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除了“附录”内容之外,还有哪些地方也记载了唐僧身世?

(博士论西游第七六二讲,选自《西游谜中谜》(592)第十章――太宗年号之谜)

在上一讲,我们提到,根据对《西游记》各版本的分析,可以发现,在最原始的版本中,应该有与“附录”类似的内容,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附录”,有可能是作者所写,也有可能是后人根据原始内容所进行的二次创作。

既然“附录”的内容有可能是后人的二次创作,接下来,我们将进入到第二个问题的分析。也就是说,假如“附录”确是他人所写,去掉“附录”,是否对《西游记》的整体性有影响。

要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除了“附录”之外,书中还有哪些地方也有关于唐僧身世内容的记载。而这些记载是否完整地勾画出了唐僧早期的形象,以及与整部原著的创作手法是否一致。

除了“附录”之外,在《西游记》中,关于唐僧身世的内容,所做的最为完整和所用篇幅最大的描述,是在第十一回“还受生唐王遵善果,度孤魂萧瑀正空门”,在将唐僧推选为“水陆大会”坛主时,作者用一首诗进行了描述:

“灵通本讳号金蝉,只为无心听佛讲,转托尘凡苦受磨,降生世俗遭罗网。投胎落地就逢凶,未出之前临恶党。父是海州陈状元,外公总管当朝长。出身命犯落江星,顺水随波逐浪泱。海岛金山有大缘,迁安和尚将他养。年方十八认亲娘,特赴京都求外长。总管开山调大军,洪州剿寇诛凶党。状元光蕊脱天罗,子父相逢堪贺奖。复谒当今受主恩,凌烟阁上贤名响。恩官不受愿为僧,洪福沙门将道访。小字江流古佛儿,法名唤做陈玄奘。”

在用诗文介绍完唐僧身世之后,作者意犹未尽,又用了一段话进行了补充描述,“这个人自幼为僧,出娘胎,就持斋受戒。他外公见是当朝一路总管殷开山,他父亲陈光蕊,中状元,官拜文渊殿大学士。”

而关于唐僧身世内容的其他描述,作者也费了相当的笔墨,不过,都是零星地散布于各章回之中:

来到长安多时却还未寻到取经人的观音,得知太宗皇帝举办水陆大会,她对所推选的坛主的情况进行了了解,“法师坛主,乃是江流儿和尚,正是极乐中降来的佛子,又是他原引送投胎的长老。”

当取经团队到达乌鸡国宝林寺时,唐僧得知国王是被妖怪推到井内淹死,被引起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当时我父曾被水贼伤生,我母被水贼欺占,经三个月,分娩了我。我在水中逃了性命,幸金山寺恩师救养成人。”

再后来,师徒四人来到天竺国都城时,前去朝中照验关文的唐僧,听说天竺国公主搭彩楼抛绣球招亲时,他告诉悟空,“我想着我俗家先母也是抛打绣球遇旧姻缘,结了夫妇。此处亦有此等风俗。”

而在唐僧师徒到达灵山,取到真经,转回东土之时,一路上保护唐僧安全的揭谛、伽蓝诸神,向观音交上了唐僧所受的“灾难薄子”,其中也对唐僧的身世进行了描述,“金蝉遭贬第一难,出胎几杀第二难,满月抛江第三难,寻亲报冤第四难。”

最后,如来在对取经成功的唐僧分封时,他提到唐僧受贬的原因,而其中也有其身世的描述,“圣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唤金蝉子。因为汝不听说法,轻慢我之大教,故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

以上就是在“附录”之外,书中对唐僧身世记载。应该来说,与“附录”相比,尽管这些内容相对零星,但还是比较丰富的!那么,如果删除“附录”,仅有上述记载,是否保持整部原著的完整性呢?

我们下一讲再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