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三伏天,孩子这样调出好体质!感冒咳嗽少,正气足秋冬少生病

本 期 导 读

黄金三伏天,很多家长都忽视了孩子这一处地方。

俗话说:「热不如三伏,冷不过三九」。三伏是全年中天气最热,阳气最盛的阶段。

伏,蛰伏、躲避之意,即避暑,阳中伏阴,热中藏冷,最热的时候,也最容易受凉感冒。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其脏腑功能还未发育成熟,较成人体质相对娇弱,抗病能力较差,更应该加强呵护。

特别是有一个地方,家长们只知道要在秋天干燥时养护它,却在夏季三伏天忽视了它,一不小心孩子就生病了,那就是

肺主气,司呼吸,是人体赖以维持呼吸的重要器官,人身体内之气,无论表里,皆为肺所主。

肺有一个美丽的别称叫「华盖」,形容它处于身体高位,像伞一样给五脏六腑遮风挡雨,但也往往第一个受损。

肺是个「娇脏」,小儿尤甚,极易受外邪侵袭,它不耐寒、不耐热、不耐燥、不耐湿,还怕疲劳,怕雾霾、有害气体。

肺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它只能承受脏腑清轻之气,不能承受脏腑一点一毫的浊气病气邪气,所以就会出现呛咳。

小儿的肺常不足,肺易损,而鼻子、咽喉、呼吸都和肺气的功能密切相关,所以容易高发感冒、鼻炎、咽痛、咳嗽等肺病

小孩子还有一个生理特性是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肺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推动全身津液、体液循环。

三伏天炎热,孩子精力旺盛,每天都大汗淋漓,加剧了津液的大量流失。

中医说,夏时心火当令,心火过旺克伐肺金,热邪入侵体内耗伤津液,燥热伤肺,肺与大肠相表里,也就是会伤害到肺和大肠。

当肺被火热邪气伤害后,首先出现的症状就是口舌干燥,这种热邪会把鼻腔、气管、肺部的津液、黏液都消耗掉,然后就会出现鼻子发干、流鼻血、喉咙涩痒、干咳、发烧等症状。

何况夏天不仅有热,还有寒湿热夹杂。

室内外温差大,孩子爱贪凉饮冰,孔窍开泄,寒热风湿之邪,侵犯肺卫,肺气不清,孩子就会有咳嗽痰粘,鼻流浊涕,脾胃不和等症状,又进一步加剧肺气损伤。

如果只会一味地打针用药解决表面症状,而没有及时养护好肺,长期下来,还会损伤孩子体质。

有的孩子早上起来嗓子总不利索,时不时咳几声;感冒其他症状好了,咳嗽却难以断根,反复不好。

有的一入睡就咳嗽,大半夜惊醒咳嗽,或者睡觉打鼾,张口呼吸,还能听到他喉咙里呼噜呼噜的痰声,喂了一排排感冒药都不管用,家长急的直掉眼泪。

三伏天是承接夏秋换季的关键时刻,咳嗽如果拖到了秋天,秋主肃杀、收敛,燥邪最是伤肺,那孩子就更受罪,还容易诱发哮喘,鼻炎,咽炎,慢性呼吸道疾病,留下病根。

所以三伏天儿童体质调养的重点,必不能忽略了肺。

一方面,我们要借助黄金三伏天的自然之阳激发孩子体内元阳之气,温煦肺经阳气,驱散内伏的寒邪,调理体质,提高正气、抵抗力。

另一方面,按照冬病夏治的思路,在三伏天把肺养好了,滋阴润肺益气生津,进入秋冬后孩子就不容易感冒生病,身体自然发育得好。

三伏天养肺小方法

✍ 晒背、艾叶水泡脚

古人称晒太阳为「负暄」,为历代医家所推崇的养生方法。背部上的脊柱,是「阳脉之海」的督脉所在,脊柱两边是足太阳膀胱经,是负责运行气血、联络脏腑的通路。

夏天小孩子爱出汗,被浸湿的、发凉的衣服贴在孩子的背心上,容易「形寒饮冷则伤肺」(《黄帝内经》)。

而万物生长靠太阳,腹为阴,背为阳,晒背就是天然的驱寒补阳法,背心暖了,阳气足了,病气也少了。

晒背适合大多体质的儿童,晒背的时间:上午9:00前或下午4点后,每次10分钟。

也可用艾叶煮水泡脚,水温不宜过烫,每次6~10分钟,每周2次。

✍ 调理肺气的小儿推拿

动不动就容易感冒咳嗽的,可以去医院贴三伏贴,在家则可以按一按孩子的肺俞穴。

如果还有肠胃病、体弱多病的情况,可以每天给孩子捏脊。

方法双手拇指和食指作捏物状手形,食指在前,拇指在后,拿起少量皮肤,两拇指相对用力,自腰骶开始,沿脊柱交替向前捏捻皮肤,至大椎为止。然后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端沿着脊柱两侧向下梳抹。

每次捏五遍,每天一次,方向是直线向前,力度要孩子舒适。体弱多病者,可捏6~9次,甚至每天两次。

✍ 日常学会借助食疗

时过中伏,养生当以滋阴为主。家长可以给孩子吃点性质平和、健脾益肺的食物,如藕粉、银耳、水蜜桃等等,日常也可用玉竹、沙参、百合等煲水给孩子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