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大虫灾,20万只粉红椋鸟到达新疆后,灭蝗大战就开始了

世界第一大虫灾指的是蝗虫。

面对蝗虫大战,人们要怎么办?

面对蝗灾,人们要怎么办?

在平静期,也就是蝗灾未爆发的时候,蝗虫们大多在西非和印度之间的沙漠地区生存,它们的生活范围大约覆盖了近30个国家。

蝗虫们大多在西非和印度之间的沙漠地区生存

它们若是聚集在一起,破坏力有多大?

答案是:大约能迅速影响到地球上20%的土地和65%的欠发达国家

蝗虫的破坏力有多大?

这些暴躁的蝗虫学名叫做沙漠蝗,在所有蝗虫种类中,沙漠蝗的破坏性让人咋舌,这种蝗虫的主要分布地包括非洲,非洲其实也是历史上蝗灾最频发的地区之一。

非洲是历史上蝗灾最频发的地区之一

蝗灾爆发时,场景大致是这样的:

蝗灾爆发

在城市上空,蝗虫群如黑云般,街上行人无几,人们大多选择紧闭窗户,老老实实待在室内…

蝗虫群

在古代,人们深受其(蝗虫)害

蝗虫固然可怕,毕竟蝗虫在一平方米的范围里,能达到上千只,甚至上万只,一旦它们集结,密集的蝗虫群所到之处,尽是荒凉,例如庄稼尽毁。在古代,人们深受其害,因为一旦剩余的粮食不足,农作物被蝗虫毁后,接下来势必会出现饥荒。

蝗虫群所到之处,尽是荒凉

农作物被蝗虫毁

问题是蝗灾因何而来?

有研究指出,蝗灾的发生往往和气候变化有关,其实我国古代的时候,人们就已将蝗灾和旱灾联系在一起,当时介于蝗虫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从而民间渐渐有了“久旱必蝗”的说法。

蝗灾因何而来?

能得出这一结论,意味着我国古代人民深知蝗虫的可怕之处,从我国古代记录的蝗灾来看,蝗灾的次数也很频繁,一些人更愿意将规模较小的记作“蝗”,将严重的蝗灾记作“大蝗”。这种飞虫能将树木吃得光秃秃的。

我国古代蝗灾也很频繁

蝗虫过境之处,真的只能用“惨烈”来形容。

蝗虫过境

蝗虫过境,寸草不生

会吃牲畜毛的蝗虫

有些蝗虫甚至会吃牲畜的毛,这些被强行“剃毛”的牛马当时一定感到气愤。

战争造成了蝗灾的发生?

一些人相信,是战争造成了蝗灾的发生。也有人说,解决蝗灾的办法就是祭神,在明清时期,人们甚至钻研出了一整套系统的祭祀制度。

解决蝗灾的办法是祭神?

总之,因很多条件限制,古人在治理蝗灾上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旱灾

不过,文史学者陈忠海曾指出,宋朝人在治蝗上显得最为聪明,比方说,火焚蝗虫,由于一位宋人经过观察后发现,蝗虫的幼虫需要靠咬食植物叶茎活命,用火焚烧这些区域应该能达到很多的效果。

蝗虫的幼虫需要靠咬食植物叶茎活命

用火焚烧蝗虫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第二种方式则是想办法培养和保护蝗虫的天敌。很显然,宋人已经意识到,鸟类、蛙、蟋蟀、等都能“食蝗”,或者说它们能让蝗虫的繁殖速度明显减慢。于是,明事理的宋朝曾颁布过“禁捕蛙令”来保护蝗虫们的克星。

宋朝曾颁布过“禁捕蛙令”来保护蝗虫们的克星

那如今,人们究竟要如何灭蝗?蝗灾来势汹汹,人类该如何智对?

吃了它,行吗??

为了应对蝗灾这个难题,全世界人民集思广益,最终得到了很多解决方案。我国也是如此,新中国成立后,国内一些有志之士开始为此出谋划策,一些人认为,既然喷洒药物会污染环境,那最好的办法就是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很难吗?

生物防治要怎么做?

生物防治要怎么做?

上世纪80年代,在新疆,人们开始堆放石巢、修建砖混鸟巢。

他们是要招引鸟类吗?

正确,他们很希望粉红椋鸟会迁徙至此。

粉红椋鸟是什么?

粉红椋鸟形似八哥,它们的背部和腹部呈粉红色,故而被称为粉红椋鸟。

这就是粉红椋鸟,它余羽棕黑,十分可爱。

可爱的粉红椋鸟

那么,粉红椋鸟在蝗灾中能做到什么呢?

或许你该问那些蝗虫还够吃吗?

从2019年夏天的战果来看,数以万计的粉红椋鸟,向新疆哈密东天山草原迁徙,它们此行的目的很明显,是为了捕食蝗虫、栖息繁殖。它们可看做是新疆草原生态防治的主力军,能有效遏制蝗虫对草原的侵扰。

它能有效遏制蝗虫对草原的侵扰

那年4月,新疆多地发生蝗虫灾害,粉红椋鸟的一次次“空袭”让人们喜出望外,毕竟一只粉红椋鸟一天就能捕食120至180只蝗虫。

一只粉红椋鸟一天就能捕食120至180只蝗虫

据说,在2000年5月的时候,新疆北部地区也出现了严重的蝗灾。

这次出现的主角不是粉红椋鸟,那时,为了应对灾情,约有3万只鸭子从浙江长兴被完全的空运到灾区。

蝗灾来袭

人们为什么要派鸭子去前线?

其实很简单,是让它们去吃蝗虫。

冲鸭

鸭子有多爱吃昆虫?

有实验结果指证,一只成年鸭一天下来,能吃掉200多只蝗虫,它们连蝗虫的蛹也不会放过,这么看来,让鸭子吃蝗虫可谓是地毯式的“全面扫荡”,另外吃蝗虫长大的鸭子在灭蝗这件事上“退役”后,还能成为一道美味佳肴。

一只成年鸭一天下来,能吃掉200多只蝗虫

灭蝗能手

新疆之所以要从浙江空运“鸭兵”灭蝗,主要是因为以前新疆很少养鸭,养鸭在华东、华南地区更为盛行。

养鸭在华东、华南地区更为盛行

一些专家告诉我们,得益于蝗虫喜欢群居,这样一来,我们反而很容易集中消灭蝗虫。

蝗虫喜欢群居

有牧民回忆道:

那些鸭兵十分敬业,我们几乎不用费心…早上四五点钟,天刚露明,这些鸭子们就成群结队地出去吃蝗虫,直到9点多太阳落山时才回来。

敬业的鸭兵

鸭兵们最后的战况如何?

2000年8月,此时大约是鸭子参战后的第3个月,其实这个时候,新疆的蝗灾就已经被消除了,它们将至少覆盖了100万亩优质草原的蝗虫吃得一干二净。远远望去,基本上只能看看已经死亡的蝗虫。

那场蝗灾已经被解决了

总的算下来,共有10万多只鸭子参与了这场灭蝗行动。

鸭子在蝗灾中功不可没

和红粉椋鸟相比,这两种动物吃蝗虫都很凶猛,战斗力相似。当红粉椋鸟和鸭子军团一同出击,基本上都能将蝗虫吃得片甲不留。

那大家知道我国有多重视粉红椋鸟吗?

我国有多重视粉红椋鸟?

2018年的时候,国内传来一则消息,即,新疆在修218国道的时候,因赶上了粉红椋鸟产卵孵化,所以决定停工一个月,姑且不修了,等这群宝贝繁殖结束再继续修路。

如今,再走进新疆伊宁县托乎拉苏草原,人们也许能注意到,一片叽叽喳喳的鸟叫声,这里有堆积着很多用于修葺边坡的石头。

休息中的粉红椋鸟

工地现场图片

很多粉红椋鸟会在这里时而上飞舞,时而盘旋嬉戏,就连附近路过的车辆,也会选择减速行驶,以免惊吓到这些鸟儿。因为它们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我国多年来,没有出现了特别严重的蝗灾形成。

盘旋嬉戏的粉红椋鸟

(0)

相关推荐