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宗教源流史》波斯巴哈伊教之三:行为规范
波斯巴哈伊教之三:行为规范
1.律法
巴哈伊信仰律法的根本来源是巴哈欧拉的著作《亚格达斯经》(Kitáb-i-Aqdas)。下列是其基本律法和宗教礼仪:
年逾15岁的巴哈伊信徒必须每日背诵祷告文。这类祷告文有三种,每日可选其一。
禁止背后诽谤和议论他人。
阳历每年3月2日至20日的19天,成年、健康的巴哈伊信徒会在日出到日落间禁食。巴哈伊以此来体会贫困人民的艰辛,从而更加热爱生活帮助他人。
巴哈伊信徒不得饮酒或使用毒品,除非有医生处方。
性关系仅限于夫妇之间,不鼓励同性恋行为。
严格禁止赌博。
亚格达斯经中的一些律法到今日仍然有效,并且其管理机构会给予某种程度的强制,随着巴哈伊社区的扩大,巴哈欧拉对于其它律法的实施提供了一些循序渐进的方法。这些律法如果与信徒居住地的世俗法律无冲突,则信徒必须严格遵守,而祷告、禁食之类个人宗教礼仪完全是个人自愿的责任。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2.崇拜场所
巴哈伊聚会一般在信徒家里或者租借场地举行。在全世界有七座巴哈伊灵曦堂,基本上每个大洲有一座,第八座在智利建造中。巴哈欧拉的著作中构想的机构叫做“Mashriqu'l-Adhkár”,是包括医院、大学等等的综合体。在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的巴哈伊第一座Mashriqu'l-Adhkár是唯一符合这个要求的建筑。
3.婚姻
巴哈伊婚姻是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的结合。其目的是孕育两个同伴极其子女间的灵性和谐,友爱和合一。巴孛对于婚姻的教诲是,它是“生存和得救的壁垒”,并且将婚姻和家庭置于社会的基石这一重要位置。巴哈欧拉高度评价婚姻,宣称那是神的永恒诫命,并且反对婚外情、极力避免离婚;巴哈欧拉教导夫妻应致力提高彼此的灵性。
巴哈伊倾向于“了解对方的性格并且在婚前用一段时间彼此相知,一但结婚就应有永结同心的意愿。”虽然父母不应为子女选择配偶,然而俩人决定结婚就必须征得双方父母的同意,即使其中一方不是巴哈伊信徒。在巴哈伊信仰中,跨种族婚姻是大力称许的。巴哈伊的婚礼很简单:唯一必不可少的仪式是,新人必须在两个证人面前宣读婚姻誓言:
“我们将完全、彻底地服从神的旨意。”
4.符号
巴哈伊教的正式符号是五角星,但是九角星的符号更加常用。该符号和里面的字体代表的是至高者。符号由两颗星重叠,有荣耀的光辉点缀,纪念三个合一。至高者的名字是阿拉伯语: يا بهاء الأبهى“荣耀的至高者!”
5.历法
当前的巴哈伊历法是巴孛最早提出的。在此历法中一年有19个月,每个月有19天,另有4-5天为“愉快的日子”,组成了一个地球公转周期。巴哈伊的新年日期取自传统的波斯新年,在每年的3月21日,紧随于禁食月之后。巴哈伊教徒在每月的第一天会组织聚会,叫做19天灵宴会, 在集会上他们进行祈祷、社团事务磋商和联谊。
每个月都有一个和神有关的特定的名字。巴哈伊历法中的星期是我们熟悉的7日单位,一星期中的每一天也都有特定的名字。巴哈伊教定义了11个圣日,其中的9个为正式假日。这些圣日都是在该宗教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发生日。
6.与伊斯兰教的区别
从联系方面来说,巴哈伊信仰继承了伊斯兰教的一神论立场。
在犹太教、基督教的基础上,伊斯兰教构筑起彻底的一神论体系。安拉的独一是这一体系的核心,“万物非主,唯有真主”是对其独一性的高度概括。而与此相联系的是安拉的如下一些特性:
第一,安拉是独一无二的,他没有配偶或子嗣,他未产,亦未被产,他永远受到万物的祈求和仰赖,无开始,无终止,无一与他对等的。 ( 参见《古兰经》第 112 章,第 1 — 4 节 )
第二,安拉是至仁至慈的,是万有的保障,是公平的圣尊的主。他是万物的创造者和监督者,是万物的起始者,也是万物的终结者。他能使人生,能使人死。他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是无所不在的永恒唯一真神。 ( 参见《古兰经》第 57 章第 1 — 6 节,第 59 章第 22 — 24 节 ) 。
第三,安拉是仁慈的,是万物的供养者,他是慷慨的,也是和蔼的;是多恕的,也是温和的,是宽容的,也是特慈的;是独一的,也是公正的。 ( 参见《古兰经》第 3 章第 31 节,第 11 章第 6 节,第 35 章第 15 节,第 65 章第 2 — 3 节 )
简言之,安拉是独一的,并且是永恒的不灭的,他无形体,是整个宇宙的创造者,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没有开始,没有结束。
巴哈伊接受了伊斯兰教的这种一神论观念,不管是把安拉叫做上帝、上苍,还是真主,他都是无形无体的精神本体,既超乎万物之外,又贯乎万物之中,既是万因之因,又是无因之因。
从安拉的独一性方面来说,巴哈伊教与伊斯兰教是基本一致的。但它与伊斯兰教的明显差别也是存在的。这种差别主要表如今:伊斯兰教承认以前各大宗教各有一位先知,而穆罕默德是最后一位先知。巴哈伊教则否认这一点,承认穆罕默德之后,还可以有新的先知。
第二,伊斯兰教不允许任何一个人超越凡人之上处于普通信徒和安拉之间,穆罕默德也不能例外。而巴哈伊教却继承巴布的传统,主张先知是人与上帝之间的中介,上帝借先知才得以显现。
第三,伊斯兰教不设国际级中央教义机构,巴哈伊教却设立国际最高机构世界正义院,以协调和管理全世界巴哈伊的行政事物和教务。
第四,巴哈伊教不像伊斯兰教那样繁琐的宗教礼仪。
第五,伊斯兰教虽然提倡人人平等,人类皆兄弟,但并没有明确提出世界大同的思想。而巴哈伊教则明确主张全人类要实现大同,要组织一个全球性的超级政府。
第六,巴哈伊教不象伊斯兰教那样提倡一套严谨的生活习俗。伊斯兰教的饮食禁忌包括:所有会令人兴奋或晕醉的酒类饮料;猪肉及其制品,用利爪或牙齿杀害其他动物的野兽、掠食的鸟兽、爬行类的动物,未经屠宰而致死的包括自己死亡的鸟、兽肉及其制品和一切动物的血。而巴哈伊教没有这么多饮食禁忌,允许教徒食用猪肉及其制品。在服饰方面,伊斯兰教认为,女子除面部、手脚以外,全身都是羞体,要求女子的衣着要把身体的所有部分都遮住,只有面部、手脚可以露在外边,男子则不准穿丝绸衣服,不准佩带金饰等,巴哈伊教则没有这样严格的规定,主张男女平等,女子不带面纱,男子可以佩带金首饰、穿丝绸服装。 ?
第七,从社会生活方面来说,伊斯兰教提倡集体主义原则。每星期五,要求穆斯林都要到清真寺去聚礼,即使不是聚礼日,平时的礼拜也最好多人在一起进行,以体现穆斯林之间的兄弟关系。而巴哈伊教虽然提倡世界大同,但却把个人的宗教生活看得比集体的宗教生活更为重要,所以它废除聚礼,礼拜可以不去清真寺,而是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做还是不做,在此地做还是在彼地做。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巴哈伊教与伊斯兰教虽有许多共同点,但从这两种宗教的基本教义、仪礼、宗教生活来看,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很明显的,甚至可以说异多于同。因此,我们的结论是:巴哈伊教不是伊斯兰教中的一个教派,而是一新兴的世界性宗教。由于它有更加现代化的内容,有更为简化的宗教仪式,更为宽容,更为开放,更为世俗化,所以在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对这种宗教的发展趋势,是要注意认真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