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孩子》—读书笔记导图分享
本文字数4185,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点击【阅读原文】获取高清思维导图。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温暖的孩子》。
安东尼·比格兰,Anthony Biglan博士,俄勒冈研究院的高级科学家,他在该研究所从事儿童和青少年问题行为预防,及影响儿童和青少年发展的儿童养育方面的研究。他是预防科学领域发展的领导人物,在过去的30年间致力于利用预防科学在全球建设滋养型的家庭、学校和社区。Anthony Biglan博士现任美国预防研究学会的主席。
在本书里,安东尼从行为学和心理学角度出发,为我们解读了孩子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作者将过去50年的研究成果归纳为一条简单的准则:我们需要确保每个人生活在滋养型的环境之中。什么是滋养的环境呢?就是我们不要吝惜对亲社会行为的赞扬、欣赏、以及公开褒奖;表达关注、兴趣、肯定、青睐、感动、爱意,并且能给出实际的奖赏。在此过程中,我们的社会人群将会具备高级的技能,在生活中游刃有余,并具有帮助他人健康生活的强烈的驱动力。
人类,到底是理性的动物,还是感性的动物?人类行为学家在这本书里告诉我们,大量的试验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其实80%以上的时间,是依靠自己的感性直觉,也就是所谓“感觉”。行为科学家们研究下来发现,人类其实跟小白鼠、鸽子没什么本质区别。
那么,人类真正意义上的理性思维,到底有没有呢?也有,但非常少见,只是在那些特别重大和严肃的决定,以及超高复杂程度的专业研究上,你才有机会,真正见到。科学家们打了个比方,说人类的理性,其实跟老虎、狮子的牙齿和爪子,是一样的东西,只是在咬死猎物的那一下子,拿出来用用,其他大部分时间,都是藏起来的,没用的。
人类是感性的,那么感性会让你去做什么呢?会让你身不由己,去追逐那些感觉起来对你似乎有利的结果,然后,养成终身性格,在这个事儿上,你根本没有办法控制自己。
有个很经典的段子,说的是行为科学里一个非常著名的“打枣理论”。说是有个人,他很奇怪,不管去哪儿,只要一出门,他就一定随身带着一根小竹竿,一路上,只要他走到树底下,不管是什么树,就掏出竹竿儿,啪,往头顶上捅一下,看看这一竿子能不能打下枣来——有人可能就笑了,说这人是不是傻,你也不看看是不是枣树,就乱打,即便是枣树,也得先看看上面有没有枣儿啊。可这个人就是不管,只要路边有棵树,他就一定要打这么一竿子,大多时候,打下来的全是烂树叶,但保不准儿有时候呢,撞了狗屎运,还真是打下来一地的枣,那就赶紧捡起来吃了。
只要有一次打下来枣,尝到了甜头儿,这根小竹竿儿,他就永远带在身上了,他遇见树就一定要打一竿子。闲着也是闲着,这竹竿儿它也不花钱,带在身上也不重,打不下来没损失,打了还有果子吃,不打白不打。这个就是典型的利好直觉导致的结果选择,然后形成习惯。
有人说,这个人他就是个投机主义者吧?完全正确,作者告诉我们,每个人类就是这么的投机主义,人类办事的流程永远是:先有对结果的感觉,再有行动。那有没有反过来的,不这么投机的人,也许有,但作者说,这种人在千百万年的人类进化里,都饿死了,因为没枣吃,就是被自然淘汰掉了——能够流传到现在的人类基因,都是符合“结果选择”行为模式的。
那么孩子,这种更加敏感和特殊的人群,他们只会把“结果选择”模式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丝毫不加掩饰。孩子的性格和人格到底是怎么养成的呢,其实根本没那么复杂,就是周围环境提供给他的“结果导向”一点点积累的。
比如,作者在多年研究里就发现,爱打人的孩子并不是天生喜欢打人的感觉,而是当年在他的婴幼儿时期,一定有那么一次,或者若干次,他发现了动手打人,可以获得存在感,也就是引发父母的强烈关注,争抢父母的注意力,是所有的动物在婴幼儿时期最大的利好结果,人类当然也不例外。
所以,如果不想让孩子长大后出现暴力倾向,该怎么办呢?作者的答案是,反其道而行之,比如孩子第一次出现打人行为,我就不给他更多的注意力,或者避免过度反应,继续心平气和,你想要的不就是关注吗?我这里,偏偏就没有。孩子发现暴力无法产生任何的附加值,下次,使用暴力就不会是他的选项了。
我们跟孩子打交道时,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认为,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都喜欢强迫孩子。根据“结果选择”理论来看,我们每个人都是“结果的奴隶”,所以,如果你不去设法改变孩子对一件事儿的结果心理预期,光想用各种方式强迫孩子就范,那是不可能的。作者说,强迫表现方式非常多,比如,暴力体罚;精神上的,蔑视、歧视、嫌弃、嘲讽、漠视;语言上的,骂人、数落、呵斥,唠叨。
还有一种特殊的强迫,叫做“冷强迫”,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冷暴力”。比如跟孩子打冷战,摆臭脸,横眉冷对,等等。作者说,这些要命的强迫行为,不仅在小家庭环境里普遍存在,在社会大环境的学校里、公园里、公共场合也到处都是。作者认为,由于强迫这个东西,它直接违反了人类的“结果选择”,因此是一种完全扭曲的、反人性的手段,会令人非常痛苦。
那么,扭曲下去,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一个是在强迫的过程中,孩子还没有完全就范的时候,会激发出孩子的逆反心理。所谓逆反心理,孩子他不是故意想违背你的,而是人性的客观规律,在背后抗议和反弹,这不是孩子能用自己的理性去控制的事情,他根本控制不了,反弹多了,最终形成“逆反性格”,就是那种无论你说什么他都要抬杠,都要反其道而行之的孩子。
第二,孩子一旦在生活里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强迫就会立马成为他对待别人的重要选项——他会跑去强迫他的同学、小伙伴,甚至是以后的人生伴侣、职场同事、社会陌生人,总之他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强迫他人以达到自身目的机会。
第三,就是强迫带来的持续痛苦,积累到一定程度,还可能会形成孩子的反社会人格,比如像酗酒、打架、吸食毒品等。关于这方面,美国的心理学家做过大量的调研,发现一个人成年之后的反社会人格,与他在童年时代遭受过的强迫行为,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这种人格根本无法被整个社会接纳,甚至有些人还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从结果选择的理念出发,作者提到的几个具体建议。
1、“儿童成功学”
什么叫“儿童成功学”?顾名思义,作者说,就是把我们成年人世界里的那套成功、人生赢家之类的东西,来套在孩子身上,要求他从小就树立这些理念。比如,给孩子灌输长大之后,你要当大官、发大财、开豪车、年薪百万等等这样的观点。这种在脑子里过度追求社会地位和金钱的家长,通常给孩子的温暖会更少,也更倾向于采用独裁的手段压迫孩子。
很多人总觉得,必须要给孩子从小就树立你死我活的竞争观念,让他不要输在所谓“起跑线”上。但是,行为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结论恰恰相反,越是这么做,孩子的进步反而越慢,会产生抑郁和愤怒的人格特质,原因在哪?对孩子来说,他压根感受不到你们这些大人世界里的东西,对于他,到底有什么用呢?他看不到结果,也感受不到结果,从心里就无法认可。
那有人就说了,如果没有了成功欲望的灌输,和强调激烈竞争,会不会让孩子失去学习动力呢?作者说,根本不必担心。作者在美国开展了一项长期教学实验,就发现宽松的学习环境,其实更有利于提高孩子学习成绩,重点在于一定要培养孩子“选择学习”和“自主学习”这两个能力。
比如,家长和老师要认真设计教学顺序和教学内容,真正吸引孩子的学习注意力,不要让他觉得无聊枯燥;另外,还要引导孩子,让他感觉到学习知识是一件很有自我成就感、很酷的事情。这比强调成功学那套东西,要科学合理得多。
2、不要“吼孩子”
可能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经历,跟孩子不能高效的沟通,一句话跟他讲了10遍,孩子就是无动于衷,然后父母就会非常恼火,觉得他肯定听懂了,就是故意不做,于是就吼他。作者说啊,千万别这么干,这是典型的强迫!大人总是从自己的世界出发,过高估计了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行为能力,很多时候,孩子他还真的就是没听懂。
那怎么办呢?首先,先给孩子充满爱意的关注,让他感受到你的爱,之后再加以正面引导,尝试多给孩子一些选择。比如,你温柔地问他“你是愿意自己走到那边去呢,还是想让我抱你过去?”,这就要比说“我让你待到那边去,听见没有!”,这种吼他,要有效得多。
华盛顿大学有一位非常著名的护理学专家卡洛琳,她用25年时间做了一项亲子研究项目,设计了很多游戏。那么其中有一个亲子游戏,是让孩子把棋子放在棋盘上。结果有些家长就是搞不定,那么她就说:如果孩子没有按要求把棋子放在棋盘上,比如说放在了自己的耳朵上,你千万别说:“别放那儿,放这儿!”这一类的话,孩子很快就会对你这个所谓游戏啊,失去兴趣,你们俩绝对玩不下去了。
应该怎么做呢,首先看看他对哪颗棋子儿感兴趣,然后去教他这颗棋子儿的名字。假如孩子能正确说出来,,就再递给他另一枚棋子儿,柔声细语地继续引导他。每当孩子做对的时候,一定要及时表扬。通过耐心的引导,就会让孩子充分享受被父母关注的感觉,这个感觉很温暖,那么他跟你愉快合作的概率也就大大增加。
3、给孩子快乐地“立规矩”
玩游戏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我们来说几个小游戏。第一个,“良好行为游戏”,这是发源于20世纪60年代一个美国的著名实验。有一个小学老师,在课堂上总是搞不定这些小孩儿,课堂纪律是一团糟糕。于是向心理学家求助。心理学就问他:“你的学生在做什么活动时候,表现得最好?”老师想了一下说:“在分组做游戏时,表现挺好,孩子们都很兴奋。”于是心理学家就给他支了一招儿,把孩子分为几个小组,说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在一小段时间内,比如10分钟,哪一组没有人违反课堂纪律,那就奖励他们额外5分钟课间休息时间。如果所有的小组,都表现良好,那么这个游戏再继续10分钟。这么一来,孩子们都变得守纪律了。
第二个游戏,叫做“技巧核游戏”。所谓“技巧核”,是一个行为学的里概念,指的是那些可以刺激良好行为习惯的非语言信号。比如像“表扬便条”、“小红旗”——当孩子的行为值得表扬的时候,父母就写一张鼓励语言的纸条给他,当然了,孩子的小伙伴、同学啊也可以写这个纸条。也就是说,要依靠影响孩子的心理,来强化他的正面习惯和正能量,比叨唠啊、批评、责骂更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