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成现 | 村边的小河
村边的小河
文|赵成现
“村边的小河涨水了!”一个从地里薅花生回来的村民说。
“是吗,听说水还不小呢?”人们回应着。
听着人们的议论,我也想去看看这条依偎着村边的小河——
这条小河据说发源于伏牛山东端的永青山麓,水出永青山后,好似探头探脑的一条青龙一路朝东南方向蜿蜒而至。流经老家这一段,先是向南爬行,然后掉头向东,穿越两个行政村后,再沿老家的南边,南扶丘陵,北靠村林,几经折转,在村边形成一个“几”字型,好像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女儿一样依偎在村边,滋养着家乡一代代子民。小河在依村折转的过程中,自然冲出几个潭窝儿,老一辈人美其名曰:赵续潭、二龙潭、老龙潭。河水冲出老龙潭后,又一路欢笑着朝东南而去,交湍河,入汉水,汇入滚滚长江,一头扎进东海不复还。
遥看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也算位于秦岭以南,地处湿润区边缘,随着雨带的北进南退,几乎年年不缺雨水。因此,在三十年前,村边这条小河也总是一年四季哗哗流淌,从没有断流过。冬春季节,水位虽有下降,但是清澈见底,水中鱼儿嬉戏,忽上忽下,惹得孩子们沿水流而追鱼。更有村民把冬天纯净的河水挑回家里饮用,那甘甜的小河水似母亲的乳汁让人喝得津津有味。夏秋之季,只要一下雨就是沟满河平,河水一天天上涨。雨过天晴,高温的午后,孩子们三五成群到河里戏水游泳——踩水、凫水、扎猛子;还有胆大顽皮的孩子从高高的河岸上往深深的潭窝儿里跳。那赤条条的身影好似蹿出水面的鲤鱼,扑嗵一声钻进水中,瞬间又在不远处露出水面。游泳的间隙,孩子们还可以在河边的石头缝内摸螃蟹,掏黄鳝;偶尔捞起漂浮在水中的苲草,还能够捕到活蹦乱跳的麻虾。“麻虾鱼娃儿,炒炒一碟儿。”在小河中玩足玩美的孩子们心满意足地拎着收获的鱼虾,在众人面前炫耀着。
然而,从二十多年前开始,小河岸边的树林没有了,丘陵上的林场不见了,就连河边的小草也越来越少了。人们把河坡开垦成梯田,在小河两岸喷洒灭草剂,恼怒的老天爷随之干瞪眼不下雨。干旱的日子,一年接一年,连续几年过后,小河先是断流,后来干脆没水了,成了一条干沟。在近十几年出生的小孩的印象中,家乡是没有河流的,他们只知道村边有一条扔满秸秆与生活垃圾的沟,沟内弥漫着嗅气冲天的味道。曾经在河里游过泳、捉过鱼的一代,每每路过小河,心里都会默念着:什么时间河里才能有水呀?什么时间能再到河里游次泳?
近几年,随着综合治理环境的步伐,老家人民种的树多了,人们不再往河里扔垃圾了;加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老家东边绕过,空气中的湿度明显增高了,为雨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今年入秋以后,老天爷终于发起淫威,连续在老家淅淅沥沥下了一个多月的雨,干透的田野吃饱喝足后,形成了一片片水湖,就连地里即将收获的花生都飘浮在水中。多余的水流出田地,汇入小河,干涸了多年的小河终于涨水动流了。
人说金山银山,不如清水绿山。但愿这次动流的小河不再断流,但愿村边这条小河能够天天与东海相连,能够使两岸的子民世世代代幸福生活。【2017.10.21.】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赵成现,邓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民俗文化爱好者。新作《留住逝去的乡愁》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