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娜尔古丽:彩霞
该作品首发《民族文学》原名《女人的宿命》后在《西部》刊物头题转发,改名为《彩霞》,次年被《楼兰》杂志头条刊发,改名为《这里有彩霞》。之后,被《建国70周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家精品》收录。并翻译12多种国家语言, 菲律宾导演 : 德本·巴尔塔扎尔制作为电影《女人的宿命》。
★铁血军魂
荣耀致敬★
阿娜尔古丽作品《女人的宿命》宣传照。
女人的宿命(一)
东方紫霞很久以前不叫东方紫霞,叫霍果果。
霍果果的爸爸很早就死了,没有在街坊四邻的心目中留下任何印象。倒是霍果果的母亲有盐湖的瓦图巷子那一带颇有名气,她有两个绰号,一个叫黑寡妇另一个叫馋嘴老婆。在瓦图巷子人们的记忆中她头上常年留着拔火罐的紫印记,细细的眼睛下方有一颗芝麻大的泪痣,天生一副寡妇相,脸上是一道疤痕,就像一只扭曲的红线虫。据说这条伤疤是她丈夫在世的时候和她打架用皮鞭子抽的。霍果果的爸爸也真是的,死了就罢了,干吗还要给黑寡妇脸上留下永恒的纪念,起到的作用就像《水浒传》中的林冲脸上被刺青一样明确。
黑寡妇隔三差五哼哼唧唧犯一次头疼病,馋嘴病也随着头疼病而来。这时,她便四处寻搜些东西吃,尤其喜欢吃肉。死猫烂狗,都会捡回家收拾干净,火烤锅煮入了腹肚,之后病就会自然康复。
霍果果跟着她娘沾光,一年四季都有肉吃。有一次黑寡妇竟然捡了一只死老鹰,拔尽毛以后在灶膛烘烤起来。烤熟了便和11岁的霍果果一条大腿一只翅膀地分着吃,霍果果就像一只幼兽一般肯着一团柔韧无比的骨肉,嘴上沾满黑色的柴灰。吃完了老鹰肉,霍果果随手从衣兜里掏出不知道从哪里捡来的一个破哨子,哨子锈痕重叠,霍果果叼在嘴里,躺在床上有一搭没一搭地吹,一会儿尖锐无比,一会儿有气无力。霍果果每次吹哨子的时候面部表情极其丰富,两腮泛出抒情的样子,双目紧闭,陶醉的眉毛上下簌簌抖动。11岁的姑娘,该有自己的思想了,但霍果果就这样没心没肺地活着。
霍果果在黑寡妇的生活中形同虚设,霍果果总在同学家过夜,一连半月不回家,黑寡妇从不过问。一个寡妇的寂寞是漏洞百出的,黑寡妇除了捡一些烂肉回来吃之外,大多时间用来不断地寻觅着寄托后半生的男人,一般和她相处的都是建筑工、修鞋匠、卖臭豆腐的一类低层次的男人,他们虽然没受过什么良好的教育,但是对女人的巧舌如簧无师自通。黑寡妇在他们的眼里就是不占白不占的便宜货,他们拿着一团羊肠子或者一串葡萄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和黑寡妇睡觉,黑寡妇也是来者不拒,即使对方拿一颗水果糖也不嫌少。
黑寡妇找情人缺乏计划性。
虽然有大致的方向,却往往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和黑寡妇好了最长时间并且在黑寡妇的眼中最有地位的男人叫布谷。布谷无业,是个十足的酒徒,他宛如一只无头苍蝇,到处乱飞,却找不到有缝的鸡蛋,当他遇到黑寡妇后没有任何借口,一只见血直奔主题。事后,他告诉黑寡妇他明白了"百年修得同船度、千年修得共枕眠"这句话的深刻涵义。黑寡妇在他的大腿上狠狠地擂了一拳骂了声:操蛋。然后一阵哄笑,几乎吵醒了整个瓦图巷子的人。酒色之徒这四个字简直就是专用来形容布谷的,喝了酒就起了色心,再喝酒。用酒来醉自己、醉人、醉世界。
布谷把黑寡妇当做情人来包养,可以说有点病急乱投医的意思。他把小偷小摸来的挂面、发卡、口香糖、牛蹄子、搽脸油等零零碎碎的廉价物品源源不断地送到黑寡妇家里,布谷莫名其妙的热情把黑寡妇包围了,这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让黑寡妇头晕转向。布谷在黑寡妇面前表现的狂妄自大好似李白写出的"长江之水天上来"一般。
黑寡妇明白自己的处境,她赤条条地躺在布谷的怀中,满怀柔情地和布谷说:我是一个带着孩子的寡妇,生活没有给我偷懒的机会,我的身体就是我生活全部来源。
布谷拍着黑寡妇酱紫色的屁股蛋子说:你投靠了我就是你的福气,我布谷是什么人?我可不是一般二般的人,我知道上什么山砍什么柴,下什么河捞什么鱼,天下的便宜事我一个人就全占了。二人正赤条条地勾画着未来的宏伟蓝图,只听门吱呀一响,霍果果出现在他们面前。
黑寡妇着急地用衣裳遮挡住布谷身体的某个部位,生气地骂:不死在外面,你回来干什么?滚犊子!滚得越远越好,别让老娘看到你。
霍果果闻到了母亲和布谷皮肤和头发蒸腾出来的热气,呆呆地站着。布谷身体的某个部位蠢蠢欲动,他长满粉刺的面孔很有内容,亮闪闪的目光在霍果果的身体上上下徘徊着。黑寡妇有些愤怒了,黑色的脸蛋如烤熟的面包,上来煽了霍果果一个耳光,厉声喝骂:你看什么?下流的东西,你还不走?霍果果听到耳边的风呼呼作响,接着脸上是灼热的疼痛。霍果果还是站着没动,黑寡妇光着身子,把女儿连踢带打推出门外,她的耳光击打在霍果果的额头、眼睛上,恨之入骨的重量。她气急败坏地插上了门。
霍果果站在门外,她脑子里只有一张满是粉刺的面孔。她的眼前一片黑暗,好一阵才缓过来,明媚的阳光照着她矮小的身材,此刻才觉得心中酸楚,眼中泪意,额头都是汗水。从那一天起,霍果果心中有了一团阴影,不敢随便回家。
"家"本来是一个充满温馨的代名词和物质的概念,但对于霍果果来讲充满忧愁、充满烦恼、充满憎恶。更糟糕的就是霍果果把黑铁哨子丢了,她找了好几个地方都没找到。没有哨子吹,霍果果觉得嘴里总是缺少了点什么似的,于是她把自己的小拇指放到嘴里,使劲嗕着。从此,不管霍果果走到那里,人们都看到她被唾沫浸泡得发白的小拇指,闻到那个小拇指散发着酸腥的味道。
年幼的霍果果仿佛是终年不见阳光的种子,在石缝的泥土中获得了生存,开枝散叶。
布谷因偷盗罪入狱了,他在榨油厂为黑寡妇偷麻油的时候被抓获的。前一天黑寡妇和布谷睡到半夜,惊醒后突然说想吃一个油烙饼。布谷劝了她一会儿,第二天打定主意为黑寡妇偷油,临走前喝了半斤追魂酒来壮胆。霍果果那一天也见到了被公安局带走的布谷,他全身油洪洪的,鞋子丢掉一只,脚碰破了,一直在流血。野心勃勃的人流如过河之鲫一样,拥挤着布谷,不能行走,公安人员在前边喝骂着为布谷开道,布谷的双手戴着亮闪闪的手铐,他的双眼看上去疲惫极了。
霍果果急匆匆地跑回家,对黑寡妇说:布谷……布谷被公安局带走了,他在油厂偷油……黑寡妇像一袋崩溃的沙土袋子,慢慢滑落下来,倒在地上,手腕上的塑料手镯被摔得粉碎。日后,黑寡妇觉得布谷知恩图报,为了自己锒铛入狱,这种感激如一种巨大的力量,融化冰雪、撼动顽石。她相信布谷是爱自己的,只是自己对他太多的负罪,觉得对不起布谷。没有了布谷,黑寡妇就断了经济来源。于是,黑寡妇不得不和一个又一个的男人同居、要钱、分手、再同居,她犹如一个黑暗的洞穴,男人们不知道如何去填补它。黑寡妇渐渐不去野外捡肉吃了,她跟着男人学会了抽烟,她的心已经无法再疼痛,疲倦也好、麻木也好,就是不能孤独。一孤独她就想男人、想哭、想寻死,她的自尊一天一天坍塌下去,太不自爱的同时也鄙视自己。黑寡妇像一块肥皂一样一次次投入到滚烫的开水中,然后捞出来,毫发无损。她试图拯救过自己,想让自己看来和旁人一样幸福,但是一切都失败了。在人生的转折点上,她每次都做出错误的选择。
这样的日子几年都过来了,一天,黑寡妇再也不想玩这种更换男人的游戏了,她快40岁了,细密的皱纹爬在她的面部颈部,岁月总是无声无息地来,在蓦然回首的一刹那,才发现生命的年轮不断增加。在黑寡妇以前的概念里,40岁应该是个很遥远的日子,至少还要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有很多男人在等候着她去收复。然而,当她轻轻掀起头发看到自己有些苍老的脸面时,40岁还是以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占据了她生命的年轮。
黑寡妇只感觉到失落,而没有感觉到成熟。黑寡妇便打定主意跟了一个灰头土脸的皮毛贩子,消失了。她一半是为了追求新的生活,另一半是想离开盐湖,离开瓦图巷子,遗忘已经过往的那些人和事。她也想过带着女儿霍果果一起走,但是她又害怕女儿重蹈覆辙走了她的后路,再则,她一走天大的耻辱就都被她带走了,留给女儿的应该是纯洁、安宁。她狠下心,把身上仅有的10快钱掏出来,掖在女儿的被窝中,头也没回地走了。
半个月后霍果果回到家,看到落满灰尘的家具和桌子上留下一张拆开的香烟纸壳,空白地摊开,没有片言只语,恍然霍果果觉到母亲似乎离开好久了,她找遍了所有和黑寡妇好过的男人,大家一致摇头表示没有见到。
在霍果果失望之余,一个炸油条的老男人告诉她说就在前一段日子黑寡妇带着一个皮毛贩子,在他的早点摊上喝了几碗豆浆,吃了几根油条,听他们的谈话好像要到二连浩特做生意去了。霍果果从心底悠然腾升出一种感觉,就是被亲生母亲抛弃了。非常的孤独是霍果果面临的最大损失,仿佛一个人沉没到无垠的海底,覆盖过来的海水,已经阻塞了一切通道。天上的云是灰灰的,太阳努力地钻出云层,一群黑色的飞鸟,平展着翅膀掠过她的头顶。它们没有发出任何的声音,寂静得像天堂飘落的叶子。
母亲与将要落山的夕阳一样,在血色的刺痛中凝结。霍果果蹲在门前呜呜地哭得喘不过气来,一些与她家从不来往的邻居,跳出来对她口若悬河地发表议论和对黑寡妇的评价:世上哪里有这样的母亲,畜生都不如,畜生都舍不下自己的幼仔;她是没脸在这里呆下去了,到别处卖去了,这条街里没有市场了,都轮换遍了;好呀!这回咱们消停了……偶尔也有叹息声:哎!黑寡妇也不容易,少吃没喝的,走了也许是条路子,只是这孩子太可怜了。(未完待续)
女性视野下强大的自我叙述
★铁血军魂
荣耀致敬★
阿娜尔古丽小说的自叙传色彩还表现在文中主观意识和主观评价的直接介入。她将自我的生命体认转化为作品中“我”或“她”对生存奥义的感慨,以话外音或人物内心独白的方式和盘托出,如《最后一个鼓手》中,孙家鼓乐班子不断推陈出新,但在激烈的竞争中仍然步履维艰。作者在文中直陈其因:农村人对自己的文化产生了怀疑和自卑。《过去的并不遥远》则在副标题中呈现出了作者在野坟滩中学悟出的真谛:有文化的人不见得是善人,风月女子不见得游戏人生。《盐湖囚徒》中,母亲柯儿在弥留之际向女儿石榴道出了自己用一生的付出换取的其认定的古老真理:男人是无情的。在《夏日冷梅》中,作者指出了愚蠢、贪婪的人用无知致他人于非命。《秋夜星辰》则将世间万物恍如星辰,转瞬即逝的哲理尽情演绎。阿娜尔古丽将自我对人生、人性的洞悉直陈于文字中,打破了先锋派的“零度介入”,运用冷热文字,以自我的主观评价和认知引导读者。“人们生活在艺术世界中往往会徜徉着情感想象性的体验,产生许多遐想。这其中可以融进自己生命的体验,可以在虚拟的世界中进行自我的确证,可以重构现实存在的自我,更可以创设未来生存情境,进而从事着过去、现在、未来的精神漫游。” {1}阿娜尔古丽的小说因而受到了众多读者的青睐。
二、美丑并置、善恶并陈的叙述模式
在阿娜尔古丽的小说中,不难看出两个对立世界的合理并存:真情与假意、信任与欺骗、正义与邪恶、爱心与私欲、爱情与兽性。作者将美丑并置,以丑的残酷唤起人们心中对美的呵护与渴望;将善恶并陈,以恶的强大引起人们对善的怜悯和向善的冲动,如豪华的京都别墅与逼仄的胡同小屋(《左岸番茄》)、外来务工者辛酸的处境与女房东的优裕与强势(《女房东》)、失学儿童的无奈与众人的冷漠(《泪珠是凝结的痛苦》)、缺失母爱的挣扎与无耻兽性的胁迫(《七星瓢虫》)、农村空巢老人的温情与子女的自私和残酷(《馋老头和他的儿女们》)、非常态的“二奶”与私生子同常态社会伦理的对立(《别在我母亲头上撒尿》)等等。这种两相对照的叙事模式使社会现实问题尖锐地呈现出来,以小说烛照现实生活,密切了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是对“人的文学”精神的践行。
在这种叙事模式的支撑下,阿娜尔古丽的小说中呈现出强大的女性自我世界与孱弱的男性“他我”世界的对照。
在强大的女性自我世界中,女性强大的自我表现在三方面:
其一,小说中的女性无论善恶总是美貌与才干兼备,她们往往是时局的扭转者、压力的直接承受者、忍辱负重的牺牲者或阴谋的策划者。翠莲(《红盖头》《花轿》)、秋蝉(《秋蝉的嫁衣》)、贞香(《压寨夫人》)、梅梅(《最后一个鼓手》)、艳姬(《秋夜星辰》)、戴天鹅(《女人就得悠着活》)等,这些女性有着出众的美貌和常人所不及的智慧、毅力与勇气。她们大多是小说世界中的强者,无一例外的是,这些女性身边的男性往往是猥琐、阴毒、弱智的典型。这类形象的设置很显然同作者强烈的女性意识相联系。
其二,小说中的女性通过自身的奋斗,在男性摧毁的生活废墟上建立起一个顽强的生存世界,这既是一个强大的精神世界也是一个永不垮塌的物化世界。贞香带领饮马川的女眷与山民谱写了一曲爱恨史与家国史(《压寨夫人》);翠莲奋斗抗争一生,一百零九岁无疾而终(《红盖头》《花轿》);箫岚被日本人毁容后,在坟地埋葬死在同胞手中的人(《高地上的女神》);李大牙用火烧得豌豆毁了容,装成哑巴,回到村里行医救人(《不平凡的军旅》)。这些女性往往都是在男权世界的挤压和蹂躏中振奋,强大的精神世界使这些女性具有超凡的生存本领和生活智慧,能够在破败、惨痛的现实中开辟自我的生存空间,成为自身命运的主宰者。
其三,小说中的强大女性自我具有不屈的品格和无私无畏的牺牲精神,并将死亡作为与现实抗争的最高方式。欧阳佳紫以死神翩然而至的结局来面对与高主编串通的客人的侮辱(《在冰上行走的鱼》);梅梅用自己和肚中孩子的生命换取有来在公会镇轰动的表演(《最后一个鼓手》);艳姬在红卫兵造反的年代,为救叔叔而用菜刀结果了自己的性命(《秋夜星辰》);卞潇潇为了反抗世俗和婆婆的偏见,为了丈夫的未来,从宣化古城的钟楼上跳了下来(《雪地里的新娘》)。主人公在绝望之际为保全他人,往往以自我牺牲为选择,表现出无私无畏的品格特征。这是女性在“生命力先遭到阻碍而后洋溢迸发,因而精神得到振奋或提高时所表现的道德精神力量的胜利”{2}。
与此相对照的是孱弱的男性“他我”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男性大多是阴暗、丑陋、卑劣和猥琐的。阴毒的汉奸王老爷(《秋蝉的嫁衣》)、当鸭的男生高亮(《毕业那年》)、欺骗爱情的阿木(《爱情的残骸》)、被金钱和虚荣诱惑的米克(《左岸番茄》)、色欲横流的星火作家(《七星瓢虫》)、强奸养女的屠宰工(《化蝶》)、遗弃怀孕情人的夏三(《昨日的日那》)等等,在与强大女性自我的对照下,男性往往是作者笔下贬抑和嘲讽的对象。
★铁血军魂
荣耀致敬★
三、叙事中浓重死亡意识的呈现
爱与死是文学讴歌不尽的主题,阿娜尔古丽的小说以强烈的理性精神和道德力量对此加以阐释。她的小说在主题叙事中带有浓厚的死亡意识。她一改传统文学对死亡的描写方式,对其进行了另类书写,使死亡失去可怖的特质。
首先,死亡是阿娜尔古丽小说中重要的纽结,是人物使“此在”在未来得以延伸的唯一选择。爱上继父的东方亚霞遭到拒绝后,选择了裸死,为的是让继父看到自己婴儿般胴体的每个部分(《女人的宿命》);马克用三人同死的方式解决了亲情和爱情的纠葛(《化蝶》);米克烧了蕃小姐的别墅,自己也被烧成了焦炭(《左岸番茄》);喜花旦布以死求得女儿的宽恕(《盐湖囚徒》);难产的日那平静地选择保全孩子(《昨日的日那》)。这一系列死亡纽结的设置,使小说中的人物获得了现实中无法实现的解脱,而死亡则作为实现这一目的的唯一选择。
其次,死亡是阿娜尔古丽小说中人物的精神生命在未来得以延续的途径,因此具有了崇高感和神圣感。阿娜尔古丽小说中的人物为了捍卫贞洁、坚守信念,不惜以生命为代价,他们的死形成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影响了他人的精神诉求和价值判断。死抱着汉奸丈夫跳崖的飞絮(《压寨夫人》);以死报夫的艳姬(《秋夜星辰》);守护榆树,饿死家中的奶奶(《百年树人》);坚挺着残损的身躯以死护兄的箫岚(《高地上的女神》)等。小说中死亡情节的设置突出了正义、善良、尊严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死亡已走出了悲伤和恐惧,走向悲壮与崇高。
第三,阿娜尔古丽的小说改变了传统小说将生死对立、死亡与恐怖匹配的套路,赋予死亡瑰丽的色彩。被刘大夫害死并制造上吊假象的赵菁菁,玲珑的脚趾头像水晶葡萄一样鲜嫩,脸蛋鲜艳无比(《莽林红尘》);卞潇潇的鲜血溅到婚纱上,像顾家的梅花一样美丽(《雪地里的新娘》);父亲死时,额角上的血迹闪着的光泽犹如红黑交织的梅花(《压寨夫人》);孙贞洁触电死在卫生间,长长的秀发掩着面容,淑女一般(《糖水玛娜》)。外婆弥留之际俊美如少女;母亲死时脸上现出少女的妖媚;喜花旦布死后嘴里散发着鸦片的芬芳,身上穿着滚边的红绸袍子,大朵大朵的牡丹在床头怒放着(《盐湖囚徒》)。死亡与美丽、生机的结合使得死亡这一人生终极价值的意义在文中得到崭新的阐发。“死亡没有任何主观性,而文学叙事对死亡的观念性虚构往往旨在完成一种教化功能,却与它试图虚构的那个世界本身无关。”{3}作者通过对瑰丽死亡的描写,提升了敬畏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展现了全新的审美视域。
阿娜尔古丽的小说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笔触切入女性视界,展现了女性视野下强大的自我叙述。她在小说创作中表达了自我对人生、人性的独特体验,构建起强大的女性精神世界和物化世界,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体验。正如刘大先在《2011年〈民族文学〉阅读启示》中谈到当前民族文学的特点时所评述的那样:“它所描写的对象、所关注的问题、所关怀的价值、所表述的诉求,已经超越了民族风情的展示、自我殖民化的压抑甚至民族独特性的表达,而成为带有普遍色彩的共同意识。换言之,它讲述的中国故事,呈现的是中国形象、思考的是中国问题,民族身份的存在只是无数中国身份中的一种。”{4}
{1} 盖光:《文艺生态审美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61页。
{2} 韩望喜:《善与美的人性》,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0页。
{3} 王炎:《小说的时间性与现代性》,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版,第138页。
{4} 刘大先:《2011年〈民族文学〉阅读启示》,《民族文学》 2012年第1期,第119页。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喀什师范学院校内重点课题“新疆作家阿娜尔古丽小说创作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2)1415
作 者:佘国秀,文学硕士,喀什师范学院人文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演讲学。
编 辑:张晴
★铁血军魂
荣耀致敬★
作者简介:阿娜尔古丽,党员,维吾尔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国际写家协会终身签约作家。出版长篇报告文学《踏着春天的脚步》;出版长篇小说:《红盖头》、《花轿》、《秋蝉的嫁衣》、《柳如是》、《压寨夫人》等。长篇报告文学《森林城市的崛起》由中国绿色时报连载。长篇小说《森林中的红盖头》由《生态文化》连载。《守林世家》由《生态文化》连载,已经出售影视版权。中篇小说:《糖水玛娜》被中央财经大学阅读课本录用。参与十余部影视剧。在国内期刊:《西部》、《飞天》、《地火》、《上海文学》、《天津文学》、《民族文学》、《青年文摘》、《浮玉》、《中国林业》、《国土绿化》、《生态文化》、《世界华人》、《华人》、《半月谈》、《共富天地》、《塔里木》、《读者文摘》、《楼兰》、《老爷山》、《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华北信息报》、《共富天地》、《河北教育》、《东莞文艺》、《中国绿色时报》、《新视野》、《南方周末》、《黎都文苑》发表小散文四百多万字。
★铁血军魂
荣耀致敬★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