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将临,农村俗语“干晴冬至邋遢年”,冬至晴天好还是阴天好?

今年的冬至是阳历的12月21日,阴历的十一月初七也就是冬月初七,在这一天,人们会吃饺子、吃冬至面、喝羊汤,同时各种祭祀活动也会举办,这些习俗的意义就在于要在冬至这天驱走寒冷,毕竟冬至的开始标志着真正的寒冷来临了,所以人们会根据各种习俗来过这个冬至日。

这个冬至为什么会是寒冷的开始?其实冬至在农村人眼里是数九寒天的开始,老话讲的好“寒冬腊月”,说的就是进入冬月开始,天气就会开始,一直会延续到腊月,但从实际来讲,正月也是非常寒冷的一个月份,所以这冬月、腊月、正月会被认为是一年中最冷的三个月,在这三个月中,一定要做好的就是保暖。

冬至日当天,太阳直射点会折射在南回归线上,但过了这一天之后太阳直射点就会往北转移,也就是说过了冬至日后,太阳照射北半球的时间会变长,因为我国基本都是在北半球,所以过了冬至之后我国的白昼时间就会开始慢慢变长,夜晚就会慢慢变短,这也是为什么老人们常说“冬至到,黑白倒”。

在农村关于冬至的俗语非常多,大多数都是人们通过冬至的到来时间来判断春节和明年年景的好坏,但今天这个俗语却有些不一样,今天这个俗语是通过冬至当天的阴晴来判断今年春节的天气好坏,这个俗语就是“干晴冬至邋遢年”。

这个俗语的意思就是,如果冬至当天天气晴朗,那么在春节的时候就会雨水多,这个邋遢说的就是大地表面变的非常泥泞,在冬季,一般土地都会因为气温低而变得非常坚硬,但这个俗语中却说土地泥泞非常邋遢,这也表明,这个春节气温会升高,同时便随着雨水让土地变的泥泞不堪,这也是人们常说的“烂冬”。

这句俗语有道理么?其实这个俗语主要就是人们对于明年年景的一种猜想,对于农民来说,“烂冬”既“烂尾”,如果在冬季该冷的时候不冷,没有雨雪,那么越冬的庄稼就会因为缺水而导致干旱,同时没有厚厚的雨雪覆盖农作物,保护他们过冬,一冷一热的环境会很容易它们失去保护能力,所以“烂冬”是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对于农民来说,冬天一定要下雪、下雨,否则明年开春的时候,庄稼连自保的能力都没有,土地干,水分少,很容易导致庄稼减产的。

而说这个俗语有没有道理,我们如果从实际出发来想的话,是没有道理的,冬至日基本是固定的,每年阳历12月21日-23日,但春节可是随着农历不断变化的,有的时候在元月初、二月中、二月下,有时候和前一年有相差20多天甚至一个月,这一个月的天气变化可是非常微妙的,所以如果单论这冬至一天的阴晴来判断春节的好坏,还是有些没道理的。

最后就说下这冬至是晴天好还是阴天好?通过上面的一些解释,相信很多朋友已经不纠结到底是晴天好还是阴天好了,因为冬至日的阴晴只能代表它当天的情况,“以点带面”的预测可不是理性的预测,所以我们对于这个冬至阴晴好坏,一定要客观、科学的对待理解,所以这一天是好是坏,我们顺其自然就好了,但整个冬天,笔者认为还是要寒冷一些,多下一些雪正好,只有这样我们的庄稼才能风调雨顺,大家认为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