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连干活都仓促,哪有时间变优秀
大咖头顶扎着一撮小辫,穿着件条纹衬衣,看上去年轻时尚,可工作经历相当丰富。他在日本学习、工作10年,回国后又在某大型设计公司待了几年,去年作为人才被引进到我们所在城市最好的大学任教,并担任设计系主任。
很明显,大咖并不是沽名钓誉之辈,他的作品的确可以服众。这是大咖第一次出手设计书籍,因此十分谨慎。
设计一本500来页的书稿,用了整整8个月时间。封面上的小标签,亲手画了1个多月;目录正文以飞鸟形状拼接,紧扣书名;将作者额外加塞的文字,散落在书页最上头,等待印刷工人的自然裁切;考虑到书架摆放的需求,设计了冷色调的封面;专为书籍设计字体,拆分开的字体遗落在书页各处,如秋日的银杏书签……就如大咖所说,细节之处,处处有“彩蛋”。500多页,每一页都不同,但又都紧扣主题,组成一个和谐整体。
这样的作品,真正是独具匠心。有些读者或许不看书稿内容,只为书籍独特的设计,也会花钱购买。
大咖废话不多,不到半小时分享就结束了。交流环节,我们的美编问:老师你这么多的灵感是哪里来的?
大咖顿了顿,回答道,我之前也有和你一样的困惑,不过,在日本工作期间,我找到了答案。刚上班时,每周,领导都会让我拿出一个产品的设计创意,我一周周的提创意,领导一次次否定,直到第12周,这个创意才算通过。
领导说,一般情况下,前3/4种方案,大家都能想到,不会与众不同,只有继续深度思考,到了第7/8种方案时,才有可能产生真正创新的想法。于是,以后遇到任何一个作品,我对自己的要求都是:至少提出10种不同的方案。如此训练多年,大脑就渐渐习惯了这种思维方式。不知不觉,将创意设计融入在生活中,灵感自然呈现。
果然,大咖能成为大咖,一定是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但是,大咖的成功经验,或许并不能让我们的美编们,脱离苦海或者有所顿悟。当她问,老师你这么多的灵感是哪里来的?内心应该是羡慕的、纠结的、痛苦的,因为没有哪个人不想优秀,可现实条件不允许。
我们平常请美编帮忙设计书稿,方案改到第3稿时,就不得不面对她们的“黑脸”了,她们满脸写着不耐烦,这往往会让责编退缩,不敢再让其改稿。
但这不能怪美编,我们社里的考核制度不是论质量而是论数量。要是一位美编,花8个月时间设计一本书,估计不到4个月就要被辞退了,即便撑到年底,绩效考核过不了,也是要喝西北风。
正常工作状态是,每位美编手中会同时被安排好多本书,给的设计周期又都很短,美编们连满足最常规的设计都有压力,常常通过加班解决问题,着急忙慌将设计方案敲定,多数时候都是套模板。她们根本没有富余的时间来思考怎样设计会更优,怎样处理细节会更精妙。
日复一日,在仓促、焦虑的工作状态下不断重复,即便工作10年,在设计领域也不会有大的长进。
当然,这也不能怪企业,企业雇佣员工,目的是让他们产生最大的剩余价值。员工能否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成长、收获,不属于企业的考虑范畴。
职场人,要想不被埋没,还得在夹缝中求生存。
马云先生曾说,能做996的工作是一种福报。事实上,从事996工作,一定不是福报。它用压力、焦虑、高强度的劳动摧毁人的创造力、好奇心、求知欲,对世界正面积极的态度。因此,能在残酷的996工作制下,抽出时间,在专业领域中钻研探索、学习新知、规划未来的人,本身就很了不起。
当下,我社美编们的工作环境确实很艰难,没有经验丰富的老师引领,也没有充裕的时间钻研思考,且工作量巨大,工作节奏很快,她们有理由设计得很平庸。可是,正如那位询问大咖的美编一样,她们也想优秀,也想在专业上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尊重,为此不得不利用个人休息、放松、社交、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学习提高自己。
这是美编们的困境和出路,又何尝不是我们所有职场人的困境和出路。
职场中,我们都面临高强度的工作、极大的身体消耗和精神压力,我们有时候都无暇顾及当下的健康、情感,更别提为将来提高自己、谋划出路。但是,若想摆脱无限循环的被动局面,给予生命更多的自由和自主,就得拿出更多的努力,应付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