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 | 〖傻根微评〗评出最美风景来
〖傻根微评〗评出最美风景来
文|李伟
作为根植于穰原大地,又领跑本地域各大纯文学微公众号的【花洲文学】,是我一有余闲就会来驻足观望,翘首关注的对象,我把它视为我心灵的后花园。而其中每周五更新发布一次的〖傻根微评〗,也是我定时定点就会前往浏览、评论、点赞、互动的平台,我把它称之为我思想上的观景台。该微刊编辑江燕所慧眼青睐的特约评论员“雾山傻根”,即原籍邓州,现居西峡的张三杰兄长,可以说是我众多微友中堪值得我敬重、钦佩、学习的偶像和益友了。我们虽未曾谋过面,但也算神交已久,在为期不短的隔空沟通、交流、对话过程中,我愈加真切地感到,他对生活有着一种来自天然的热爱,对文学有着一种执著的情怀,他把自己对文学的那颗热忱的心付诸于切身的行动中。他思考并充实着,忙碌并快乐着。在我潜意识里,我已经把他视为我的朋友、我的兄长、我的导师了。
对于该微刊每期发布更新出来的文友新作,他大多都会认真阅读,用心点评,尤其遇到上乘之作,他更是不吝笔墨,深入赏析,真心鼓励,大加褒扬。他的专注与专业的态度,热烈与热忱的精神,也激活了整个花洲文学群蓬勃向上的氛围,带动出文友们积极主动留言、评论交流、赏析互动学习的新气象。他的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群里群外也是有目共睹,众所周知的事实。而这背后他所无偿付出的精力与时间,艰辛与劳苦,自是我等局外人所很难感同身受的。我想,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来形容兄长的这种对文学执念如一的情怀,对文友的坦率无私的关爱,也算是并非言过其实的溢美浮夸之辞吧。如此看来,这个“傻根”倒也算“傻”得执着,“傻”得可爱,“傻”得可敬的。
写文学评论并非易事,这不仅是一份体力活,也是一项技术活,更是一种态度活。为此,除了对文学的倾情热爱和对文友的鞭策关爱之外,评论者自身还必须要具备深厚的文学底蕴与涵养,拥有开阔的胸襟与视野,富含不俗的识见与人文情怀。当然,强烈的责任感和理性的评判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的。
首先,文学评论者要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深刻理解作者所要传达地意思。正所谓“浇花要浇根,交友要交心,听话要听音”。只有真正理解作品的深意、把握住作品的内涵,才能理解作者所要传达的中心思想,也才能够真切精准地弄懂作品的艺术特色,才能吸收作品里散发出的养料和养分的。那些无视作家作者的辛勤劳作,歪曲作品的原意本旨,将自己的臆想强加于作者或作品之上的过分解读都是不负责任的胡言乱语和哗众取宠媚俗邀功的表现。
其次, 评论一部作品还需要一丝不苟的精神。如果只是隔靴搔痒或者浮光掠影,那么,这篇文评就难免会只是泛泛而谈,寡淡无味。评论一篇文章,可评论的地方有很多,可赏析其语言风格,可评论其作品里的人物,也可分析其文章结构,凡此等等,不一而足。以我们熟知的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背影》为例,这篇可以说是写父爱的经典作品。但作者并未以“父爱”为题目,并且先生此文自始至终也没直接说出有关父爱的字眼,而是通过回乡奔丧,车站分别,望父买橘,别后思念等几件小事从侧面反映出了作者的思想:父爱是一份真诚、朴实而沉默的爱,父爱没有多余的语言,只有那渐渐弯曲蹒跚的背影,儿女的背渐渐高大起来了,而父亲那背影却越来越矮小,一言以蔽之――父爱如山!作者的叙事手法很细腻,采用“截取法”来摄取人物生平状态中最聚焦、最闪光、最感人的瞬间“背影”来构思文本,虚实结合,不禁让我们也看到了自己父母的背影!我们在写作时,也完全可以参考学习作者的这种写作手法,以朴实真情的好文字来诠释一种人间真情――可怜天下父母心!
在自媒体泛滥、公众号比比皆是的当下,太多文学爱好者,或者说是具有一定文字功底的人,不分年龄,不分职业,不分身份,都可以凭自己的个人兴趣、喜好等意愿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触或感悟,渲泄一下对生活的压力,排遣一下悱恻的情愫,慰籍一下纠结的心灵,修心养性,追梦文学。这的的确确算得上一件好事情,而且对于公民的人文素养的积淀和社会精神文明的提升,都会起到积极良好的促进作用。
文学和文学评论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后者对前者有着绿叶配红花的帮衬促进作用。有时候,书写者自己还未意识到自己作品中的文学意象和作品意蕴,经读者和评论者的独到解读和阐发,而更加摇曳生姿、气象万千了。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人看待世界是不同的,因个人的人生经历、受教育程度、看待问题的角度的差异而导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问题也就见怪不怪了。
同时,我们读者在评论优秀作品时候,也不能仅仅停留在一味夸赞捧颂上,文学评论毕竟不是大众都来围观,来抢吃“烧红薯”的过程,靠捧、拍、吹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应多发现不足,多指出不足,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治病救人的态度,客观地解读文学作品,理性地言说文学现象,在向读者推介优秀文学作品的同时,也坦率而真诚地指出了某些创作乱象和作品硬伤,从而为文学评论界注入清新活泛之风。
文学评论其实是一种促进,一种良性互动。认识,实践,再认识,
图|网络
--End--
作者简介:李伟,微信名:微言有信,教师,河南邓州人,市作协会员,文字爱好者。常以散步者的姿态游览各文学百花苑。以文会友,随缘自适,怡情自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