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事炼性,对人炼心丨红尘中的修行之道
修/行
修行不只在山间庙里,
更需要在生活、
工作、社会中。
红尘中的每一个人都要懂得:
在修行中生活,
在生活中修行。
01
◎历事炼性,对人炼心
你的工作环境也是你的道场,你的坛城——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把你的修行融入到你的工作中。
面对境界,历事炼性,对人炼心。
要尽你的责任和义务,要尽心尽力地做好你所承担的一切,要制心一处,用心去做每一项工作。
把你的服务对象看成为父母众生,一切为他们的利益着想,以真诚心对待每一个众生,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理解他们,体谅他们,做众生的公仆,全心全意地为他们服务。
这就是你的修行,你会得到无比的快乐。你的事业、你的工作、你的一切都会顺利。不要怕遇到违缘障碍,他可以历炼你的心性,提高你的层次,增长你的智慧。
你的家庭就是净土,就是你的寂静处。
要把你的净土打扫的干干净净,布置的清净庄严,要任劳任怨的尽你的责任和义务,擦掉灰尘就是擦掉你的业障,扫除垃圾就是扫除你的烦恼。
你的家人都是你的亲人,都是你的父母众生、儿女众生,都是你的金刚道友,要关心他们,照顾他们,尊重他们,不要伤害他们,怨恨他们。
红尘中修行,同时也要明白:各有各的因缘,各有各的福报,你执着什么,什么就会伤害你,你执着谁,谁就会让你伤心,一切都要看成如梦如幻,放下所有的妄念,但放下不是放弃,该做的还要去做,还要做好。
人生就如同一场戏,戏已经开场了,你就要演下去,但是你要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知道,你是在演戏。
哪里有真的夫妻?哪里有真的儿女?既要演好你的角色,又不要假戏当真,其实人间并不是我们的老家,众生只不过是匆匆过客而已,有什么可执着的,有什么可计较的?
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修好自己的心,一切境都会随心转。当以宽阔的胸怀容纳一切,包容一切的时候,你就不会有想不通的事,看一切人都是好人,看一切事都是好事,看一切境都是好境,你如果能经常查找自己的缺点,能不断地去掉我执,这就是修行,否则修什么呢?
修行和生活,工作并不矛盾,佛性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然而人们陷入了繁忙的事务,到处奔走寻求,忘记、失落了自我,不知道最重要的、最宝贵的东西应该从自心中寻找。
生病的人,要找回健康;失业的人,要找份工作;伤心的人,要找到快乐;失望的人,要找到希望。
我们一生几乎都在为找事业、找朋友、找财富、找功名而忙碌,甚至一生一世都在找寻,仍然找不到自己想要的。
其实找来找去,找自己的心最重要,该怎样找到自己的心?修炼自己的心?
02
◎找到自己的心
第一、成就内心的真佛。
有句偈云: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尊本来佛、自性佛,却在耳娱声色里追逐迷失,找遍外在一切,忽略自家珍宝,空在世上几十年找不到真正的自己,很是可惜。因此,我们要作一个有智能的人,向心内觅佛,成就内心的真佛。
第二、点亮内心的灯光。
现代人强调净化环保、净化社会,其实最主要的还是要先从净化自己、净化心灵做起。因为我们的心,经常被愚痴、黑暗、无明、烦恼所遮蔽。
我们每个人的自性里,都有一盏心灯,点亮这盏智能的灯、般若的灯,就能赶走无明、烦恼。有谓美容、美颜、美姿,不如美心,点亮内心的灯光就是美心。
第三、治疗内心的病患。
身体生病了要看医生,心理生病了该怎么办?有人求神问卜,有人看心理医生,不过最究竟的,还是自己要做自己的医生,因为自己内心的病,自己最了解。
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佛陀说法,就是要治众生的八万四千种烦恼病。所谓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用戒来治贪,用定来治瞋,用慧来治痴,身心才会解脱清凉。
第四、发掘内心的财富。
外在的财富,随时可能因为水、火、盗贼、贪官及不肖子孙等而消失。然而我们心内的财富,是偷不去,也失不了的。
例如:信仰、般若、慈悲、道德、精进、喜舍、惭愧等等,都是心中的财富,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你想拥有多少财富,就得看自我发掘多少了。
生活在世间,有人专找门路,有人爱找碴儿,找来找去,只有自找苦吃,自找罪受。
唯有找到自家宝藏,心里才会开朗,才会踏实,无论什么样的生活,都得自在。
03
◎修心:养成淡定从容的生活习惯
烦恼由心产生。南怀瑾先生说,所有人都在“无故寻愁觅恨”——世间烦恼是庸人自找的。
烦恼如同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疾病,淡定从容的生活态度是兔除烦恼的健康生活习惯。
但这种良好的习惯并非每个人都有,即使得道的高僧偶尔也会心生妄念,自寻烦恼。
“白云守端禅师在方会禅师门下参禅,几年来都无法开悟,方会禅师怜念他迟迟找不到入手处。
一天,方会禅师借着机会,在禅寺前的广场上和白云守端禅师闲谈。
方会禅师问:“你还记得你的师父是怎么开悟的吗?”
白云守端回答:“我的师父是因为有一天跌了一跤才开悟的,悟道以后,他说了一首偈语: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方会禅师听完以后,大笑几声,径直而去。留下白云守端愣在当场,心想:“难道我说错了吗?为什么禅师会嘲笑我呢?”
白云守端始终放不下方会禅师的笑声,几日来,无心吃饭,睡梦中也经常会无端惊醒。他实在忍受不住,就前往请求老师明示。
方会禅师听他诉说了几日来的苦恼,意味深长地说:“你看过庙前那些表演猴把戏的小丑吗?小丑使出浑身解数,只是为了博取观众一笑。我那天对你一笑,你不但不喜欢,反而茶饭不思,梦寐难安。
像你这样对外境这么认真的人,比一个表演猴把戏的小丑都不如,如何参透无心无相的禅。”
烦恼是无缘无故的风,无法保持平静淡定,对任何事都深思不已纠缠不休的人,心湖就会被烦恼的风掀起波澜。
有句佛语叫:掬水月在手。苍天的月亮太高,凡尘的力量难以企及,但是开启智慧,掬一捧水,月亮美丽的脸就会笑在掌心。人生总会有各种纷繁复杂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如果不能保持淡定从容,自然会烦恼不已。
在现代都市竞争的人性丛林中,从容淡定是一种难以达到的大境界,庸人都在杞人忧天、慌不择路,只有智者镇定从容。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关键在于你怎样看待——有繁杂事情的人生是最真实的,但是烦恼却是没有必要的。
04
◎心如止水,方可脱俗超凡
人之所以内心痛苦无比,是因为不堪忍受,最重要的是心太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如果内心空灵,被影响的少了,烦恼也就渐渐消失,何来痛苦一说?
佛家、道家都讲,人心如止水,可脱俗超凡。然而这种境界需要勤修苦练,并不易得。心静如水到底是何等境界,南怀瑾先生借庄子的一番言论,来将这般境界展现给大众。
《庄子内篇德充符第五》中讲:
“平者,水停之盛也。
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也。
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
“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
根据上面这段话,南先生在《庄子讲记》里便说,物理上常用的“水平”一词,便出自《庄子》的文中。
“平者,水停之盛也。”水真正平了,停住了,就不流了,有一点倾斜就流了。所谓打坐修道,就是要做到心静水平。
古人所说的定的境界即止水澄波,像水一样止住不流,清澈见底,但又非死水一潭。
所以,水平不流,如止水澄波能够做到昼夜都在止水澄波中,便是道德修养的境界所在。
庄子在这里很明确地告诉世人修行的方法,即效法水平。止心如水,止水澄波,杂念、妄想、喜怒哀乐一切皆空。
修行不必强调是在佛法上还是在道法上,人生本就是一场修行课,如能做到心如止水,即便宁静被打破了,最后仍是归于平静,也就没有什么能够伤害你的。
“内保之而外不荡也”。内在心境永远保持如止水一样的平衡。虽说入世做事难免有喜怒哀乐,但只要内在修养心如止水,可无所畏惧。
所以,“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道德达到这个境界,才真正地成就了和平。
“修”不是修道的修,而是指这条长路、这个希望、这个前途之意。内在有了这种道德修养,入世出世,不受万物的影响,都始终凝定在祥和的境界。
当处于这种止定境界时,就可以“众止”,即停止外界的一切动相。
然而,心静如止水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呢?南怀瑾先生借《庄子内篇·人间世第四》来解释——
回曰:敢问心斋?
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颜回问孔子,什么是心斋?怎样才能到达心斋的境界?
孔子做了如下的回答:“听止于耳。”听觉停止了,和外界脱离了关系,所以叫他也听不见了,入定去了。“心止于符”,心里面什么念头也不动,自然和“道”符合了。
此段话虽然出于《庄子》,但内文引用的确是孔子及其弟子颜回的对话来解释。这里还提出了“心斋”一词。
“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这个时候,呼吸之气是空灵的。
“待物者”即所谓跟外面物理世界还是相对有待的。虽然身心内外一片虚灵,还是跟外面物理世界相待的内心空灵是第一步的修养。
“唯道集虚”,把内心虚灵的境界练习久了,累积久了,那么达到形而上的道也就快了。
原来——由凡入圣,只在心的境界,与身处何地并无多大干系,这就是“心斋”。
而这种境界,须在红尘的种种对境之中才能得到检验,也因此才显得真实而可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