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厉害的人,懂得这“三个虚”

有一种写作方法,叫“虚实结合”。也就是说,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

任何大人物,都不是完美的,一定存在缺点,这是他的虚处;任何事情,都不会无懈可击的,存在一定的漏洞,这是它的薄弱环节。

真正厉害的人,懂得“三个虚”。利用了别人的虚处,才能更好地战胜别人;发现了自己的虚处,才能更好地改变自己。

01

与人交手,需要乘虚而入。

商纣王是一个见多识广、很有智慧的人。可是,他却败给了周武王。

在当年,商纣王和周武王的实力是非常悬殊的。周武王的实力很弱,商纣王却很强大。可是,周武王怎么做到了“以弱胜强”呢?

一方面是商纣王不断扩张疆土,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加剧了社会矛盾,怨恨他的群众也增多了;一方面是战争的时候,商纣王的主力军远在东南,并不在牧野这个主战场,别周武王抓住了“薄弱环节”。

当年,周武王在牧野举行了誓师大会,然后开始了战斗,可是商纣王却因为主力军远在东南,不得不用奴隶和囚徒去应战。一部分奴隶和囚徒临阵脱逃或者叛变,加剧了失败的结果。

牧野之战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先发制人的战例。体现了周武王的智慧。

从古至今,乘虚而入的典故并不少。

《史记》里记录了“围魏救赵”的事件。战国时期的赵、魏两国对战,赵国失利,眼看就要兵败了。齐国趁着魏国大军外出作战的机会,围攻了大梁,使得魏国不得不撤回大军,从而挽救了赵国。

与人交手,利用对方的薄弱环节,然后主动出击,胜利的机会就很大了。

一个人想要做大做强,就要有“野心”,要寻找打败对手的机会,而不是强行和别人交手,导致两败俱伤。最好的机会,就是对方最弱小的时候,或者是对方陷入某种危机的时候。

人生路上,处处都有竞争,如果你不主动做大做强,那么别人都会欺负你。

02

遇到劲敌,需要避实就虚。

人在社会上混,有时候你不去招惹别人,别人也会主动来招惹你,逼着你去应战。

遇到难缠的对手,应该如何是好?如果你和别人硬碰硬,肯定是以卵击石的结果,如果你拼命逃避,那么“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最后还是要面对一切。

战国初期军事家吴起说:“用兵必须审敌虚实而趋其危。”

学会避实就虚的方法,那么弱者也有可能战胜强者。

一只大象对一只蚂蚁说:“你那么小,我随便一脚,就可以把你踩死。”

蚂蚁使劲躲避,避免被大象踩死。蚂蚁还趁其不备,从大象的脚上,爬到了大象的耳朵里。蚂蚁使劲咬大象的耳朵,大象痛不欲生,终于自认失败。

蚂蚁可以战胜大象,采用的就是避实就虚的方法。大象的脚很有力量,皮肤很粗糙,但是耳朵里面的肉,却比较软弱。

应该如何做到避实就虚呢?做到以下三点,很重要。

第一,不动声色地观察。在平时,多观察身边的人,尤其是你的竞争对手。尽量去收集一些有用的信息,别让对方的虚假表现,麻痹了你。

任何时候,你都要保持警惕,别把“糖衣炮弹”当成了真实的感情。当你看清了对方之后,你不要作声,而是继续观察,静观其变。只要双方的感情没有恶化,你就揣着明白装糊涂。

第二,分析双方的实力。当你看清了对方之后,就把自己和对方进行对比。把实力分为很多类别,进行同类别对比;把自己的优势、劣势拿出来,和对方的优势、劣势对比。

从分析中,发现自己战胜对方的方法,防范于未然。

第三,掐住对方的“七寸”。对方的七寸,就是薄弱之处。一条蛇,被抓住了七寸之后,就动弹不得了,虽然它很毒,但是无计可施。

就是一个铜墙铁壁一般厉害的人,也有“弱点”。任何事物,都是环环相扣的,也符合“一物降一物”的规律。

避实就虚,不仅仅表现在行动上,还可以表现在言语之中。可以通过言语来麻痹或者瓦解对方的斗志,从而降低对抗的实力。

03

做大做强,需要虚心求教。

想要战胜别人,最终还得自己做大做强。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任何行业和工作,都是能力超强的人占据了“高位”,没有能力的人,就是占据了高位,也会被人轰下来。

“谦虚使人进步。”厉害的人,在任何时候,都很谦卑,成功了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默默无闻地做大做强,等别人欺负自己的时候,亮出自己的实力,别人就无计可施了。

一个人总是被欺负,一方面是别人喜欢争强好胜,恃强凌弱;一方面是自己不争气,一直没有抬头做人的底气。

俗话说:“水低为海,人低为王。”

一个人想要成为强者,就要降低姿态,让别人的力量和智慧,像流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流到自己身上。这是积沙成塔的智慧。

04

结束语。

当然,一个人做大做强的根本目的,不是欺负别人,也不是和别人不断争斗,而是按照社会发展的规律,推动自身发展。

做人,应该懂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道理。在自己很强大的时候,不要欺负任何人,还要帮助弱者;在别人欺负自己的时候,勇敢地保护自己,甚至给对方一点颜色看看。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