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所得税会计(一)
一、所得税会计概述
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会计准则为规范,税务处理以税收法规为依据。而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两者收入、费用(及利得、损失)等影响的“所得”的规范不同,从而导致“会计利润”和“应税利润”之间存在差异。
会计利润是根据会计准则确定的一定期间内扣除所得税费用的利润,即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应税利润则是根据税收法规确定的一定期间内据以交付所得税的利润,亦称为“应税所得”“应纳税所得额”。
(一)永久性差异(非暂时性差异)
1.含义
永久性差异是指会计利润和应税利润之间因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关于收入、费用的确认口径不同导致的某一期间发生、以后期间不能转回的差异。
这里的确认口径不同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确认与否的口径不同;二是确认的金额不同。
举例说明:
例如某企业某报告期内持有的国债利息收入100万元,按会计准则确认为投资收益计入当期会计利润,而按税法规定作为免税收入不计入应税利润,这100万元的差异就是确认与否口径不同而导致的差异;再比如企业某报告期内计入管理费用的业务招待费900万元中有80万元超过税法规定的税前列支标准的,这80万元的差异就是确认金额口径不同导致的差异。
2.特点
永久性差异在本期发生,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由此导致的会计利润和应税利润的差异永久性存在。
(二)时间性差异(暂时性差异)
1.含义
是会计利润和应税利润之间因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对收入和费用确认的时间不同而导致的某一时间发生的、以后会计期间可以转回的差异。
举例说明:
比如某企业2006年末投入使用一台环保设备A,其应计折旧额为100万元,会计上对该设备与同类设备一起采用直线法按5年计提折旧,税法允许企业对该设备按两年计提折旧,该设备计提折旧的两年里,每年会导致会计利润比应税利润多30万元;但该设备计提折旧的后三年里,每年会计利润都比应税利润少20万元,5年里按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计提的折旧费,虽然每年各有差异,但是总额却是相等的,可见时间性差异,是由于会计上先确认收入或费用而税法后确认,或者是税法先确认收入或费用而会计上后确认,两者对金额的确定存在时间上的差异,但总额确实相等的。
2.特点
在某一期间发生,但在以后期间能够转回的差异。
二、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一)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应税利润)=会计利润±永久性差异±时间性差异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有关时间性差异(暂时性差异)的几个例子:
会计在当期确认为收入,税法在以后期间予以确认:
例1.某企业的某项金融资产发生公允价值变动
解析:“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构成利润表中的一部分,会计上确认为当期收入,税法当期并不确认为收入,只在处置时确认为收入。所以当发生公允价值变动时,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浮动盈余)或者=税前会计利润+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浮动亏损);当处置金融资产时,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浮动盈余)或者=税前会计利润-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浮动亏损)
会计在当期确认为费用,税法在以后期间予以确认:
例2.某企业交了一笔质量保证金200万(为了预防损失,提前确认的一笔支出)。
解析:此时企业做的会计分录为:
借:销售费用 200 0000
销售 贷:预计负债 200 0000
由该笔分录可见,企业在当期将质量保证金确认为费用,而在税法上当期不确认为费用,只在商品销售出去时确认为一笔费用。所以交付质量保证金时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200 0000;销售出商品时,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200 0000
会计以后期间确认为收入,税法当期确认为收入:
例3.房地产公司销售一批期房,提前预收的房款计入“预收账款”,旧会计准则规定不能确认为当期的收入(新收入准则下可确认为收入),而在税法上可确认为当期的收入,在房子建成之后不确认为收入。此时,当销售期房时,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预收账款;当期房建成时,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预收账款
会计在以后期间确认为费用或损失,税法在当期确认为费用或损失:
例4.某企业2006年末投入使用一台环保设备A,其应计折旧额为100万元,会计上对该设备与同类设备一起采用直线法按5年计提折旧,税法允许企业对该设备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解析:会计上第一年确认的折旧额:100/5=20万元,税法上第一年确认的折旧额:100×2/5=40万元,第一年会计上比税法上少提折旧20万元,第一年的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20 0000;会计上第五年确认的折旧额为20万元,税法上确认的折旧额为0万元,第五年会计上比税法上多提折旧20万元,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20 0000。
(二)所得税会计的处理方法
1.应付税款法:按本期应交所得税作为本期所得税费用的方法,这种方法不考虑时间性差异对未来纳税的,即不涉及递延所得税,基本的账务处理方法: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递延所得税(应税利润×现行税率)
2.纳税影响债务法
该方法主要包括递延法和债务法,其中债务法又包含利润表债务法和资产负债表法,递延法和利润表债务法时间性差异对未来纳税的影响,基本的账务处理为:
借:所得税费用[(会计利润±永久性差异)×现行税率]
借或贷:递延所得税(时间性差异的纳税影响的发生或转回)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应税利润×适用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