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6个有趣的校园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05
重庆融创·启诚巴蜀小学
景观设计:犁墨景观

时间孕育着巴蜀文脉,时间联系着校园与孩子,孩子在校园里知书、识礼、增知、学习社交,茁壮成长,校园历史的生长延续,则由一届一届孩子来书写
<iframe height="393" class="video_iframe rich_pages" src="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uto=0&vid=wxv_1006494221550977024" frameborder="0" margin marginheight="0" scrolling="no" allowfullscree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top: 0px; width: 100%; height: 393px !important; ; display: block;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data-w="1920" data-ratio="1.7777777777777777" data-vw="677" data-vh="380.8125" data-vidtype="2" data-mpvid="wxv_1006494221550977024" data-cover="http%3A%2F%2Fmmbiz.qpic.cn%2Fmmbiz_jpg%2FSMh4GTpAHZSOz134xgKMj9pUQXpFlJpeKdU9XPAwRYoEfDnl14lqACicha3yibTMJuaVxfqlIVHFoCOABPQEBXRA%2F0%3Fwx_fmt%3Djpeg"></iframe>
设计之初
融创·启诚巴蜀小学位于重庆渝北区,地块临近嘉陵江,地处悦来大道与金山大道之间,东侧临近轨道6号线。
学校,承载梦想,扬帆起航。小学是孩子们真正开始适应课堂教育的地方,如今的小学公共空间同质化严重,逐渐丧失本来有的童趣。
在融创·启诚巴蜀小学里,我们在遵循场地信息的条件下,尽可能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打造属于他们的理想校园,还原一个纯真童年。我们让校园拥有更多的互动性装置:生态养殖池、户外课堂、小剧场...让公共空间与人有更多的互联性。
△过程稿演变
△多元化、生动化、生态化校园
文脉

△总平面图
场地整体高差呈阶梯式变化,东北侧最高,东南侧地势最低。学校建筑布局与年级划分导致轴线正好顺应高差变化,向上而生,孩子们从校门进入,拾级而上,通往不同教学楼与活动场所。
现场条件似乎已经指引出孩子们的学习探索之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识礼,求知,不断积累。场地本身被赋予了一股向上的力量,设计主题呼之欲出。
△剖面图
“生长”——万物汲取自然能量又反馈给自然的过程。汲取是万物最本真的向上力量,反馈则是表达与创造价值,这正好契合学校所承担的责任与使命,同时也代表人类的成长过程。
对孩子们而言,“生长”象征在其成长过程中,老师更加尊重他们的想法,以自由、平等、开放的姿态营建教学成长环境。对学校而言,“生长”是汲取社会资源后,反馈给孩子们的过程,在体现社会价值的同时沉淀自己。
我们把校园喻为一棵正在生长的树,枝干串联起校园的历史脉络,枝叶则组成校园各空间的功能。老师散发微光,学生获取能量,每一点时间里的痕迹,都共同见证了校园的成长。
△九月播种 四季汲取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生长
根据场地信息,我们把校园分为5个公共区域,来表达不同时间、地点、状态下,我们提倡孩子们的“生长状态”。
△各公共区域对应不同功能
 01. 
 探索生长  
庭院位于第一栋教学楼前,主要为孩子们提供户外学习与玩耍探索的场所。
△与庭院相同的教室,便于孩子们探索校园
教学楼底层的低年级教室是与庭院直接相通,孩子们打开教室门便可直接进入场地,这便于老师进行创新的户外教学,同时方便孩子们第一时间走出教室探索校园。我们希望这个场地能为孩子们带来更多探索学习的可能,特别是低年级孩子,让他们怀揣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提高对学习的兴趣。
 02. 
 乐学生长  
教学中庭的设计有了更多关于校园文脉的元素,植物生长的铺装、树叶形态的雕塑小品,承载着校园最核心的魅力。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逐渐理解这些元素的内在含义,并与学校一起健康快乐的生长。
△中庭空间备动线便捷、流动开敞、可短暂休憩等功能
△教学中庭是距离学生教室最近的休憩活动空间
△校园文脉的元素,赋予场地内涵
我们希望这个庭院成为孩子们主要的玩乐、学习场地,平坦且开阔的空间保证安全性,小朋友们在这里嬉戏玩闹,用属于他们的交流方式,改变了人与空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孩子们在嬉闹玩耍中不断“生长”
除了玩耍之外,关于户外学习的思考,我们同样延续到了这个场地。平整的地形更适合一些有互动性的户外课程,增加孩子们的体验感与参与感。架空层里,我们展出孩子们的获奖画作,通过建筑的艺术性表达,让整个展廊变得更加丰富精彩。
△艺术展廊
 03. 
趣学生长  
课间中庭通过了参与性装置来突出学习的趣味性。在场地中我们增加的生态养殖池,孩子们能够接触小动物,与自然为邻,识别景墙的加入,能帮助他们了解认知。
△生态养殖池与识别景墙,增加互动性
 04. 
 律动生长  
图书馆广场是图书馆与音乐教室之间的空间,我们给这个场地增添了一些艺术性的处理,让孩子们能跟随场地律动。
△色彩律动校园
色彩来自自然,且富含情绪,彩虹台阶的加入,让小孩子天生的活力与激情在场地中被激发。同时,教室的音乐自然进入场地,给场地附加艺术气息。
△具有引导性的彩虹台阶
场地的另一边,一个小小剧场坐落于此,唱歌、表演等一些能够满足孩子体验、参与的活动,可以在这个有限的小空间进行。
△小剧场空间
 05. 
 活力生长  
体育场是孩子们释放天性的地方,篮球、足球、羽毛球...各种球类运动场,能够满足孩子们的运动需求,年轻与活力在此展现得淋漓尽致。
△上体育课的孩子
结语
校园景观的设计,并非追求设计的精巧,工艺的精致,更多的思考应该是通过建筑与景观的配合,承接起孩子们对于理想校园的想象,在满足校园育人的基本功能下,提供给学生、老师更丰富的校园生活,从而让学校与孩子们一起,在每一个丰收季结出丰硕的果实。
项目档案
项目名称:融创·启诚巴蜀小学(重庆)
项目业态:学校
项目规模:26000平方米
项目地址:重庆.渝北区
业主单位:重庆葛洲坝融创深达置业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单位:犁墨景观
甲方景观团队:融创置地景观管理部
犁墨景观团队:万山、石锐、周孝露、李抒蓓(方案设计);徐克茂、张航宇、李兵(施工图设计)
景观施工单位:重庆金三维园林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摄影:日野摄影



06
深圳海岸小学
景观设计:本色营造

校园景观之于一所学校的诸多教学场景来说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校园景观在师生的日常教学活动和生活中又扮演着何种角色?校园景观与校园建筑的关系是否存在更有机的联系?教育和使用者的关系是如何的?

学习与游乐相交融的互动空间
字母、色块、堆叠的木平台与种植,将室内球场屋顶的花园,定义成为一个学习、社交与嬉戏相交融的场所。

当坐卧停躺,跳跃躲藏,追逐嬉戏,思考聊天等活动在此展开,这个在建筑关系中用于连接交通的大平台变得生动起来,人与空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而不同。
 穿插于建筑里的景观空间 
海岸小学的规划布局非常明确,基地东侧是操场,西侧和南侧被教学楼环绕,这可能也是大多数公立学校采用的布局形式。
除去操场,海岸小学的空间被几栋东西向的教学楼和连接它们的二层平台分别从水平和垂直向度上分割成为若干个片段式的空间,开合错落。
首层连接主要的人行入口,建筑功能以图书室、体育馆、社团活动室为主,景观空间为零散分布的中庭花园。
二层平台,串联起教学楼之间的交通,并提供必要室外活动场地。建筑功能自下而上依次分布着不同年级的教室和教师办公室直至屋顶花园。
可以说,所有的景观空间的范围在建筑设计之初已被界定清晰,但这些空间的功能和价值需要景观设计继续延展和深入发掘。
一个小学生的日常 
每天清晨,当一个小学生步入校园的那一刻起,他一天的生活也随之在这个固定空间内展开,校园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他们与世界相遇,讨论,生产知识的重要场所。
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充满秩序感,多数时间与活动在课堂发生,然而静态定式的活动并没有办法满足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好奇心,探索欲,社交等丰富需求。
如果将他们的行为做更精细的区分,不难发现那些发生在课间和放学后的活动恰恰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对课业压力的无形缓冲,与之相对应地,空间上介于课堂(教学)-操场(体育运动)之间的校园景观空间则成为承载这些活动独一无二的场所。
 多重空间满足使用者的心理诉求 
“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从人性心理需求的角度分析,总结出人如果持续有动机做一件事情,必须同时满足三大心理诉求:自主感,胜任感和需要感。
小学生建立自信心,责任感,自控力和团队精神等品质的过程,也同时是深层次心理诉求得到了回应的过程。从他们的内心需求出发,让我们找到了一个重新看待那些存在于缝隙间的景观空间的方式。
一个多层次,多重特性的景观空间组合,有机的与建筑功能和交通流线相融合,带着一点自由与浪漫,一点新奇与包容,以一种温和的方式回应小学生的心理诉求。
 开放弹性的展示空间 
设计介入空间的手段和程度是多样的,在有限空间中,选择通达性和连接性更好的平台空间有节制的置入景观元素,为如校园艺术节,跳蚤市场,社团集聚等展示类活动预留更具弹性使用空间。
 秩序中的浪漫 
“人们总是爱好感觉,而在诸多感觉中,尤重视觉。无论我们有所作为或无所作为,较之其它感觉,我们都更爱观看。”
——亚里士多德
 
色彩、植物与光是来源于自然界的三个元素,像孩子一样自带活力与变化的属性,在生机勃勃的校园中赞颂成长的伟大。
五颜六色的种植池,像是一个个神奇的盒子,长出了树和小草
屋顶的试验田和走廊的绿带,一个吸引孩子们观察,一个保持了他们与栏杆的距离
主入口天井中矗立着一棵苍翠挺拔的蓝花楹,更似小学生一般向光,突破,出类拔萃。
 场所与情感的联系 
全新的校园,处处是窗明几净和初发的嫩绿,但这还不是它最终的面貌,无论是风格的形塑还是底蕴的积叠,都需要时间的推演,这也许是几代师生的传承与更迭。
每个参与其中的个体都在其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每个独特的场景,也将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成为美好童年的回忆。
拾级而上的大台阶,提醒着你开始进入学习状态
课间时分,迫不及待的想要自由飞翔
雨天将至的夏日黄昏,校园散发着一股宁静
夜幕徐徐降临,老师有时也是晚归的孩子
 结语:播撒了一粒种子 
校园景观的设计,或许并不在于它是否精致,是否高贵,是否处处体面,而更多可能在于,它是否合理地顺承并延伸了建筑空间,是否丰富了教师-学生-家长的户外学习,教学,交流等活动行为,甚至,它,是否启发了学生。期待这个开学季播下的种子,得以在每个使用者心中开花结果,传递,延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