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读《新诗第九辑:诗选》笔记

《新诗》为诗人蒋浩独立编辑的民刊,多是以单人专辑的形式面世,只有这一辑辑是唯一以诗选出版的。此文系该辑出版时,我写的一篇笔记。

——————————————————————————————————

收到蒋浩寄来的《新诗》第九辑已经很久了,这一集是十几个人的《诗选》,也可以说是近一两年来,这十几个人诗歌写作成果的一次展览。诗选中的人都是我或密切或疏淡的朋友,在读完他们的新作后,我心中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因为我看到的是这些作品大多数都很好:风格鲜明、姿态各异,可以给予“越来越好”的评价。一句话,这几年每个人都没有闲着,都在努力地完成自己在诗歌上的追求。如此的情况让人禁不住想写点东西,对他们的诗品评一番。当然,这种品评完全是个人感觉似的,属于印象类的心得,不能算作正式的关于诗歌的批评。这一点需要说明一下。

一、萧开愚:不停地变化是萧开愚总能让人吃惊的地方,这次《诗选》上的诗又是如此。我个人对之感觉很不错的是他的《两份文件的旁注》和《夏天的告别》两诗,前者写政治题材,却能做到不是单纯的表态,分寸感拿捏的很好,语言也是一贯的他的那种讲究。其他的不说,这种对政治题材的处理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大胆也非常有突破性的举动,其中所要冒的风险自是不用说的,因为这太容易写得枯燥无味了。还好,我看到的不是这样,其中的趣味仍然是明确的,也不乏敏锐带来的对当代政治行为的洞察。通过这样的诗或许会对当代诗歌写作做出提示:对政治的关注将为诗歌带来新的气象。而《夏天的告别》应该将之看作对几年德国生活的一次总结性告别,让人看到在面对生活的选择时人的心情处于两难境况中的复杂。这些年萧开愚诗的语言中比过去多出了一些闪烁其辞的东西,总让我感到里面有与读者捉迷藏的心态存在,这首诗也让我感到这样。还好的是他总能从这种东西中发展出一种尖锐、深入的方向感,让人体会到其中藏匿的意绪。这首诗就让我感受到了他的由虚无感生出的对生活前景的迷茫之念,有一种很痛的东西在里面。

二、张曙光:萧开愚可以用变化品评,那么对张曙光的品评便是用稳定一词了。《诗选》中的诗都是我过去读过的。这次再读,感觉一如既往。这么些年来,张曙光始终保持着他从一开始写诗就找到的叙述语调:平稳、清晰,非常均衡的速度。这些是他的迷人之处。当然,如果就此说张曙光没有变化也是不对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张曙光诗中的颓废感也在增加,一些诗让人感到具有明显的厌倦感渗溢其中。不过,这种我称之的颓废感当然不是一种玩世不恭的人生态度,而是让我看到他似乎越来越固执地表达着人面对世界时的无力感。这种情况有时候让我从根本上觉得张曙光已经变成了一个非常明确的怀疑主义者,他一直都在用诗歌向外界表明自己对生活秘密的无从把握。而也正因为此,虽然他的叙述语调基本没有发生变化,但仍能让我感到声音越来越低沉,越来越具有一种挽歌的味道,像《诗选》里的关于外婆的诗,给我的正是这种感觉。

三、臧棣:《诗选》里的这几首诗我过去都读过。应该说这些诗是臧棣近年来诗歌中最好的一部分。从它们中可以很明确地看出臧棣现在写作的重点所在,那就是通过把“小”做“大”来获得对事物纹理的分辩。这实际上也能说成是这些年臧棣诗歌的特征。他正是在这样的特征中让人看到自己支配语言的方法的。如果简单总结的话,我认为臧棣的语言特点应该是这样的:通过将词语最细微的词素掰开、分裂,然后加以渲染,最终用绵延的方式获得一种可以用“巧妙”来形容的诗意。关于这一点,我曾经在一篇谈论他的短文中说他获得了运用手术刀做手术一样的支配语言的能力。现在看来也还多多少少算是有道理的。而且似乎现在他越来越乐意发展自己这方面的优势,一个劲地往精确处走。前几天看他贴在《文学自由坛》上的两首新作,其中的《新幻象丛书》让我已经有了“至极”的感觉。只是他或许写作的量太大了,有时候不免让我感到他在乐而不疲的情况下有写得随便了一点的嫌疑。当然这一点就算瑕疵也不是很大,可以不去管它。

四、清平:说到写作中的帅性而为,我觉得对清平是可以这样看待的。有时候我就觉得他的写作完全是情之所至,信手而涂的产物。不过《诗选》中的他的这几首诗却又让人看到他实际上也是在不断地寻找变化的。比之他过去的一些诗,这些诗在语言的强度上有所增强,具体说来就是他在写作中加进了一些非理性的生硬的东西,诗歌中也出现了非常超现实主义的描写。这些东西的出现有时候让人感到他似乎是在用一种蛮横的,不讲道理的方式支配语言,显得有些霸气了。但我觉得对他这不是坏事而是好事,因为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让我看到这些诗反而显得生动和粗砺,甚至出现了一种可以称之为尖锐的力量。我个人是欣赏这种尖锐的,并将之用“突出”一词来形容。而为什么我要说“突出”呢?这是因为虽然就场景的营造而言,清平的这些诗只能用“片断的场景”来定论,但是就是这些片断让人觉得色彩、形象都很鲜明,一下子就记住了。

五、西渡:我已经是很久,大概有一年多吧,没有读到西渡的新作了。这一次读《诗选》里他的作品也可以用新鲜来评价。当然这不是指西渡的诗在变化上更新了,而是指西渡在所有的人都日益求新的时候,写出了反而让我感到有些“旧”的诗。这种“旧”有两个方面,一是题材,二是手法。西渡《诗选》里的这几首诗基本上都可以说是爱情诗,而且具有古典爱情的意味。尤其是《你带着新人从旅行归来》和《枇杷》两首,甚至在用词上也选择了一些今天看来有些“滥俗”的词汇,像什么“湖泊的闪光”、“逝去的波浪”、“黄金的雨点”之类的句子;还在韵律上追求了一种类似于新诗初中期林庚、吴兴华等人诗歌所具有的那种在音节上很齐整的东西。可以看出来,这是西渡的一种尝试。虽然这几首诗都可以用写得不错来形容,但到目前为止,我还把握不定他的这种尝试最终会为诗坛带来什么。所以读这些诗时我脑袋里又不断闪出去年十二月美国汉学家江克平把他录下的一段西渡朗诵的图像给我看的场景,那次西渡朗诵的是一首完全不同于这些诗的诗,很有力量。

六、桑克:去年我曾经给桑克写过二千来字的评论。他《诗选》里的这些诗就是在那时便读过的。桑克是属于写作的量非常大的诗人,这些年来我读到他的诗很多,总的感觉是他越写越好,其中一些篇什还可以用非常突出来形容。但同时我也看到了桑克写作中的一些问题,什么问题呢?一是量大造成的质量上的良莠不齐,二是诗所反映的认识论上的摇摆不停,这让我感到他一会儿是彻底的虚无主义者,一会儿又变成简单的理想主义者。虽然我们也可以说虚无主义与理想主义到最后实际上是一回事,但落实到桑克这儿,让我感到有时候却是分离的,造成了方向感不明确。不过,这次《诗选》中的几首诗,可以说都不错,虽然《墓志铭》深究起来有点矫情了,写一种虚无感让人感到是在以故意的深沉谈晚年之后才应该谈论的问题,给人与年龄不相称的感觉。但总得说来这些诗从技术上说把握得让人看到了成熟,分寸感不错。而我觉得桑克下一步的问题是应该更清楚地看清自己的长处在哪一个方面,然后发展它。

七、林木:林木的诗里面一直有一种笨拙和拘谨的东西在里面,这次《诗选》里的诗也不例外。只是他现在明显地对技术的支配能力越来越强,因而笨拙也被发展成了一种长处。我个人认为,如果说林木还有不足之处,主要是他有些诗写得让人感到意气用事,因而使他在谈论问题时结论显得简单了一些;尤其是当他想对总体的当代生活,以及过去的历史现象发言时,这种简单暴露的更为明显。这让我有时感到,他其实还不是非常明确自己在写作中真正的长处在什么地方。现在的问题是:林木如何才能扬长避短?我的意见是他应该尽量地回避大的题材,而专注于从对普通事物的关注中寻找诗意,这一点还包括他在认识诸如死亡、环境等问题上。如果他能够不是从一般地认识出发,那么在写那些带有悼亡性质的诗时,就不会只是单纯地从亲情出发又跌落在具体事件的陈述上,最后没有拔出来,也不会把对动物的爱护之情写得像暧昧的爱情之诗,而让人感到简单了。因此追求复杂对于林木来说是必要的。他甚至可以写得更放肆一点。

八、哑石:过去我对哑石的诗关注的不多。这次读《诗选》算是集中看了一次。但考虑到仍然是见到的太少,所以这里就不多谈,只就这几首诗的印象说上几句:它们还是不错的。为什么不错?因为从中可以看到哑石想要把某些古典诗歌的意绪织进作品中的努力。这一点也算是很有意思的尝试。不过很清楚的一点是:要做到化招无痕地使一些古典因素成为当代诗歌的有机成份,并不是那么简单和容易的事情。因此,哑石的这些诗不能说没有生硬之处。尤其是当他想要用当代习惯性口语来改变,或者说进行调整,以便最终使诗歌呈现出流畅疏展的语言节奏感时,这种生硬便以“硌”的形态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实际上也是向每一个想要从传统中寻找当代诗歌写作材料的人提出了挑战。如果我们不想把一首现代诗写成仅仅是对材料的陈述的话,这种挑战就非常明确,也十分具体。而也正是因为如此,哑石能够做到现在这样的程度已经是值得让人感叹的了。而我还想说的是:要是再谨慎一点,他其实能够处理的更好一些,包括在一般性的修辞的选择上。

九、杨小滨·法镭:如果以“后现代”作为评价尺度来谈论杨小滨·法 镭的诗,似乎可以找到一些很有趣的说辞。因为我总能从他的诗中看到他试图通过“拆解”来完成诗歌的意图,甚至似乎可以这样说:“拆解”成为了杨小滨·法镭诗歌写作的最重要或者说基本方法之一。当然,由于“后现代”,因而像什么戏仿、反讽之类的因素便成为他的诗突出的技术手段。我读杨小滨·法 镭的诗最深的印象也在此点。而正是如此,所谓的“伪庄严”、“伪崇高”之类的效果便成为他的诗的主要特征。像这次《诗选》中的作品,谈鸭脖子,谈《巴黎春天》,给人的感觉全是批判性的笑话。不过也是由于此,杨小滨·法镭的语言使我总有一种拧着整的感觉,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指鹿为马、指桑骂槐,或者说张冠李戴,成为他语言修辞中最鲜明的特征。这种特征很多时候让人觉得不靠谱。但就是用这种不靠谱,杨小滨·法镭发展出了他独特的修辞方式。

十、森子:这几年森子的诗写得比过去细腻了,这是他努力发展自己的风格带来的结果。看起来还是很有收获的。还有一个收获就是通过追求细腻,森子在使用词语时显得更准确了。这一点如果比照他过去的作品,感觉会更强烈。我因此而把他在《诗选》中的这几首诗称作“安静”的诗。我认为用“安静”一词来形容森子现在的写作应该是比较恰当的。因为看他在诗中谈论“秋日”,谈论所谓的“错中之错”,声音也始终是平静的、迂缓的,不像是在面对公众谈话而更像是在与人耳语,甚至也许连耳语也不是,而是他在内心中的絮语,也许正是这种带有絮语性质的原因,使森子现在的诗容易让人产生“弱”的感觉,即,让人感到显得“轻”了一些。虽然说起来“轻”也是诗歌品质之一种,历史上像王维等人也因为写出了带有“轻”的性质的诗歌,而成就了自己的非凡诗人的名声。但很显然森子要获得王维意义上的“轻”,还需要把某些东西发展得更充分一些。

十一、王敖:臧棣曾经写过一篇王敖的评价,称王敖的写作是“无限制写作”。其实写作哪里能没有限制呢?我理解臧棣的说法,他是想告诉我们王敖在面对前辈的写作时,几乎没有“影响的焦虑”。这一点到底是不是事实,我觉得其实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臧棣说出了王敖写作的最大特点,即:王敖对现代诗近百年来形成的一些章法大多数时间里是不管不顾的。很显然,王敖的诗有十分放纵的一面,也给人十分骄傲的感觉。虽然从骨子里我是推崇诗人应该谦卑的,不过王敖的骄傲仍然让我觉得有其可爱的一面,“少年心事当弩云”嘛。至于他今后能否真正成为“弩云”者,还需要时间才能证明。到是现在我看王敖的诗,抛开他将自己的作品命名为“绝句”之类的带有明显要游戏一番的心态,王敖的诗中还是有非常令我欣赏的一些东西的。如果要我形容的话,我认为可以用“缤纷”、“灿烂”这样的词来形容他的作品,因为他的诗的确给人意象密集、词语紧凑,因而色彩缤纷的感觉。当然,还有一个感觉是:他写得有灵气。而灵气使得他能够洋洋洒洒地写。

十二、席亚兵:应该说《诗选》里的这几首诗不是席亚兵最新的,也不是他最好的作品,只能说是可以体现出他一贯的语言特点的作品。而说到这一点,席亚兵给我的感觉是明确的:他一直以来都在写作中寻找可以被称之为“民俗画”的东西。这使得他在写作中更多地把乡村场景作为了自己关注的主要对象,时而呈现出来的是一幅风景速写,时而又是类似于“清明上河图”那样的乡村集市生活一览表。当然,这不是说席亚兵的诗歌里没有当代知识分子的立场,但这一立场总的说来可能是保守的,并不是说他直接表明了自己是保守的,而是在他的诗歌里能让人感到他的保守,因为在其中我看到了批判与赞美两种态度在他的叙述中总是指向明确的;当单独地面对风景时,他总是会不经意地在诗歌中流露出喜悦,哪怕有时候这种流露给人小资的感觉,而在面对具体的社会生活的种种现象时,他的诗里又会呈现出一种小小的揶揄的调子。而在我的感觉中,正是喜悦和揶揄构成了席亚兵诗歌风格是最鲜明的特征。使得他在我的心中总是以一个观察者的面目出现。

十三、韩博:如今韩博的写作与几年前的已经大不一样了。不过我始终认为韩博在写作上自觉不自觉地受萧开愚的影响很深。这不是指一种具体写作样态上的诗歌呈现出萧开愚诗歌的模样,而是在写作的观念上。这一次韩博《诗选》中的诗让我想到了萧开愚的《致传统》等诗歌。韩博的这些诗歌在使用语言上有文白杂合的特点,而篇什的小更突出了这一特点。因此,虽然韩博的这些诗都写得很不错,有一种古代小令的趣味,在语言上也表现出很明确的“机趣”,但是我仍然感到有点涩了,这种涩不是指他语言使用上的涩,而是在结构上存在着让我感到涩的地方。我宁愿把韩博的这些诗看作他过渡性的作品。也许今后当他更明确地找到自己的叙述方式时,能够从这种过渡性中发展出更丰富的东西。就对语言的感受力来说,我认为他是没有问题的,这一点只要看看他过去的一些诗歌就非常清楚了。

十四、胡续冬:胡续冬《诗选》中的几首诗写得比过去更舒展了。这是他这些诗的成功之处。而如果用“叙事”来指称他的这些诗歌,那么就对“叙事”的语言控制而言,胡续冬已经做到了驾轻就熟,他已经可以把一件没有什么多大意思的事情写得来活色生香,趣味盎然。而我要指出的问题是:在有意识地发展自己的语言风格的情况下,有时候他过多地把精力放在了风格的凸现上。譬如《那些夏天,宁静的地名》一诗,本来这首诗是一首表露感伤的诗,但是在刻意使用方言的情况下,却让我感到由于对方言的强调,带来了某种夸张的东西。这是“后现代”的心态,在感伤中也要加入一种无所谓的调调?我有些搞不明白。而我始终认为使用方言是需要把握好分寸感,而且非常难把握的事情。很显然胡续冬享受过方言为诗歌带来的奇妙好处,他的《太太留客》一诗似乎已经成为他的个人经典,他有些迷恋这种好处了。对此他是不是应该有所控制呢?我认为应该想一想。不过,《那些夏天,宁静的地名》一诗的结尾处理的非常好,我很欣赏。如果说这首诗仍不失为一首不错的诗,我觉得正是结尾救了它。

十五、姜涛:我个人比较推举姜涛《诗选》里的这几首诗。一是他由几年前自印的诗集《鸟经》开始的风格在这些诗里更加确定;二是这些诗对当代生活的叙述,让我感到非常具有现场感;再之就是语言的使用上诙谐庄重共存,很有点悲喜剧杂揉的味儿。也许正是具有如此的三点,让我认为姜涛的这些诗非常明确地体现出了当代诗写作中某些最本质的特征,譬如“冷”,再譬如“痛”、以及“迷惘”。这些东西加在一起,让我感到有时候姜涛实际上是非常残酷的,他总是在描述自己的生活经验时不留情面,直至诗歌中最后呈现出非常绝望的东西。的确,如果绝对地说,绝望似乎成为了姜涛诗歌最醒目,带有弥漫性意味的特征了。但是有一点需要指明的是:这种绝望不是简单的,也不是带有反社会色彩的,这种绝望是对混乱的批判而形成的。或许我可以这样谈论姜涛的诗歌,他近年来一直在描写混乱。他的确在这一点上已经很有心得了。

这本书的最后一个作者是我。很显然我不可能自己谈论自己的诗歌。所以这次谈论就到此为止。不过,我要告诉人们的是,此次《诗选》里我的诗是我正在写的一本小诗集《与无关有关》中的作品,这本诗集我想写对虚无的认识,也就是说这是一些与时间有关的作品。这也是与年龄的增长有关而应该处理的题材。而从已经完成的十几首来看,我对自己的这本诗集能够顺利完成还是很有信心的。因为其中的一些诗我自认为是我写诗以来写得最好的作品。而至于这篇读书心得的最后,我要说的是,很遗憾蒋浩作为这本《诗选》的编者没有选自己的诗。这当然表明了他的自律,以及谨慎的作风,体现出很好的风范,其实他是可以不必这样的。作为写作者,这几年他的写作进入这本《诗选》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他完全不必要因为自己是编者而为了避嫌把自己排除在这样一本《诗选》之外。我个人认为:如果此书收录了蒋浩的诗,它就更完备了。

(0)

相关推荐

  • 一首好诗的四个品相

    鲁文咏 一首好的新诗应该具备哪些要素呢?往大里说无非两点--语言和意境,而这两点又是相互依存.共荣共生的.无论你的诗歌语言是新奇华丽的,还是质朴平素的(甚至完全是口语的),它所呈现出来的诗意.诗境,是 ...

  • 熊辉 ◎ 新世纪诗歌的本体回归与创作反思 | 诗观点文库 | 诗生活网

    如同时间从来不会停滞以待人们去反思过去一样,我们还来不及整理20世纪诗歌的艺术经验和教训,新诗就以不容商量和毫不迟疑的姿态步入了新世纪的门槛.尽管新世纪诗歌的历史比较短暂,而且在本质上仍然是对上世纪诗 ...

  • 臧 棣 | 现代性与新诗的评价

    编 者 按 上世纪90年代,著名诗人郑敏发表了一系列反思文章,主要包括<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的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文学评论>1993年第3期).<中国诗歌的古典与现 ...

  • 深度|君儿:​向新诗百年祭巨献的重礼《当代诗经》

    向新诗百年祭巨献的重礼<当代诗经> 君儿 5年零2个月主持<新世纪诗典>(已编选结集4部),最保守统计读了20万首诗,然后从这20万首中入选<新世纪诗典>和< ...

  • 臧棣读诗:海男《天会亮的》

    臧棣读诗 天会亮的 海 男 我写出一首诗,是想让你知道,天会亮的 浑浊的河流中有泥沙,带来了上游的消息 坐在冰凉的石阶上,人世终有因果 我写出一首诗之前,小鸟们已跳过了树篱 栖居一夜之后,翅膀张开了. ...

  • 旧文 // 读臧棣《书信片断》

    这是一篇近二十年前写的文章.记忆中是当时收到臧棣赠送的自己印制的诗集<燕园纪事>后写下的.那段时间,关于诗歌技艺的讨论,触动了正处在诗歌写作向更深广处推进的我这一代诗人面临的诸多问题,几乎 ...

  • 一文读懂“桂枝汤”,伤寒论笔记版

    桂枝汤的适应证 条文概括: 1.太阳中风证:2.12.13.95 2.病重药轻,针药并用:24 3.凡太阳病,无论已治未治,只要症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寒者:13 4.表证兼里实,先解表,宜桂枝汤:4 ...

  • 旧文新读|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若干问题探析

    来源:体育理论基础与前沿 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若干问题探析 体育基本理论的研究对象和领域必须明晰.体育基本理论的体系急需重构与完善.创新是体育基本理论建设与发展的当务之急. 本期分享的是<体育基 ...

  • 你所不熟悉的文艺复兴……丨AMNUA旧文新读

    按:碎片化信息似乎已经占据了我们每一块零散的空余时间,同一篇文章的不断重复现象在微信朋友圈里已是司空见惯.为了给读者带来更多有深度的内容,现辟出一个新版块,人肉整理出大量的艺术界旧文.试图在重读旧文的 ...

  • 【旧文新读】两栖作战浅淡——对两栖作战的基本认识

    两栖登陆作战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战样式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曾有过长山列岛登陆战.一江山岛登陆战.海南岛登陆战等成功经验,也有过金门登陆作战的惨痛教训.战争史上的两栖作战,成功获益极大,失败后果也极 ...

  • 【旧文新读】精确打击时代的两栖作战:军事技术发展开启作战样式变革

    世界新军事革命开启以来,美军一直引领着作战概念及武器发展的潮流.两栖作战也不例外.美军至今维持着当今世界体系最完整.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先进的两栖作战力量.美军对精确打击时代的两栖作战,既有丰富的经验积 ...

  • 一文读懂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病机制 | 医学笔记

    在肠道门诊经常能听到这样的主诉.很多患者将抗生素称为"消炎药",只要有头疼.发热.流涕.咳嗽,都会习惯性吃几包,可是这些"外来的援兵"并不能识别哪些细菌是敌人, ...

  • 一文读懂布鲁氏菌病现状及治疗 | 医学笔记

    布鲁杆菌的储存宿主较多,目前已知有60多种动物(家畜.家禽.野生动物和驯化动物)均可作为储存宿主,以家畜为主,布鲁氏菌病往往先于家畜或野生动物中传播,随后波及人类.其传播途径主要是直接接触和经消化道进 ...

  • 1104笔记丨一文读懂银行中收

    原创申明 本文为1104学习笔记,由刘诚燃原创.4月23日-24日,我们会就1104报表填报和如何提升数据质量进行精细讲解,想学习就报名参加1104全体系第25期北京班,点击图片了解详情,来就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