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敏 | 追溯犁陂老梆子(四)
追溯犁陂老梆子(四)
文|张天敏
犁陂民众有新段流传:梆戏团规比铁硬,班头处世软如风,弄潮时代流水星,唱转邓城花样红。这打油诗并非空穴来风,而是随着梆剧演出空间的拓展,剧团管理不断规范,从演员阵容到戏装舞台,各环节不断朝精品猛刷的状态。
老梆子虽说来自民间剧团,可是管理一点也不松散,他们严讲一个团风。剧团要求演员不喝酒不吸烟不赌博,不走邪马歪道。场上演戏,场下村俗,不准套着戏词儿开玩笑,不准将武把子招式逗到生活里。送戏前电话召集演员,不可以拖延时间,戏散场不可以私下离队。演员在后台打理剧团内幕流程,相互端茶递扇给导具,团结协作如一家,达到家和万事兴。
梆剧最大的变化在舞台照明,早期用的是原始的火把照明。这是当下新人类谁都无法想像的落后方式。舞台前边两台角放两大木桶柴油,台角各站两个举火把者,让火光照亮舞台。当火把快灭时,举火把者得及时将火把塞油桶沾些柴油,保证火把不间断地燃烧下去,直到幕落人散。烟薰火燎的戏场上,自大幕开启到降落都沉在硝烟弥漫里,不时有老人爆出咳嗽。一场所戏演下来,薰黑了脸,呛坏了嗓子呛酸了眼,辛苦冷暖自知,从不言愁。戏班能换来频繁的邀请,换来吃穿报酬,说明咱梆戏唱成了,这就是福星照临。
舞台的变化也马不停蹄跟着时代跑。土改前是泥坯磊起的土台,要在哪村唱大戏,需要提前几天召集劳力垒戏台。在村头选块平地扎竹杆搭戏棚,可是大风能吹翻棚子顶,刮散戏场的。正演出时天公来个晴转阴,一阵大风揭起布棚,暴雨很快淋到舞台上,把演员脸上胭脂粉变成了红泥巴。后来剧团开始到外地买帆布棚顶,布粗厚,不易被风掀翻。再后来就发展到了天天出去演出,现代时尚的多功能舞台。底幕用上了电脑联网的背景图,台前打出字幕,有各种现代照明,录音摄像载图,及时微信发布。他们一点也没有把自已当成戏剧散兵团,时代的脚步有多快,他们的步子就迈多快。只有这样的闪速发展,才能与市场接上轨,才能一举炫闪城乡。
剧团的马车被淘汰在文革前,新换的拖拉机在西岗上突突突冒黑烟呼啸来去,似乎与唱英雄正剧有点反串,后来改成了大车小车。随车辆改进,也为新舞台带来了方便,他们把车辆并起来就是临时的露天舞台。有称剧车轻骑兵或游击散兵团的,呵呵地逗乐。就这样一步步在岗坡路上拼博前行,转眼就奔到了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前夜。
文革时期,正置千村万寨演犹悍的梆子剧团,一头碰到了破四旧的铁壁上,其运势一如走到了横断山前。那时的村头街尾到处流行样板戏和红歌。老梆子遇到的新问题不是吃喝报酬和龙套配置,而是古装戏作为破四旧的对象,被一拳打进了冰天雪地。
当时,梨园授课者走了,剧团散了。各自回村宅专心春种秋收的老本行。偶而遇到求戏者,剧团头儿跑地头田埂上召集人。从车上照着镜子画妆着装,送去的戏却不是人家要的。戏班已改唱一折半场的样版戏,如喜儿等父回家过年,杨子荣打虎上山,或自编的《回娘家》,《小货郎》。演唱中有跑调走板,有乐队班子转不过调门儿的,台步走不出杀上舞台战斗开始的文革把式。眼巴巴看着台下有人溜走,落幕后就听痴爱梆剧的老戏骨,鼻音浓生地说:眼下大形势不兴古装戏了,咱们各自回家种地吧。既然梨园撤伙,也把梨陂改成犁陂吧。演员们你看看我,我瞅瞅你,无奈地各自打理行装。默默离去的身影很快隐没在村路的拐弯处。
文革重创,让梆剧消沉了十来年。到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过来,梆剧才又一次重操旧业。
梆剧距今已是第五代传承人,由剧团团长王振刚和李改娥两位主持日常。王团长是位胖乎乎的中年汉子,长得很修边幅,却一身土老帽,看上去憨厚老实,没啥脾气,却是个地道的剧务操心人。别看是一团之长,上台老演小丑三花脸儿。演过主角程咬金说媒,丑到浑身都是笑料,施尽嘻皮笑脸的逗人。就连现代西洋剧中的喷火,上刀山,他也拿得下来。他管着配车拉粮,乐队龙套,七股八杂的事务流程一肩挑。启幕后,他先是梆胡主弦,还兼着锣鼓钢器的打击乐。如台上王朝马汉缺一角,他马上会把锣鼓交代个人,亲自上台补角。一下台再去电脑前调整或切换字幕背景。看是一团之长,却从高端到底层一齐揽。忙到无奈时,一身加一脸汗连擦一把的空都没有。慌得像个店小二儿,又在丑角里弄惯了抓耳挠腮,早就顾不上面子和仪容了。
老梆子剧团编制也很有个性,剧团有两个平起平座的团长,不分正副。另一女团长李改娥年过五十,长得明眉秀目,满月的圆盘脸白里透红,像熟透的苹果。是无论怎样嫁都会有好日子过的颜值。可她自从选择了老梆子戏,就开始了东奔西跑,走着与常人不一样的路。这个揽杂的幕后总务,分管舞台,画妆,戏衣,戏箱,茶饭。在台上担着文武生,老生,须生,武红脸马上虎的主演。把红颜一抛开,就变成了争江山打仗的武将,直将古代大英雄的形象推送到现代人面前。犁陂民众嘴里有李改娥的口碑,这个土生土长的女孩,上罢初中就卷进了老梆子剧团,剽学了各式武把子,拿下不少调门,却荒了学业。大人问她不上学想弄啥,她只简单两个字,学戏!从此一头扎进剧团里,成了台下百事能干的万金油,台上文武唱遍的名星角。
她除了自已担纲红脸大戏的主角,还肩着培养授课与导演的重任。梆剧艺术集结着丰富的艺术元素,对其他演员的念唱作打,样样得扣到细节。念即念白,角色之间的台词对话,梆剧俗称道白。戏剧对话精短简洁,要最大化表现人物内心活动。念和唱二者相互补充。作即表演,是舞蹈化形体动作的泛称,通过手势眼神身段步法的运用,使人物形象气质更鲜明。一般在戏剧冲突激化人情波动时,做功的幅度会因夸张而高于生活。打即武打,是传统武术的舞蹈化形式。对用古代兵器刀枪剑戟对打者都称为武把子。这些戏剧舞台技术,都由李改娥在没有梨园的村场或村部,悉数教授给新秀。
正是这一代传承人,与老梆子结成了黄金搭挡。既继承传统梆剧团的好风气,又跟着形势变化不断地创新。现在,他们除了古代的宫廷剧,也能唱流行歌,民俗唱法和通俗唱法兼备,还有二人转,戏剧小品。有时城里点了现代歌舞,他们也能拿出摇滚的流行的,西洋的。其活动范围,除了都绕着当地百姓的文化需求贴近城乡不同需求,多层面去适应市场,还拓展了格局,与上级戏剧信息接轨,参加县城的宫廷戏比赛,一举胜出。(未完待续)
图|网络
【作者简介】
张天敏,女,中国作协会员,邓州市作协主席, 鲁迅文学院作家班结业,邓州市文化馆专业作家。河南南阳第三、四届人大代表。著有长篇小说《女人桥》,长篇历史小说《张仲景》,长篇网络小说《情人山庄》,小说集《半醒》。散文集《逝梦的河》《流年》。长篇小说《情人山庄》获长江杯网络小说大赛优秀奖。作品被中国图书馆及各大院校馆藏,并被中国新闻周刋,小说选刋,中国青年报,河南曰报,郑州晚报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