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责如山

图片来源于网络

自从上世纪初父亲节在美国诞生之后,世界上就有52个国家和地区把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父亲节。这是全社会对为人之父的男人们的辛劳付出的认可。更是对为人之父的人们的一种尊重。也是全社会对父责如山的一个警示!

一个人从落地出生之后,就在母亲的怀抱中长大。就在父亲的肩膀上成长。从小就得到了父母的关爱、哺育、呵护、培养,直至长大成人。一个从小就失去了父爱或母爱的人,是这个世界上命运最为悲惨的人。这些人一旦没有很强的自立性,很有可能就是这个社会中的或多或少有些残缺的人。他们不是心理上的残缺就有可能是道德上的残缺。在社会中的犯罪人群里,十有八九都与缺乏亲情或缺乏家庭教育有关。就是有着很强的自立性的人,他的成长过程也总是与艰难困苦、心酸泪水相伴!

一个新生儿的出生,带给最大快乐的人就是他的父母。落地时的声声啼哭除了表明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外,更是给做父母的一种新的使命----“责任”的提醒。这个提醒表明了新生儿的父母从此辈升一级,责高一等了。这种责任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家庭责任,更重要的是一种社会责任!

一般来说,儿女们的成长靠的是父母共同努力来完成的。但具体来讲还是有所区别,母亲除了承担婴儿时期的哺育、照料日常生活外,对儿女成长时期的管教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一个父亲来说,其责任就更为重大。他虽说没有哺育的生理能力,但他却要挑起全家生存的重担 。对于子女的成长时期的纲常伦理教育有着不可懈怠的职责。这些包括子女们平时的为人之道的言传和身教;各种求得自我基本生存的方法和招数。待人接物的基本道德和礼数;人生道路中的生活哲理和各种风险的规避法则等。更为重要的是对子女的培养目标制定和物资基础的夯实就更是作为一个父亲不可推卸的责任了!

在现实生活中,绝大部分父亲都在尽力尽责的完成着这一使命。社会上那些优秀的后生们的每一点进步无不包含着父亲的心血和汗水,祈祷和期盼。在他们的身后,父亲总是像一座山那样为他们做着坚强的后盾和依靠!但也确实有那么一些人,没有尽到为父之责。或是为了一点怨气,或是为了一些说不清的私情,或是为了自己的某些贪图,离家出走者有之。抛妻舍子者也有之。给他们的家庭,特别是子女带来了无限的痛苦。诸如此类之事之人在我们的周边大有人在!

培养和教育好孩子是一个为人之父的最起码的责任。我们人类就是在这种起码的责任的传承下繁衍至今的。这种传承,使整个人类在不的发展,使整个社会在不断地进步。在我们的视野里,只要是认真的去观察那些飞禽走兽,就会发现它们中任何一类动物都对它们的子女承担着养育之责。当它们的子女一出生,还没有自食其力的能力的时候,它们总是在辛苦奔波于原野,艰难跋涉于山川,为它们的儿女们寻觅食物。在它们的子女渐渐长大的过程中,总是极力呵护着子女们的成长。并教育和训练它们寻食、飞行、避险和格斗的各种功夫。因此就有了“虎毒不食子”的说法并广为流传至今!

人是世界上最高级的动物。不论是思维方式还是生存能力都居各种动物之首。因此,这个世界就由人来主宰了。如果 在我们人类中有人不去认真地履行一个做父亲的职责,那他就成另类了。可以说连飞禽走兽之类也不如的另类。因此,在尽一个父亲责任的问题上,值得人们去深思!

作为一个父亲,对待自己子女的养育责任和管教态度,决定了这个子女长大成人之后,为人处世的最基本的个性基础。让子女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他们将受益终身。

有的人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人成长中的重要因素,这没有错。但也不全对。有些子女成人之后或多或少地染上了这样那样的毛病。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之路。这些人总是责怪某某老师,某某学校如何如何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子女。社会中的那些环境把他影响成了这样。从来不去认真地思考自己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有哪些过错。自己的一些坏习惯给子女带来了多大影响。特别是那些父母离异的家庭,给孩子们所造成的思想阴影和生存压力所带来的性格扭曲。实实在在地说,这些孩子们之所以如此,不排除某些社会环境对他们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但是,从他出生到参与社会活动这一阶段里所受的家庭教育和家庭影响对他们有着更加直接的关系。特别是父母平时的言行影响更是深深的在他们心灵上的打下了烙印。

记得七八十年代有部印度的故事片《流浪者》里有句台词——“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强盗的儿子永远是强盗”是绝对错误的,但“官二代”、“将二代”、“富二代”、“星二代”则是当今社会不争的一个事实。“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这是文革期间一句非常流行的语言,站在唯物主义观点来看,这个说法有没有一定的依据,我不便考证。但是,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所接触的第一个人就是他的父母。况且,他血管里流着的还是父亲的血。一个父亲的一言一行对他所产生的影响是他这辈子印象最为深刻难忘的。对他人生的征途上所起的作用也是推力最大的。我想,现在提倡的优生优育大概也是根据这个道理提出的。

可以这样说,母亲是一个人人生中的第一个生活中的启蒙师。父亲则是一个人人生中第一个生活中的向导师。不管这个人在人生历程中环境对他产生了多大影响,他的各个方面仍然多少会显现出父辈的影子。这除了基因作用外,更重要的是父辈们言行举动在他们脑海中打下的烙印。所以说,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靠的是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共同责任。三者缺一不可。在这三者中,父辈的启蒙教育和言行影响更是重中之重。所以我说为人之父责大如天,任重如山就是这个道理。

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这句话虽说不十分确切,但也有它的道理。作为一个父亲究竟怎么样来培养、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使我们的子女一代更比一代强,是摆在每个做父母面前十分揪心的问题。特别是独生子女在整个社会中占绝对优势的时期,就更显得重要了。

我前面说过,一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家庭是基础,而且是最为重要的基础。这是因为,在家庭里是多人对一人。而在学校也好,在社会上也好,则是一人对多人了。一个学校的校长要去管几百几千个学生。就是一个班主任也得管上几十人。他们不可能一个个的去面对面地进行教育和培养。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学生群体。社会上就更为复杂了。有些人把对子女的教育责任完全推向学校和社会是一个思想认识上的错误。每一个为人之父母必须要走出这个误区,真正的担负起父母对自己子女的责任。

一个新的生命的诞生给全家上下带来不仅仅是欢乐,更是给每个家人带来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新生儿既是母亲的心头肉,也是父亲的掌上珠。更是爷爷奶奶的娇娇宝。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如何面对这个局面,正确地把握和处理好子女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妈妈总是把她的“心头肉”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一切的一切都以满足为底线。尽力地依着,惯着。爷爷奶奶对孙子更是百依百顺。一个小孩的精怪脾气和“老子天下第一”的变异性格就会在这样的环境中慢慢形成了。特别是外公外婆更是有过之无不及。在他们身边长大的子女脾气特别娇横。因此,民间就有“憨家家(外婆)引痴外孙”的说法。

子女幼年乃至少年时期的成长环境对子女的个性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作为孩子的父亲一般说来就是家庭的主心骨。这个主心骨的作用除了承担家庭的生存和发展重任外,另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要让自己的孩子健康的成长。这个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上的健康。二者缺一不可。不论是哪方面发生了变故,都会给家庭带来无限的悲哀和苦衷。身理上的毛病可以通过现在高新的医学手段解决。可是,一旦心理上发生了某种扭曲,产生了性格上,道德品质上的毛病,那就不是很容易解决得了的。因此,这就要求每个父辈们要把对儿女们的疼爱深深埋在心里,用在实际行动中。千万不要溺爱!不要经常在口头上乖乖宝宝的称呼来,称呼去。这样就在无意之中给孩子的心理上逐渐养成了至高无上之感。对孩子的优点要站在鼓励的角度上去表扬他,要采取较为迂回的方式和语气,适可而止!过多的毫无理性地表扬自己的孩子,就会在无意中培养孩子的一股骄狂之气!在他们心里就会产生一种唯我独尊的之感。这对孩子的个性形成也是害多益少。

孩子们由于年龄关系,涉世未深,对很多事情的处理有时不知所措。这样,他们就会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地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这种经历人皆有之,不足为奇。作为父亲,要把这些过错看成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必要的经历。这种经历对他们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要抓住这些已经出现的错误,不论是语言上的,还是行为上的,为孩子们进行面对面的剖析。告诉他为什么发生这些错,怎么样来改正错,如何防止这类错的再发生。让他们在错误中吸取教训。在解剖中获取知识。千万不要开口就骂,动辄拳脚相加。如果这样去教育孩子,不但不能让孩子有所提高,反而给孩子在心灵上造成一定的伤害。

记得县委书记焦裕禄同志有这么一句名言:“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在孩子们的心目中,父母亲就是自己的最好榜样。父母的言行会对子女们产生极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几乎可以伴随他的一生。父母的先天遗传基因影响着孩子们的体魄、性格和智力,这是无可非议的。后天的言行照样也是影响着孩子们的道德品质,为人处世的方式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在孩子们的面前,父亲的言谈举止,待人处事,包括上敬父母,下育儿女,夫妻相爱,和睦乡邻,刻苦学习,忠诚敬业等都是对子女的一种潜移默化言传身教的最好方式。在现实生活中,艺术家的儿子还是在做艺术;将帅们的后代仍然在带兵;政治家的儿子们多在仕途做官;反过来看,赌徒的儿子必定会玩钱;嗜酒如命的酒鬼的儿子没有不爱酒的;动不动就喜欢拳脚相加刀枪相见的大哥们,其儿子总是混迹于游子哥们之列称王称霸;还有那些对自己的父母不孝,到自己老了之后无人去管的人也不少见。因此,民间中流传着一句:“屋檐水滴在旧窝里”的至理谚语。只要我们在平时稍作观察和了解,如上所述的事例比比皆是。这就是父辈对儿女们的影响力所产生的效果。

总之,这种影响力所产生的结果只有两种:一种带来的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这是人们所向往的世代昌盛,子贤孙孝的结果。另一种将是“坏习代相传,世代永难昌'的悲哀结局。因此,为人之父,承载着对孩子如山的教育责任!

(0)

相关推荐

  • 解析现代人如何做到真正的孝顺

    司马迁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立志于写出一部史书流传后世,可是不及完成就去世了,临死之前他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司马迁,让他务必要替自己完成这部史书,司马迁答应了父亲. 后来司马迁在创作<史记>的过 ...

  • 3岁的孩子被全盘西化,我该怎么办?

    近日,易友信箱收到一位80后男性易友的来信. 信中说,他朋友家3岁的孩子在家庭教育中被全盘西化,虽然他的朋友主张中国式教育,但父母和妻子跟他的想法大相径庭. 他们让孩子把谢谢父母常常挂在嘴边,整天唱英 ...

  • 培养下一代,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

    对于我们这一代,更多是普通家庭出身的人来说,当你能打开这篇文章,说明你极大可能已经接受了更高的教育. 这也意味着,我们可能已经很幸运地拥有着父辈的支撑. 而如果你想要进一步培养下一代的话,除了要做好心 ...

  • 常见的五种家庭教育法则

    常见的五种家庭教育法则 爱能社 作者: 爱能社 2020-03-18阅读数:7244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这是孩子必须接受学校教育的理由之一,家庭教育主要以感性教育为主,家长通过言传身教更多的是用 ...

  • 王羲之尽父责关心儿子的婚事丨虽是亲上加亲,但这桩婚事还得等。

    中国书法艺术始于汉字书写,也是从实用开始,伴随着实用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实用的其中之一便是书信或日记,就是存世的古人信札.尺牍等.在晋代,还没有书法作品创作的自觉,留下来的就是来往的书信和日常的 ...

  • 父恩如山,大爱无疆

    明天就是父亲节啦! 子欲养而亲不在!孝不等人啊! 可是,没有父亲的父亲节里!只有一种深深的思念和感恩.只能轻轻的说一句: 父亲:谢谢您对女儿的养育之恩![合十][合十][合十][合十] 这个背影深深地 ...

  • 宋之作品:父 爱 如 山

    诗韵依依 文学微刊 素笔为你写邂逅   素笔为己爱停留 父 爱 如 山  作者|宋之  主编|幽梦静美 父爱如山 每逢父亲节 四字走红一时火爆 网络上商铺里 盖地铺天 人们用自己的方式 表达亲情 诠释 ...

  • 雨中品茶:父 爱 如 山 【签约主播芷若町兰朗诵】

    父爱如山 文/雨中品茶 主播:芷若町兰 主编~六仔 我们兄妹五人,我是最小的一个,父母对我尤为宠爱,那时我也是最不让他们省心的一个.或许是因为父母老来得子的缘故吧,还有一个最受宠的是他们唯一的宝贝儿子 ...

  • 【汗滴化雨伴笔耕】金粟//父恩如山重

    父恩如山重 父恩如山重 文/金粟 父爱无痕重如山 如影随从夜夜牵 从小家贫志不短 农忙短工十几年 成家立业干劲大 春夏秋冬从不闲 流金岁月常回忆 字字句句记心间 冰天雪地何所惧 牵驴驮炭为赚钱 被抓壮 ...

  • 父背如山

    父背如山 邱贵平 那天傍晚,家住六楼的我正在楼顶散步,在一旁又蹦又跳的儿子突然对我说:"爸爸,你背背我好吗?"儿子这个微小而又新鲜的要求一下打开我记忆深处的窗户,往事炊烟般袅袅升起 ...

  • 魏常斌:父 爱 如 山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思与远方 发布有思想 有情感 有启迪的文章   关注 <思与远方>   思与远方:  国家   社会   生活    责任   父 爱 如 山 28年前的今天. 1992 ...

  • 我深感使命如磐、责重如山,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吴政隆还提到,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带头贯彻民主集中制,带头遵守廉

    吴政隆在讲话中说,接过省委书记这副沉甸甸的担子,我深感使命如磐.责重如山,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 吴 ...

  • 【父 爱 如 山】/ 阿 王

    父 爱 如 山 阿 王         一直想写一篇缅怀父亲的文章,然文拙思愚,不敢动笔.最近读了一老友悼母之文,有感于怀,提笔写下肺腑之言,慰藉思亲之悠心,告慰九泉之慈父.        痛吗?我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