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大思政课的现实探索
实践育人作为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课”的题中之义,要求“大视野”“大课堂”“大载体”“大目标”“大团队”,实践育人“工具箱”也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推动从“理论思政”向“实践思政”的创新性转化,进而实现显性育人与隐性育人相统一。
开阔实践育人“大视野”
实践思政相对于理论思政而言,是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中充分激活思政育人元素,引导学生情景理解、过程体验、理性反思,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行动意志、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实践思政是基于预设经验的情境体验,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做的过程性统一。如此说来,实践思政要求在理论思政之外将理论运用于实际问题解决导向的育人活动之中,在时间维度上要求贯彻到“课前—课内—课后”三课一线全过程,在空间维度上要覆盖到“课堂—校园—社会—网络”四位一体全方位,在主体维度上扩展到“教、管、研、辅、社”专兼一并的全员,由此开阔实践育人“大视野”。
实践思政并非要抛开理论,而是以理论思政的重点、难点、热点、焦点、疑点等问题为逻辑主线,而是将理论思政的“学思”与实践思政的“践悟”相结合,将坐而论道与起而行之相结合。同时,创新课程思政,将统筹哲学社会科学思政育人资源,拆除学科之墙,建构观、听、读、写、思、辩、讲、演、唱、摄、画、行、做等多层立体的实践育人体系,通过引导学生主体性参与,深刻领会世情、国情、社情、民情、舆情,培养学生宽广的知识视野、世界视野和历史视野。
建构实践育人“大课堂”
建构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课”视野下实践育人的“大课堂”,要通过课程共融、平台共建、资源共享、考评共赢的协同联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主要包括如下四类。
认知性实践:主要包括课堂叙事性实践和基地体验性实践。前者以重大社会现实问题或师生亲力亲为的生活事件等为素材,在理论课堂所进行的案例分析、故事演讲等,以小案例大主题、小故事大时代、叙事性实践打通了理论与实践的二元对立,是学懂弄通与做实之间的联结地带,以案例、故事为主线,以问题为逻辑,培养学生关切现实问题解决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后者以问题或主题为中心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深入挖掘其蕴含的实践育人价值,组织学生参观、访问等体验活动,更直观感受社会历史发展的生动画面,增强学生对国家发展的认知和认同。
交往性实践:主要包括校园实践和社会实践。前者以学生或组织学生举办的各类校园文化性活动为载体,通过观看、研讨、竞赛、展演、创作等实践参与,将“理论课堂”所“学”转化为文化性实践中的探究与创作,将社会事件、社会调研、人物故事等作品创作搬上舞台,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和集体性。后者通过走出校园,组织研究性社会调研、服务性公益活动、志愿性政策宣讲等各类社会性活动,培养学生交往理性、合作精神、创新意识、政治素养等。
工具性实践:主要指借助物质工具所进行的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环境治理、创新创业、工具制作、专业实习等活动。工具性实践并非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工具性技能,而是以此为载体,强化劳动观念和行为意志,激发敬业精神,塑造创新品格,学会改造世界,主动投入新时代伟大的社会变革。
虚拟性实践:主要包括网络虚拟实践、虚拟仿真实践和模拟情境实践。网络虚拟实践是将实践教学搬到线上,组织学生开展网络调研、网络访谈、网络作业等实践性活动。虚拟仿真实践是基于思政虚拟仿真平台,组织学生运用VR技术,身临其境地体验立体化、形象化的特有情境。模拟情境实践是指发挥学生想象力和能动性,组织营造模拟法庭、模拟记者招待会等模拟社会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体验不同社会角色和特定话语形式。基于当代大学生“数字原住民”的生活方式和认知需求特点,又由于社会实践教学在人力、物力、财力、安全等方面现实操作性障碍,通过虚拟性实践,可以培养学生在虚拟空间(线上与线下)、模拟社会情境中的交往理性和认知品格。
创建实践育人“大载体”
课程离不开载体,载体是社会发展的缩影和模型化,载体情境的创建和营造,成为学生以“小”(社区)见“大”(社会)的重要窗口。以共建共享为原则,大课堂需要创建一个跨学科、跨院校、跨地域的大载体,亦即,课程载体,主要包括教材、方案、标准、考核等实践教学课程化资源;课堂载体,主要包括智慧教室等传统课堂教学平台;校园文化,主要包括书院、社团、赛事讲台、展演舞台等;校外教学实践基地,通过校校合作、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等方式,建设校外不同主题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基地,比如乡村振兴、法治社会、红色中国、双创园地等;虚拟载体,主要包括网络教学空间、虚拟仿真实验室、模拟社会情境教室等。实践育人“大载体”是无比广阔、开放的大舞台,承载着“大思政课”视野下实践育人的“大课堂”。
铸就实践育人“大目标”
实践育人育德,育的是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担当大任之大德,这一“大目标”主要从“知情意行”四个维度来理解:“知”即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的正确认识和判断,提高学生价值识辨能力;“情”即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社会行为爱憎、好恶等情感态度,陶冶学生高尚情操;“意”即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为实现理想信念而自觉努力的意念,淬炼成学生崇美扬善的正能量;“行”即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的实际行动能力和实践品格。考核评价由培养什么人的目标决定,是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尺度。因此,实践育人要以“综合评价”为导向,引导和激励学生全面发展,铸就“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大目标”。
形成实践育人“大团队”
“大目标”需要“大团队”去实施。实践育人要以“共同体”理念为引领,形成实践思政的“大团队”,主要包括:思政课授课教师团队和专业课程实践指导教师团队,要合力在“课程思政”的实践教学环节,发挥实践育人的重要作用;同时要以校党委书记、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以校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和职能部门、学院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大思政课”领导团队,发挥统筹实践育人工作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在校内外教学空间中,学工、团委、教辅以及校园社团指导教师团队,应积极拓展校内空间;同时邀请校外兼职指导教师,主要包括媒体人、企业家、党政干部、先进人物、优秀校友、教学基地讲解员等,担当校外特定实践教学环节特邀指导,现身说法。
总之,我们需要不断在教学和育人的实践中积极探索新的方式和方法,践行“立德树人”的要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本文系浙江省哲社规划思政专项“新时代地方高校思政课'课堂革命’:'五个课堂’联动融合机制研究”(19GXSZ44YB)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