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7岁男孩跳桥:不懂好好说话的父母,正在把孩子推向绝路

01

两天前,上海一位17岁的男孩跳桥自杀了。在事发的监控中,驾车的母亲将车子停在了高架桥旁边,车内她和儿子起了争执。紧接着,男孩冲出车外,头也不回地从桥上跳了下去,整个过程不到5秒。那位追赶不及、阻拦未果的母亲在原地绝望地恸哭。

网上关于这个事件的讨论已经沸腾,不少网友表示男孩太多冲动,也有人指责母亲的教育方式不得当。

然而,对于已经不在世的男孩而言,再多挽回的话他也听不见,妈妈的懊悔和哭泣他也看不到了;对男孩的母亲而言,网络上持续发酵的每一个讨论都和丧子之痛一样锥心刺骨。

面对这一悲剧,我们所能知道的只有一个影影绰绰的概况:一个17岁的青春期男孩在学校和同学闹了不愉快,在就此事和母亲沟通的过程中发生了争执,一气之下选择了轻生。

我们并非站在上帝视角,也无从得知男孩和母亲之间更多关于沟通和性格的细节。但是可以确定的一点是,一个人不会轻易选择去死。网友留言:他是经历了多大的绝望才会选择跳下去。这让无数人唏嘘、泪目。

试想,同学之间即使产生了天大的矛盾,也不足以让一个人放弃生命。但是,家庭却是一个人离不开的生存环境,犹如水之于鱼。男孩的绝望和冲动是在和母亲沟通无果之后产生的。

02

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很大的课题,特别是面对青春期的孩子,他们的身体和心理正在处于一个变化的敏感期,存在着很多不定性因素,将来会往哪个方向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对他的引导。

在家庭教育中,最忌讳的就是情绪化和偏激。董卿在央视“面对面”节目中说:“你想让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首先需要做什么样的人。”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在妈妈和儿子起了争执的那一刻,母亲没有选择停车,而是暂时压制一下情绪,以温和的口吻对儿子说:“我们回家再聊一聊”,而不是不顾周围的车辆,任性地将车子停在高架桥旁边,故事的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事件中,妈妈和儿子在处理问题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激,可见两个人都是容易受到情绪支配的人,这个悲剧的源头在于父母和孩子之间失败的沟通。

10岁那年生日,我拥有了一条心爱的小裙子。然而,就在第二天,班上的一个捣蛋鬼捉弄了我,我被绊倒在地,裙子摔得脏兮兮的,膝盖也和裙子上漂亮的碎花一并磨破了。

我满腔委屈地跑回家,想告诉妈妈我经历了什么,结果看到的是她看到我之后,怒不可遏的样子,她指责我不懂得珍惜,表示再也不会给我买裙子。我指着伤口对她说,在学校里受到的欺负,但是这似乎平添了她的怒气。

我只隐约得那一句:“你怎么从小就这么没用和懦弱。”

从此以后,即使在外面受到天大的委屈,我也害怕和家人提及。因为我会本能地畏惧妈妈的情绪变化,以及二次挫折的自卑和沮丧。

03

著名话剧演员宋丹丹和儿子巴图曾经共同参加一档综艺节目。这原本是母子二人难得相聚的温馨时光,中间却发生了一段不太愉快的小插曲。

在节目中,宋丹丹看见同期嘉宾的儿子会每天早起为他们做早餐,于是便开始调侃儿子巴图是个废物。后来,巴图笨拙地试图开始生火、烹饪,想让母亲开心一点,然而宋丹丹只是在一旁奚落儿子笨手笨脚。

节目中,宋丹丹还爆料了儿子从小到大的很多糗事,这让已经作为一个成年人的巴图脸上有点挂不住,在节目中躲到了一旁,场面十分尴尬。

在儿子的教育过程中,宋丹丹和巴图之间的关系缺乏一种友善和温馨。宋丹丹倾向于以一种挖苦、讽刺的方式去刺激儿子的成长和发展。

但是,在百分之百的孩子心目中,他们渴望父母的肯定与倾听,而不是把人一棒子打死的那种严厉否定。

当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是不对等的,势必有一方的情绪会受到另一方的影响和支配,孩子的自卑情节也就这样埋下种子。

事实上,和孩子好好说话,才是最该给每个父母上的一堂课。

04

电影《狗十三》也是对这种中国传统亲子关系的探讨。电影中的父亲终日忙于自己的事业,穿梭于各种人际往来,对十三岁女儿李玩成长变化的关心少之又少。

得知李玩在学校的英语成绩不理想时,李玩的父亲不是给予耐心,关注这背后的原因,而是武断地强制她去报名英语小组,参加口语比赛,以这种揠苗助长的方式试图促进女儿的学业。

李玩生气的时候,父亲也并不真正关心这种情绪爆发的来源。他只知道给女儿钱,他认为钱可以安抚女儿的一切情绪。李玩父亲一厢情愿地认为女儿对他的厌恶和不理解只是因为年纪小,他没有为做过任何引导。

李玩后来养了一条心爱的小狗,取名爱因斯坦,她与这只狗形影不离。一次意外,爷爷不小心把狗弄丢了。丢失了爱狗以后的李玩先是变得反叛,然后愈发沉默寡言。

家人的态度从一开始的安抚逐渐演变成最后的不耐烦。大人总是很少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一个青少年的角度去看待问题,青少年内心的波涛汹涌在他们眼里都是不值一提的小情绪。

就像爱因斯坦在家人眼里只是一条普普通通的狗,然而对于从小缺乏父母关爱的少女李玩来说,爱因斯坦是能够填补她内心孤独和空虚的朋友。

在李玩的成长中,父亲并不是个懂得好好说话的人。李玩父亲的不懂得,不在于言语上的暴力,而在于对李玩成长的漠视。

忽视和敷衍本身就是一种冷暴力,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是更为残忍的一种恶性沟通。

05

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针对亲子间的沟通,作者举了一个生动形象的例子。母亲在生活中经常对女儿这样唠叨:“洗个脸都能弄得水花四溅,每次都是我收拾,一个女孩子,你怎么这么不讲究呢?”

事实上,从母亲的角度,女儿在洗脸这件事情上是不讲究的,可这真的就是不讲究唯一的定义吗?显然不是。例如有人认为邋里邋遢是不讲究,有人认为不追求完美细节是不讲究。因此,妈妈叨叨女儿洗脸这事,其实不是事实,只是她的个人观点,她在用她戴着的那个眼镜看个世界,仅此而已。

母亲的需求是整洁,而女儿的需求是得到尊重。矛盾的来源在于需求的提出者没有以心平气和、不带情绪的口吻说出来,正是这一点让女儿感到不被尊重。

在生活中,小孩子往往难以看清这样的本质,甚至母亲也未必深知这样一个细节对孩子的影响,这便亲子之间问题和局限的所在。

也许轻生的那个17岁男孩只是在学校里和同学之间发生了一个很小的矛盾,母亲心里对这一行为稍有不满,但是她用了更为激烈的措辞,让本来已经走在情绪边缘的男孩崩溃了。

如果母亲在日常生活中也并没有充当一个良性沟通者的角色,那么这个孩子会更加自卑,认为自己不被重视,可能在此之前他就曾经厌世,萌生过轻生的念头了。

对于这样一个心智发育还不太成熟的小男孩而言,当外界的不利因素让他感受到沮丧,他只能求助于家庭。

如果他没有做错,他需要的就是宽慰和理解,如果他犯了错,他需要的更是父母的引导和救助,而不是一种比外界困难还要严厉的打压。母亲在车上最后的训斥也许就是压死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中国,这样的家庭悲剧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家长必需明白,没有一个孩子生来和自己的父母就是仇人。我们所培养出来的孩子的样子,某种程度上也是我们一部分性格缩影。如果你想真正表示爱他,不妨从心平气和地和他沟通开始。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