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投诉,“你说多让娃做主,但她越来越不听话!”

这条投诉来自我的朋友,她也是我公号的读者,我的书她都买了,每天的公号都会打开、转发和点赞(哈哈,谢谢她)。

但前不久却来投诉我了,“你总说多给娃掌控感,多让孩子做主,但我女儿为什么越来越作妖呢?”

前段时间正好我们两家聚会,我亲身经历了她女儿“作妖”的全过程。征得她允许,今天把这个故事和我们的反思分享出来。

1

孩子怎么就没事找事呢?

朋友家的孩子5岁,那天,吃完饭发现有个超市,我们就一起去逛了。

进去前,我们都对孩子说好了,今天我们去超市购物,孩子们都可以自己选一个东西买。

过程中,朋友的孩子选了一盒焦糖爆米花,我就听到朋友对她女儿说,宝贝,你看,这个糖分很高,不营养,对身体不好,还会蛀牙。

她女儿一开始不肯放手,然后朋友又从旁边货架拿了奶酪条和鳕鱼条,又对女儿循循善诱,

你看,这两个不是你最喜欢吃的吗?奶酪好香的,里面很多钙,帮助宝宝长高;鳕鱼很鲜的,里面有DHA,让宝宝更聪明。

磨了很久,她女儿竟然就有一点点松手了,我朋友大大给孩子一个拥抱,表扬道,我家宝真懂事,真听话。

后来也都挺好的,她还和小D分享了零食。小D选的棒棒糖也主动说不吃,因为不营养,对牙齿有害。

直到下午开始,小女孩时不时会因为一点小事哼唧一下,妈妈说话不回答,有时还摆出个气鼓鼓的脸。

朋友当然觉得这是孩子“莫名其妙,没事找事”,这样的情况发生多了,朋友也忍不住教训了起来。

结果呢,自然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她女儿直接在游乐场崩溃了,被带出去了。

那天晚上,朋友微信来和我说,你看,她家孩子总是这样的,经常蛮开心的一天,到了下午开始闹了,结果大家不欢而散。

这样的反馈,我以前在纽约时,朋友也和我说过。这次第一次亲身经历才真正明白了问题出现在哪,而且朋友真的还不自知。

我问朋友,你既然已经想好了只给女儿买奶酪条和鳕鱼条,那为啥进超市之前还和孩子说,宝贝可以自己选一个。

朋友回答说,这是从你文章里学的呀,你当时写的《就是这么神奇,这三感让孩子自发地想变好》,我印象特别深刻,觉得好有道理的。

你那篇文章里特地强调了,要给孩子掌控感。所谓掌控感,就是多放手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我当时给的回复是,就是因为长久以来你要给孩子所谓的掌控感,反而削弱了她的掌控感。

那天下午后来发生的所有,都是孩子在找回自己的掌控感。

朋友当时听完我的这个回复其实是困惑的,如果你也有类似我朋友的烦恼,那么下面这些就是我今天想和你们分享的。

2

真实感,才能给孩子掌控感

我当时那篇文章里提到的亲密感、力量感、掌控感,这三感绝对是正确的。但有个前提是,“真”。

那天小D也选了一个自己想买的东西,棒棒糖。嗯,我知道,非常没营养,对于一些家庭来说,甚至都是“禁区”。

但这是我们之前说好我赋予她的自主,而这也的确是小D自己想买的,所以我们就高高兴兴买单了。

朋友也问我,你心好大啊,这种糖果最没营养,长期吃了上瘾怎么办?

其实从朋友的这个提问,就能理解她当时为啥要反复说服女儿不买焦糖爆米花了。

但这里的矛盾就在于,我们给孩子自主之前,自己心里已经有了最好选择。当孩子做出“自主”选择后,我们又通过各种“妈妈为你好”而去剥夺。

这是非常残忍的,这比不给还要残忍。因为孩子体会过“得到”,然后再去夺走,那是“失去”的感受。

其实养娃这件事,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我对于零食的态度,以前也写过👉 戳这里回顾

如果你和我的朋友一样,真的一想到放权给孩子做某些事情就是各种担心和害怕,那么我的建议是,对于这样的事情,不要给予“假”掌控感。

不要给孩子可以做主的幻象,直接告知你内心的答案,“我们进超市去买奶酪条和鳕鱼条”。

面对孩子想要买焦糖爆米花时,选择实事求是,把你的担心顾虑和她分享,把你们家的饮食原则和她分享。

“规则之内给予孩子最大的自由“,这是育儿的上限。如果做不到,那么不妨就管理下限,也就是把你真正放心安心的事情,充分给予孩子自主的权利。

孩子需要掌控,而掌控感,之所以有个“感”字,那是孩子内心的感受,而不只是一个行为,一个动作。

如果父母没有真正安心,即使你完成了这个动作,传递给孩子的还是“担心犹豫焦虑”。

那么哪怕这个孩子也接过了这个动作,她内心的这份“掌控”感觉其实是不存在的。

这样的情况多了,孩子需要开始猜测,父母说让我做决定是真的让我做决定还是在试探考验我?他就会越来越没掌控感。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父母会觉得我也跟着育儿知识做了啊,但是没用。

3

千万别假装做个“好父母”

其实这个话题往大了说,就是别假装做个“好父母”。

我们这一代真的是很努力在学习怎么做“好父母”,但有时会出现一种风气,就是我们会过度追求所谓的“政治正确”。

不少朋友在看育儿知识时,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自己心里贴标签,做到“共情“才是好父母;做到“爱与自由”才是好父母。

然后就会出现,我们变得很假、很怂、很虚。

孩子推了我们一下,我们立马第一时间去共情,你很兴奋,刚刚推了妈妈。然后还会复盘,告诉他不可以这么做。但孩子却说,我就要推妈妈!

为啥共情了,复盘了,孩子还要继续推?

因为我们没有第一时间用表情和语言告诉他,你把我弄痛了,我现在不舒服。他没有看到我们作为正常人被人弄痛后的真实感受。

当我们共情、复盘时,我们仍然假装要和颜悦色,孩子当然无法理解他行为背后的结果。

学了太多育儿知识,我们反而忘记了自己同样作为“人”的感受。

如果真的“演着演着也就成真了”,那也不错。但我们大多数人的情况是“忍着忍着就爆发了”。

于是在孩子眼里,我们就是个“出尔反尔”的人。

经常说好了“你自己做决定”,然后整个决策过程中百般干预,还非要诱导到我们心目中的答案才满意。

我们还是个“一惊一乍”的人。

孩子用一样的方式对待我们,前99次都是心平气和的,到了第100次就爆发了,而且张口第一句就是,你这个孩子怎么总是爱打人推人?

我们更是个“无比焦虑”的人。

学了那么累,都“牺牲”了自己去成就孩子,结果孩子越来越顽劣,最后忍不住想骂人,育儿这些都是骗人的!

孩子和我们,本质还是关系。任何关系的本质都是互相舒服,彼此确定对方的模式。

可以努力地去运用育儿知识,但是绝对不要以牺牲真实作为代价。

做不到不可怕,痛苦才可怕。只要不痛苦,凭着我们的学习思考劲头,永远可以越来越好。

做不到的时候多认怂,真实永远比“完美”重要。

承认自己“想要做更好”的欲望和目标,但保持独立思考,并且别被标准裹挟了。

这个道理,育儿工作生活都适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