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方子多的是,只待一双慧眼| 藏在《湿热病篇》的治痹专方

1.出处

薛生白《湿热病篇》:“湿热证, 三四日即口噤, 四肢牵引拘急, 甚则角弓反张, 此湿热侵入经络脉遂中。宜鲜地龙、秦艽、威灵仙、滑石、苍耳子、丝瓜藤、海风藤、酒炒黄连等味。”

因书中并无方名, 据此方出自于第四条故李师命名为“薛氏4号方”。

薛氏自注道:“此条乃湿邪夹风者, 风为木之气, 风动则木张, 乘入阳明之络则口噤, 走窜太阴之经则拘挛, 故药不独胜湿, 重用息风, 一则风药能胜湿, 一则风药能疏肝也。选用地龙、诸藤者, 欲其宣通脉络耳。”

2 释义

李师认为本条病机实为湿热侵淫经络脉遂, 导致气血阻遏, 化风则口噤、拘急。

方中以地龙为君, 其性味咸、寒, 主归肝、脾、膀胱经, 善行走窜, 且其性偏寒, 熄风止痉、通络止痛, 为治疗痹证首选之药。

臣以秦艽、威灵仙祛湿通经止痛, 秦艽为风家润药, 《本草正义》言:“盖秦艽既能外行于关节, 亦能内达于下焦, 故宣通诸府, 引导湿热, 直走二阴而出, 昔人每谓秦艽为风家润药, 其意指此”;

威灵仙善于祛风通经络, 《药品化义》曰:“能升能降, 走而不守, 宣通十二经络, 凡痰湿壅滞经络而形成的骨节疼痛或肿, 或麻木, 用此疏通经络壅滞之血滞、痰瘀, 便能消散。因其性凉又微苦, 对风湿之邪郁遏日久化热者亦相宜。”

佐以黄连、滑石, 清利湿热, 湿热之生源于脾胃, 故取一味黄连专清中焦之湿热;滑石可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去, 正所谓“祛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使以海风藤、丝瓜络、苍耳子清化湿热、宣通脉络。其中苍耳子亦是祛风除湿之圣药, 《本草备要》言其“上通脑顶, 下行足膝, 外达皮肤”, 可见其辛散之性尤强。诸药合用清热祛湿, 通络止痛。

3 凭脉辨证之标准

李师将此方扩展应用于湿热侵淫经络脉遂痹症, 经几十年的临床验证, 揣摩总结出该方“凭脉辨证”的标准, 具体如下。

(1) 脉:濡数, 或濡滑数, 或弦滑数。濡主湿盛, 滑数主湿热, 弦为风为气滞为痛, 为经筋或痉或痛之象。然其脉必按之有力, 方可辨为邪气实。切记以“脉沉取有力为邪气实, 无力为正虚”作为脉诊纲要, 如脉弦濡滑而无力者, 当为虚看, 不在此列。

(2) 舌:典型为舌质红苔黄, 或黄腻, 亦可见正常, 或淡红。湿热内蕴上蒸则舌红苔黄腻, 湿热内蕴或流走他处, 未得向上熏蒸, 则舌质、舌苔可表现正常,甚至表现为舌淡胖大的假寒之象。

(3) 症状:凡湿热侵入经络脉遂, 气血阻遏导致肌肉、筋骨、关节疼痛, 或麻木、肿胀、肢挛、肢痿不用、肌僵、肌肉消烁、湿热转筋、痉搐、口眼喎斜等, 但见一症便是。其湿热在脏腑而不在经络脉遂, 不表现以肢体经络肌肉为主的症状, 反以脘腹胀满、胸满痞闷、呕恶不食、嗳腐便秘等症为主者, 不在此列。

(4) 随症化裁:病变在上肢者加桑枝、姜黄、葛根等引药上达;病变在下肢者加牛膝、海桐皮等引药下行;湿重者加苍术、蚕沙、萆薢等化湿通经;热重者加薏米、防己等清利湿热;痛重者蜈蚣、全蝎、乌蛇等通经止痛。

4 验案举隅

4.1 湿热上窜之肩周炎案

吴某, 男, 32岁。冷冻肉食店老板。2009年2月25日初诊。

患者肩胛疼痛3年,严重时牵带肘臂不可屈伸,手关节疼痛遇寒加重,于某医院查类风湿因子阴性。诊断为肩周炎,给予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初服可缓解,常服效已不显。来诊时舌质红、苔白腻,脉弦滑数有力。辨证属湿热上窜,阻闭经脉。予以薛氏4号方化裁。

处方:地龙15g, 秦艽10g, 威灵仙10g, 滑石15g, 苍耳子10g, 丝瓜络10g, 海风藤18g, 黄连10g, 桑枝15g, 葛根15g。7剂。常法煎服。

二诊:服药后痛减, 脉仍弦滑数。上方加乌蛇15g,蜈蚣10条。共调理1个半月, 已基本恢复正常。

按:《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 合而为痹”。该患者每日晨起骑摩托进货, 又经常来回于冰柜中取物, 造成肩胛疼痛, 遇冷加重, 当辨证为寒痹, 何以辨为湿热痹?痹者, 关节经络不通而痛者也。造成痹证的原因不外虚实两种, 外感六淫之邪, 凡能阻滞经络关节, 导致气血不得濡养温煦经筋, 皆可致痹;内伤阴阳气血津液不足, 导致经筋不荣, 亦可致痹。该案脉弦为气滞、痹阻不痛之象, 滑为痰湿, 数而有力主热, 湿邪夹杂火热之邪, 可随火热之性循经而游走全身上下致痛, 结合舌质红苔白腻, 故辨证为湿热痹阻。如脉弦滑数而无力, 以脉“沉取有力为邪实, 无力为正虚”的辨脉纲领, 当为阳虚痰凝所致, 不能当湿热看待。如为寒凝, 脉当沉拘或沉紧有力。此案始为寒湿邪气内浸, 久而化热, 湿热痹阻阳气, 阳气不得外达以温煦经筋, 故而关节遇冷而痛, 此案湿热上窜肩胛, 故肩臂疼痛, 而实非寒凝所致, 所以判断全凭脉象而得。治以“薛氏4号方”化裁以清利痰热, 祛其壅塞, 使阳气通达而痹痛自愈。方中因其病位在上所以加桑枝、葛根引药上行、解痉通痹、祛湿止痛;二诊症减, 脉证未变, 故守原方, 加入蜈蚣、乌蛇, 以加强解痉通络止痛之效。

4.2 湿热下侵之坐骨神经痛案

李某, 男, 29岁, 销售员。2008年12月6日初诊。

患者因1个星期前等公交车受寒, 次日腰腿疼痛, 经某医院诊断为坐骨神经痛, 服温补肾阳中药酒后日渐加重。来诊时见患者形体偏胖, 面色发红, 腰腿疼痛难忍, 屈伸不利, 起身艰难, 舌淡苔薄, 诊其脉濡滑数大有力。辨证属湿热下侵, 痹阻经脉。法宜:清利湿热, 通经止痛。以薛氏4号方加减。

处方:地龙15g, 秦艽10g, 威灵仙10g, 滑石15g, 苍耳子10g, 丝瓜络10g, 海风藤18g, 黄连10g, 海桐皮15g, 生石膏30g (先煎) , 川牛膝15g, 丹参15g。4剂。水煎服, 1日3次, 1日1剂半。

服药后第2天已能下床, 第3天已不痛, 但脉仍见滑数, 知湿热未尽, 上方去石膏, 改1日1剂, 后3剂而愈。

按:此病本为感受风寒所致, 常规思维当以温经宣痹为大法, 何以清化湿热而愈?患者形体偏胖为湿盛体质, 加之服用温补药酒, 寒邪入里化热, 无形之热邪与有形之湿邪杂合下注, 而致经脉痹阻作痛。又言湿热之证当舌红苔黄腻, 此舌淡苔薄, 似为寒象, 又作何解释?湿热为病, 可黏滞痹阻于经筋, 亦可随火热之性走窜。湿热上窜熏蒸舌面, 则舌红苔黄腻;湿热蕴伏于内, 阳气不能上煦, 其舌故可见寒象。本案所以辨证为湿热证者, 全凭脉象为要。脉濡主湿, 滑主热, 大而有力为热邪壅盛, 充炽外越之势, 可知湿热痹阻, 且热邪较盛, 故以“薛氏4号方”清化湿热、通经止痛, 加石膏折其无形之热邪, 加海桐皮、牛膝增强祛湿止痛之功, 加丹参者, 一可活血通经, 二可防热邪耗伤阴血, 三可防诸凉药冰伏之患。《脉要精微论》云:“大则病进”, 因脉大为病急进之象, 故日服3次, 急急祛邪, 防其传变为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