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抓住清军俘虏后 一般会怎么处置他们?
“胜败乃兵家常事”,战争中难免出现俘虏。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全国时,太平军经常取得胜利。当他们抓住清军的俘虏后,一般会怎么处置?
1853年5月,洪秀全派遣太平军名将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等人,率领一支劲旅从扬州出发,经安徽、河南等地北上,直逼直隶地区,引起清廷震荡,惶恐不安。
这支太平军北伐部队出发时只有2万余人,期间没有接受增援。可是,军队还没打到直隶地区,人数就翻了一番,暴涨到4万多人。这多出来的2万多人从哪里来?他们大部分都是被太平军抓获的清军。
应该说,太平军与清军一样,没有优待俘虏的意识,更不用说知道近代以来关于优待俘虏的国际公约。不过,太平军在北伐时,对于投降的清军以招抚为主,很少大开杀戒。所以,北伐军才会像滚雪团一样,越来越多。
不过,太平军没有很好地消化这部分投降的清军,使得他们“身在曹营心在汉”。当战局向不利于太平军发展时,这些投降的清军很容易就反戈一击,重新回到清军的阵营。
但饶是如此,太平军仍然较为宽容地对待清军俘虏。
清人赵雨村所著《被掳纪略》记载了两个被俘清朝官员的事例。一个有道员功名的“朱大人”,在被俘后留在陈玉成部队里当医生。另外一名候补官员出身的“老先生”,因为有点文化,留在太平军里充当文秘人员。“老先生”脾气很坏,经常对太平军官员出言不逊,可是并没有受到惩罚。
清军俘虏投降太平军后,如果能够立下功劳,还有升迁的机会。
比如侯裕田,此人是广东嘉应州人,生于1829年,最初是清军张国梁手下一名将领。1852年,侯裕田战败被俘。侯裕田看到太平军内官兵亲如兄弟,而且纪律严明,绝不扰民,就加入了这支部队。
侯裕田虽然是一名俘虏,但在太平军中没有打入另册,被另眼相看,“裕田虽降将,非金田勋宿,然诸王皆信重之,倚任一同粤西老兄弟。”后来,侯裕田还凭借战功,做到太平军的水师主将,相当于海军司令员,还被封为“森王”。
对于不愿意投降太平军的清军俘虏,怎么处置呢?
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涌现的一名解除将领,他对不愿意投降太平军的清军俘虏非常宽厚。清军绿营副将李金暘、浙江提督米兴朝、浙江布政使林福祥,在被太平军俘虏后,坚决不投降。李秀成干脆将他们全部释放。
有意思的是,这些被太平军释放的清军俘虏,回到清军阵营后,被以“失汛地者死”的军纪处死。
1859年,太平军名将陈玉成抓获了清军将领李孟群。陈玉成对李孟群很欣赏,有意将他吸收到太平军队伍。可是,李孟群不愿意投降。后来,在天京方面的严厉要求下,陈玉成才将李孟群处死。
值得一提的是,太平军对八旗官兵的处置相当严厉。
清军在抓获八旗官兵后,极少将其释放。1853年,太平军攻陷江宁(南京)后,驻防八旗官兵及其家属被杀掉了许多。以至于后来清军收复南京后,不得不从乍浦、青州等地抽调人丁户口,重建江宁的驻防八旗。
就算太平军将领有意赦免八旗官兵,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1861年,李秀成率部围攻杭州,杭州将军瑞昌死守不降。为了分化瓦解敌人,李秀成派人快马加鞭返回天京,从洪秀全那里求来一纸赦书。虽然瑞昌本人战死,但幸存的清军八旗官兵,得到了赦免,被李秀成释放了。
【参考资料:《太平天国》《被掳纪略》《中国近代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