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三十二年用药心得【宝贝资料】

.1、凡用药之前,首先应该一分为二地考虑其效果,即既要考虑到其正面作用,亦要考虑其负面作用,究竟会否发生别的问题。如果用热药,寒证虽宜,但容易伤阴,或引致肝阳上逆;用寒药,热证虽宜,却易伤人之阳。因此,不要因某药有效而过量或连续多用,而应掌握好度,中病即止,见好就收,方不致出现负面作用。2、药品的作用必须弄清楚,用量也是治疗的关键,同样的病证,同样的处方,有的见效,有的无效,就是用量上的问题。所以要学习,须从头做起,先弄清药物的性味功效、用法用量及配伍规律,庶几临床加减应用,心中有数,头头是道也。3、用药须考虑三个方面,一是正面作用;二是反面作用,也就是用药后有什么副作用,有多大,如何补救和防止;三是和同用药的关系,有无矛盾和相互影响。用方也是一样,同样要注意三个方面,即主要作用、方中药物配伍的相互作用、副作用。只有掌握了所用方药的上述三个方面,应用才能正确无误。4、驱邪药能除邪,补虚药能扶正,然药皆有毒,过则生病,故《内经》有'无使过之,伤其正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的警句。至若病久,虚实寒热夹杂证尤多,或寒,或热,或补,或泻,用药稍有不慎则过之,故不可乱施药饵。若少服或间断服用,针对其虚、实、寒、热治之,候其气之来复,自然可愈也。5、补药之用,如异功散之有陈皮,归脾汤之用木香,意在行补药之滞。所以,用补药时,一定要注意反佐些行气之品,以防滞腻。6、治外感病,每用荆、防、羌、独。一般发散用荆、防为主,身痛者以羌、独为主,上半身痛用羌,下半身痛多用独,恶寒无汗而喘者,用麻、杏,兼热者加生石膏。如需用辛凉解表,只要无汗,也可以用荆、防,不过须结合连翘、薄荷、竹叶等同用之。麻黄、石膏配伍,亦成辛凉,如大青龙汤都属之。又如虚者无汗,配合党参用之。总之,用药当灵活掌握之。7、童便,咸寒,滋阴降火,凡属各种上行之出血,由阴虚所致者,皆可用之。如系实火,类似于泻心汤用大黄之意。8、白术为补脾之正药,陈氏说过,术能补脾之阴,又能益脾之阳。欲补脾阳宜炮用,补阴可用生术,欲补气白术合党参,欲胜湿白术合云苓,欲行气白术合陈皮,所以,四君子汤既为补气药,又为补脾方也。9、石膏之清热,为清燥热,厌烦口渴饮冷之证宜用。芩连之清热,为清湿热,大热、口不太干燥而口苦、苔稍腻若为宜。10、甘草有和胃、解毒、泻火、补中等功用。遇用药时,需顾护胃气者,可炙用;需泻火解毒者,可生用。11、紫河车本身偏于补肾阳,如欲其滋肾阴,则必须配伍滋阴之剂,如麦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12、海螵蛸之止崩漏,当注意以下问题:①因血热妄行所致者,不宜用;②因气虚不能摄血所致者,用之无效;③因瘀滞所致者,不宜用。其所适应者,为肝肾阴虚,冲任不固之崩漏。宜合茜草用之。海螵蛸又有去寒湿之作用,故又用于带下之证属寒湿者。13、天麻治眩晕证多用之。但眩晕的原因不同,如血虚之晕,宜养血平肝;阴虚肝阳上升者,应滋阴平肝;如邪热炽盛,引起肝风者,又须清热降火。惟肝风夹痰湿者,天麻始为相宜。天麻辛燥,功能祛风燥湿化痰。所以火盛者、阴虚者均应慎用。14、有寒热往来之症,不一定完全用柴胡,但用柴胡时,必须以寒热往来为主症。如桃仁承气汤之用于热入血室,可以将桂枝改为柴胡,效果很好。所以必须细心辨证及掌握方剂之主要精神,临证才能运用自如。又如用柴胡时,夏季多并用连翘、银花,或者不用柴胡。疟疾夹痰湿者,用柴胡于平胃散中很好。15、山萸肉主治之证有八:①肝肾不足,腰酸眩晕,阳痿遗精,小便频数。②女子月经不止。③大汗亡阳虚脱。④止老人尿不节。⑤大能收敛元气。⑥肝虚自汗。⑦肝虚胁痛腰痛。⑧肝虚内风萌动。16、丹参主治之证有十:①月经困难。②经闭癥瘕。③产后恶露不尽及瘀滞作痛。④消肿止痛。⑤乳痈初起红肿疼痛。⑥热病伤营,心烦不寐。⑦腰脊强。⑧脚痹。⑨破宿血,生新血。⑩安生胎,落死胎。17、麻黄发汗解表,医家言其为诸药之首,然其用于临床亦有不见发汗者,亦有少量用之而大汗不止者,综其原因有三:①新鲜者发汗作用强,陈久者发汗作用弱,甚或无发汗作用。②气虚、阴虚证发汗作用强,风寒闭郁至甚者发汗作用弱。③热证发汗作用强。18、麻黄宣肺定喘,医家言其为诸药之首,然其用于临床有有效者,有加剧者,综其原因有二:①风寒闭郁,肺气不宣之咳喘其效甚佳。②肾不纳气之喘和肺气虚的喘用之必甚。曾治一咳喘难止之患者,先予诸种定喘止咳方无效,后邀余治,诊为肾不纳气,予金匮肾气加蛤蚧,某医恐其无功酌加麻黄无效,及至改为去麻黄后愈。19、白术:有健脾燥湿、补气安胎之功,为补脾正药,临证用之,欲运多于补则生用,欲补多于运则炒用。本品不宜炒焦,炒焦则伤脾增胀。20、西洋参:苦、微甘,寒,补肺胃之阴,降火生津,凡肺胃津虚有火者用之。可用人参配麦冬或生石膏代之有同样效果。21、百草霜:止血消积,主治吐衄、外伤出血、脏毒下血、妇人崩中、食积泄痢及肠鸣泄泻。本品能止血但无益肠胃,救标则可,治本则非,故不宜多用。22、泽兰:活血化瘀,通经利水,能舒肝脾之郁,不寒不燥,行而不峻,为妇科调经之要药。23、胆矾:酸、辛,寒,有毒。用本品治重证沙眼时,以本品小块平面快速擦过,隔日1次,3次即愈。24、玳瑁:甘、咸,寒,可解岭南百药毒、蛊毒及一氧化碳中毒。25、党参:补中益气,生津养血,健脾运而不燥,滋胃阴而不湿,润肺而不犯寒凉,养血不偏滋腻,鼓舞清阳,振动中气,而无刚燥之弊。凡表证未解,中满邪实者忌用。26、草蔻、草果:二药辛温,皆治寒湿,草蔻偏补,用之不宜过多,恐助脾热,伤肺损目,草果偏消。27、桂枝:能升能降,升大气,降逆气,孕妇慎用,因胎前多热,恐胎堕。28、荆芥:风邪郁于上之头痛多用穗,炒炭入血分止血,单用治风在皮里膜外,症见肌肤热,头目昏眩,咽喉不利,身背疼痛,与防风同用兼治风入骨肉。29、防风:通治一切风邪,为风病之主药。临床常与多种药物配伍,治疗各种风证。与南星同用,能治破伤风,如本事玉真散。与荆芥同用,能治时疹血风和皮里膜外、骨肉全身之风,如荆防败毒散及其他一切散风之方。不过兼寒者,配合苏叶等辛温之品,兼热者,配合连翘、薄荷、桑叶等辛凉之品,兼食滞者,配伍神曲、麦芽等消食之品,兼痰者,配伍陈皮、半夏等祛痰之品,兼疮毒肿痈者,配伍银花、连翘等解毒之品,更为有效,如不谢方'风寒温散剂'、'风热凉散剂'、'风寒夹食剂'、'风寒夹痰剂'、'连翘败毒散'等方剂,都属这一类的例证。与苍术、白术、防己等药同用,能治风邪兼湿之证,如海藏神术散、白术散、不谢方'风寒夹湿方'等即是。与黄芪同用,能治卫虚兼风之自汗证,如玉屏风散便是。与羌活同用,能散太阳经之风寒,治头痛项强,一身疼痛。发热恶风寒,或有汗或无汗,如九味羌活汤等方即是。30、黄芪:补气升气,止痛生肌。气陷者生用或伍升麻、柴胡;中虚者炙用或伍人参、白术;虚甚者配人参,防热则再伍知母。31、升麻:透疹解毒宜多用,升阳举陷宜少用。32、柴胡:和解寒热,升举阳气,疏肝解郁,可解伤寒少阳旺,热入血分之寒热如疟证,及小儿食积、午后发热等证。退实证寒热宜多用,升阳解郁宜少用。33、桑叶:疏风清热,凉血明目,并滋肾阴,故可用治肝阴不足之眼目昏花,寓肝肾同源之意,并治劳热咳嗽。34、白芍:苦酸微寒,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酒炒可使上升,醋炒入肝去瘀。泄泻腹痛宜酒炒,失血醋炒,大便燥、肝阳上逆者宜生用。35、生姜:与大枣同用调和营血,生用发散之力强,煨用温中之力大,治脾胃虚寒证,浸汁点赤眼,捣汁与竹沥同用,既制竹沥之阴寒,更借辛温之力以畅达其葯性。炮姜、干姜守而不走,治胃中寒,姜炭温经止血,用于寒性出血。36、大黄:苦、寒。峻下宜生用,缓下宜熟用,泻头目之火宜酒制,破瘀血宜醋制。凡血中无郁热,肠胃中无积滞,及妇女胎前产后、月经期、哺乳期均应慎用,否则出血不止,泄泻不止,或胎墮,或断乳。37、生地:多液,性凝滞,胃气弱者服之恐伤胃,宜酒炒,忌铁。38、猪蹄:补血生乳,解百药毒,煎汤煎药或单用。39、当归: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活血用酒洗,止血用头,补血用身,行血用尾,通络用须,和血全用。多生用,炒炭则具止血之效。40、炒三仙:为消食药品,于脾虚证少用,如脾虚兼停食则须与参、术、苓等药相伍,方能有利无弊。41、砂仁、藿香:二药利气行滞,化湿开胃,与熟地、人参、黄芪等补益药同用能防止其壅滞影响食欲之性。42、马槟榔:欲断产者,常嚼二枚水送服,久则子宫冷而不孕,临产细嚼数枚治难产。43、黄柏与知母同用滋阴降火,与苍术同用清热除湿。44、治病当处处吻合病机。曾治一腹胀满因子气郁,但系久病体弱,仿厚姜半甘参之意,用人参、厚朴,酌加香附、木香以疏其气,半夏、茯苓以燥湿利水,应手而效。如果单纯疏气或单纯补虚,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45、暑邪最易伤气耗津,伤气则气短、倦怠,耗津则汗出、口渴、心烦,暑伤肺则咳,可以人参、麦冬、五味子为治。徐洄溪说:'麦冬、五味,咳者忌用,不咳之暑证可用。'我认为,因寒之咳,忌用麦味,而暑证之咳为热,又无痰,用之无妨,但须注意夏季贪凉而感寒咳嗽者多,用时必须辨明。46、心脏病如引起气短、浮肿,兼有畏寒喜温的情况,可酌用真武汤治之。虚者,可加人参。47、肝炎,用逍遥散时,须用赤芍;肝区疼痛时,可酌用郁金、姜黄、乳香、没药;肝炎初期,不必加补药;食欲不振者,可以调理脾胃为主;憋胀甚者,可以加青皮、枳壳、香附等品;兼见口苦、舌黄、脉弦数者,可加丹皮、栀子、龙胆草等。48、月经过多服他药而无效者,可用红枣,不拘多少,烧服之,每验。49、病后虚烦不眠,心中懊憹,栀子豉汤时,如有呕吐者,可加入生姜,少气者,加甘草,腹胀满者,加枳实、厚朴,腹泻者,加干姜,这是栀子豉汤应用的加减法则,本系仲景之意也。50、疣子,以薏米煮粥食之有效。51、胃脘压痛,可用枳实,胀满可用厚朴,便秘加大黄,燥用芒硝,兼虚者,辅以参归,兼郁者,加入香附,兼寒者,酌加姜桂。用泻下法必须如此,可触类引申,灵活掌握。52、根据我的经验,无腹胀满症,虽大便不通,也不用枳朴,有胀满症,即使是泄泻症也可用之。仲景曰:'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伤寒论》第249条)我认为调胃承气汤中(大黄、甘草、芒硝)没有除胀满的药品,本条当是小承气汤(大黄、枳实、厚朴)的适应证。53、痛痹,若初感寒即痛者,可用桂枝及酒煎熨治,寒化为热禁用。54、痹证见筋脉拘滞,屈伸不利者,此血虚血燥之证,非养血养气不可。55、痛风,痛久邪必入络,如木通、刺蒺藜、红花、银花、钩藤之类,最能入络,可随宜加之。56、痹证不愈,久痛必夹郁,郁而成热,热盛则生痰,如南星、半夏、瓜蒌根、黄柏、郁金、川贝、竹沥、姜汁之类,都能解郁清热化痰,可随宜加入。57、痛痹,凡用乌附辛桂之药而不效者,宜用葳蕤、麦冬、桑叶、生芪、菊花、蒺藜、阿胶、甘草之类为膏,柔润熄风之法。58、闪挫扭伤所致腰背肢体疼痛者,可用活血通络之品,酌加麝香效果较好。麝香有活血通络之功,可入丸剂。如入汤剂,可冲服之,用量0.03~0.06克即可。59、关节炎之急性者,用少量醋柳酸,每次0.2克,1日3次。有热者,加生石膏效果很好,用量不宜多。60、药物配伍,要注意有机配伍,而不是随意堆砌。如厚朴配人参,用于虚胀;厚朴配枳实、大黄,用于腹胀满而拒按;厚朴配干姜,用于寒胀;厚朴配栀子,用于烦满等。还有一种配伍为复用,可增强其同类作用。如败毒散中的羌活配独活,柴胡配前胡,清肺汤中的麦冬配天冬等,虽然作用有所差异,但大的方面作用还是一致的,互相配合,协同应用,取其力量增强之意。如无机地配合,则没有什么意义,也难以取得较好疗效。

.

(0)

相关推荐

  • 方剂歌诀 | 逍遥散

    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散郁除蒸功最奇调经八味丹栀着. 组成及用法 组成:甘草 4.5g 当归 9g 茯苓 9g 芍药 9g 白术9g 柴胡 9g  用法:加生姜3片,薄荷 6g 水煎服. 功 ...

  • 中药大全-解表类-辛凉解表药-柴胡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柴胡(北柴胡)和狭叶柴胡(南柴胡)的干燥根或全草.北柴胡主要产于辽宁.甘肃.河北.河南等地:男柴胡主要产于湖北.江苏.四川等地.春秋两季采挖,晒干,切短节.生用.酒炒或醋炒. 1 ...

  • 方剂歌诀 | 四逆散

    四逆散中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此是阳邪成郁逆,敛阴泄热平剂扶. 组成及用法 组成:甘草 6g 枳实 6g 柴胡 6g 芍药 6g 用法:水煎服. 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配伍特点:疏柔相合,以适 ...

  •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三十二章之心得分享

    第三十二  知止章 道常无名,樸虽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和,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本章老子从 ...

  • 耳鸣久治不愈?中医临床三十年经验:给耳朵...

    耳鸣久治不愈?中医临床三十年经验:给耳朵"加点水.关掉炉火.打开壶盖",耳鸣就这样消失了! 说到耳鸣那真的是让人非常烦恼的一个病症,耳朵里就像住了知了一样吵个没完,虽然说起来感觉不 ...

  • 悬壶济世中医效验方 (三十二)

    悬壶济世(三十二)* 1:蜜枣扒山药治肺虚久咳 山药1000克,蜜枣10个,板油丁100克,白糖350克,桂花汁.湿淀粉.熟猪油少许. (1)山药洗净,放入锅内,加清水淹没山药为度,用旺火煮 ,待山药 ...

  • 阅素灵谈中医食疗第三十二讲 ||养生套路之小儿食疗原则

    本 讲 导 读 小孩的食疗养生套路原则是什么? 从小养成重口味,不利于生命的敏感度. 男孩与女孩在饮食上有什么区别? 1 少吃且要有运动量 食疗养生套路的第四步:要看人. 看什么人呢?首先看对方的年龄 ...

  • 临床效方推荐(一百三十二)“乙字汤”治痔...

    "乙字汤"治痔疮 [治法]大黄1克,柴胡5克,黄芩3克,当归6克,升麻1克.甘草2克,水煎服日一剂. [疗效]治各种痔疮良效 [来源]日本・原南阳. [体会]大黄用量须依大便畅否加 ...

  • 老中医三十年临证心得,一句掏心窝的大实话

    信任是基础, 疗效是根本, 好病才是目的. 不管是中医.西医.民间土医.还是所谓老中医.专家教授治疗慢性病没有例外--慢性病不是一日铸成,也非一日可愈,所以,患者能够持之以恒,坚持治疗才是关键. 中医 ...

  • 著名中医学家焦树德老先生《用药心得十讲》...

    著名中医学家焦树德老先生<用药心得十讲>一书,在百合一药中焦树德老先生曾云: 我常用百合30克,乌药9克,丹参30克,檀香6克(后下),草豆蔻9克,高良姜9克,香附9克,川楝子9克,作为基 ...

  • 临床效方推荐(一百三十二)

    "乙字汤"治痔疮 [治法]大黄1克,柴胡5克,黄芩3克,当归6克,升麻1克.甘草2克,水煎服日一剂. [疗效]治各种痔疮良效 [来源]日本・原南阳. [体会]大黄用量须依大便畅否加 ...

  • 光绪三十二年,中医类抄本《顺德堂记药书成方》

    光绪三十二年,中医类抄本《顺德堂记药书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