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战国”好理解,为什么之前年代叫“春秋”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资治通鉴》。
周朝时期发生的“三家分晋”事件具有跨时代意义,司马光在编写《资治通鉴》时,也将“三家分晋”作为周朝步入春秋战国时期的分界线。
《战国策·燕策一》就记载了苏秦的弟弟说的一句话: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
战国年间成书的《尉缭子·兵教下篇》中同样有载:今战国相攻,大伐有德。
由此可见,当时的七个诸侯国都有了“战国”的称呼,一直到西汉,这个词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司马迁编写《史记》时,也是沿用战国二字,《史记·匈奴列传》载有:冠带战国七,而三国边于匈奴。
“战国”几乎是一个约定俗称的称呼,那么为什么战国之前叫“春秋”呢?
我国一直都是农耕大国,农作物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经济、文化、战争的走向,春天万物复苏,农民开始播种,到了秋天就是丰收季节,周朝时期汉字虽然得到了发展,但是用来记载事件还是用青铜和竹简,并不是特别方便,因此只会记载一些大事。春、秋两季又非常重用,干脆就以“春”和“秋”作为一年的代称,也代表这一年所发生的大事件。
《礼记·王制》中载有: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礿,秋曰尝。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
《礼记·王制》中又载:国家大事,在祀于戎。商周时期又提倡“冬夏不兴兵”,毕竟打仗需要充足的粮草储备。
当时就形成了“春天祭祀,秋天打仗”的一种特殊惯例。
《礼记·王制》又载:春秋教以《礼》、《乐》,冬夏交《诗》、《书》。
周朝的礼乐非常繁琐复杂,但他们也都恪守礼乐,又以春秋作为教导《礼》、《乐》的一个标准,三家分晋也是礼乐崩坏的一个标准,意味着周朝衰微,无力再管辖这些诸侯国,“春秋战国”也步入了历史。
还有一种说法来源孔子,周朝礼乐崩坏之后,孔子一直都在提倡克己复礼,并游说各国,主张建立一个“天下大同”的社会,但是孔子的思想并不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他的主张并没有被采纳。
不得志的孔子在晚年开始整理一些史书,据说鲁国史官将各国的大事件按照年、季、月、日记录下来,孔子又重视礼乐,就把整理出的文史资料命名为《春秋》。
孔子整理出的《春秋》,以公元前770周平王东迁作为起点,结束于公元前476年,共295年。
周平王东迁前,发生了民间流传的“烽火戏诸侯”犬戎与申侯攻入了镐京,周幽王被杀,诸侯就拥立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在外患的威胁下,周平王继位的第二年就开始东迁,郑国、秦国、晋国护送了周平王,秦国因为有功,就被封为了诸侯。
而周平王是被申侯拥立为王,间接犯了弑父罪名,诸侯王本就蠢蠢欲动,就以这个名义开始蚕食西周,周平王无力对抗诸侯王,也只能任由诸侯争霸。
《春秋》以周平王东迁作为西周进入春秋的分水岭,而《资治通鉴》以三家分晋作为春秋步入战国时期的分界线,两者都是说明,西周礼乐崩坏,周王室衰微。孔子主张复兴礼乐,以《春秋》为名在合适不过。
孔子在春秋时期就已经享誉盛名,只是儒家学说并没有得到重用,秦始皇结束战国一统天下之后,又掀起了刘邦、项羽楚汉相争,直到汉朝建立,进入了平稳发展时期,史官们这才开始整理汉朝以前的历史。
司马迁早年就拜入了孔安国、董仲舒门下,受儒家学说影响很深,他自然推崇孔子学说,编写《史记》也就将西周之后的历史定为“春秋”。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