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上大学?一中学子从这部电影中找到了答案
人为什么要上大学?是为了过上好的物资生活,还是为了构建富足的精神世界?是为了改变个人的命运,还是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清华大学历时三年精心打造的纪录片《大学》,用四个清华人的故事,诠释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诠释了“教育是改变国家命运的根基”的教育理念。影片自7月9日上映以来,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一中也有意让学生一睹为快,从影片中寻找理想的光芒和人生的价值。一中35级校友、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陈军先生的心愿与母校不谋而合,怀着深厚的母校情结,慷慨出资赞助学弟学妹们集体观看该片,引领他们去追逐理想之光。7月31日,150名一中学生来到橙天影院,尽享陈军学长馈赠的这场精神盛宴。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伴随着清华大学校友深情演唱的清华校歌,四位清华人跌宕起伏的真实人生故事徐徐展开,带领大家来到满怀理想与希望,饱含情怀与热血的清华大学,追寻指引大家前行的理想之光。
《大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出品,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清影工作室、大礼糖影业(北京)有限公司制作。影片通过三年纪实跟拍,以电影化叙事呈现了四位清华人的人生选择。
“00后”高考生严韫洲坚守笑泪交织的努力与期盼,最终考入心仪的大学;攻读九年的博士生宋云天不计个人得失、放弃留校任教“下基层”的坚毅与孤勇;旅美十年的“哈勃学者”蔡峥回国入职清华,推动光谱巡天望远镜项目的奋进与执着;83岁仍坚持站立讲课的荣休院士钱易先生的谦逊与坚守,都在生动诠释着清华人“家国天下”的壮志情怀与“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核。
钱易
严韫洲
宋云天
蔡峥
影片四位主人公对理想的追寻和坚守,深深打动了同学们。影片结束时,观众席上自发地响起热烈的掌声,同学们的眼神中也多了几分信心和坚定。
一座清华园,四位清华人,他们虽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面临不同的道路选择,却有着共同的对理想的坚守。中国正因为有许多这样奋斗的人,才能日益强大。
这部影片让一中学子们认识了一个更立体、更厚重、更有力量的清华,比如食堂、宿舍,比如尴尬的舞会、丰富的课堂,它将大学之道传递给风华正茂的青少年,点亮了青少年的理想之光。同学们纷纷表示,一定要自强不息,不负韶华,学习清华人深厚而执着的家国情怀,“不求做大官,只求做大事”,无问西东,无愧此生,为心中理想的大学而奋斗,成就自己的灿烂风华!之后,同学们纷纷拿起手中的笔,在明信片上郑重写下了自己对青春、对理想、对国家、对未来的畅想。
“身在井隅,心向星光”,秉承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希望一代代一中学子,哪怕前程坎坷,哪怕不再年少,也依然有追逐理想的信念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