翰大学及附中的师生也组织抗议,但遭到以约大神学科主任、圣公会上海教区主教郭斐蔚为首的校方阻挠。于是6月3日,学生553人以及全体华籍教师19人,集体宣誓脱离圣约翰大学。6月4日,离校师生集会商议自行设校事宜,他们的举动受到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们的支持,纷纷出钱出地。经过各方协助,在短短三个月内就正式成立了光华大学(校庆日定为6月3日),其1951年与大夏大学合并组建华东师范大学。

1935年建造的三层学生宿舍——树人堂,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意。

苏州河在这里拐了一个急弯,华政东西两侧均濒苏州河。

校园北部,有桥通苏州河东岸。华政桥,原名学堂桥。1934年建造的木结构学堂桥经历30多年,因地面下沉、桥梁失修,故在1967年拆除。1980年重修后又因质量问题,于2001年拆除,当年改建钢梁的新桥。2009年改名华政桥。

桥下,苏州河水缓缓流淌,远方的大厦倒映河中。

走过华政桥,回头西望,约大的百年建筑群隐约在河堤之后、水杉林中。河面上,一艘垃圾清理船顺流而下,突突的声音打破了假日校园的宁静。

与华政一河之隔,是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

老上海的圣约翰大学,校园看着似乎有些寒酸,却出了那么多的著名学者、作家、政治家。看看如今的大学,大楼不知要气派多少倍,可是昔日那样的大师却难觅踪影。

(2019年2月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