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成现 | 老王的传奇人生

老王的传奇人生

文|赵成现

老王是个传奇人物,老王的故事很多,可以说老王一出生就充满着传奇色彩。

一、引子

老王是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末来到人世的。老王的父亲叫王茂斋,是当地三五十里内没人敢惹的土匪,手下有十来杆枪,并且因为心狠手毒而出名——抢劫、绑票、烧家、灭门,没有王茂斋不敢做的。当时,谁家孩子不听话,大人就吓唬孩子:听话,再不听话,王茂斋就来了。孩子听后,立马就闭嘴不哭,不敢再闹。当年,一些好办坏事的人,人们就诅咒他:你坏,坏坏出门碰见王茂斋!意思是说碰到王茂斋就没命了。所以坏人们听到“王茂斋”的名字也得赶紧收手,不再继续干坏事。老王就是在父亲王茂斋“生意”最红火的时候来到王家,续了王家的香火。

二、险些命丧别廷芳

1939年春天,王茂斋从育红寨主杨显耀那里接到一宗好买卖。不知杨显耀从哪里打听到,说几个南方生意人挑着贵重物品途径邓北往北边去,想让王茂斋干掉这几个生意人,然后二人分取这贵重物品。

王茂斋带着手下几个兄弟设伏于灵山头,等待那几个挑担的南方人哼着小曲,刚到山边,王茂斋不动声色用盒子炮顶住了几个挑担人的腰:放下东西,饶你一命!几个南方人懂得“光棍儿不吃眼前亏”的道理,扔下挑子一溜烟向北逃命而去。

这王茂斋不动一枪带着贵重物到育红寨找杨显耀分赃去了。

再说那几个南方人一路小跑,直奔内乡县衙而去。原来这些人挑的东西是内乡长官别廷芳在武汉买的白粉,从武汉上船通过水路到达河口平安无事;然后找几个挑担的南方人把白粉藏在火纸中间,从河口到孟楼,过邓州,眼看翻越灵山就要进入家门口啦,结果被一群小毛贼抢了。别廷芳听说后非常恼怒,命令手下:查!三天之内查不出是谁抢的,要你们的小命!我要看看是谁在我别廷芳鼻子下面拔汗毛!

别廷芳的手下商议,东西在灵山被抢,说明土匪就在张村、十林一带,但是,当时那个社会,内乡、邓州两不往来,内乡人不容易进入邓州辖区的寨内;只有走村串乡的货郎可以进入寨内做小买卖。于是,别廷芳的手下就安排几个便衣队的队员打扮成货郎,挑着担子到张村、十林挨村查找打听。因为白粉是藏在火纸中间,藏白粉的火纸中间都有一个圆洞洞,只要进村发现有带洞的火纸,就算找到了白粉的下落。

这别廷芳的便衣队第一天没有收获,也没有回内乡报告,晚上在集镇随便住了一宿;第二天一大早就分头下乡接着查找。中午时分,一个便衣队的成员挑着担子进入育红寨内,发现育红寨的大小粪场里扔的擦屁股纸都是火纸,并且还是中间有洞的火纸。这个便衣队的队员扔下担子,赶紧回内乡报告别廷芳:东西找到啦!

别廷芳立即抓了杨显耀全家,杨显耀交待东西是王茂斋抢的。别廷芳又派人去抓王茂斋,可王茂斋早已闻风而逃。后来打听到王茂斋唯一的儿子在他老丈人家里,就派人去把王茂斋的儿子抱到内乡。按照别廷芳的脾气,应该是见到王茂斋的儿子就会一撕两半,可是这次别廷芳不知怎么发了慈善心肠,抱着王茂斋不到两岁的孩子说:告诉王茂斋,三天之内,东西一点儿不少送过来,外加二十杆枪,送不来,他的儿子一劈两半,再把他抓来点天灯!

消息传到王茂斋那里,王茂斋知道这次戳住大马蜂窝了:老别可不是好惹的,都让他三分,我王茂斋一个无名小毛贼怎么就摸错窗户了?玩鹰的还是让鹰叨了眼!这王茂斋赶紧变卖家当,又找亲朋好友凑钱买了二十杆枪,连同白粉恭恭敬敬的送到别廷芳手中,赎回肥头大耳的儿子。那杨显耀也没有少花钱,总算保住了身家性命。

从此,张村、十林一带再也没有敢惹别廷芳了。

三、右派老王

王茂斋躲过别廷芳一案后,再没有干过顺手活。恶名在外的王茂斋,1949年冬天被抓进监狱,直到1956年夏天老死在新乡监狱。好在他这个肥头大耳的儿子长大成人,到新乡背着他的骨灰葬到老家,也算魂归故里。

王茂斋被抓进监狱后,留下孤儿寡母度日如度年。老王侍奉母亲,母亲教育儿子勤学苦练,再不能去干伤天害理的事情。功夫不负有心人,老王在学校成绩优秀,于1956年秋天考入河南百泉农专,也算为母亲挣了一口气,为王家光宗耀祖。

那年初冬的一个星期天,老王与同学一起走出百泉农专校园,一路欢快到广阔天地体验农村生活。路过一个池塘,看到一群赤膊露臂的农民在池塘摸鱼,老王诗兴大发,随口说了几句顺口溜:霜满大地快入冬,空腹百姓跳进坑。浑水摸鱼手脚冻,老老少少家中等同学们听后拍手称快,说老王真有才,触景生情,描绘形象生动。老王当时也得意洋洋,高兴得一蹦三跳,回校后趁热打铁把那几句打油诗记在日记本上。

老王在学校成了名人,能写诗,会画画,毛笔字也一流,大小活动,班里、学校都离不开老王。老王性格温顺,不管谁叫,老王从不推辞,惹的男生女生羡慕不已。一个女生还给老王递了情书,希望老王心中有她,老王因此乐开了怀。

时间到了1957年,全国上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右斗争,一时间,知识分子与爱国人士都成了右派分子。一些单位还被分了右派任务,有的干部看完不成任务,就理直气壮的把右派的帽子砍到自己的头上。老王所在的百泉农专也是右派任务完不成,忽然有人想起老王的那首打油诗,说老王当时是对社会不满,在诗中暗含着讽刺社会的意味。于是,老王被戴上了右派的帽子,成了右派的老王被遣送回家劳动改造。老王一步一回头,恋恋不舍的离开了母校,那个爱慕老王的女生流着热泪把老王送到车站,恳请老王把老家的地址留给她。

回家后的老王成了过街老鼠,整天低着头,扛着撅头、锄跟在生产队的后面,干活过程中一点儿不对就有人指着老王的头说:土匪的儿子还想上大学?右派分子还想偷懒?

老王忍声吞气,规规矩矩,队长叫干啥,就积极去干啥;不管大人小孩怎样指责、辱骂,老王一再叮嘱自己:忍!忍!低三下四的老王穿梭在人群中,慢慢的被人们接受。

劳动过程中农民们除了说一些低级下流的污言秽语,再没有新鲜东西。老王趁机把自己在学校的见闻,在书中看到的故事讲给大伙听,粗俗的百姓发现老王的故事有点道理,于是对右派老杨另眼看待。大队知道老王的故事好听,老王的毛笔字漂亮,就让老王进学校给孩子们讲故事,教孩子们练毛笔字,但是不给老王发工资,只给老王一点充饥的粗粮。老王满足了,老王暗暗庆幸多喝了几瓶墨水。

四、批斗中的老王

老王在老家改造几年,听说别人的右派帽子早就摘掉了,但是没有盘缠的老王难以回到母校,没有人通知老杨回校复读。

在学校代课的老王也进入了文化大革命,老王卷单滚回家中。老王被天天开会,老王头戴高帽子:右派、土匪的儿子!老王天天挨打、挨批斗。批斗老王的人是左邻右舍,是老王这几年在学校带的学生。老王再次警告自己:忍!忍!

那天中午,有人告诉老王,晚上到大队开会。老王对母亲说:晚饭多炕一个窝窝头。吃过晚饭的老王勒紧裤带,按时到大队开会。大队的会议室里已经站了好几个人,他们等老王进屋,把门一关,吹灭了昏暗的煤油灯。几个人饿狼一样围住了老王,准备你推我搡痛打老王,谁知老王扎开脚步,来个先下手为强,朝着扑他而来的人猛击一拳,那人“妈呀”一声后退几步,不敢再上。其他几个也随后挨了老王一拳,捂着肚子蹲在地上。老王哈哈大笑,把几个打手吓得屁滚尿流。老王趁机给几个小伙子讲一些做人的故事,小伙子们围着老王,不想回家睡觉。

从此,轮着给老王“开会”,小伙子们总是逢场作戏,哼哼哈哈打斗一番,然后催促老王赶紧讲几个水浒、三国故事。

批斗归批斗,也有不批斗的时候。批斗之余,老王蹲在家里实在无聊,老王就到村里篾匠那里看,看篾匠编萝头,编筐。老王眼里出活,几天过去,老王也想自己编萝头、编筐。老王打听到编萝头的原料要到丹江对岸的山上割,老王就让母亲炕几个窝窝头作为干粮,然后与篾匠一起进山割荆条。

去时扛着扁担、干粮轻轻松松的一天到达,休息一晚上,第二天上山割荆条,一捆一捆挑下山。第三天担着一二百斤的荆条往回赶。肩膀的肉先是疼,后是红,再后来就血津津的,钻心的疼,咬着牙关的老王紧跟篾匠后面。太阳将要落山的时候,老王挑着荆条进入家门口,没有放下挑子,老王就大叫一声:妈,老王又回来了!

老王连夜在家编萝头、编筐,第二天,老王早早把萝头、筐挑到街上,然后让年迈的母亲在街上买。老王凭借血汗赚了几个钱,老王要为母亲改善一下生活,添一件新衣服。

隔三差五老王还要去“开会”,老王要到半夜三更才能进入家门。

五、老王的爱情

老王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老王不想结婚。

老王小时候就有老婆,老王的父亲在老王没有落地的时候就给老王定了“娃娃亲”。老王早就听说女方是邻村的,老王努力学习,考上大学就是为了躲避“娃娃亲”。老王始终没有忘记那个爱慕自己的女同学。

老王结婚是早晚的事情,老王那时又回到学校代课。老王知道八月十六是圆房的日子,老王那天没有回家。八月十七,八月十八,老王还是没有回家。老王的母亲了解儿子的脾气,只能对刚刚过门的儿媳说,老王就是头倔驴!八月十九晚上,老王回来了,老王一个人躺在地上,老王的老婆没有怨言。

老王说:包办婚姻害死人!

等到那个女同学拿着地址找到老王的时候,老王已经结婚几年了。

老王想留女同学在家吃一顿饭,惊魂未定的女同学水米没有打牙,哭得泪人一般。无可奈何的老王在母亲的催促中,把远道而来的同学送到县城车站,老王对女同学说:这是命啊,命不该如此!回去成个家,好好生活,忘记我吧!

老王后来有一对儿女,老王、老王老婆恩恩爱爱,相敬如宾。

六、会画毛主席像的老王

老王的右派帽子终于摘掉了。

老王是最后一批摘掉右派帽子的。老王去扒自己的档案,人家说左等右等不见老王去恢复自己的名声,一个领导让自己的亲戚冒名顶替老王右派的名声到外地一个单位上班了。老王这次有钱搭车去了一趟二十二年没有回去的母校,学校档案室的同志说,老王应该在文化大革命前就摘掉了右派帽子,哭笑不得的老王拿着学校的证明回到老家恢复了名声。

老王真正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老王拿到了一张教师资格证,老王的老婆孩子随着老王农转非成吃商品粮的国家人。一家四口人啃着老王一个人的死工资,老王老婆开始在街上摆个小摊,想贴补一下老王。

星期天,老王在老婆摊位旁边支起一张桌子,老王画毛主席像,画灶神爷像。老王的画初看极其逼真,赶集的人们买一张挂在自家的中堂上,贴到灶火的墙上。老王笑呵呵的让一个个顾客满意而归。

腊月二十起,老王在风雪中不时的画灶神爷像: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老王为来来往往的人们写对子,老王能够模仿很多名人的字,要王体的,老王笔飞墨舞的写一副;要柳体的,老王刚劲有力的写一副柳体的。几天下来,老王赚到了过年的肉钱,赚到了孩子的衣服钱。老王高高兴兴过了个好年。

八十年代初,举国上下向雷锋同志学习,学校想给各班贴伟人给雷锋的题词,而新华书店没有现成的。有人提议让老王模仿着写几幅,老王提笔模仿主席的“向雷锋同志学习!”模仿总理的“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模仿朱老总的“学习雷锋,”老王模仿的无不惟妙惟肖。就是上级领导到校检查,看后也啧啧称赞,说老王真是个奇才!

七、想著书的老王

老王退休了,终于可以歇歇了。

老王一生苦爱历史,老王教了十几年历史课,老王的历史课生动有趣,因为老王装了一肚子历史故事。退休的老王想利用有生之年写一部中华民国通史之类的书籍。

老王手上有几十本历史故事书,有十几本民国野史,老王知道想写一部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老王到县城的书店买书,到史料办查找资料。老王坚持天天写几百字,写上千字。写后老王一字一句修改,然后刻蜡板,用老式的油印机油印十份。老王相信有朝一日,会有人看自己的书,老王一直等着这一天。

老王一般上午看书查资料,下午找人下棋。老王投的不是输赢,老王想寻一点快乐。老王下棋就是能赢,也要让对方几招,老王喜欢和棋。下过几盘,老王就乐呵呵的回家写书去了。

进入电子时代,老王的油印机落后了,老王知道已经落伍。老王的书成了半拉子工程。老王不后悔,老王从中找到了无数的乐趣。

八、会起名的老王

老王闲着没事,开始研究姓名学。

老王对姓名学的研究有近二十年了。老王说,一个人的命运与自己的名字有很大关系。并且说自己一生坎坷就是因为当初起错了名字;诸葛亮之所以没有完成刘备兴复汉室的大业,也是“诸葛亮”三个字不好;还有某某名人都是自己的名字害了一生。因此,一定要给后代选一个好名字,让他们一帆风顺,步步高升。

老王说,姓名学的基本原理是依据姓名的笔画数和一定规则建立起来天格、地格、人格、总格、外格等五格数理关系,依据名字中汉字的笔画可以预测人生的未来。因此要根据孩子出生的生辰八字选一个或者两个汉字,再配上姓,组成一个吉利的数字,孩子的命运就可以心想事成。

找老王起名的人不少,老王是个和事佬,只是给你提示多少笔画的汉字可以用,哪些偏旁的汉字与孩子的生辰八字相符合。真正用什么字,老王让你自己定夺。

老王起的名字很多,但是给邻居孙子起的名字却没有与命运联系在一起。那孩子从小也算聪明伶俐,惹人喜爱;可一进入初中,就开始厌学、逃学,不管邻居一家怎么劝说,那孩子最终还是退学在家。

老王的姓名学难道不管用?

九、后记

老王老了,老王见人也不想说话,老王驼着背,走路非常缓慢。想给老王说句话,老王用手指指耳朵:耳朵不行了。老王不想听别人说什么,只想安安静静地生活。  年近八十的老王还是走了,老王也抗拒不了大自然的规律。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老王的一生无非如此而已。

(本文写于2016.5.26.)

-End--

图|网络

作者简介:赵成现,河南邓州民俗文化爱好者,著有散文集《留住逝去的乡愁》与诠释二十四节气的散文集《春夏秋冬》。

作者往期作品回顾:

赵成现  |  外婆的小河湾

赵成现  |  两条烟

赵成现  |  回门

赵成现  |  咸鸭蛋

赵成现  |  保宁庵的故事

(0)

相关推荐

  • 双王养中蜂强群,管理双王群的技术

    加入我们一起学养蜂养蜂技术是一门值得不断学习的技艺,每天一起无保留的学养蜂,交流养蜂!未关注的蜂友请先点击上方蓝字"加入蜂友会"再点关注,以免走失找不到 加入蜂友会 传递国内外蜂业 ...

  • 介入王台时,蜂农为何把老王囚禁起来?这是多年的育王经验

    介入王台时,蜂农为何把老王囚禁起来?这是多年的育王经验

  • 王大爷的才华,我等望尘莫及!

    不知何时,网络上时不时地看见一个网名叫"王大爷"的朋友圈留言截图,留言内容丰富多彩.诙谐幽默,睿智搞笑.有些留言更是一针见血,一语中的,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又陷入深深的思考当中.这 ...

  • 荆条花

    荆条花

  • 【西斐话】端阳到了,要送节了......

    端阳快到了,要送节了...... 老王铁匠最近一气儿有点烦,他的个细犟儿种每次电话里提到找对象结婚的事情,助找由头推托说么事自己还小,儿子还冒做穿头,不着急找媳妇儿.搞得老王铁匠两个老货,愁的不得结. ...

  • 一生访华20多次,曾为中国打破白宫惯例,老布什的传奇人生

    一生访华20多次,曾为中国打破白宫惯例,老布什的传奇人生

  • 赵成现 | 两毛钱

    前两天,看电视听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孟广禄讲述了自己小时候一个心酸的故事--那年春节前,喜欢蹦跳的孟广禄一条裤腿烂了一个口子,他母亲想买一轱辘线缝补一下他的裤子,让他过个好年.当时,一轱辘线就七分钱,而 ...

  • 赵成现 | 跑旱船

    大年过到闹元宵应该结束了,然而家乡人却还要再过正月十六,并且还有传统的民俗在期待着没有过够年的人们去传承. 正月十六早上起床后,各家各户先放一挂鞭炮,算是辞年.然后开始做早饭,早饭一般是稀饭,配上前一 ...

  • 赵成现 | 情系七里河

    星期天闲着无聊,同邻居一起到七里河边剜荠荠菜.因为时令适至春分前后,和煦的春风吹拂着大地,万物复苏,到处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 虽然开春以来,雨水稀少,空气干燥,但是靠近河边,各种杂草还是显得生机勃勃. ...

  • 赵成现 | 采茵陈

    下午放学,看看天色还好,就约妻子一起下河采茵陈.因为天气预报说,明天又要降温,并且随后连续几天有雨雪,再不去采茵陈,恐怕就要错过采到真正茵陈的时机了. 茵陈是一种中药,属于菊科植物.<本草拾遗& ...

  • 赵成现 | 夜阑卧听风吹雨

    寒露过后,农民们开始腾地备耕小麦,田野里一大块一大块的红薯秧也挣扎不了几天.虽然说"寒露到霜降,种麦莫慌张",但是大家还是要趁天赶紧腾地翻耕,遇到墒情好把种子播种到地里才算吃了定心 ...

  • 赵成现 | 空筒袄

    临近冬至,气温骤然下降,早上晚上均在零下几度,一股股凉气在西北风的吹拂中打在脸上,像刀割一样.人们开始加衣服.戴口罩,想尽一切办法对付严寒.我也赶紧找羽绒服.棉裤.皮靴.手套.耳帽等严冬中必须的衣物, ...

  • 赵成现 | 香椿头儿

    清明前后,万物复苏,各种树木憋足了一个冬季积攒的力量,尽情地吐出自己那绿枝嫩叶,在微风中自由自在地显摆着.香椿树这时候也不甘落后,争先恐后地在枝头安上鹅黄色的嫩叶,家乡人把这鲜嫩的香椿芽称作香椿头儿, ...

  • 赵成现 | 一碗端

    一碗端是邓州乃至河南人民传统的饮食习俗,也是家乡人民引以自豪的生活习惯. 一日三餐,是人人都少不了的补充营养方式,况且还有"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心里慌"的俗语在提醒着人们.而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