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你的鼓励可能伤到孩子

孩子用积木堆房子,试了几次失败后就不玩了。妈妈在旁边鼓励他:

不要着急,再试几次就好啦~

没想到孩子却因此发脾气,甚至放弃玩积木。

在游乐场,其他小朋友都在玩攀爬架。孩子不敢爬,爸爸说:

没事儿,你看比你小的都做到了,爸爸在这里保护你,快点加油爬上去。

无论怎么说,孩子就是不去……

这种场景很常见,该给的鼓励给了,可是孩子就是听不进去,甚至越鼓励越放弃。这是怎么回事儿,该怎么办呢?

我们今天请来香港大学心理学博士、牛津大学儿童与教育硕士 Birdy 老师,和大家好好唠唠~

孩子遇到挫折时

为什么你的鼓励没有用?

图片来源:giphy.com

大家想一想,当孩子面对困难的时候,你常用的鼓励是否如此:

你可以的,加油!

再试试,你是最棒的!

很简单的,你看别人都能做到。

这些话,听上去似乎都很合理。但从心理学来看,你的鼓励,并不是鼓励

我们都知道,人的行为背后其实还有隐含的意义。就像一座冰山。我们看到的其实是「表面行为」,而大部分「内在感受」不易被我们察觉。

也就是说,「鼓励」和孩子的「不敢」这些表面行为下还有内在内容。并且,这种内在内容,家长和孩子的看法存在很大不同。

那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常见的鼓励一:空洞的鼓励

家长的话是「你可以的,加油!」,背后是对成功结果的期待,而不是对孩子能力的鼓励。

孩子听到可能是「这真的很难,我做不到,可爸爸 / 妈妈却一直告诉我,我可以。如果我没办法实现目标,一定会让他们失望,证明我很差劲!

对孩子有高期待,希望他成功,无可厚非。但当孩子遭遇困难时,如果我们没有觉察到孩子行为背后的感受,就可能帮倒忙,出现越鼓励越放弃的情况。

到这儿,你肯定知道了,不要光和孩子说「你可以的」,却不告诉他「可以」的原因。容易让孩子产生不合理认知

图片来源:giphy.com

常见的鼓励二:无法感受到安全感

家长的话「再试试,你是安全的!」,其实是否定了孩子的恐惧情绪。

孩子「不敢」底下的感受是「我好怕会摔下去,我说了很害怕,妈妈还说是安全的,还要逼我去冒险,我要疯了。」

恐惧情绪是真实的,在家长看来很小的事,在孩子眼里真的能让他们感到恐惧。朋友分享过她孩子第一次学游泳时,眼睛一碰到水就大叫,好像生命受到了严重威胁,让人哭笑不得。

但对于初次接触游泳的孩子来说,眼睛进水真的是一件天大的事。这时候,如果仅仅告诉孩子「这是小事,这很安全」就等于否认了孩子的恐惧情绪,会让他们更加害怕

图片来源:giphy.com

常见的鼓励三:你以为的简单

家长的话「很简单的,你看大家都做得到」,这话其实是看重结果,而忽略了孩子面临的困难。

孩子不愿意继续的冰山下,真实感受是「明明就很难,我错了好几次了,爸爸妈妈还说简单,肯定是我太笨了,我做不到,我不要做了。」

每个人对于「简单」的定义不同。大人的简单,对孩子来说,没有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会让他们沮丧,或者怀疑自己。

大家看,隐藏在行为下的感受是很不一样的,而感受才是我们对世界的看法。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尔伯特 · 艾利斯创建了一个经典模型:情绪 ABC 理论(A 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而 B 代表信念(Beliefs),是指人对 A 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C 代表结果即情绪(Consequences))。

他认为,在大部分情况下,并非是诱发事件( A) 直接引起情绪( C),而是事件与情绪之间的信念把二者联系起来了。也就是说,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看法 / 感受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孩子也是一样。

图片来源:giphy.com

孩子不愿意爬网(C),并不是网很高(A),而是因为孩子觉得爬网很恐怖(B)。恐怖的感受才是孩子不愿意爬网的原因。

心理学上还有一个效应,叫做「通过相似性构建影响力」,可以理解为越是懂你的人,越是和你一样的人,越能影响你。如果家长和孩子互相不懂彼此,又如何期待孩子能听得进你的话呢?

而且,孩子不光很难听进去,甚至还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不合理的鼓励

给孩子带来的后果

一、让孩子形成不合理认知

家长鼓励孩子时,很可能会产生愤怒、生气、焦虑的情绪,这容易让孩子错误归因,认为是自己能力不够。也不敢告诉爸爸妈妈,担心爸爸妈妈认为他胆小、愚笨。

这种不合理认知,会影响孩子的抗逆能力,让他们在面对挫折时,感到害怕和恐惧,甚至产生非合理的极度紧张情绪

图片来源:giphy.com

二、影响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影响孩子性格发展

不恰当的鼓励,会影响孩子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孩子是否相信自己可以完成任务。

因为家长和孩子的认知差异,孩子会怀疑:是自己能力不足,所以不能完成这个「安全」或者「简单」的任务。

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与自信心正相关,两者相互影响(Bandura, 1997);较低的自我效能感与焦虑、抑郁、担忧和社交逃避有关;(Bandura, Pastorelli, Barbaraenelli, & Caprara, 1999);自我效能感也影响一个人的抗压能力,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的人在面对压力时,会表现得更正面,更愿意面对挑战(Bandura, 1988)。

也就是说,无意识的不合理鼓励,可能造成孩子较低的自我效能感,长此以往,孩子可能变得不自信、紧张和胆小。

正确的鼓励该怎么做?

看到这儿,家长可能很着急了,那正确的鼓励该怎么做呢?

一、看见和肯定孩子的负面情绪

很多家长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进入了一个误区——急着帮(逼)孩子解决问题。

忽视了真正的第一步——看到和肯定孩子的负面情绪。

长跑训练时,跑到一半很累了想放弃;

工作一直没法完成而感到又急又气;

站在空中玻璃往下看时,恐高而感到脚软。

孩子和成人一样,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会产生「累」、「气馁」、「生气」、「急躁」的情绪。家长可以在旁边说:「积木堆了几次都倒了,你感到很沮丧。」、「是的,攀爬很辛苦,你有点累了」。

如果能这样接纳孩子,面对困难产生的负面情绪,就能帮助孩子缓和并且冷静下来。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理性思考如何继续迎接挑战。

图片来源:giphy.com

二、问孩子的需求,给孩子搭建脚手架

家长可以先不插手,让孩子尝试自主完成。但若发现孩子遇到瓶颈时,可以询问孩子的需求。比如,「是不是觉得有点难?哪里比较难呢?」、「感觉累了吗?需不需要休息一会再试试?」、「是不是有点害怕?哪里让你感觉害怕了呢?」 。

如果还有需要,可以给孩子搭建脚手架。比如给孩子一点提示,拆解或者简化步骤,给孩子做演示,或者你做让孩子帮忙等

举个例子,孩子对搭房子很感兴趣,但搭房顶时总会倒,可以提示:

嗯,这样好像不太行,我们试着换一块平的积木怎么样?

还可以给孩子展示过程,再让孩子尝试。孩子完成后会非常有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提高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图片来源:giphy.com

三、鼓励孩子努力和尝试,而不是关注成果

鼓励孩子时,少和孩子说「你一定行的!」这种「关注结果」的话,可以多和孩子说「关注过程」的话。比如:「我看到你很努力 / 认真 / 专心地尝试过好几次了,你需要我的帮忙吗?」。

多鼓励孩子去尝试,而不是聚焦在能不能做到。比如:「你刚才堆积木很专注,所以成功了。我们再来试试,专心地慢慢堆。」

「攀爬的确很累人,你却一直都在坚持,妈妈为你的坚持和努力感到骄傲。要不要妈妈在后面推你一下,我们再努力试试看?」

在平时教育中,多向孩子传达出「成功不仅仅看结果」,「愿意尝试、尽力去做,其实也是一种成功」。那孩子慢慢也会形成这种认知,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不断提升。

这种思维认知,在心理学上称之为「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它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 Carol Dweck 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心理学理论,指的是人对自我能力的相信和肯定—— 相信自己的能力是能够不断提升的

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更愿意积极面对挑战,总能够从挑战中有所收获,获得终身成长的优势。

鼓励孩子的核心要点是什么?其实就是自然走心,也不用担心那么多条条框框。投入到与孩子的互动中,感受他的感受,体验他的体验。你就能看到他努力的过程和细节。你鼓励他的表情、肢体语言和动作都会自然浮现。

如果家长想送孩子一样礼物,最好的应该是让孩子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怎么做到?支持、理解和爱。而这些,相信每一位家长都有能力做到。

内容策划:王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