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扬顺 | 记忆中的潘伙小学
【往期回读】
冬天,喝碗牛肉汤
江都 朱扬顺
作者朱扬顺先生:1937年出生,厦门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共党员,经济学副教授。历任:丁沟中学教务副主任、江都广播电视大学校长、江都职工中专校长、扬州市树人中学校长、海南省珠江源高等技术学校校长;江都政协副主席,江都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总干事。曾兼任江苏教委督导、江苏高教学会广播电视教育研究会委员、扬州经济学会理事、扬州电大思想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等。长期从事大专、中专、普中教学和管理工作。领导江都电大教职工创造的办学经验,被中央电大誉为“江都模式”,向全国推广。先后被评为江都“二十佳”知识分子、扬州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江苏电大优秀校长和优秀创业者、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
流年似水情难移。71年前的潘伙小学留给我的记忆虽然依稀,但耄耋之年的我还永远怀念那只上了一学期的母校,和我所在的那个班级。
1949年上半年江都全县解放了,八月份我回到了家乡朱家庄,它与潘伙村同属于民和乡。该年暑假前夕,我在上海小学毕业。因为父亲失业,并得了一场重病,家庭经济陷于窘困,只得返回老家。我失学了!
时至九月,听说有座潘伙小学,我想不如去复读六年级。好在校长是杭载之先生,插班问题不大。因为杭先生是我们朱家庄人氏,叙辈分是我的堂伯父,与我的父亲相交颇厚。更因为我转学到上海读小学五年级前,就一直在他举办的改良私塾中读书,而且颇得他的赏识。果然,一提就成功,就插到六年级班上。
当时潘伙小学设在潘伙祠堂。该堂前后三进,前面两进做教室,复式教学;最后一进是教师办公室。六年级教室借住的是东隔壁的一家民房。这家前后两进,教室设在后一进堂屋内,另有一腰门朝西开,便于师生出入。房主家三口人,婆媳种田,儿子在扬州打工,一个月回来两天。老大妈待我们很好。印象最深的是每逢刮风下雨,我们中午难回家,就向她借一、两升米,煮一锅粥当中饭。她不但不要我们的烧草钱,而且还提供腌制的小菜,有时还拔几颗自家的青菜给我们煮菜粥或菜饭,放点盐、浇点油。至今已时隔71年,我还记得这位好人。
我们六年级共有学生17名。因为是刚解放,又是首届毕业生,班级的组成有几个特点:一是年龄大小不一,相差四、五岁之多;二是学业水平参差不齐,有来自小学,有来自私塾或改良私塾,最明显的差异是在算术水平上;三是无限定地域,大多是慕名而来,远则有七八里之遥。记忆所及,17名分别是赵营村4人,蒋孝祺、陈德润、赵瑞庭、赵兴海;朱家庄4人,朱扬福及弟弟朱扬顺(与我同名)、杭少兰(杭先生的大女儿)和我;塘村5人,徐开恩、徐世骥、徐世芳、徐世铸、童祥麟;潘伙村3人,朱怀鸣、潘怀瑗、潘名岗;砖桥街1人,徐荣湘。当时无中心校一说,民和乡虽属砖桥区,但乡政府设在潘伙,当然潘伙小学是名正言顺的中心校的地位了。
事后想来,潘伙小学之所以曾誉满乡里,是与其有较高的教学质量和一批优秀教师有关。虽然我在该校只有1949年下半年一个学期,后来的情况知之不多(比如六年级下学期又进了几位老师和同学),但对这个班和当时的任课老师还是印象颇深的。
我在1949 年年底就考取了扬州中学春季班,告别了母校。同班的同学是1950年暑期毕业的。其时,生活条件比较艰苦,有的升学,有的就业。先后考取扬州中学的就有:徐荣湘、杭少兰、徐开恩、徐世铸、朱扬福(因家庭困难而放弃入学)。当时的江苏省分为苏南、苏北两个辖区,扬州市是苏北行署所在地,扬州中学是面向全苏北招生,考取是有很大难度的。考取另外学校的有朱怀鸣(扬州师范初师)、潘名岗(财校)等。除了升学的,有几位同学被选送到治淮工程做工地“收方员”,他们是蒋孝祺、赵兴海、陈德润、朱扬福等,在治淮工程结束后,就分别被吸收到粮食、供销部门。还有两三位同学,或到华东地质勘探队,或到江都其他系统,有一位女生作为随军家属,远至福建气象部门工作。
总之,没有一个同学赋闲在家的。这一方面是因为解放初期缺少文化人,小学毕业生已很珍贵,另一方面是因为潘伙小学的首届毕业生质量确实可圈可点。我想后来在这些同学中多人成为教授、高工、县处级、科局级人员,固然是后天的努力,恐与在潘伙小学所受的基础教育不无关系吧!
其时,潘伙小学有四五位教师。语文老师徐成唐,塘村人,饱学之士,擅长古文。史地老师潘仰山,待人随和,教书颇佳。自然课兼音乐课老师赵兆华,是年方19岁的扬州姑娘。她原是扬州四美酱园的大小姐,该年高中毕业,因潘伙有亲戚,就来应聘任教。后来,她参加了高考,录取到上海财经学院,毕业后留在上海机床厂工作。
上世纪90年代,我曾陪她重访潘伙小学,可惜小学易地,祠堂拆除,以致飞燕归来,故旧难寻,令人感慨不已。
下面要着重写一下杭载之先生了。记得我后来任江都市政协副主席时,大桥小学老校长颜成璧是政协委员,每次见面,都建议我为杭先生写点纪念文字,他甚至说,于私于公你都应该写。而今斯人已去,言犹在耳。是的,于私,杭先生是我的堂伯父,与我又有师生之谊,我在他家的改良私塾攻读三年,又在潘伙聆听他的精彩数学课;于公,他不仅是潘伙小学校长,建校有功,传承有道,更是江都教育界的耆英。所以我要多写几句,以表心意。
杭载之先生老家在砖桥朱家庄。但他从小在镇江随舅舅生活,跟舅舅姓杭。早年毕业于省立第五师范,曾在宜陵小湖小学任教。他当时思想进步,与共产党组织有所接近,中共地下党员罗青曾以此地为联络点。
抗战爆发后,先生因不愿为日寇效力,辞职返回朱家庄老家,开办一改良私塾,收十多名学生,种种田,教教书,耕读为生,有种“士可杀而不可辱”之遗风。他开设的课程有四书、五经,也有算术、英语,按学生的不同年龄、不同水平而施教。我是虚龄6岁在私塾开蒙,后在陈桥小学读到8岁,从9 岁到12岁在杭先生的馆地受教三年,而后转到上海读书的。
杭先生博学多才,文理兼长,尤精数学。据说他曾编写一部“算术识题法”,准备印刷出版,后因战乱,手稿散失,未能付梓,颇留遗憾。我还记得先生家中神柜上供奉的是他亲笔书写的大字“道”,两旁贴的是自拟的一副对联:“道外道道却广矣,理中理理真深也”。他曾以此教育我们诸生,要讲究为人之道,要追求事物之理。这给我等的成长以很大的启迪。记得几十年后,我与一位同是他门生的,后在上海市政府官至正厅的著名学者潘名山忆及先生当年之教诲,尚有如沐春风之感。
杭先生在家乡一带是深受群众赞誉的。他有正义感,又乐于助人。他分析能力颇强、书面与口头表达俱佳。乡亲们有什么纠纷要排解,找他;有什么冤屈要打官司,找他;有什么心结解不开,找他。他来者不拒,予以接待,甚至留客小酌;遇有生活困难者,尚能周济一二。
杭先生经济并不宽裕,老母残疾,靠掇着板凳走路;师娘体弱,除协教低年级外,无力其他。生有三女一男,按出生季节,分别命名:少兰、梅生、菊生、伏生。他们不仅要吃饭穿衣,还得读书上学。在隐居老家开舘期间,脩金无定额,困难者可以少缴或免缴。但他受得穷困,耐得磨练。
江都才解放,他就应邀出任潘伙小学校长,创办完小,因德才兼备,治校有方,成为一方名师,造就一所名校。
1952年,老革命罗青已是省部级领导,引荐他到南京军事学院任教,为团职以上的学员补习数学。据说是享受处级待遇。几年后因军事学院任务有变,他就转到南京市第十中学担任数学教师,直至退休。
“文革”结束后,我曾与老伴专程去南京大行宫他家探望,可惜先生在77岁时已经仙逝,师母也已衰老,承其大女儿少兰、二女儿梅生接待。我一则检讨长期以来疏于请安,深表歉意。二则解释在被打成二等公民的22年中,生怕累及亲友,就不得不自我封闭。我们在忆旧时,情怀悠悠;握别时,眷恋依依。我想先生也曾身处那个年代,在天之灵是会知我谅我的!
流年似水情难移。71年前的潘伙小学留给我的记忆虽然依稀,但耄耋之年的我还永远怀念那只上了一学期的母校,和我所在的那个班级。我愿借这篇短文为鸿雁,寄托我的深情:老师,同学,母校,我想念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