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造像手形录

瑞典美术史家奥斯伍尔德·喜龙仁(Osvald Siren)关于中国雕塑与西方雕塑有一段极为精彩的点评,拿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和某些中国佛造像作比较,例如试把龙门大佛放在摩西像的旁边。可以想象,一边是变化复杂的坐姿,突起的肌肉,强调动态和奋力的戏剧性的衣褶;另一边则是全然的休憩,纯粹的正向,两腿交叉,两臂贴身下垂——这是“自我观照”的姿态,这样的作品使人不禁意识到,尽管文艺复兴的雕刻把个性的刻画提升到相当高的境界,却也只不过是生命渊泽之上一些浮面的漪澜。

或许是喜龙仁先生对中国佛造像有所偏爱,但是却道出了一个共知的特点,既中国佛造像已经超越了形体和传统造型语言所追求的简单观感,升华到了形而上的层面。

有一则小故事,梁思成先生曾经在佛光寺后山捡到一件唐代小胖脚丫,爱不释手,经常拿出来晒,还在后面写上“莫待临时抱”,可见在佛造像中,佛的手与脚这些残件也都包含着很强的艺术性与极大的信息量。

对于佛手而言,中国画的造型方法和意境营造完美的融入其中,这使得手的形体之美独具一格,超脱而空灵。佛家所追求的圆满,觉悟的境界正是通过这些独特的表现方法展现得丝丝入扣。

波士顿博物馆藏中国隋代菩萨立像

佛手,相当于佛教的手语,不同手势的变化及组合表达的意义也不尽相同,经过历朝历代的更迭演变,而形成了一种佛教文化的标志性符号,统称为手印。下图是笔者简单绘制的几种常见手印图,供参考。

艺术风格的形成取决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故此,不同时代佛手的风格会有所变化,这也是与当时的审美息息相关的。例如北魏早期的佛手扁、拙,东魏稍圆润,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的佛手圆润饱满到极致,了解这些基本特征之后,单凭手形特征就能判断出一尊造像的大概年份。

北魏:扁而拙,颇为呆板,比例不协调。

东魏:从呆板逐渐向圆润过渡。

北齐:圆润,富有弹性,比例协调。

隋唐:比例匀称,形体饱满,特别是盛唐气势外放,线条灵动。

佛手的共同特点

一、不完全按自然规律的主观塑造。

与西方雕塑的写实相比,中国的造像由于缺乏对人体结构的客观研究而有一定的主观空间。佛手的结构经过概括和提炼,在手指的弯曲与舒张程度上,手背的弧形线条上,以及没有明显的指关节、血管与肌肉(力士手除外)等方面,全部都是违背了生理结构的塑造。然而,恰恰如此才使得中国雕塑充满了线条轻松舒畅的绘画性。

二、概括性的曲线。

佛手在整体上采用弧线构造,线条极具节奏感,充满韵律。

三、充满舒缓、放松的情绪。

曲线形的线条会使整个动势显得放松而宁静,甚至可以体会到与世界的融合,即佛教所提出的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明心见性是也。

佛手所持之物

一、莲花、杨枝等植物,其中莲花最为常见,由于其出淤泥而不染的特征,一直以来被佛家比喻成佛法或者佛的化身,莲台在佛教中还具有化生的作用,比如童子、天人等从其中化生而来,称为莲华化生。

二、宝瓶、净瓶、法轮等这些佛教法器,分别具有不同的意义。提净瓶者多为观世音,瓶中贮水用以净手也有洁净之意;持法轮寓意法轮常转,佛法永恒之意。

三、匣类,方形或圆形的盒子。古印度的佛经是抄在一种叫贝多罗树的叶子上然后用丝织物串连起来装在匣子里,故匣子就是佛经的代表。

还有一类刀、剑等兵器的暂不叙述。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的佛手

北魏 手持莲花菩萨手

东魏晚期/北齐 菩萨手持化生童子

东魏 菩萨手持环行法器

北齐 菩萨手

北齐 菩萨手持法器

北齐 菩萨手提衣带

北齐 手持莲花

北齐/隋 菩萨手提净瓶

唐代 线条饱满圆润

当我们欣赏古希腊、罗马时代中那些完美的手部刻画时,可以感受到血液在里面流动,甚至觉得它是有温度的生命体,而当你静观一只中国的佛手时,你将能获得一种圆满的心境,以及超脱与安宁,这正是佛家的法喜之情,特别是经历了千百年的时光洗礼后,她们身上散发着一种苍茫和空寂的气质。佛手虽只是佛造像中一个很小的部分,但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包含了佛家的思想,无声地传达了佛法之宏大与净土之美好。

(0)

相关推荐

  • 木雕佛像:一寸斑驳,一份历史

    岩彩壁画艺术-- 弘扬佛法,共沐东方艺术! 深栽后雕木,精巧夺天工 据<礼记·曲礼>所载,在商代的王室中已设"六工",开始有"木工"一词.即&quo ...

  • 【鉴赏】稀见佛教造像(二)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1世纪 巴基斯坦(Pakistan) <佛母夢象受胎> 片岩Schist 规格: 16.5 x 19.4 cm 二千五百多年前,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后叫摩耶.一日摩耶夫 ...

  • 【鉴赏】稀见佛教造像(一)

    规格:32 x 24 x 13 cm 哈佛大学/赛克勒博物馆收藏 这尊金铜燃肩释迦牟尼佛坐像是在中国河北石家庄所发现的,被公认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约当公元350年前后),在中国新疆西域地区所造,由西域僧 ...

  • 『雕塑头条』孙振华专栏丨呼唤“佛教造像学”

    ▲ 呼唤"佛教造像学"                            --序<石胎灵躯>   拿到天津美术学院黄文智博士<石胎灵躯>的书稿,我第一时 ...

  • 邺城博物馆佛教造像

    邺城博物馆的佛教造像看过也贴过多次了 灯打的不一样,,你喜欢那种效果? 角度都不一样

  • 来自中国的佛教造像和壁画

    看到了这个从黑水城掳走的双头佛造像! 分享:

  • 星龛奕奕翠微边 | 北魏的佛像长这样!原来佛教造像艺术也有过“幼稚”的时期

    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北朝佛教艺术倾向于汉化与南朝风格,褒衣博带与秀骨清像是核心特征.东西魏与北周.北齐时期,鲜卑旧贵族掌权,外来风影响更加强烈.隋代结束了南北朝长期分裂的政治格局,拉开了佛教造像艺术全新 ...

  • (30)浅谈汉传佛教造像和藏传佛教造像初入门学习的一点启示

    造像鉴定与收藏入门,初学者往往感慨浩瀚不可触摸,梳理一下,感觉任何学习都无外乎多学多思学析,对于造像当中的佛教造像,可以用分类法去入门学习. 如果将中国佛造像初步分为:汉传和藏传佛教造像学习.对于汉传 ...

  • 顶级中国佛教造像艺术

    石造像碑 北魏正光三年(公元522年),高224cm,宽113cm背屏中部高浮雕一佛二胁侍菩萨.主尊佛像圆形头光,外披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施无畏与愿印,结跏趺坐,袈裟下摆呈三角形悬挂座前.二胁 ...

  • 青州佛教造像:珍贵的石刻艺术品

    X 2001年秋天,德国柏林,亚太文化艺术节.来自中国的"青州佛教造像艺术展"第一次在海外展出,33件展品以异常夺目的光彩征服了世人.之后,青州佛教造像数次漂洋过海,先后在日本.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