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水盖锅烹饪时文火和武火的差异,微妙不同下香料和肉质效果不同

​卤水盖锅烹饪时文火和武火的差异,微妙不同下香料和肉质效果不同

冰雪冬鸣88

2020-06-03美食达人

已关注

‘鼎中之变在微妙之间’早在战国时期,我们对于火候食物关系的认知,便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巅峰。时间流转,日月变迁,烹饪的理论随着时代不断的演变和完善,对于火候的认识和使用,已然成为其他民族所无法比拟的存在。这种对于火候的认知和应用,贯穿了我们烹饪的方方面面,我们喜欢的卤水和香料,也自然包含于其中。前些日子我们聊过,对于卤水猪脚而言,盖与不盖锅盖,对于最终成品而言,有着两种不同结果,这便是火候于卤水和香料的一种体现,今天将延续这个话题,同样是盖锅盖,那么大火和小火,对于卤制后的结果又有什么差异呢?

盖锅盖炖煮的方式,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闷,它形成于宋朝。在宋朝的《中馈录》中开篇便言道:“煮诸般肉封锅口,易烂且香”,这便是闷的前身。可是同样的是盖锅盖闷,文火和武火是否结果一样呢?民国时期广东的厨师先辈们便提出了这样的一个疑问,后来发现两者确实有所不同。为了区别二者,广东的师傅们引入了‘煀’字,以之区分‘闷’,同时还对于二者适当的水量作出了更为准确的描述,而这些认知也被引入了卤水之中。

闷和煀于卤水而言,从此便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闷用倍于食材的水量,盖锅盖文火卤制,这样的过程锅中形成高压,以缓慢的柔和的力量,对于食材肉质纤维作用,从而使得食材变得更为软糯。这样的方式,同样可以使得肉蔻、草蔻、陈皮这类对肉质可以有所效用的香料,让它们得以更好地发挥。

而煀则是用于等同于食材量的水,盖锅盖武火,也就是中大火卤制。这样的过程中,锅中温度极速上升,压力也快速的增强,这样对于食材肉质纤维便会带来较强的撕裂,表皮层也会较快的收缩,同时香气会快速的被攻入肉质中,形成比较有嚼劲的肉香。在这种情况下,丁香、砂仁、荜菝、花椒、生姜、这类香料的渗透力会得到加强,同时如香叶、山奈这类香料,对于表层的附着效果也会得到提升。但是方式有利便有弊,它的肉质对于喜欢糯口的朋友而言是难以接受的,同时卖相和完整度来说,也会相对弱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