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秋风露翠色来——釉彩知识之绿釉

绿釉是颜色釉品种之一,有高温绿釉和低温绿釉,少之时,在釉料中加入铜,含铜的釉料在氧化气氛中会呈现绿色,绿釉由此烧成。

在烧制时,由于釉料中含铜的比例不同,有时添加铁、铅等呈色剂,绿釉的色调很多,如明成化朝烧制的孔雀绿,明嘉靖官窑烧制的瓜皮绿,清康熙时的郎窑绿、葱绿,此外清代还有秋葵绿,水绿等品种。

孔雀绿

孔雀绿釉又称“吉翠釉”、“翡翠柚”,是典型的低温釉,以铜为着色剂。由于器物釉面薄厚不均匀,孔雀绿呈现不同的发色区间,发色偏蓝的又称“孔雀蓝”,“法蓝”。孔雀绿釉本为西亚地区的传统釉色,唐代时传入中原,宋元民窑、浮梁瓷局陆续烧制,但是工艺简单,在素坯上直接挂釉低温烧制,胎釉结合不好,瓷化程度很差。这一时期的孔雀绿器物多有剥釉和开片现象。

明宣德时期,工匠采用在高温烧成的白釉瓷器上施釉,再以低温烘烤的二次烧成工艺,解决了釉面脱落的问题,瓷器釉色犹如孔雀羽毛般鲜亮绚丽。

明清时期见于孔雀绿发色单调,工匠使用暗刻花纹、釉面金彩等方式进行点缀性装饰。明成化时工匠尝试着将孔雀绿釉与其他低温色釉结合,首次成功制作出使用孔雀蓝色调的素三彩瓷,并不断与青花、彩瓷融合,盛极一时。

故宫博物院藏

明正德孔雀绿釉鱼藻纹盘

故宫博物院藏

清康熙孔雀绿釉花觚

故宫博物院藏

明正德孔雀绿釉碗

松石绿

清雍正时期创烧的松石绿釉是一种低温绿釉名品,以氧化铜为呈色剂,经低温二次烧造而成。釉色深浅有别,但是呈色均匀,淡黄中微微发绿,柔和悦目,婉如绿松石的色泽,故称“松石绿”,又称“秋葵”“绿西湖水”。

松石绿釉传承了清代绿釉的生产传统,打破了以孔雀绿和瓜皮绿为主的格局。

故宫博物院藏

清嘉靖松石绿地粉彩云蝠纹笔管

现代赏瓷官窑

拟古松石绿地描金蝠纹牡丹茶罐

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松石绿地矾红彩云蝠纹葫芦瓶

湖水绿

湖水绿是清康熙时新出现的绿釉品种,模仿成化三彩器物中水绿釉的效果,因呈色淡绿如水而得名,釉面晶莹光润,多用于彩绘装饰,极具时代特征。

故宫博物院藏

清光绪湖绿地墨彩花鸟纹奓斗

现代赏瓷官窑

愚徹款·湖绿地粉彩缠枝宝相锡盖壶承

现代赏瓷官窑

湖绿地开窗古彩山水盖碗

瓜皮绿

瓜皮绿是明代嘉靖时期烧制的一种名贵绿釉,是在湿胎上施釉、低温二次烧成。釉色绿中微黑,似熟透的西瓜,表现出一种润嫩的效果。器物以素面与暗刻花纹装饰为多。

故宫博物院藏

明嘉靖瓜皮绿釉暗划云凤纹尊

郎窑绿

郎窑绿有名“绿哥窑”,是清康熙时期郎窑烧制的有一种绿色瓷器,以铜为呈色剂,高温还原烧制而成。与郎窑红的同类器相比,其胎、型、足等方面没有变化,只是里外均为青绿色。郎窑红烧制时有时铜红釉的氧化还原气氛的变化,可使器物里为红色,外为淡绿色,外观上颇似郎窑绿,人称“反郎窑”。

郎窑绿的釉层凝厚,釉色浅翠,玻璃质感强,釉面多变化,其中一种微微泛五光、布满细碎斜纹的名为“苍蝇翅”,为郎窑中的上品。郎窑绿虽与郎窑红同朝烧制,但是烧制难度大,成品少,康熙时就价高于郎窑红瓷器。现传世郎窑绿多为仿品。

故宫博物院藏

清雍正郎窑绿釉小橄榄瓶

苹果青

苹果青是制作豇豆红釉时发生窑变偶的之釉色,釉面苔绿,其间泛出红晕,酷似新鲜苹果的色泽,故名。从工艺上讲,苹果绿是因为窑内空气控制不好而导致铜被氧化成绿色,釉面大部分变绿。而完全用原火焰中烧制釉色为通体一色的淡绿,算不上是真正的苹果绿。由于呈色的独特性及形成的偶然性,苹果青是难得的珍贵品种。

故宫博物院藏

清康熙苹果青釉瓶

观复博物馆藏
苹果绿釉梅瓶 清康熙

绿釉属低温釉色,釉与胎的附着力不强,易剥落,所以绿釉长时间地占据殉葬及观赏陶瓷的地盘,未做日用瓷广泛使用,长久地徘徊在主流陶瓷之外,绿釉的第一次辉煌得益于汉铅釉的发展,因铜而呈现绿色,属于低温釉陶。汉绿釉的数量比黄釉多且质量好,为两汉最流行产品,大部分充当了冥器角色。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厚葬之风遏制,以观赏陪葬为主的绿釉罕见。唐、辽以国势强盛,再度兴起厚葬,使绿釉又一次登上历史舞台,且精品频出。

宋金绿釉沿袭唐辽之风,既不风行也不绝迹,名气最大者首推定窑绿釉产品,称为“绿定”。至此绿釉摆脱釉陶,正式获得瓷器的身份。此外,北方磁州窑、南方吉州窑均有绿釉产品。元明时期对绿釉态度淡漠,不见追求。至清康熙中期,郎廷极被派往景德镇督窑,创烧“郎窑绿”,世珍罕见。此后绿釉品种花样翻新,瓜皮绿、湖水绿、苹果绿、葱心绿、松石绿等等,延续整个清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