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安顺》黔中游子 去看蒲松龄 2020年第2期(总485期)
去 看 蒲 松 龄
王继平
我到了青岛之后,周末空余时间就捉摸着,这青岛周边,到底有哪些地方值得去走走看看的呢?一天,从崂山想到了崂山道士,由崂山道士进而想到了写《聊斋志异》的蒲松龄。于是,便从百度地图上找到了在青岛与济南之间的淄博,找到了这个叫做“蒲家庄”的地方,蒲松龄故居就座落在这个小村庄里。
《聊斋志异》
在乘坐高铁快速经过淄博好几次心动之后,终于在快要挂职期满的3月16日(周六),我从青岛火车站踏上了开往淄博的高铁。下了淄博火车站,按照预先规划好的路线,转乘了两次公交车后,就来到了博山之下的蒲家庄。步行几百米后,蒲家庄的门楼便跃入了眼帘,一块巨石立在一处空地显眼位置,上书“中国聊斋城”。
蒲家庄老模老样,门楼青砖沧桑,路面石头铺就光滑发亮,街巷随意而安,千百年来未曾更改方向。那三棵高大参天的古槐树,竟如同三位岁月老人老态龙钟的柱着拐仗,依靠在街旁围墙之上,相互凝视、歇息,或是揖让来往的行人。总之,在岁月流逝的时光隧道上,这三棵古槐,竟是如此随性的站在这街道的十字路口的中间,或是道旁,人们并没有因为它们占了道路,而特意地将它们粗暴地砍掉。相反,将它们像敬爱老人一般的,纷纷为它们让道,这是多么可贵的一种崇敬自然、礼让自然的品质和情怀。如今,三棵古槐如神灵一般,庇护着整个蒲家庄人,平安静静的生活着。
在古槐之间,有一块不大的空地,作为一个小型活动广场,广场上耸立着一块纪念碑,碑文写着“华野整军之地纪念碑”,碑上一面为人物浮雕,近看有陈毅、粟裕将军在其上。我立足细观小字碑文,方知这块土地上,也曾在解放战争期间驻扎了华野部队,指挥部就设在这蒲家庄。
华野整军纪念馆
再朝那两棵槐树寻过去,就见一幢典型明清样式的建筑了,挂着灯笼,写着“蒲松龄故居”的牌匾。故居前边摆着几个卖纪念品的小摊,立足一看,有个售票处,于是购了40元的门票,走了进去。里面游客还真不少,走走停停,故居规模几经修缮,曾在抗日战争中毁于战火,后经多次修葺,方为今日模样。
蒲松龄故居
进门处,有一尊蒲松龄的半身汉白玉雕像。走进小院之后,又见竹林前边,有一尊他手执书卷侧身塑像,飘然一生。故居里的建筑多为后来所建,里面摆上了些文物图片,有一间他的生平大事记陈列室,系统介绍了他坎坷的一生,以及后世对《聊斋志异》的各种版本图书,世界各国的译本均有陈列。可见,在他生前名不见经传的一本志怪之书,在他去世后的几百年里,竟然产生了如此巨大深远的影响。这就应了那一句话:“有的人死了,可他还活着。”
蒲松龄像
故居的后面,专门有一间房,就是聊斋。里面有一幅绘于清代的蒲松龄画像,还有郭沫若先生所书的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这是后人为薄先生象征性的专设一室,因为当年他为了搜集民间的奇闻怪异、记述而成《聊斋志异》的地方,就是在这蒲家庄之外的柳泉等地方,设茶水棚,听百姓故事,是一个接地气的地方,而非这故居之内且处于最后位置的一间小屋。因为这小屋,是一般常人无法进来的。
蒲松龄少年聪慧,乡试一直到举人,极为顺利。后因妯娌不和而兄弟分家,他分到了几亩地,之后便随同乡好友孙蕙到了江苏宝应县当了一名师爷。数年后,回到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当塾师,教授私塾养家糊口,凄苦一生。好在他结识了名士王士祯,在王的鼓励之下,潜心写作《聊斋志异》。成书之后,王士祯专门为书写序并题诗:“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极力推荐,印刷面世推行。蒲松龄直到72岁时才被补为贡生,终老一生。
蒲松龄故居
匆匆走过蒲松龄故居所有房屋,见过了里面的图文书画、古物陈设,腹中已是空空。于是,我在他的一处闲静地方坐了下来,拿出行囊之中的备用干粮品了起来。照例是包装腊肠、听装青岛啤酒,慢慢的品尝,美味自在舌尖流淌,引来游人们不时好奇的目光。而我已成为习惯,不会为他们的丝毫眼神所动,这也是我多年来在外行游时养成了的功夫。我一边吃着食物,一边思量着薄松龄的这一生,生前凄苦,生后扬名,人生真的亦要如此,人生才有意义么?一个当年的穷苦文人,靠教私塾为生作文,竟引来后世万人景仰,生命虽短,却意义长存古今。
也是在这个故居之中,我也想到了我小的时候,父亲作为一位民办教师,偶尔也会进一次县城去学习。那次,他给我们小孩子买来了一本厚厚的书,就叫做《聊斋志异》,是白话版本。父亲无意于要让这些狐仙鬼怪来吓唬我们。其实,那其中的人物有情有义,爱恨分明,我根本就没有在意,他们到底是鬼怪还是人。人与鬼怪的不同,界限真的很难分清,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话,也是很令人振奋,不能庸碌无为,愧对社会。人与人之间交往相处,真诚情义第一,那些尔虞我诈、两面三刀、逢人说人话、见鬼话鬼话的人,不能去做,不能去改变,就决然与之绝交,做堂堂正正的天地之人。
蒲松龄故居
似懂非懂的读完了父亲买来的那本《聊斋志异》后,我也就渐渐长大。后来随着外出求学工作,也就完全忘记了那本书到底放在了何处。当我有一天当了父亲,领着儿子走进安顺的一家书店,再一次看到了这本《聊斋志异》,便想起了我的那些童年时光,要感激父亲给我们带来的无限想象丰富的精神食粮。
在蒲松龄先生的故居简单饮食之后,神清气爽,精神倍增。于是,又重新背上行囊,出了故居,告别三棵古槐树,走出薄家庄,踏上了开往济南方向的车辆。蒲家庄上的善恶美丑的人间百事,已在世间万古传扬。
2019年4月9日于青岛敦化路377号
· 作者简介
王继平:七零后,西秀区杨武人,地方文化爱好者,多次在外挂职,有长篇小说巜九重宫殿》面世。
2020年1月
值班编辑:李择红
电子排版:王敏茶
您的转发将传播、弘扬安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