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八年(民间记事)(三) || 作者 郑凤贤
民国十八年(民间记事)(三)
作者 ‖ 郑凤贤
作者前期文字链接:
《道家塬逸闻故事》《人文西海道家塬(一)写在前面的话》《人文西海道家塬(二)远古的迹痕》《人文西海道家塬(三)传说中的历史》《人文西海道家塬(四)铭刻金石的记忆》《人文西海道家塬(五)大明朝的民间记忆》《人文西海道家塬(六)苦涩的辉煌》《人文西海道家塬(七)永远的伤痛》《人文西海道家塬(八)新世纪的铁门槛》《人文西海道家塬(九)民国时代的天灾》《民国十八年(民间记事)(一)》《民国十八年(民间记事)(二)》
天上飞的飞不动,落在地上,就成了口中食;地上跑的跑不动,马上拨皮抽筋,吃掉了。人吃人,狗吃狗。大灾荒来势凶猛,饥饿的人群,把树木的皮吃光了,树木的根也挖出来吃上了。地上没有草头,地下的草根也挖出来煮着吃。俗话说的大旱旱得草根无线。这天老爷底下的地面上,没有什么可以进口的,蛐蛐虫虫也找不到。只有逃,逃离这祖祖辈辈养家糊口的老地方。
逃荒要饭还是要选择好方向,向哪里逃,到哪里去。当时大多数人都是随大流,道家塬上逃荒的首先是下了塬到了川地,才沿大路往南或往北走。我们家在关川有亲戚,一家人先到了关川爷爷的姐姐家。他们家是关川有名的大户人家,川塬几十户人家。有田产有商铺。尽管是亲戚,但是也不可能长期收留落难的一家七八口人。好在一家人逃难前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消息,爷爷的大伯在新疆有家有业而且还颇有资产。这个消息就是之前从新疆万里迢迢回到家乡的爷爷的二伯带来的。有了亲伯父的信息,爷爷在灾难到来时早就写信和他大伯联系上了。可是为一家人带来这个可以救命消息的爷爷的二伯却在逃难离家之前已经病饿交加倒下了。你想一个没家没舍的鳏夫,一个以阴阳分水为职业的人,在灾荒到来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以逃命为要务。虽然那时候天天死人,可是专门吃葬埋死人那碗饭的人,在那时候反而失业了。二伯曾祖就在一家人逃离故土之前已经悄然而去。后来爷爷也说不上他的二伯父死后葬在哪里。只是多少年后为自己的父亲举行招魂仪式的时候,顺便也为他二伯也堆起一个坟丘。
爷爷的三伯夫妻两个,据说无儿无女,但是他们老两口就是不正经过日子,老汉赌博,老婆管不住,老两口都抽大烟。分家后不事劳作,坐吃山空,连老先人分给的田地都早早地卖的卖,当的当,换了口粮和大烟。据我奶奶讲,那老两口到晚年,借到几斗粮食,还要把一半拿出来换鸦片烟抽。大灾荒到来之后,这样的人早早就奔黄泉路去了。好在他们死得早,还留下了坟丘。
至于爷爷的五叔、六叔,情况也和他三伯父差不多。那时候要紧三关,亲弟兄也只能各顾各。曾祖父逃离家乡前跑到郑梁老庄上一看,家家关门了。一路上死人挡得迈不开脚步。找来找去找到了他六弟的一个孩子,饿极了,正趴在墙仡佬里吃土哩。问了问不知道父母那里去了。曾祖父可怜这个侄儿,一把糜谷衣子救活了,就把他领上一块去逃荒。
我们家这样出逃还算好的,一家人带着几个糜衣子枕头,一路吃着,就到了关川里。起码剩下的人都一起逃离了。据奶奶讲,我家邻居一家人出逃的时候,他们家的儿媳妇正患病呢,走不动。这家人一狠心就把那女人留在门窑里,炕头放上一碗水,然后就用土块璂子把门堵上,不管那媳妇儿的死活,让她自磨自死去。
还有一家,他们出家的女儿,婆家人都饿死了,这姑娘到娘家人门上,讨要一口。可是这家人明明还有点吃的,就是不给这嫁出门的姑娘一口汤喝。据说那家人心肠特别硬,后来他们一家打开大门出逃的时候,才发现自家的姑娘就饿死在娘家人的庄壕里。
民国十八年,当爹娘的不顾自己亲生的娃娃,当儿女的不顾爹娘死活地情况多得是。《红楼梦》上好像有这样一句话:夫妻本是同龄鸟,大难来时各自飞。人性的冷酷、自私在那个时候表现的淋漓尽致。当然农民人到了什么时候也忘不了传宗接代,于是有些家庭出逃时就带上男娃,抛弃了女孩儿。
我们家往哪里逃哩,曾祖父和我爷爷他们父子俩早有打算,他们领着一家人逃到了靖远城里,找了间马车店,一家人住下了。原来爷爷的大伯从爷爷地去信中知道,家乡这边糟了难,就从新疆那边邮寄钱物,接济他的众兄弟。其实这时候十几口人的大家族,已经只剩下曾祖父、曾祖母,爷爷、奶奶,大姑、大伯,再加上爷爷的堂弟共七口人了。
奶奶后来说刚到靖远那会儿,真是过上了好日子,有吃有喝有地方住。因为靖远城里有邮局,爷爷收到了他大伯从新疆邮寄来的钱物。奶奶后来说,有好多东西她一辈子是头一回见,绸缎细软,珠宝银元都有。当时的靖远城里虽说粮食价格很高,但就那些东西,变买下来,一家人暂时还可以活命。可是俗话说坐吃山空,何况是远在万里之外的施舍。也许是曾祖父本身就好赌博,也许是老人家想通过赌博,看能不能多赚一些钱接济家用。总之掌管钱财的一家之主曾祖父去赌博了,结果输了个精光。一家人当时就揭不开锅。这样在靖远城里就发生了叫后辈儿孙们真的难以述说的家族悲剧。
2013-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